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名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00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市名片
分类号: F291
页数: 4
页码: 412-4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安市是中国龙眼之乡,也是中国建材之乡、中国石材城、中国水暖城和中国粮食城。其龙眼产业发展有着悠久历史,建材、石材、水暖和粮食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关键词: 南安市 龙眼之乡 建材之乡

内容

一、中国龙眼之乡——南安市
  南安地处华东南龙眼生长带,丘陵山地多、红壤土质好、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适宜龙眼栽种。早在三国时代,南安就有种植龙眼,迄今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史。
  1986年,南安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
  1989—1996年,南安实施国家龙眼基地建设项目,改造建立标准龙眼果园,种植和培育早、中、晚熟龙眼品种(品系)45个,主栽品种“福眼”约占全部种植面积90%。1996年底,全市22个乡镇和8个国有农林场共种植龙眼面积24.4万亩,其中10000亩以上的乡镇11个,1000亩以上的村场32个,500亩以上的村场88个,100亩以上的村场186个;龙眼采摘总面积5.7万亩,总产量1.08万吨。龙眼成为南安市第一大宗水果,龙眼产业成为南安市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1997年8月,南安市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
  199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龙眼经济推进水果产业化进程的决定》,打响“中国龙眼之乡”品牌,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龙眼产业化经营。
  1999—2002年,持续开展“龙眼生产基地+龙头加工企业+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和提升。全市建立12个市级龙眼科技示范区、52个镇级千亩果园;推广晚熟龙眼良种和高接换种技术,获得国家农业部“丰收奖”;“南安福眼”通过福建省优质农产品认定;“绿喜”牌、“康尔美”牌桂圆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南安市两度参与《龙眼·福建省地方标准》起草制定;成立151个会员的南安市龙眼产销合作协会。
  2003—2007年,“南安龙眼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项目列入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立乡镇、村龙眼标准化生产示范果园5.7万亩,建立绿色龙眼生产基地和无公害龙眼生产基地3万亩,并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达标验收。全市开办龙眼加工企业12个,拥有龙眼烘焙生产线20条、烘焙机械72台、传统土焙灶300多个,年加工龙眼0.8万吨。国有南安龙眼示范场和南安市新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龙眼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南安市大贡山果林场的“大贡山”牌桂圆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2008年底,全市龙眼实有种植面积14.63万亩、采摘面积12.57万亩、产量1.59万吨,这三项指标在全市水果生产中分别占有55.5%、53.24%和21.92%的比重。南安市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泉州市分别占有40.4%和36.2%的比重。
   二、中国建材之乡——南安市
  南安拥有30多种建材矿产资源,主要种类有花岗岩、辉绿岩、绢云母及高岭土、紫砂陶土、瓷石等10多种,矿区分布广、蕴藏量大。南安建材生产加工有悠久历史。早在唐代,武荣(南安古称)先民利用当地资源开采加工石料建房造宅,制作碑碣梁柱,宋代建造烧制陶器具的古窑炉。
  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石板材加工厂、建筑陶瓷厂、水暖器材厂、消防器材厂以乡镇企业的形式创办,这些企业引进技术设备对本地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加工。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形成建筑石材、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和水暖消防产业集群,成为南安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90年代,南安的建材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设备,采购国外名优特石材荒料,开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成长出一批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的现代企业和企业集团。
  1998年,全市石材陶瓷企业1708家(石材企业916家,生产石板材4573万平方米;陶瓷企业792家,生产瓷砖11250万平方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9家,产值7.41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产值的27.06%和21.75%;建筑五金企业520多家,产值约15.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产值3.55亿元。当年,闽发铝业、中宇集团、辉煌水暖、申鹭达集团、霞峰阀门等建材企业通过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闽发铝型材、溪石石板材、中宇水龙头等产品被评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1999年3月1日,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南安市“中国建材之乡”称号。
  1999年5月,占地53公顷、分为四大功能板块、拥有820间店铺的“闽南第一建材市场”建成开业,并举行“首届南安(全国)建材经贸洽谈会”,600多个建材生产企业、销售公司的3000多种产品进入市场展示销售。南安市建材生产形成“企业+基地+市场”联动发展的新模式。
  2000—2008年,南安建材工业继续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实施科技创新、质量认证、品牌建设,实现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或协会授予“中国石材城(水头镇)”“中国水暖城(仑苍镇)”“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英都镇)”“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仑苍镇)”等称号。至2008年底,全市建材工业企业1427家,产值309.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7家,产值266.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产值数的47.83%和59.38%。在建材工业企业中,石材陶瓷企业1026家,产值180.03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7家,规模以上企业342家、产值152.4亿元),拥有国家免检产品4个、福建省名牌产品22个、中国驰名商标12件、福建省著名商标17件;水暖阀门消防器材企业335家、产值77.34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43家,产值63.3亿元),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9个、中国驰名商标9件、福建省著名商标10件;建筑用钢管、铝材制品企业8家,产值46.7亿元,拥有国家免检产品1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福建省著名商标1件;水泥及制品企业58家,产值5.8亿元。
  三、中国石材城
  中国石材城于2001年5月由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命名,并授予“全国规范化建材市场”称号。石材城核心区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区,由1999年5月建成开业的闽南第一建材市场,及周边建成的石板材城、石材荒料市场、石材加工园区、石材陶瓷水暖器材综合馆等组成,占地面积约200公顷。石材城吸纳国内外800多家从事石材矿山采掘、生产加工、经销贸易的公司(客商)入驻经营,成为全国最大的建筑石材集散交易中心。
  2001—2006年,中国石材城入驻企业和建设项目增加200多个,范围延伸到相邻的石井镇、官桥镇的部分石材工业园区。康利集团、高时集团、环球集团、万隆集团等中国石材工贸巨头落户石材城,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水头石材展览中心、石材精品展示中心、中闽石材商城、高时石材物流保税中心、东方大酒店、银行网点等一批商贸项目和配套设施建成开业。溪石集团诞生了国内石材行业的第一件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鹏翔岗石有限公司引进意大利生产技术设备,利用石材加工废弃物制造出福建省第一块人造石。央企中节能(国能)建材有限公司首创用石材边角料和石粉制造新型环保加气混凝土建筑砌块的新工艺。
  2008年,英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高端石材体验馆——“五号仓库”,收集展示全球200多种石材精品,开辟石材装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新途径。溪石集团启动石材产品制造与建筑工程设计、装饰施工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石材企业的转型升级。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福建工作站、全国石材技术分委会均在中国石材城挂牌运作。
  至2008年末,石材城集聚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国外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矿山公司、生产企业、贸易公司和经销商共1000多家,经营品种有1500多个,年生产加工石板材1亿多平方米、石雕刻品3000多万才,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40%以上,市场年交易额80多亿元。石材城企业中,5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福建省著名商标8件、福建省名牌产品11个。石材城从199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南安)建材经贸洽谈会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展会集石材产品展览、技术交流、专题研讨、经贸洽谈于一体,影响力远及土耳其、意大利、印度、巴西等世界主要石材生产国,成为国际石材界的年度盛事。中国石材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和石材进出口基地,先后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确认为“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批发市场”,被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石材工业协会等单位授予“全国规范化管理市场”“全国五星级建材市场”“全国标准化建材家居市场”“绿色建材市场试点单位”等称号。
  四、中国水暖城
  中国水暖城位于“中国水暖之乡”——南安市仑苍镇,是集科研开发、产品展示、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水暖产品交易市场和营销中心,其前身是2002年6月建设的福建省南安市仑苍镇水暖专业市场,2003年8月,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命名为“中国水暖城”。
  2003年,中国水暖城在仑苍镇水暖专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设规划,规划总用地68公顷,总投资30多亿元,分3期开发建设。首期工程2003年8月动工建设,投入资金2.28亿元,总建筑面积93800平方米,建成水暖阀门会展中心1座、次中心(商场)17个和经营店面489间。2005年春节完工并投入使用,吸纳国内400多家水暖企业和经销商入驻,其中5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4家中国卫浴洁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企业。二期工程2006年9月动工建设,投资7亿多元,建成产品展销店面650间、写字楼620套,2008年初投入使用,“TOTO”“浪鲸”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入驻。三期工程建设项目以水暖阀门技术研发、精品展示、物流服务为重点,2008年开始筹建。
  2005年起,中国水暖城在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一至初三日举办中国(南安)泵阀水暖交易会。每届交易会的国内外客商2000多人,成交金额10多亿元。中国(南安)泵阀水暖交易会成为中国水暖阀门行业的专业化展会之一。
  中国水暖城正式营运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卫浴配件分会南安工作站、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安办事处、福建省水暖产业星火技术研发中心、福建省水暖阀门卫浴行业协会、福建省水暖消防技术质量检测中心先后在中国水暖城挂牌运作。中国水暖城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位最高、专业性最强的水暖专业市场,入驻市场的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福建省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福建省著名商标4件。
   五、中国粮食城
  中国粮食城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粮油集散、加工、贸易基地。中国粮食城由4个粮油产业集聚区组成:
  官桥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由一批个体粮食经营户集聚经营而形成的官桥粮食专营市场。1987年,官桥镇政府投资建设占地6000平方米的官桥粮食专业市场,形成由官桥粮食专业市场及周边的蓝侨路、东街、西街3条粮食专营街组成的名闻全国的官桥“粮行米市”。1993年,官桥粮食市场拥有25个粮油饲料加工企业和180多个粮油饲料购销经营公司(户),日均外来客商200多人、运粮车辆100多辆。1994年,由福建省粮油贸易公司和官桥镇政府合资建造占地5公顷的“福建粮食城”。当年,官桥粮食市场被批准命名为“南安市官桥粮食交易市场”。金穗米业、金华油脂、金禾生物食品、仁达糖业等8个规模以上粮油企业先后入驻市场,这些企业对谷物、油料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构成粮油加工交易产业链。2000年6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建立“福建南安官桥粮食批发交易市场”。2005年12月,福建官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被农业部批准为农业部定点市场,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粮食专业市场。至2008年末,入驻该市场的粮油企业拥有国家免检产品1个、福建省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福建省著名商标3件。
  官桥镇霞光食用油加工贸易区 始建于1984年,占地13.3公顷。2008年,区内的12个粮油加工企业和20多个个体粮油经营户,从省外粮油主产区购进大量花生、大豆、芝麻、绿豆、蚕豆等农特产品,加工生产食用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以及花生米、绿豆馅料、蚕豆馅料等产品,销往各地市场,年产值约1.38亿元。
  水头镇大盈面粉加工贸易区 始建于1990年,占地13公顷。2008年,加工区有宏发食品、华兴面粉、佳盛面粉、振华副食品、和统食品等8个规模以上企业及12个规模以下企业,主要生产面粉和面制品,年工业总产值6.2亿元。
  中国粮食城主园区 位于官桥镇内厝村,占地100公顷。2002年由南安市官桥粮食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分为生产加工区、现货交易区、仓储物流区、商务会展中心及商贸服务中心5个板块。2005年,该园区整合官桥、水头3个粮油市场园区,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泉州·中国粮食城”。至2008年,中国粮食城拥有福建省粮油储备库及华圣食品、华仁油脂等10多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及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等6个省的粮食主管部门设立办事处;10多家国内知名粮商及上百个粮油商家入驻经营。2008年,中国粮食城经营粮油产品7.5亿公斤,成交额13.7亿元。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