卷一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365
颗粒名称: 卷一 建置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13
页码: 60-72
摘要: 本卷主要介绍了丰泽区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演变和建置沿革。文章从三国吴开始到现代,详细描述了丰泽区的隶属关系、境域变化和行政区划调整,最后介绍了丰泽区的成立和现状。
关键词: 建置 沿革 丰泽区

内容

自古至1997年,境内未有县一级建置。自三国吴开始到南朝陈,境域先后属东安县、晋安县、南安郡地。从隋到唐开元五年(717年)的137年间,境域属南安县地。
  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从此至1951年的1233年间,除境域西部的一小部分(今北峰街道西部的招联、招丰、招集、招贤、霞美、肖厝6个社区)属南安县地外,其余绝大部分(今东海、城东、华大、东湖、丰泽、泉秀、清源7个街道全境,以及北峰街道的群峰、群石、群山、拒洪、北峰5个社区)一直属晋江县地。
  1951年1月,泉州市(县级)设立后,境域除如前绝大部分属晋江县、一小部属南安县外,又有一小部分属县级泉州市。1958年,泉州市面积扩大,此后39年,境域全部归属泉州市(后改称鲤城区)。
  1997年6月3日,丰泽区设立,为泉州市(地级)辖区;同年9月29日,丰泽区人民政府成立。从此,在丰泽大地上才有县一级建置,开启丰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至2007年,全区辖东海、北峰、城东、华大、东湖、丰泽、泉秀、清源8个街道,72个社区。全区疆域面积129.63平方千米。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隶属
  夏、商两代,境域属扬州。
  西周时,属七闽地。
  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地。
  秦时属闽中郡地。
  西汉初属闽越国;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属会稽郡冶县地。
  东汉时,属会稽郡南部都尉侯官县地。
  三国时,属吴建安郡东安县(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地。
  西晋时,属晋安郡晋安县地。
  南朝,宋时属晋平郡晋安县地;齐仍属之;梁属南安郡(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地;陈仍属之。
  隋初,境域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南安县地。后泉州改称闽州,再改称建安郡,南安县隶属不变。
  唐武德元年(618年),建安郡改为建州,境域属建州南安县地。武德五年(622年),析建州南安县置丰州(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境域属丰州南安县地。贞观九年(635年),丰州划归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境域属泉州南安县地。
  唐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境域属武荣州南安县地。不久,武荣州又划归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南安县属之;圣历二年(699年),复置武荣州;圣历三年又裁撤;久视元年(700年),第三次设置武荣州(治所在今鲤城区)。境域均属武荣州南安县地。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治所在今鲤城区),境域属泉州南安县地。
  唐开元六年(718年),析泉州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境域绝大部分(今东海、城东、华大、东湖、丰泽、泉秀、清源7个街道全境,以及北峰街道的群峰、群石、群山、拒洪、北峰5个社区)属泉州晋江县地,境域西部的一小部分(今北峰街道西部的招联、招丰、招集、招贤、霞美、肖厝6个社区)属泉州南安县地。
  唐天宝元年(742年),泉州改为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晋江县、南安县属之,境域归属上述两县不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晋江、南安为闽王王审知领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灭闽,属南唐领地;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改泉州为清源军,属清源军领地。境域归属如前不变。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改清源军为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平海军复为泉州,晋江县、南安县属之,境域归属不变。
  元代,境域属泉州路晋江县和南安县地。
  明洪武三年(1370年),境域仍如前属晋江、南安两县。清代隶属依旧。
  民国元年(1912年),晋江、南安两县归福建省南路道(民国3年改称厦门道)管辖。
  民国22年(1933年)11月“福建事变”时,晋江、南安两县属泉海省。民国23年(1934年)1月3日,中华共和国兴泉省(由泉海省改名)人民政府在泉州成立,省会设泉州。晋江、南安两县属之。同年7月,晋江、南安两县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民国24年(1935年)1月,晋江、南安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民国32年(1943年),两县仍属第四区(专署驻永春)。境域均如前分别为晋江县、南安县地域。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晋江、南安两县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治所在今鲤城区)。1950年3月,第五行政督察区改称泉州行政督察区;同年9月,改称晋江区。晋江县、南安县属之。境域如前分属两县不变。
  1951年1月,泉州市(县级)成立。时境域环绕市区近郊的拒洪、群石、环山、仁风、澄洲(汀洲)6个小乡划入泉州市(县级)郊区,其余外围大部地域仍属晋江县,境域西部的一小部分仍属南安县。
  1955年4月,晋江区改称晋江专区,境域仍分属晋江专区的泉州市(县级)、晋江县和南安县。
  1958年5月3日,晋江县原清源小乡(此时当属东星乡地域,今之清源农场、清源社区)划隶泉州市(县级)管辖,先后建立政企合一的北峰清源农场、泉州市共青团集体农庄(同年改为泉州市亚热带作物试验场)、清源茶果社。同年9月1日,划南安县招贤乡招丰等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原丰州招贤点的糖房、潘山、西埔、京塘,以及西华管辖的萧厝、霞美,今之北峰街道西部的招联、招丰、招集、招贤社区及霞美、肖厝社区)和幸福乡(即岐山点地,今属鲤城区)归县级泉州市管辖,划晋江县临海乡侨光等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原晋江县东星乡、临海乡地,今之丰泽区东海、城东、华大街道全部,东湖、丰泽、泉秀街道西部及洛江区的万安街道)、石霞乡(今属鲤城区)归泉州市(县级),与泉州市郊的乡合并,分别成立北峰乡、东海乡、江南乡(今属鲤城区)。至此,境域全部划入晋江专区泉州市(县级)管辖。
  1971年7月,晋江专区更名晋江地区,泉州市(县级)属之,境域归属不变。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复福建省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同时,原县级泉州市设立鲤城区和郊区。同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复福建省暂不设郊区,原县级泉州市改设鲤城区。境域全部属泉州市(地级)鲤城区。
  1997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福建省调整泉州市鲤城区行政区划,增设丰泽区和洛江区。其中,丰泽区辖泉秀、丰泽、东湖、华大4个街道和城东、东海、北峰3个镇。至2007年,丰泽区隶属不变。
  第二节 境域
  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从泉州市鲤城区析出泉秀、丰泽、东湖、华大4个街道,城东、东海、北峰3个镇及清源农场设立丰泽区。因境内有宋时水利设施“丰泽斗门”而名“丰泽区”。
  丰泽区地处泉州市区中心区域中东部,晋江下游北岸、洛阳江口西岸。最北端为北峰街道大阳山,最西端为北峰街道的招集社区,最东端为洛阳江口城东街道的金屿,最南端为东海街道的晋江入海口。东西最大距离19.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78千米。东与惠安县(台商投资区)隔洛阳江相望,西与鲤城区、南安市毗邻,南与晋江市隔晋江相邻,北与洛江区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泉州湾。全区国土面积129.6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05.84平方千米,全区耕地面积3.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1千米,海域及晋江水域面积23.79平方千米(含沿海滩涂面积17.35平方千米)。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建区前行政区划
  一、属于晋江县部分
  唐、五代,实行乡里地方建制,境域东部当属晋江县鸾歌里,其余地域政区设置不详。
  宋代,仍实行乡里制度。境域属于晋江县的有:晋江乡登瀛里(今泉秀街道大部、丰泽街道西部、东海街道西南部的法石社区西部)、临江里(除今大坪社区、云谷社区、云山社区及法石社区西部以外的东海街道大部及城东街道的赤石、后园等自然村一小部分)、鸾歌里(今丰泽街道大部分,东海街道西部的大坪社区的大坪、大山边自然村,云谷社区石埔、山兜、淮头、院后自然村,云山社区的云鹿、院前、田源自然村,城东街道大部分,东湖街道东部,华大街道全部)、棠阴里(今清源街道田边、环山、环清、后茂、普明、城口等社区,泉秀街道西部,北峰街道拒洪、北峰社区和群石社区的一部分),玉泉乡爱育里岭前部分(今清源街道清源社区西北部分、北峰街道群峰、群山社区全部及群石社区的一部分)。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实行保甲法,境域介于晋江县三十五至四十一都之间。不久王安石变法失败,都废,复为乡里。
  元代,实行都、隅(城内称隅,城外称都)和图、甲地方建制。境域属于晋江县的部分介于三十五至四十一都之间。都下设图,图下设村(庄)。
  明承元制,境内政区不变。
  清代晋江城中及附城实行隅、图、铺制,城外实行都、图、乡制。境域属于晋江县的部分分为附城和城外两个部分。
  属附城者,新溪铺所领的7个乡街中的御田头、乌洲社、新巷、后田、沟后、新庵等6个(今属泉秀街道),隶三十五都;驿路铺所领的东门外街仁风、水漈、湖心、草埔、甘舍头、岳口、东禅、茂内、湖岸9个乡街(今属东湖街道西部),隶三十九都;锦墩铺所领的西门兜、窑内、塔仔尾、段家湖等部分乡街(今属清源街道西宝社区一带),隶三十九都;泉山铺所领的北门兜、粟埔、后茂、山兜、花园头、覆鼎、深底、弥陀、洞岩、旧寮、柳洋、太峰、水流坑、埔任14个乡街(今属清源街道),隶三十九都。
  属城外者,有三十五都溪南社的大淮、下尾,后下铺的春牛亭、前坂、霞淮、东尾,御殿社的新街、草埕、东村、湖内、御殿头,乌洲社的乌洲、后淮、浦西,法江铺的坂头、恬洲等乡(今属泉秀街道、丰泽街道西部、东海街道法石社区西部);三十六都普月铺的井上、赤山、石头街,后渚铺的后渚、后亭、车垵、长垵(或作唐垵)、莲垵、石壁、梅柄、东边、柯厝、卓厝(或作卓坑)、坪上、苦塘、北山、大埔、赤岭、郭山、洋茂、山后、田园坑、崎岭(以上山后、田园坑、崎岭3个乡乾隆版《泉州府志》属临海铺,田园坑或作田园)、后园、赤石、洋店(以上赤石、洋店2个乡府志属临海铺)、坑下,临海铺的前埔(今蟳埔)、金崎、后埔、下路、住头、后坑、统志、欧厝、坎下、下堡、林边、下塘、下东边、邱田(府志属后渚铺)、洪园,共42个乡(除今大坪社区、云谷社区、云山社区及法石社区西部以外的东海街道大部及城东街道的后园、赤石自然村一小部分);三十七都东湖铺的上坑(或作象坑)、鹿园、东塘头、圣墓、大坪、山兜、石埠、田庵、雾头淮、淮口、后坂、上亭、石井上、下曾口塘、大山边,院前铺的院前、院后、云麓、田源、山头、淮头、崎嵋、仓边、前茂、妙云亭,皇迹(绩)铺的草峰、碗窑、田头、新铺、莱山、黄林(或作皇林)、瑞峰岭、上曾口塘、石井下、霞尾(或作下尾)、太公、七里庵,渡头铺的洋坑、浔尾、霞路(或作下路)、埭头、溜墩、玉兰埔(以上2个乡府志属皇迹铺)、新路、东头、前头、坑蓝,共47个乡(今东湖街道东部,城东街道大部分,华大街道部分,东海街道的大坪社区、云谷社区、云山社区);三十八都福林铺(或作福临铺)的南埔、前林、城东、古楼、西福、庄浔、乌屿、径前、径后、新村、竿头、室仔前(或作色仔前)、上枋、五里亭、旧厝、汪沆、青林、社坑、垵口(今分属城东街道、华大街道);三十九都棠阴铺的路柄、田边、洋塘、戴厝、石尖后,福安铺的潭尾、马加埔、田庵、欧厝、坑尾、塔前、塔后、洪林、鼎底,共15个乡(今清源街道田边、环山、环清、后茂、普明、城口等社区,北峰街道拒洪、北峰社区和群石社区的一部分);四十都、四十一都(两都并一)岭前的上村、石皮、石堆(或作石兜)、蔡井、前山、黄坑林、官宅、竹脚、高厝、下洋、西桥(以上2个乡或合作洋西桥)、大桥、溪头、小沟边、山院,共15个乡(今清源街道清源社区西北部分、北峰街道群峰、群山社区全部及群石社区的一部分)。
  民国初,县以下基层建置沿用清代制度。
  民国17年(1928年),实施《县组织法》,县以下设区。境域属晋江县第一区。
  民国23年(1934年),县以下实行乡镇、闾邻两级制,基层实行保甲制度,以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镇(或区)。翌年8月,晋江县调整为4个区,境域大部属晋江县第一区的部分联保。
  民国29年(1940年)6月,撤销联保,区以下设乡镇,乡镇下设保。境域大部属晋江县第一区的东洛乡、西北乡、法石乡。其中,东洛乡13保中的金屿、凤屿、西福、仁风、东湖、圣山、玉霞、石墩、美山、新路10保(今分属城东街道、华大街道、东湖街道);西北乡的护城、清源、泉埔、棠荫、印塘、官宅、福清、玉塔8保(今分属北峰街道、清源街道);法石乡的迎春、妙云、南平、灵谷、西瀛、山阳、白塔、武当、海印、金溪、宝藏、长安、东兴、宁海、临江15保(今分属东海街道、丰泽街道、泉秀街道)。
  民国31年(1942年),东洛乡、西北乡、法石乡直属晋江县。
  民国32—33年(1943—1944年),晋江县取消区建制,压缩整编乡镇。境域大部属晋江县的法石乡、东北乡。其中,法石乡辖7保64村,驻长春境。具体为:中芸保辖坂头、圣殿、文兴、井上、长埕、美山(今属东海街道),长兴保辖莲塘、坪上、丘田、坂马、柯厝、梅里、东边、后埔、下堡、林边、石壁、长垵、奎垵(今属东海街道),临海保辖后厝、塘下、金崎、前埔(今属东海街道),宝山保辖田园坑、云鹿、田源、下路、厨头、廓山、洋墓、大埔、洋店、后坑、东坑、坑下、古塘、詹厝、后亭、看头(今属东海街道),云谷保辖田庵、淮口、源淮、淮头、石埔、大山边、大坪、山兜、院后、院前(今分属东海街道、丰泽街道),西南保辖湖内、新街、御殿头、草埕、浦西、后淮、乌洲、沉洲(今属泉秀街道),迎春保辖津头埔、前坂、新庵、沟后、下淮、东尾、后坂(今分属丰泽街道、泉秀街道)。东北乡辖14保96村,驻仁风街。具体为:福清保辖塔后、塔前、坑美、欧厝、田庵、马加坡、潭尾(今属北峰街道),仁风保辖仁风、东禅、东岳、湖心、斗埔、鹿园、甘蔗头(今属东湖街道),海滨保辖庄任、乌屿(今属城东街道),印塘保辖洋塘、石塘前、高厝、戴厝、大桥、山院(今属北峰街道),泉埔保辖田边、花园头、埔任(今属清源街道),宫宅保辖蔡井、黄枝林、宫宅、前山、顶宅、墓庵、竹脚、上村(今属北峰街道),护城保辖白水营、中保、乌墩、无尾塔、塔仔尾、段湖、尾窑、普明、梧下(今属清源街道),美墩保辖浔美、东头、前头、赤石、后园、皇墩、埭头(今属城东街道),南院保(略,今全部属洛江区),杏屿保辖的乌屿(今属城东街道,其余村今属洛江区),清源保辖茶寮、洞后、西田寮、柳洋、福鼎、山兜、后茂、水流坑(今属清源街道),瑞峰保辖圣茂、东塘头、水漈、下尾、玉兰埔、黄林(今分属东湖街道、城东街道),东南保辖旧铺、城东、后路、碗窑、新铺、南埔、莱山、瑞峰、玉塘、七里庵、草邦、顶下石(今分属华大街道和城东街道),鹤山保辖的太丰、青林、社坑、五里亭、华美、西福、前林(今分属城东街道、华大街道、清源街道,其余村属洛江区)。
  民国35年(1946年)5月,属晋江县法石乡(乡公所驻长春境),辖有迎春、西南、云谷、中芸、宝山、长兴、临海等7保;东北乡(乡公所驻仁凤街),辖有仁凤、瑞峰、美墩、东南、鹤山、海滨、杏屿、南院、护城、福清、清源、官宅、泉埔、印塘等14保。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境内政区无大变动。
  1949年10月,东北乡、法石乡归晋江县第三区。县城近郊的拒洪、群石、环山、仁风、东涂、澄洲6个小乡属于城关区。1950年,基层组织废除保甲制度,其他区、乡不变。
  1951年1月,晋江县城近郊的拒洪、群石、环山、仁风、东涂、澄洲(汀洲)等8个小乡(另笋浯、顺霞2个乡今属鲤城区)划归泉州市(县级)后,境域尚有在晋江县的部分属第三区(驻新前)长兴、群生、中芸、宝山、临海、凤山、新生、云山、浔美、东星、新前、乌屿、清源13个乡(今分属东海、城东、华大、清源街道及洛江区万安街道的部分)。
  1952年7月,晋江县原第三区变更为第四区(驻新前),辖清源、群生、新生、凤山、云山、中芸、东星、浔美、乌屿、宝山、长兴、临海和新前13个乡。
  1954年11月,晋江县第四区增划桥南乡(今洛江区万安街道部分)。
  1955年9月,晋江县撤并部分区镇,晋江县原第四区更改为中芸区,所辖14乡不变。
  1956年6月,晋江县原18个区(镇)合并为8个区,原中芸区所辖各乡分别并入河市区(驻河市)和池店(驻池店)区。其中,河市区辖有清源、东星等乡;池店区辖有临海、宝山等乡。
  1958年3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31个乡镇。东星乡、临海乡直属晋江县。同年5月3日,原清源小乡(此时当属东星乡地域)划隶县级泉州市管辖;8月,全县31个乡镇并为21个乡,东星乡被并入临海乡。
  二、属于南安县部分
  至迟在唐末至五代十国,境域西部的一小部分(今北峰街道西部的招联、招丰、招集、招贤、霞美、肖厝6个社区)或属南安县唐安乡招贤里(据2003年4月北峰街道招贤社区出土的王福墓志铭“南安唐安乡招贤里”载)。
  宋代,境域西部上述地块属南安县唐安乡昭文里的霞美、萧厝、京塘、锦溪、西坡、山仔后、石坑、黉后、鹏溪、路霞、井山等村落(据1993年版《南安县志》载)。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唐安乡昭文里改为三都。不久,都复为乡里如故。
  元代,仍为南安县三都的部分村落。
  明承元制,政区不变。
  清代,属于南安县三都的萧厝、京塘、锦溪、西坡、山仔后、石坑、黉后、鹏溪、路霞、井山、霞美11个乡和潘山铺的潘山、演内、糖房、洲仔4个乡。
  民国17年(1928年),属南安县第三区丰州镇、霞美乡所辖部分村落。
  民国23年(1934年),属南安县第三区(驻洪濑)的岐山乡和丰州部分联保。
  民国29年(1940年)6月,撤联保,属南安县第三区丰州镇的若干保。
  民国32—33年(1943—1944年),属南安县二区洪濑区(原为三区)丰州镇、霞美乡所辖保、甲。
  民国35年(1946年)5月,属南安县丰州镇辖保、甲。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部分地域政区无大变动。
  1949年10月,属南安县第九区丰州镇部分保、甲。1950年,基层组织废除保甲制度,其他区、镇政区不变。
  1956年6月,南安全县调整为9个区,各区直接以区所在地命名,原第九区(驻丰州)丰州镇所辖各乡归丰州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丰州镇直属南安县。是年8月,招贤乡招丰等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原丰州招贤点的糖房、潘山、西埔、京塘,以及西华管辖的萧厝、霞美)直属南安县。
  三、属于泉州市(县级,原鲤城区)部分
  1951年1月,境内原晋江县城郊拒洪、群石、环山、仁风、东涂、澄洲(汀洲)6个乡划给新设立的泉州市(县级),属泉州市郊区,区公所驻花园头。同年4月,郊区改称南台区。是年底,南台区公所改驻水漈村。
  1952年6月,南台区公所迁驻津头埔,辖属不变。
  1956年2月,撤南台区,在原仁风、东涂、澄洲3个小乡27个自然村设立东湖(驻仁风)乡,在原拒洪、群石、环山3个小乡34个自然村设立南台(驻花园头)乡。东湖乡、南台乡直属泉州市(县级)。该部分政区至1958年8月未作大的调整。
  1958年5月3日,原晋江县清源小乡(当属东星乡地域,今之清源农场、清源社区)所属水流坑、太峰、福顶、张犂、柳洋、西田寮、洞后、茶寮等8个自然村划归县级泉州市南台乡管辖,先后建立清源农场、泉州市共青团集体农庄(同年改为泉州市亚热带作物试验场)、清源茶果社。同年9月1日,划南安县招贤乡的招丰、招群、集丰、晨丰、共进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6个自然村(即原丰州招贤点的糖房、潘山、西埔、京塘,以及西华管辖的萧厝、霞美;今之北峰街道西部的招联、招丰、招集、招贤社区,以及霞美、肖厝社区),932户、4594人,土地1145.67公顷及幸福乡(今属鲤城区)归泉州市(县级);划晋江县临海乡的侨光、新光、群光、盘光、新前、团结、美星、凤山、中芸、宝山、沧海、北星社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97个自然村(原晋江县东星乡、临海乡地,今之丰泽区东海、城东、华大街道全部和东湖、丰泽、泉秀街道西部及洛江区的万安街道),7055户、31509人,土地3525.67公顷及石霞乡(今属鲤城区)归泉州市(县级)。其中,招贤乡与市郊原南台乡合并成立北峰乡(驻塔后村),临海乡与市郊原东湖乡合并成立东海乡(驻法石村)。至此,境域全部划入晋江专区泉州市(县级)管辖。10月,泉州市(县级)所辖各乡改为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其中北峰公社辖拒洪、群峰、环山、招联、招贤、招集、双塔(今属鲤城区)、梅峰(今属鲤城区)8个大队和清源农场(社属单位)、泉州共青团农庄(市属单位)、清源茶果社;东海公社辖群生、新前、美星、东星、凤山、东湖、东涂、灯星、中芸、北星、宝山、临海、乌屿、促进(今属鲤城区)、跃进(今属鲤城区)和桥南(今属洛江区)、新生(今属洛江区)17个大队。
  1959年,北峰公社境内的清源农场、清源茶果社并入泉州市亚热带作物试验场,为政企合一的市属单位。
  1960年3月,北峰公社析增群石、群山、招丰、霞美、普明、北门、西门、招群8个大队。东海公社仍领17个大队。同年11月,北峰公社境内的泉州市亚热带作物试验场改为泉州市清源(国营)农场,驻花园头村,下设第一至第五管区。是时,泉州市(县级)在境内设有北峰公社(含清源农场)、东海公社。
  1961年10月,泉州市(县级)析东海公社美星、新前、东星、新生、桥南等大队,设立城东人民公社,驻曾九塘村,辖庄任、西福、法花美、美星、前头、城东、霞美、埭头、东星、新前、金屿、凤屿、新生、桥南等14个大队。东海公社撤销中芸、群生两个大队,析增东梅、后埔、后厝、法石、云山、沉州、灯洲、仁风、石埔、大坪10个大队,共20个大队。年底,析东海公社临海大队与城东公社乌屿大队(今金屿、凤屿)成立渔业人民公社(驻蟳埔大队)。划东海公社跃进大队归临江公社、促进大队归鲤中公社,划北峰公社双塔、梅峰大队归开元公社。是时,泉州市(县级)在境内设有北峰公社(含清源农场)、东海公社、城东公社、渔业公社。
  1970年6月,渔业公社撤销,所属各大队分别回归东海、城东公社。东海公社增置迎津、东霞、后亭、金崎4个大队,乌屿大队改称捕捞大队。北峰公社增置北峰、田边、环清、后茂、城口5个大队。城东公社撤销美星、新生2个大队,增置新铺、南埔、浔美、杏宅、院前、琯头、塘西(后4个今属洛江区)7个大队。是时,泉州市(县级)在境内设有北峰公社(含清源农场)、东海公社、城东公社。
  1979年,北峰公社群峰大队析为群峰、萧厝2个大队。城东公社新前大队析为新前、南埔2个大队。
  1984年4月,在城东镇辖区的华侨大学驻地及周边设华大街道,下设南院、北院2个居委会,并划城东公社城东、法花美2个大队归其管辖;华大街道办事处与城东公社管委会合署办公。同年7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村建制。是时,泉州市(县级)在境内设有东海乡、北峰乡(含清源农场)、城东乡、华大街道。
  根据1985年5月14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调整部分地市行政体制给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和12月23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泉州市设区问题给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批复》精神: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泉州市设立鲤城区。境内的东海乡、北峰乡、城东乡、华大街道属地级泉州市鲤城区。同年,东海乡临海村改为蟳埔村。
  1986年12月,华大街道增设闽东南地质大队居委会。
  1989年6月,华大街道南院居委会析为南院、西院2个居委会。
  1991年9—10月,东海、北峰、城东撤乡设镇。
  1992年9月,析东海镇凤山、仁风、东湖、东涂、迎津、东霞、灯洲、灯星、沉洲9个村,成立东湖、丰泽、泉秀3个街道,同时新建18个居委会归属上述3个街道管辖。其中,东湖街道(驻东湖街)辖凤山、东湖、仁风3个村,东凤、东禅、少林、东仁、松湾、湖美、湖心7个居委会;丰泽街道(驻霞淮)辖东霞、东涂、迎津3个村,前坂、津淮、津秀、建福、霞淮、丰泽6个居委会;泉秀街道(驻田安南路)辖灯星、灯洲、沉洲3个村,华丰、新安、大淮、湖内、乌洲、成洲6个居委会。是时,鲤城区辖有境内的北峰镇(含清源农场)、东海镇、城东镇、华大街道、东湖街道、丰泽街道、泉秀街道。
  1995年5月,城东镇政府与华大街道办事处拆分。其中,城东镇政府迁驻新前村;华大街道办事处驻城东村,并增划原城东镇的新铺、南埔、塘西、院前4个村(后2个村今属洛江区)归华大街道管辖。
  1997年初,划城东镇的桥南、杏宅、后埭、琯头给万安工业开发区(后划入洛江区)管理。
  第二节 建区后行政区划
  1997年6月3日,原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增设丰泽区和洛江区。其中,丰泽区由原鲤城区的东海、北峰、城东3个镇和华大、东湖、丰泽、泉秀4个街道(同年9月29日,丰泽区人民政府成立,区人民政府今驻丰泽街道)组成。是年底,全区辖90个村居(55个村、29个居委会、6个管区)。其中,东海镇辖法石、大坪、云谷、云山、宝山、后亭、北星、东梅、后埔、后厝、金崎、蟳埔12个村;北峰镇辖北峰、拒洪、招丰、招贤、招集、招联、霞美、群峰、肖厝、群石、群山、田边、环清、后茂、普明、环山、北门、西门、城口、西郊、环山20个村,北峰街道辖区内含区属政企合一单位清源农场,下辖第一至第六6个管区;城东镇辖新前、庄任、西福、浔美、前头、埭头、东星、霞美、金屿、凤屿10个村;华大街道辖闽东南地质大队、华大西院、华大南院、华大东院4个居委会,法花美、城东、南埔、新铺4个村(居);东湖街道辖东禅、东凤、少林、湖心、松湾、东仁、铭湖、湖美8个居委会,仁风、东湖、凤山3个村;丰泽街道辖津秀、建福、前坂、丰泽、霞淮、津淮、华达、福华、祥远9个居委会,东涂、东霞、迎津3个村;泉秀街道辖华丰、新安、泉秀、湖新、大淮、成洲、新荣、温秀8个居委会,灯星、灯洲、沉洲3个村。
  1999年8月8日,原北峰镇境内的清源农场体制改革,剥离行政体制,在原有地域设立清源街道及清源村。同时,析北峰镇的后茂、环山、环清、普明、北门、西郊、西门、城口、田边9个村归清源街道管辖,清源街道辖10个村;北峰镇辖北峰、拒洪、招丰、招贤、招集、招联、霞美、群峰、肖厝、群石、群山11个村。是年,东湖街道增设圣湖、圣福居委会,丰泽街道增设祥云居委会。同年,东海镇云谷村的圣湖居民小区划归东湖街道管理,东海镇云谷村的云谷居民小区划归丰泽街道管理。
  2000年,东湖街道的东湖村、凤山村,丰泽街道的东霞村、迎津村,泉秀街道的灯星村,清源街道的北门村、西门村、城口村分别改为居委会。
  2001年,东湖街道的仁风村,丰泽街道的东涂,泉秀街道的灯洲村、沉洲村分别改为居委会。至此,丰泽区有村44个,居民委员会48个。
  2002年8月,东湖、丰泽、泉秀3个街道所辖38个居委会所辖地域整合为21个社区。其中,东湖街道撤销东禅、湖心、松湾、东仁、湖美、圣福、东凤、少林、铭湖、圣湖、仁风、东湖、凤山居委会,将原13个居委会辖地整合为东凤、少林、铭湖、圣湖、仁风、东湖、凤山和松林8个社区。丰泽街道撤销津秀、建福、津淮、华达、福华、祥远、祥云、东霞、前坂、丰泽、霞淮、东涂、迎津居委会,将原13个居委会辖地整合为前坂、丰泽、霞淮、东涂、迎津及东美、源淮社区。泉秀街道撤销新安、泉秀、湖新、大淮、新荣、温秀及华丰、成洲、灯星、灯洲、沉洲居委会,将原11个居委会辖地整合为华丰、成洲、灯星、灯洲、沉洲及泉淮社区。各社区均设立社区居委会,原包含居民自治机构和行政辖区双重概念的城镇居民委员会开始终结。
  2003年2月20日,东海、北峰、城东撤镇设街道。是年,丰泽区全域城市化,全区剩余村(居)全部改为社区。其中,华大街道撤销闽东南地质大队居委会,在其原辖区设地质社区;撤销华大西院、华大南院、华大东院居委会,在原3个居委会辖区设华大社区,撤销城东、法花美、南埔、新铺村,分别设立城东、法花美、南埔、新铺社区。清源街道撤销北门、西门、城口居委会,分别在其原辖区设立北门、西门、城口社区;撤销清源、后茂、环山、环清、普明、田边和西郊村,分别设立清源、后茂、环山、环清、普明、田边和西郊社区。城东街道撤销新前、庄任、西福、浔美、前头、埭头、东星、霞美、金屿、凤屿村,分别设立新前、庄任、西福、浔美、前头、埭头、东星、霞美、金屿、凤屿和泉铁社区。东海街道撤销法石、大坪、云谷、云山、宝山、后亭、北星、东梅、后埔、后厝、金崎、蟳埔村,分别设立法石、大坪、云谷、云山、宝山、后亭、北星、东梅、后埔、后厝、金崎、蟳埔社区。北峰街道撤销北峰、拒洪、招丰、招贤、招集、招联、霞美、群峰、肖厝、群石、群山村,分别设立北峰、拒洪、招丰、招贤、招集、招联、霞美、群峰、肖厝、群石、群山社区。
  2005年底,泉秀街道华丰社区与灯洲社区部分区域调整。
  2007年,丰泽街道增设东淮社区;东海街道大坪社区确定为回族居民社区。同年,调整部分社区区划。至此,全区辖东湖、丰泽、泉秀、华大、清源、东海、城东、北峰8个街道,72个社区。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