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康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0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小康建设
分类号: F276.3
页数: 1
页码: 4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1993年开始,南安市着手实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通过提出小康建设计划并配套措施,逐步实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居住环境、健康水平、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帮困政策,包括推动经济发达镇与贫困乡镇结对帮扶、新建企业、农业推广、贫困户安居造福工程等。此外,政府还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鼓励贫困村和贫困户种植、经营多样化农产品和家庭副业计划。到1996年,南安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农村小康目标,得到了省级政府的肯定。
关键词: 南安市 农村小康 扶贫帮困

内容

1993年,南安开始开展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小康建设计划用三年多的时间,在乡村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的目标,使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评价农村小康水平的标准,包括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人口素质、保障安全等六大指标体系,考评的综合分数为100分。当年,开展“山海合作”活动,12个经济发展较快的镇与6个山区贫困乡(镇)结对帮扶,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用工等方面扶助贫困乡(镇)发展乡镇企业。至1995年底,12个镇无偿拨出资金125万元,集资500多万元帮助贫困乡(镇)开办7家工业企业,200多名农民到企业工作;山海乡镇共同建立农业推广站(组)30个,推广新栽培技术40多项;共同聘请农技专家举办各种培训讲座60班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50多人和种养户1950人;共同实施贫困户“安居造福工程”,新建房屋49座,筹资44万元为搬迁户解决用水、用电、出行等困难。
  1994年,石井、水头、官桥、丰州、溪美、仑苍、诗山、梅山、洪濑9个镇的农村小康工作通过泉州市政府验收。
  1995年1月,市委市政府为每个贫困乡(镇)配备1名科技副乡(镇)长,市政府拨出65万元扶持6个贫困乡(镇)开山种果。各乡(镇)指导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因户制宜,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力争每个贫困户有1亩稳产高产田、1亩茶果竹园、1项家庭副业或手工业、1个人员外出务工,以取得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9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我市农村奔小康建新村的实施意见》,要求在1996年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年末,美林、英都、金淘、码头、蓬华、九都、罗东、洪梅、康美9个镇基本实现农村小康。
  1996年1月,市政府组织验收,确认17个镇的302个村(居)委会基本实现农村小康;10月验收确认8个乡(镇)的25个村(居)委会及3个国有农场管区村基本实现农村小康;11月,东田、翔云、眉山、向阳4个乡(镇)基本实现农村小康。至此,全市85%贫困户和6个贫困乡(镇)摘除贫困帽子,达到农村小康水平。当年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是规定的县级小康值1300元的2.6倍。12月中旬,南安市接受省农村小康建设复查验收组复查,以综合分数98.1分的全省最高分通过小康验收。南安市被确认为基本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
丰州镇
相关地名
溪美街道
相关地名
仑苍镇
相关地名
梅山乡
相关地名
洪濑镇
相关地名
英都镇
相关地名
蓬华镇
相关地名
九都镇
相关地名
罗东镇
相关地名
东田镇
相关地名
翔云镇
相关地名
眉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