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0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利建设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
页码: 444-4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1989年至2008年,南安县完成了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包括蓄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防洪防涝工程以及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和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这些工程涵盖了水库建设、灌溉设施的改造与扩建、防洪堤海堤加固、新建防洪排涝工程等方面。此外,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也得到了实施。这一系列工程和改革措施共同为水利工程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与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南安市 水利 建设

内容

一、蓄水工程
  1989年,南安境内蓄水工程主要有水库19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山美水库),中型水库5座(石壁、后桥、坂头、文溪、笋塔),小(一)型水库27座,小(二)型水库166座。
  1992年10月,动工兴建向阳乡向阳村坂美水库。水库集雨面积6.35平方千米,总库容1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350亩,坝后发电总装机容量1035千瓦。2005年7月完工。
  1995年,利用省、泉州市补助资金对冬青、园峰2座小(一)型水库采用土工膜新技术进行防渗加固除险。
  1999—2000年,市财政拨出资金,实施3座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每座补助5000—20000元。
  2000年10月,动工兴建东田镇凤巢村凤巢水库。水库集雨面积7.5平方千米,总库容34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500亩,下游电站总装机容量2000千瓦,尾水引入后桥水库。
  2001年,开展全市水库普查,对库容小、不符合相应标准的小型水库进行降格47座、报废3座的处理。水库总数由199座减少为149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5座、小(一)型27座、小(二)型116座。
  2002年起,实施“水库保安工程”,对后桥、坂头、文溪3座中型水库,及20座小(一)型水库、44座小(二)型水库开展除险加固。
  2004年2月,动工兴建水头镇仁福村下埕水库。水库由原来相邻的两个小山塘加高扩容而成,集雨面积0.75平方千米,总库容14.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800亩。
  2006—2008年,对420座水容量为1万—9.9万立方米的山围塘进行除险加固。
  二、节水灌溉工程
  2001年,首次编制完成《南安市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规划》,开展“全国节水增效重点县”示范活动。
  2002年,南安市梅山万祥兴果场开展省水利厅确定的山地水利工程及配套节水灌溉试点工作,建设项目包括整修加固山围塘、新建蓄水池、敷设引水管道,实行果园喷灌、滴灌等。
  2003—2004年,溪美街道镇山村实施喷灌和渠道防渗示范项目,工程建设规模2530亩,其中大田喷灌面积230亩,渠道防渗面积2300亩,总投资额32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开挖大井8口,整治池塘3座,新建引水坝1座,衬砌排灌渠道7.9千米,配备移动式抽水机2台,架设输电线路5000米,安装农用电表18个,配套修筑机耕路3千米等。
  2004—2008年,实施文溪、笋塔、后桥、山美、石壁等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灌区总干渠、干渠进行砼防渗处理,对电灌站、水轮泵站、倒虹吸管、U型槽等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维护。
  2006年,南安市洪濑新发梅溪片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工程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列为国债资金补助项目。该工程建设规模1900亩,其中耕地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新发果林场山地水利及配套节灌面积900亩,总投资29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整修加固山围塘2座、新建引水渠2条、田间渠道1.5千米;新建蓄水池12座、敷设引水管道3.5千米。
  至2008年,全市共建设山地水利工程20多处,新建各类大小蓄水池500多座、总容积4万立方米,配套相应的集水、引水工程及喷灌、微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设施,40000多亩茶果园(龙眼、枇杷、柑橘、脐橙、茶叶)灌溉受益。
  三、防洪防涝工程
  (一)防洪堤海堤加固
  1997—2002年,对美林、莲塘、溪口、梧山、帽山、象山、杏麻、丰州等8条旧防洪堤进行除险加固,总长23.04千米,保护人口5.66万人、耕地2.99万亩。
  2003—2005年,对菊江、石后、林里、奎霞4条海堤及建设、奎霞、和美、桥头4段海岸线进行除险加固,总投资额401.9万元。
  2005-2008年,使用国债资金624万元,对菊江、佬港、溪岑3条总长11.7千米的海堤进行强化加固。
  (二)新建防洪排涝工程
  1995—2008年,按30年或2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建美林、源兴洲、福溪、浦南洋4处防洪堤及柳东护岸工程。防洪堤总长9.78千米,总投资17517.97万元,保护人口5.3万人、耕地0.96万亩。
  2002—2008年,按5年一遇不漫溢的防洪标准,新建市区的美林、源兴洲、福溪、崎峰4座排涝站工程及绿岸(拦河闸)工程1处,装机总功率7530千瓦,工程总投资额6704万元。
  附:市区绿岸工程——西溪拦河闸
  南安市区绿岸工程(拦河闸)位于晋江西溪的市区柳东河段,即柳城大桥下游2.2千米河段,是美化城区景观、提高城市品位的防洪景观工程。该工程在河道中修筑一道拦河闸坝,抬高城区河段水位,形成人工湖。拦河闸包括河床水闸段、北岸人行桥连接段,总长239.4米。河床水闸段布置14孔升卧式平面钢闸门,孔口宽10米、高7.8米,水闸与南岸山包连接;北岸人行桥与福溪防洪堤连接,长48米。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101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为11米(黄海高程),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573万立方米,属小(一)型工程。工程按3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校核,总投资额9750万元。工程由南安市政府招商引资,南安市泛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标投资建设,建成后移交给市政府管理。2008年9月,工程通过福建省水利工程鉴定中心的安全鉴定,达到蓄水条件,下闸蓄水。
  该工程还在北岸的美林防洪堤和福溪防洪堤的堤外沿溪滩地上建造一座集休闲、娱乐、游览、健身、运动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武荣公园。武荣公园2006年6月开工建设,至2008年底,已建成钟楼广场、体育广场、休闲广场、儿童乐园、茶文化展示馆、望江亭、名人园等10多个景区。公园依溪造景、溪园一体,园内花木扶疏、美景如画,成为市民观江览胜、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好场所。 四、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建设
  1993年11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正规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经泉州市防汛办验收为达到初级标准。1997年11月,该项建设经验收为达到中级标准。
  1998年,开始建设洪水预警报系统。至2008年,在乡(镇)及重点水利工程建成洪水预警报站点80个,实现预警全覆盖。
  2000年,重新核定西溪南安水文站和东溪洪濑水文站的警戒水位、危险水位。南安水文站警戒水位为14.0米,危险水位为17.0米;洪濑水文站警戒水位为20.5米,危险水位为21.5米。
  2004年,初步形成防汛指挥决策支持体系,包括台风路径生成预报与查询系统、洪水预警报系统、工情数据系统、视讯会议系统等。
  2008年,对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平台与功能进行全面改造和扩充,加强防台风协同会商系统、气象雷达采集分析系统、实时风情查询分析系统、村级预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基本实现防汛信息技术数字化,保证汛期指挥决策系统正常、可靠、稳定、有效地运作。 五、水利设施管理
  2003—2007年,实施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把91个集体兴建的小型水利设施承包或转让给农民个人经营管理,其中蓄水工程13个、机电泵站6个、水电站66个、供水工程6个。管理体制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开辟筹资养护水利设施新渠道,减轻了集体及农民负担,提高了管理水平。
  2007年,改革市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确定西溪防洪堤管理处、东山电灌站、石壁水库南安渠道管理处为纯公益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入、定额补助,保留供水收费;确定后桥、文溪、坂头、笋塔4座水库为准公益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基数和收支两条线管理;重新核定各单位人员编制,实行增收节支奖励制度。
  2007—2008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小型水库“四个一”工作机制,提高安全防汛水平,全市98座小型水库都具备一座值守管理房、一个专门值守管理人员、一部联系电话、一套管理工作制度。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西溪南安水文站
相关机构
东溪洪濑水文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