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社会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764
颗粒名称: 卷十 社会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32
页码: 209-240
摘要: 本卷记述了南安市社会团体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了南安市总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南安市妇女联合会、南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南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南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会)、南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安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南安商会)、南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南安市红十字会、南安市计划生育协会、其他社会团体。
关键词: 南安市 社会团体

内容

第一章 南安市总工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总工会
  1989年,南安县总工会(简称县总工会)内设办公室、组宣部、生产生活福利部等3个部室。核定行政编制11名(其中工勤人员编制1名),事业编制8名,挂靠单位有南安县评选劳动模范办公室(简称县评模办)、南安县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县职工退管办)、南安县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
  1994年,成立南安市劳动模范联谊会(简称市劳模联谊会)。
  1996年机构改革,市总工会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教部、经济劳保保障部(简称经保部)等4个部室,人员编制不变。下属单位有南安市工人俱乐部、洪濑工人俱乐部、南安市职工业余学校;挂靠单位有市评模办、市劳模联谊会、市职工退管办、市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
  2001年,市劳模联谊会改称市劳模协会。2002年8月,市总工会主席由分管的市委常委兼任;增设常务副主席。2004年,县职工退管办划归市社会保险公司管理。是年,成立南安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2006年,成立泉州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南安办事处。
  至2008年,市总工会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教部、经保部等4个部室,人员编制不变。下属单位有市工人俱乐部、洪濑工人俱乐部、市职工业余学校。挂靠单位有市评模办、市劳模协会、市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泉州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南安办事处。
  二、基层工会
  1989年,县总工会下属教育、财贸、卫生等3个系统工会。基层工会257个,共有工会会员23410人,其中女会员5435人,专职工会干部196人。
  1992年5月,南安县首家私营企业工会南安仑苍园美金利源化工阀门厂工会成立。1994年12月。南安市第一家乡(镇)工会石井镇工会成立。至1995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成立工会。1996年1月,全省第一家村级工会水头镇大盈村工会成立,基层工会组织逐渐向非公企业和村(居、社区)拓展。
  2006年1月,泉州市水暖器材行业工会联合会在中国水暖城成立,仑苍、英都41家水暖器材生产企业为行业工会首批会员。
  至2008年,市总工会下属工会组织有系统、产业工会14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会(总工会)27个;基层工会3072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94个,国有、集体企业工会59个,村(居、社区)工会313个(覆盖企业2786家),非公有制企业工会2459个,商贸工会47个(覆盖商贸企业7068家);工会会员214900名,其中女会员89500名,专职工会干部25名。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1990年10月,县总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200名,出席代表173名,特邀代表8名,列席代表52名。大会选举产生县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18名。县总工会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8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4年3月9—11日,市总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50名,特邀代表10名,列席代表101名。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5名。市总工会第十二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9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8年11月11—13日,市总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88名,特邀代表20名,列席代表55名。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29名。市总工会第十三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11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2007年7月15—16日,市总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320名,特邀代表6名。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26名。市总工会第十四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8名,主席1名,常务副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1990年10月,县总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200名,出席代表173名,特邀代表8名,列席代表52名。大会选举产生县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18名。县总工会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8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4年3月9—11日,市总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50名,特邀代表10名,列席代表101名。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5名。市总工会第十二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9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8年11月11—13日,市总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88名,特邀代表20名,列席代表55名。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29名。市总工会第十三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11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2007年7月15—16日,市总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320名,特邀代表6名。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26名。市总工会第十四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务委员8名,主席1名,常务副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第二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 少年先锋队
  第一节 共青团南安市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一)团市委
  1989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安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1997年机构改革,内设机构没变,人员编制11名,其中工勤人员编制1名。是年6月,南安市青少年宫设立,隶属团市委,核定事业编制5名。2000年,团市委机关人员编制9名,其中工勤人员编制1名。
  2007年,市青少年宫增加事业编制1名。2008年,团市委机构没变,人员编制8名,其中工勤人员编制1名。
  (二)基层团委
  1998年,全市共有基层团委63个(其中企业团委3个)团总支76个,团支部1198个,团员84194名,占全市青年总数的21.2%。当年新发展13579名,超龄离团7717名;推选优秀团员1742名,其中加入党组织645名。
  至2007年,全市基层团委70个,团总支50个,团支部2054个,共有团员77515名。其中,农村团员23190名,占全市团员总数29.9%。
  二、代表大会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1年6月,共青团南安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40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共青团南安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安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35名,选举产生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4年4月,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25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33名,候补委员13名;选举产生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1997年5月,共青团南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256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33名、候补委员13名;选举产生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
  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2000年3月,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256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共青团南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33名、候补委员11名;选举产生常委7名、书记1名、副书记1名。
  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2003年3月,共青团南安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27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安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委员39名、候补委员15名;选举产生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
  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2006年3月,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30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共青团南安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安市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41名,候补委员15名;选举产生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三、主要活动
  (一)团组织建设
  1988—1991年,全县共发展新团员20920名,新建团委3个,团总支7个,团支部26个;创办“县流动团校”,共举办团干培训班23期,受训团支委以上团干1200多名。1992年,全面颁发团员证,至年底全县颁证率达90%以上。1994年,全市新建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团组织近百个,整顿松散瘫痪团支部198个,发展团员11000名。1995年10月,举行“结对联建创‘百佳’”签约仪式,50个农村团支部与泉州市、南安市直机关单位、新经济组织、中学团支部签约结对,开展联建创佳活动。1996年11月,开展“青年文明号——村团支部”结对共建活动,16个省、市“青年文明号”单位与16个团建工作示范村团支部结对共建。
  2002年,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月”“双争双创”活动,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率达90%以上。是年,新发展团员16651名,推荐优秀团员768名,其中745名加入党组织。2003—2008年,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团建新模式,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677个,其中团委6个,团总支10个,团支部410个,团小组251个。2006年,新建农村产业协会和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200多个,全市社区团组织覆盖率达到90%,民办学校建团率达100%。举办各级团干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数达3000多名。共推荐200多名优秀团员青年入党。2008年,深化“共青团城乡互动联动工程”活动,筹集15万元资金,为基层团组织改善办公条件。
  (二)青少年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1989年起,每年“五四”青年节前后,团市(县)委联合教育部门组织“迈好青春门,走好青春路”为主题的18岁中学生成人教育宣誓仪式。1990—1991年,联合广电部门在县广播电台播出《闪光的路——青年企业家系列报道》专栏节目,宣传一批南安县青年企业家艰苦创业的事迹。1992年3月,联合县教育局、县直党工委在诗山镇红旗小学举行少先队“李刚大队”命名仪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1995年11月,向全市青少年发出学习水头镇林柄村18岁青年李谋信勇救两名溺水儿童的英勇事迹的号召。1996年5月,在全市22个乡(镇)举行“侨乡团旗红”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爱乡”等主题教育活动。
  2000年元旦,组织500对青年在市体育中心举行“千禧年创文明幸福家庭集体婚礼”仪式。2003年,创建南安市共青团网站,为团组织拓展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实现共青团信息资源共享开辟有效途径。2006—2007年,全市各基层单位团组织共8万多名团员参加“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南安市电力总公司团委等单位被评为泉州市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团市委荣获“福建省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新建团组织”优秀组织奖。至2008年底,全市各类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活动阵地100余个。
  法制宣传教育1989—1994年,团市(县)委联合公检法机关开展“法制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司法干警到学校举办法制教育讲座。1995年,邀请厦门大学24位师生到学校、企业进行法制教育和维权意识教育。1996年,建立南安市青少年维权服务站。1998年,会同市法院到南安一中、南安职校、鹏峰中学开办法律知识讲座及青少年维权知识讲座。2003年,会同有关部门在青少年中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行为”等专项宣传教育活动。2005—2008年,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为重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005—2006年,先后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和“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活动,举办30多期“法制进校园”专题教育报告会。2007年,与市综治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为了明天”大型法制图片展览,全市近40万名中小学生参观展览。2008年,南安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站被泉州团市委授予“泉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三)青少年人才培养
  创业人才培养1988—1991年,组织实施农村青年科技“播火计划”,培养“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共举办培训班5366期,涉及35个科技项目,培训农村青年47632名。1990年,南安县被确定为全省实施农村青年科技“播火计划”示范县。是年,培训400多名“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1994年,先后举办茶果、服装、石板材加工等培训班50期,涉及50个项目,培训农村青年1500名。1998—2000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06期,培训农村青年3.6万人次。1999年,新建立6个青少年科技文化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20期,受训青少年共1200多名。2003年,以官桥镇青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为示范,推动全市青年科技文化阵地的建设,至2004年底,在码头等7个乡(镇、街道)建成青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2005年,编印全市农村青年服务中心会员联系手册,促进会员交流。
  2006年,成立南安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是年,全市共创建省、泉州及南安市青年科技致富示范
  基地80多个,涌现出各级青年星火带头人80多名;免费举办各类青年农民培训班20多期,培训青年农民3000多名。2007—2008年,联合有关部门组建青年就业创业辅导团,创建十家青年就业创业辅导基地。
  岗位能手竞赛1996年,评选南安市十大青年岗位能手。2002年,开展“质量振兴、青年有责”主题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青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举办“我为企业出点子”等活动、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2007—2008年,组建20多支重点项目青年突击队,以“保稳定、促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保斗志”为主要内容,开展重点项目技能竞赛、导师带徒、发明创造等活动。
  青少年素质培养1996—2008年,市青少年宫共举办书法、美术、写作、舞蹈、音乐等培训班400多期次,招收学员2万多人次。
  (四)“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活动
  1994年开始,开展“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活动。当年,团市委联合教育部门深入向阳、眉山调查,登记首批救助对象60名,共募集捐款4.5万元,衣服1100件、文具3000多件、书画10000多册。1995年,指导市实验小学与向阳马迹小学“手拉手”结对帮扶。1998年,市青少年基金会拨出专款帮助100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2000年,筹集资金20万元,兴建翔云镇希望小学。当年,全市建立希望小学5所,结对救助贫困学生2500多名。2001年,伟民青少年教育基金会资助8名贫困中学生和40名小学生。2002年,资助贫困失学儿童100多名;筹集资金20万元,援建翔云镇头梅希望小学。2003年,资助200多名农村二女贫困户、特困下岗职工子女就学;募捐4.4313万元上缴团省委希望工程办公室。
  2004—2007年,通过开展艺术品爱心拍卖、青年文明号结对助学行动、“山海合作”助学行动等专题活动,全市累计筹资200余万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2000多名,帮助1000余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援建“希望小学”2所。2008年,共资助300多名农村“二女贫困户”、特困下岗职工子女等贫困学生继续就学。
  (五)“青年文明号”创建与青年志愿者活动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1991年,县直团委在电力公司成立“县直青年突击总队”,下设4个分队。1994年开始,各级团组织先后开展“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青年文明号——村团支部结对”“青年文明号示范街、示范路”等创建活动。当年命名市邮电局营业组等30个班组(柜台)为南安市首批“青年文明号”单位。1998年,从省、泉州市“青年文明号”单位中选择16个单位与16个团建工作示范村结对,开展互助共建活动。2006年,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和“青年文明号捐资助学行动”。当年,全市共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集体”2个,省级19个,泉州市级98个,南安市级476个。市创建组委会获省“青年文明号”十年创建组织奖。2008年,5个单位获泉州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4个单位参评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
  青年志愿者活动1994年,团市委组织10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南安青年志愿者热心行动。1995年,在市区选定50名孤老病残对象,开展青年志愿者挂钩服务。3月,组织市直机关13个单位1000多名志愿者在市区开展各种便民为民服务活动。当年,全市成立42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998年,联合溪美派出所在市区设立10个青年志愿者治安服务岗与青年志愿者治安巡逻队。2000年5月,联合市老龄委开展“爱心助老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市实验中学129名青年志愿者与溪美街道43名老年人结对帮助,定期为老年人服务。2001年3月,组织开展以“贴近农村、服务农民、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学雷锋系列活动,共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2002年,全市新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50多支,与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结成“一对一”对子200多个。2003年,开展青年志愿者集中行动月活动,组建防非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城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04年3月,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精神文明”为主题的示范服务活动;推行青年志愿者注册制度,公开向社
  会招募各界青年志愿者200多名,举办南安市首期注册青年志愿者培训班,举行注册颁证和表彰仪式。2006年,全市发展各类志愿者服务队200多支,注册志愿者3000余名,志愿者遍及机关、企事业、学校、农村、社区、部队等领域。
  第二节少年先锋队南安市工作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1989年,少年先锋队南安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少工委)受县委的委托由团县委领导。是年,全县所有小学都建立少先队组织。1998年,全市2个学区、459所基层小学配备少先队总辅导员。至2008年,全市少先大队459个,队员114752名。
  二、代表大会
  第二次代表大会1990年5月,少先队南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56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少先队南安县第一届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二届少工委委员36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
  第三次代表大会1995年6月,少先队南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52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少先队南安市第二届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三届少工委委员33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
  第四次代表大会1998年6月,少先队南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52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少先队南安市第三届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四届少工委委员33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
  第五次代表大会2002年6月,少先队南安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38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少先队南安市第四届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五届少工委委员33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
  第六次代表大会2007年11月召开,少先队南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48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少先队南安市第五届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六届少工委委员37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
  三、主要活动
  1989—1991年,团县委、县少工委组织开展“学赖宁、学十佳、做党的好孩子”“读健康书报、做文明少年”“红领巾小储蓄”等活动,创建“少年军校”“少年团校”等培训基地。1994年,组织南安一中、柳城中学、实验小学、溪美小学少先队员成立16支护树小分队,举办“我与小树同成长”主题队会,在市区举办大型护树踩街活动。1995年,举办“’95南安市意志磨炼夏令营”,组织市区百名优秀少先队员到向阳乡马迹村体验山区艰苦生活。1997年,在丰州镇组织开展少先队观摩活动及“雏鹰行动”培训。1998年,市青少年宫与驻军某部营地联合举办首期少年军校活动,100多位少先队员参加。1999年,为纪念建国50周年,组织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少先队主题队会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争当好队员”活动,号召少年儿童了解队史、熟知队章、牢记入队誓词、戴好红领巾、敬
  好队礼、唱响队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2000—2001年,联合市关工委、教育部门组织市直部分中小学与贫困山区小学结成“手拉手”联谊学校,帮助贫困山区小学办学。2004—2006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民族精神代代传”“节约资源‘四个一(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等少先队主题活动。2006年12月,开展“红领巾家园清洁行动”,引导青少年爱绿护绿,爱护环境、保护资源。2008年6月,开展南安市第二届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开展“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
  第三章 南安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妇女联合会
  1989年,南安县妇女联合会(简称县妇联)内设办公室、少儿部、生产部、维权部、宣传部等5个部室。编制8名,其中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1名。
  1997年机构改革,市妇联内设办公室、宣传少儿部、生产权益部。核定编制8名。2002年6月,成立南安市女企业家联谊会暨女企业家拥军协会,为市妇联主管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2007年11月,设立南安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
  至2008年底,市妇联机构与编制不变。
  二、基层妇女联合会
  1989年,全县有乡(镇)妇联22个,村妇代会384个。
  1998年,全市有乡(镇)妇联24个,村妇代会377个,居委会妇代会20个;2002年12月,成立市直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
  2008年,全市有2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妇联,412个村(居委会、社区)妇代会,共有236家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妇委会(妇联)。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1992年9月27—29日,南安县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435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南安县妇联第十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39名执委组成的县第十一届妇联领导班子。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97年11月1—20日,南安市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0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南安市妇联第十一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39名执委组成的市第十二届妇联领导班子;向110名妇代会主任颁发“从事妇女工作满25年的妇代会主任”荣誉证书;表彰49户“五好文明家庭”、15个“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先进集体、46个“双学双比”先
  进个人。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2002年12月30—31日,南安县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0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南安市妇联第十二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出席泉州市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72名代表;选举产生由43名执委组成的市第十三届妇联领导班子;表彰32个南安市先进基层妇女组织和51名“三八红旗手”。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2007年11月6—7日,南安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0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南安市妇联第十三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43名执委组成的市第十四届市妇联领导班子。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妇女儿童权益保障
  1991—2000年,市(县)妇联结合“普法教育”“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活动月”等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宣传小册子,举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律知识竞赛。2001—2006年,先后在向阳、水头、洪梅等乡(镇)举办5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培训基层妇女干部200多名;协助市政府制定《南安市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南安市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向市法院推荐10名女性人民陪审员候选人;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优生优育优教、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咨询活动。2001—2008年,全市先后成立27个乡(镇、街道)妇女法律援助联络站,聘请司法人员、社会工作者参加妇女维权志愿者组织,建立家庭纠纷调解站、妇女法律援助联络点等基层维权服务组织。
  二、巾帼致富工程
  1991—1994年,市(县)妇联组织开展争当致富“女状元”竞赛活动,发动参与活动妇女12万人次,建成妇女果林场14个,造林种果6万多亩。1995年,全市18万名妇女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23名妇女获农民技术职称;涌现出以妇女为主的科技示范户598个,5个“三八绿色工作基地”被评为省、泉州市先进单位。1997年,开展“科技进万家”活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2期;组织325名农村妇女参加福建省农村技术函授大学(简称农函大)、福建农业广播学校(简称农广校)学习。1998—2000年,全市有巾帼科技致富培训基地4个,60%的村妇代会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农副业基地100多个;3万多名妇女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0多名妇女接受农函大、农广校教育,650多名妇女获得“绿色证书”,400多名妇女获农民技术员职称,15名妇女获得“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2001年,市妇联与市科协联合举办科普媒体电教活动,为水头镇50多名妇女培训花生、马铃薯种植及养殖业技术。各乡(镇、街道)妇联共举办实用科技培训班30期,参训人数达2500多名。2002年,实施“‘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十五’培训计划”,培训农村青年妇女,选送10多名农村妇女参加泉州市实用技术培训。
  2003—2008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引导基层妇女干部和“女状元”、女能手、女专业大户带头领办、创办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共建立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5个,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23个;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5期,培训妇女3.2万人次;组织8000多名妇女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学习。有2000多名获得绿色证书,500多名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培养130多名“双学双比”女能手。
  三、创先评优活动
  1987—1991年,县妇联表彰“五好家庭”4400户,“三八红旗手”2100名,“三八红旗集体”535个。1992—1997年,全市涌现出“五好文明家庭”7500户、“三八红旗手”3200名、“三八红旗集体”670个。1998—2002年,全市共评选表彰465个“五好文明家庭”、100个“敬老文明户”、300个“科技文化、卫生、守法示范户”,获泉州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10个、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个、“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1个。2000—2008年,健全“巾帼文明岗”考核制度,创建各具特色的示范岗,开展文明岗技能大赛、职业女装大展演、巾帼风采展、创文明岗现场会等活动,全市妇联系统20多项工作分别获得全国、省、泉州市表彰。
  四、巾帼助学助困活动
  1995年,市妇联发动全市各界结对资助147名贫困女童入学。1998年,开展向灾区献爱心活动,募捐救灾款十几万元、衣服5万多件。1999年,组织实施“春蕾计划”,市领导捐款1.36万元结对资助14名女童,市直机关365名科级干部结对资助365名失学女童,侨胞黄仲咸资助85名失学女童。是年,全市受资助1833名,资助金额共102万元。2001年,发动社会各界资助297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捐赠水头镇小学图书3000册。2003年,组织女企业家联谊会会员到眉山乡捐款捐物扶助计生“二女贫困户”,到市特教学校开展“巾帼扶残助学春雨行动”,认捐残疾孩子的油画作品。2006年,发动女企业家联谊会会员和巾帼志愿者资助贫困女童163名,其中26位来自湖南、江西等地的外来员工子女每人获得500元的助学金。暑假期间,组织22名女大学生到向阳乡开展“关爱山区女孩”爱心传递活动。2008年,把帮扶工作作为城镇各行各业创建“巾帼文明岗”的必备条件,动员创岗单位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开展“一助一”帮扶活动,为示范村妇女组织和妇女群众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
  第四章 南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科学技术协会
  1989年,南安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内设办公室、学会部、普及部,编制6名。
  1996年机构改革,市科协内设办公室、学会部、普及部。下设南安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和福建省农业函授大学南安市分校办公室等2个事业单位。行政编制5名,事业编制4名,工勤人员编制1名。
  2008年,市科协内设机构与编制没变,实有人员8名。
  二、市专业学会(协会)
  1989年,全县有县级专业科技协会、学会22个,会员1350名。
  至2008年,全市共有农学会、林学会、水利电力学会、气象学会、农经协会、水土保持协会、畜牧
  兽医学会、园艺学会、花卉协会、地震学会、沼气技术协会、反邪教协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地理学会、外语学会、职业教育学会、生物学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财政会计学会、工艺美术学会、烹饪学会、机动车维修协会、机械工程学会、质量协会、计算机学会、土木建筑学会、医学会、中医学会、预防医学会、药学会、图书馆学会等31个市级专业科技学会(协会)。
  三、基层科普协会
  1989年,全县有乡(镇)科普协会22个,厂矿科普协会2个,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15个。
  2008年,全市有乡(镇、街道)科普协会26个,村科普小组416个,非公有制企业科普协会107个,学校科普协会36个。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三次代表大会1991年12月,南安县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第二届科协工作报告;选举县第三届科协委员35名,常委8名;选举县第三届科协主席、副主席。
  第四次代表大会1996年1月,南安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三届科协工作报告;选举市第三届科协委员31名,常委7名;选举市第四届科协主席、副主席。
  第五次代表大会2001年11月,南安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四届科协工作报告;选举市第四届科协委员38名,常委11名;选举市市第五届科协主席、副主席。
  第六次代表大会2008年6月,南安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五届科协工作报告;选举市第六届科协委员40名,常委11名;选举市第六届科协主席、副主席。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科普宣传
  1989—1999年,全市22个乡(镇)共建立科普宣传栏232个,乡(镇)科协根据农时季节出版科普小报10多种,兴建科技画廊宣传栏、科普园地20余处,出版宣传栏3000多期。市科协组织开展下乡进村放映科普电影和录像、举办“普及科普知识,破除封建迷信”“身边科学”图片展览等,科普宣传活动2696场次,20多万人次参加活动;出版《南安科普》小报,创办《科协动态》内刊,印发科技信息、简报5万多份,征订发放科普报纸杂志49862册(份);举办乡(镇)、村科普讲座100多场次,听众1万多名。
  2000年,市科协组织6场科普报告会,为南安市领导及科级领导干部讲授《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网络经济》专题知识。2001年,在市区建设2座10米长的科普画廊,创办《南安科普报》;拨款支持眉山、向阳、蓬华、翔云等4个山区乡(镇)分别建设4块科普画廊。2003年,开办“南安科普”网站。2006—2008年,组织编写印发《点击科学》《健康之友》《身边的科学》《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紧急避险处置知识》等5套科普小读本及《现代农业种养技术》等一批技术手册。
  二、学术交流
  1989—1999年,市(县)科协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260场次,参加人数11450人次,撰写论文和工作总结3248篇,其中被国际或全国性刊物采用13篇,省级刊物采用512篇。市(县)中医学会组织撰写学术论文和临床体会210篇,数学学会组织撰写论文200多篇,财政会计学会组织撰写论文和财务分析152篇;市科协及专业协会邀请多名专家教授来南安作“信息时代与光纤通信”“激光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改变人类生活十大技术”“全息生物学及其应用”等专题科技报告和学术报告;承办“第五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福建省计算机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成果研讨会”“泉州市物理教学研讨会”等近10场省级学术交流会议;举办“南安市首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编印《南安市首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汇编》。
  2000—2003年,全市举办学术交流76场,参加人数3000多人次,组织撰写学术论文近4000篇,入选CN级刊物1500多篇。组织编写《吴光烈临床经验集》《闽南烹饪集锦》《仲景脉学》等出版发行。2004—2008年,围绕“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科技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共举办学术交流会议20多场(次),2000多人次科技人员参加活动,其中,参加优秀学术论文评奖的科技工作者有100多人次,交流学术论文100多篇。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
  1989—2002年,市科协青少年科技辅导协会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和“科学小论文”活动,评选出“小发明、小创造”一等奖5项、三等奖9项,小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选送参加泉州市、全省和全国评比,获全国青少年发明奖创造一等奖1项,省青少年发明创造三等奖1项,泉州市青少年发明创造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及泉州市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1999年,联合教育部门组织2.7万名中小学生开展“种世纪之树”活动,植树造林32万多株,获省科协等部门颁发的“种世纪之树”优秀活动组织奖。是年3月植树节,组织市区5所中学在柳城文殊岭种植5万棵湿地松,建立南安市青少年科技林园。
  2003年,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作、收集科技创新项目105项,科幻画80幅,组织科技实践活动30个,遴选49个优秀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2004—2008年,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设置小科技馆、青少年健康常识馆、反邪教警示教育馆、学校安全教育警示馆、防震减灾科普馆、法制教育馆、涉台知识教育馆、禁毒馆、汽车模拟驾驶训练室、劳作室等科普场所,每年接待中、小学生约3万人次。2004年,围绕“青少年科教工作与素质教育”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2005年,制定《南安市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项目奖励暂行办法》。2006—2008年,每年11月份为校园科普月,在学校中组织科教系列活动,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学科竞赛、电脑机器人竞赛、电脑作品制作竞赛、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征文比赛等科技竞赛活动。
  四、技术人才培训
  (一)农函大培训
  1992年1月,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办福建省农村技术函授大学南安县分校(简称农函大南安分校),当年,招收学员1492名。至2008年,共联办5届农函大培训,学员共16114名。1992—2008年,与福建农林大学函授部联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360多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次。
  (二)专业技术培训
  1998—1999年,各专业协会(学会)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415期,学员达65427人次。其中,1998年水利电力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在乡(镇、街道)举办电工培训班,招收学员704名,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者发给电工上岗合格证。2000年,组织机动车维修协会360名驾乘人员及57名维修质量检验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2003—2008年,机动车维修协会承接交通主管部门对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准入初审和汽车维修工技术等级培训等职能,共培训汽车维修工450人次。
  五、职业资格等级鉴定
  2003—2008年,市烹饪学会承接烹调师职业资格等级鉴定职能,组织高、中、初级中式烹调师鉴定,共举办30多场鉴定会,参加鉴定1500多人次。
  第五章 南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1989年,南安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县侨联)内设办公室、联络科,编制8名,其中工勤人员编制1名。
  2008年,市侨联机构与编制没变。
  二、基层归国华侨联合会
  1989年,全县共有乡(镇)侨联17个。2008年底,全市有24个乡(镇、街道)侨联及雪峰经济开发区侨联。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1989年,南安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县侨联)内设办公室、联络科,编制8名,其中工勤人员编制1名。
  2008年,市侨联机构与编制没变。
  二、基层归国华侨联合会
  1989年,全县共有乡(镇)侨联17个。2008年底,全市有24个乡(镇、街道)侨联及雪峰经济开发区侨联。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989—1993年,市(县)侨联参与接待回乡探亲、旅游、经济考察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社团及知名人士,争取二、三代华裔华人回乡寻根。
  1995年,市侨联关心归侨侨眷中的困难群体,募集资金20万元,率先在全省设立贫难侨基金会。1996年,走访联系侨界知名人士,促成旅港南安金淘乡亲联谊会成立,促成市南音协会与菲律宾长和郎君总社宿务分社、印尼东方基金会缔结“三姐妹社”。1997年,联络港澳同胞社团组织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纪念活动。4月,与梅山镇侨联促成爱国侨胞李引桐先生捐赠中国侨联华侨历史研究学会基金100万元。1998年,组团到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拜访社团侨领和知名人士;编辑出版《南安华侨志》。1999年,联络香港南安同乡会组织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纪念活动。2000年,促成马来西亚马六甲南安会馆青年团回乡访问,帮助部分团员寻找祖籍地并与家乡亲人会面。2001年,与市侨务办联合协调印尼侨亲,成立雅加达南安乡亲联谊会。2002年,组织走访慰问150多户贫困归侨侨眷;组织撰写《实施侨务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第二、三代华侨华人工作调研报告》,并呈送市委、市政府参考。2003年,将《南安乡讯》季刊改为月刊,原《梅山乡讯》复刊;制作《南安之恋》《南安风光》光碟。2006年,组团赴泰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及香港等地,开展东南亚南安籍华侨华人情况调查。2007年,开展侨联工作调研,撰写《关于加强南安籍华侨新生代沟通联系的研究》《发挥侨联工作优势,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等调研文章。2008年,开展南安市贫困归侨调查,建立贫困归侨档案。
  第六章 南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县)工商业联合会(商会、总商会)
  1984年12月,南安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县工商联)恢复组织活动。1986年,县工商联编制3名。1988年,县工商联加挂“南安县商会”牌子,编制增至5名。
  1997年机构改革,市工商联(商会)内设办公室、经济科,人员编制不变。2001年9月,南安市工商联加挂“南安市总商会”牌子,与南安市工商联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07年6月,设立南安市总商会对外联谊中心,为股级事业单位,编制2名。至2008年,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人员编制7名,共有会员企业7000多个。
  二、市级同业公会(协会、商会)
  1996年8月,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石材同业公会)成立,会员企业275个。1998年10月,南安
  市消防器材同业公会成立。2003年1月,南安市伞业同业公会成立。2006年5月,南安市鞋业商会成立。至2008年,全市有4个市级同业公会(协会、商会)。
  三、镇(街道)商会
  1988—1989年,县工商联先后设立洪濑、官桥、诗山、水头办事处。1993年,撤销办事处,成立洪濑、水头、诗山、石并、官桥等5个镇商会。1994年,丰州、溪美、美林等3个镇商会成立。1995年1月,仑苍镇商会成立。1999年9月,省新镇商会成立。2000年2月,英都镇商会成立。2001年1月,柳城街道商会成立。2002年2月,霞美镇商会成立。2003年,梅山、金淘等2个镇商会成立。2005年9月,康美镇商会成立。2006年2月,洪梅镇商会成立。2008年2月,罗东镇商会成立。至2008年,全市共有18个镇(街道)商会。
  四、异地商会
  2001年10月,南安市总商会湖南省中方县分会成立。2002年,北京市南安商会、上海市南安商会、三明市南安商会、长春市南安商会、西安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3年,福州市南安商会、南京市南安商会、哈尔滨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4年,昆明市南安商会、大连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5年,秦皇岛市南安商会、重庆市南安商会,永安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7年,成都市南安商会、常州市南安石材商会、太原市南安商会、广东省南安商会、贵阳市南安商会、遵义市南安商会、明溪县南安商会、苏州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8年,天津市南安商会、郑州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
  至2008年,全市共有24个异地商会。
  第二节 市工商联(总商会)代表大会
  南安县工商联(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6年5月,县工商联(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22名,执委(理事)35人名,正副主委2名,张贻炎当选为主委。
  南安县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9年11月,县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25名,执委(理事)34名,正副主委(会长)7名,张贻炎连任主委(会长)。
  南安县工商联(商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2年9月,县工商联(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37名,执委(理事)61名,正副主委(会长)7名,郑清琪当选为主委(会长)。
  南安市工商联(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7年10月,市工商联(商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36名,执委(理事)55名,正副主委(会长)18名,叶维新当选为主委(会长)。
  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1年10月,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53名,执委(理事)66名,正副主委(会长)15名,叶维新连任主委(会长)。
  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6年9月,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55名,执委(理事)58名,正副主席(会长)35名,叶维新连任主席(会长)。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经贸活动
  (一)组织参加展销会、洽谈会
  1989年9月,组织南安华兴公司、官桥侨盛粮行参加东北贸易考察团,两公司共签订购销合同70多万元。1990—1993年,先后组织100多家会员企业参加华东地区及深圳、天津、上海、台湾等地的贸易洽谈会、产品展销会。1995—1996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1999年,组织消防器材同业公会参加首届中国(水头)建材经贸洽谈会。2001年,协助洪濑商会举办洪濑(全国)轻工产品展销会。2003年,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乌鲁木齐泉州侨乡产品展销会。2005—2006年,发动企业参加“6.8”海峡两岸农产品展洽会、“6.18”福建省科技成果洽谈会、“7·26”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贸展销会、“9.8”中国(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2007年,组织杭州、宁波、南通、苏州等地140多名南安籍企业家参加长三角(苏州)招商活动;组织100多家石材企业参加“11·8”中国(水头)石材博览会。2008年,组织参加“9.8”中国(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
  (二)“回归创业工程”
  2000—2001年,市总商会赴西安、乌鲁木齐、成都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合肥、南京、上海、重庆、昆明、武汉等十几个城市考察联络,搜集700多位南安籍在外工商界知名人士资料,并建立资料库,同时动员他们回归创业。2005年,开展“回归创业年”活动,市总商会发动上海、长春、哈尔滨、重庆等地南安商会参与环球家博园、中国粮食城、滨海项目区等项目建设,当年,异地南安商会会员回乡投资达3.3亿元。2006年,市总商会协助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行南安在外工商人士返乡投资签约仪式,促成签订汽配、石材、港口建设等投资项目15个,签约总额7.15亿元;促成深圳的南安工商界人士签订项目81个,签约总额达52.889亿元;促成南安籍澳门工商界人士签订项目8个,签约总额达1.28亿元。2007年,与30多个闽籍、泉籍异地商会紧密联系,共同为南安籍异地商会会员回乡创业牵线搭桥,回乡投资签约总额达4亿多元。
  二、参政议政
  1989—1995年,发挥商会会员作用,组织开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意见。1995年,与市委统战部联合调研石材行业,撰写《南安市石材行业现状及成立石材协会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1998年,市商会会员中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47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名,省人大代表3名,泉州市人大代表11名,南安市人大代表31名。各级政协委员66名,其中省政协委员2名,泉州市政协委员6名,南安市政协委员58名。
  2000年,市商会会员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出议案、建议47件。组织开展“南安供销大军促进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工作”“同业公会职能作用的发挥”等专题调研,其中《赴西部经贸考察报告》为异地商会的筹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2001年,共提出提案、建议21件,撰写调查报告、情况反映共5篇;与市侨联联合编印《南安乡讯》,加强与在外南安籍工商界人士联系沟通。2002年,市商会会员共提出30多件提案、议案;与英都水暖阀门同业公会联合调查、撰写《英都镇水
  暖阀门产业现状及发展刍议》调研文章。2006年,推荐20多位异地商会负责人担任南安市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顾问;推荐70多位异地商会代表人士担任南安世青会理事会顾问、副主席、理事。
  2008年,79名会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南安市人大代表54名,泉州市人大代表20名、省人大代表5名。112位会员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其中南安市政协委员93名,泉州市政协委员16名,省政协委员3名。103人次担任市直有关部门党风廉政监督员、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行风评议代表等。
  三、服务会员企业
  1991—1996年,先后成立南安县商会基金会,以及洪濑、丰州、官桥、石井、美林、水头、诗山、仑苍等基层商会互助基金会,共为500多个会员企业提供短暂资金调剂4000多万元。1999年4月开始清理整顿互助基金会,开展清偿关闭工作。
  1993年,联合南安职业学校为会员企业培训财会、公关、企业管理人才共300多人次。1994年8月,举办商会会员企业厂长(经理)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企业管理知识。1995年,联合工商管理专业学校举办5期财会培训班,为会员企业培训150名财会人员。1994—1999年,协助会员出国出境商务考察办理手续300多人次。1996年,组织会员企业考察云南省石材矿区,进行市场调查。1998—2001年,协助18家企业办理出口产品产地证明,为会员调解经济纠纷10多人次。1998年,组织6家企业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12天经贸考察。1999年,协助审查会员因私招商的出国申请手续50多人次。
  2000年,组织骨干企业代表到美国、韩国考察建材市场、毛纺织品市场;协助45个会员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150多家企业加盟互联网,实现网上交易。2002年,组织20多名工商界人士前往晋江恒安集团、南安市帮登鞋业公司学习考察;11月,组织会员到美国、欧洲商务考察。2004年,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基层商会骨干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讲授企业经营知识。是年,先后组织基层商会骨干到深圳、珠海、中山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进行商务考察。
  2005年,协助31个会员企业分别申报“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组织近百家企业参加新加坡首届南安经济发展论坛。2006—2008年,在会员企业中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职称评定工作,经初审上报评审初级职称20多名、中级职称14名、高级职称21名。2007年,先后组织90多名会员到深圳、香港、澳门联谊考察,组织南安市鞋业商会30多家会员企业到浙江参观考察。2008年,组织会员代表听取泉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专题讲座。
  第七章 南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92年3月,恢复设立南安县文学艺术联合会(简称县文联),编制4名。
  至2008年,市文联机关编制4名,实有人员2名。下属各类协会20个,共计会员3000多名。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二次代表大会 1992年3月,南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11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第一届文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二届文联委员37名,常务委员16名;选举产生县第二届文联主席、副主席。
  第三次代表大会 2002年12月,南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183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二届文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三届文联委员55名,常务委员30名;选举产生市第三届文联主席、副主席。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文艺活动
  1998年,市文联协助市武荣诗社出版《黄仲咸诗集》;组织赴台湾参加“中华诗词研讨会”,与省摄影协会联办“人口与环境”摄影大赛。1999年,组织44人参加全国书法美术考级。是年,《南安文学》(季刊)复刊。2000年7月,市文联带领市南音社组团一行8人,赴菲律宾参加长和郎君总社180周年庆典活动。2001年,先后两次组织近百名南安籍书画爱好者参加全国书画(业务)等级考核。是年,协助筹办首届诗山凤山文化节。2002年,组织市南音协会、诗词协会参加广场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是年,《南风》(月刊)创刊。2003年,举办“南安市建市十周年成就摄影展”;与同安、石狮、金门文艺团体联办“南安、同安、金门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南安、石狮美术作品联展”。
  2004—2008年,市文联共组织开展文艺活动20余场次。2006年,征集38件作品参加泉州市第四届刺桐文艺奖评选及泉州市地改市20周年征文活动。2008年,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大型新春舞蹈晚会,组织庆祝南安建市15周年楹联及书法比赛活动,举办“美哉南安”诗词书画摄影文艺出版刊物展等活动。
  二、文艺创作
  2000年,组织20多名文艺工作者到官桥、水头、石井等8个乡(镇)采风,创作60多件文学作品。是年,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各级文协刊物上发表作品100多篇。2001年,组织文艺工作者到丰州、洪梅、诗山等乡(镇)采风,创作100多个文艺作品。2002年,组织文学爱好者到石井大佰岛举行“中秋大佰行”创作笔会。2006年,组织创作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78篇,其中32篇入选《泉州文学专刊》。2003—2008年,组织南音爱好者创作南音新曲上百首。
  第八章 南安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南安商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002年6月,南安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市贸促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是年,市贸促会内设办公室、展览部、业务部3个职能部室,人员编制9名。
  至2008年,市贸促会机构与编制不变。
  第二节 主要活动
  2002年,市贸促会发展会员企业210家。2003年,协助组织华辉石业、中宇卫浴、华益针织、飘黛服饰和南华鞋业等5家会员企业参加英国(伦敦)中国博览会贸易及投资推介会;为华辉石材、东星石材到土耳其验货(进口石材)办理商事证书;为南威工艺邀请土耳其客户,茂源石材、天广集团邀请尼日利亚客户来企业考察、洽谈业务代发邀请函。联系福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到鼎美家私有限公司考察,签订家具出口意向书;组织宏达雨具、恒利集团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妇幼用品暨儿童玩具展览会。
  2006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年工作部署,负责省预备重点项目南安市石材保税物流中心(项目注册资金1500万美元)的前期工作;发展宝丰石材、瑞发石材、汇丰家私3家会员企业。是年,共办理国际商事证书108份,比增14.9%;办理出口一般原产地证271份,比增20.4%;为企业邀请国外客商前来商务考察、洽谈业务代发邀请函6份;办理领事馆认证(发票认证)16份。
  2007—2008年,协助组织会员到国外、境外及兄弟省、市参观考察,协助会员企业参加深圳招商座谈会、“9.8”厦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为企业架设开拓国际市场的平台。
  第九章 南安市残疾人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90年5月,成立南安县残疾人联合会(简称“县残联”),为副科级单位,隶属县民政局;执行理事会为县残联常设执行机构,理事长人选由县委推荐交由县残联代表大会选举;副理事长、理事由理事长聘任。1999年5月,市残联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内设办公室、康复宣教部,编制4名。1996年,设立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站,为市残联下属事业单位,编制3名。2007年4月,市肢体残疾人协会、市听力语言残疾人协会、市视力残疾人协会、市智力及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成立,均为市残联下属协会。
  至2008年,市残联机构与编制没变,实有人员9名。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 1990年9月18日,南安县第一次残疾人联合会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99名(其中残疾人代表65名),列席代表22名,特邀代表19名。大会审议通过《南安县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和实施细则》;选举县第一届残联委员62名;选举县第一届残联主席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
  第二次代表大会 1999年5月20日,南安市第二次残疾人联合会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8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一届残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二届残联委员65名;选举市第二届残联主席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
  第三次代表大会 2007年4月20日至21日,南安市第三次残疾人联合会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11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二届残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三届残联委员70名;选举产生市第三届残联主席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推选肢体、听力语言、视力、智力及精神残疾人亲友等4个专门协会委员及主席、副主席。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残疾人康复
  1996年,全省首个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在溪美镇设立。1998年,组织实施小儿麻痹症矫治手术25例,完成特殊人群补碘4983名。1999年4月,联系泉州市残联组织180医院、人民医院12名医生到罗东镇义诊,300多名患者就诊。2001年,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32件。1993—2008年,共建设5个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在市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实施慈善助残工程;分期分批选送25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为456名肢残患者装配假肢,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521部,为9名截瘫、脑瘫患者安装矫形器,为59名聋儿免费发放助听器,免费培训4名聋儿。
  二、培训就业
  1993—2008年,开展残疾人就业需求调查,针对市场需求,采取多种方法,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举办电子、鞋业加工、缝纫、油画、盲人按摩、计算机应用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1250多名。2006年,举办多场就业供需见面会,共安排解决残疾人就业510多名。2008年,协调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部门代征。
  三、扶残助残
  1990—1991年,全县开展“捐赠一元钱,扶残作贡献”活动。1992年起,每年开展“红领巾助残”“为残疾人服务日”“全国助残日”“人道主义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各乡(镇)组织“建家作友”“扶残助残”“一助一、送温暖”等系列宣传活动。2000年5月至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残疾人献爱心”扶残捐赠活动,社会各界共捐赠83万多元。
  2001年,开始实施“残疾人安居工程”,当年共筹集198.6万元为53户特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每户至少2.5万元的建房补助金。同时,免费提供80—120平方米建房用地和房屋设计服务。至2008年,共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资助八期残疾人“安居工程”,帮助建设安居房共429座3万多平方米(单体建筑面积80—120平方米),安置特困残疾人429户。
  2002—2005年,开展“一助一”挂钩帮扶贫困残疾人活动,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110名贫困残疾人结对帮扶。2003年,联合有关部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残疾人结对帮扶,签订助残协议书50份,赠送轮椅10部。2004年,联合党群系统党委、市卫生局、司法局开展“全国助残日”广场助残活动,现场为残疾人提供义诊、法律咨询等服务;开展“走百村访百户、情系兄弟姐妹”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和电视宣传周活动。2005年,与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年文明号”资助残疾人子女或残疾儿童就学活动,资助52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56万元。2006年,继续开展“青年文明号”结对扶助残疾学生助学活动,42个“青年文明号”结对扶助42名残疾学生,共扶持助学金2万多元;开展“全国助残日”广场助残活动,为现场残疾人义诊赠药,义卖残疾学生油画作品,筹集扶残资金2000多元;慰问贫困残疾人,发放慰问金3000元。2007年“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联合市卫生局、司法局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按摩、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发放法律援助证;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共有110名残疾人签订就业合同或就业意向书。2008年5月,在开展“全国第十八个助残日活动”中,与南安市移动公司、南安电视台联合开展以“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第十章 南安市红十字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89年,南安县红十字会挂靠县卫生局。1998年,市红十字会编制从2名增至4名。1999年,市红十字会机构独立设置,为副科级单位,人员编制4名。
  2008年,市红十字会机构与编制没变。
  第二节 主要活动
  一、公民无偿献血
  1996年,开始推动公民无偿献血,当年“5.8”世界红十字日,在市政府大院举行南安市首次无偿献血活动,市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无偿献血。是年,全市报名献血者1000多名,献血总量达4.48万毫升。1997年,全市无偿献血量占当年全市医疗用血量的72.92%。1998年,南安市位列泉州市无偿献血第一名,跨进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行列。
  1996—2008年,全市参加无偿献血达56209人次,献血总量位居全省各县(市)之首。
  二、博爱救助基金与赈灾义诊
  (一)博爱救助基金
  2001年5月,举行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暨发放博爱救助基金大会,向57位重灾病患特困户发放救助金12.97万元。2002年,向257户重灾病患特困户发放救助金37.27万元;募集225万元设立南安市红十字会博爱基金。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开展“人人献爱心救助大行动”活动,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为一些患急危重病和意外伤害者提供救急援助。
  2007年,眉山乡山后村迁移安置工程列入中国红十字总会“红十字博爱新村”建设项目,工程安置地质灾害灾民35户,2008年元月28日工程竣工剪彩。
  (二)赈灾义诊
  1999年9月,在市区举行“捐助台湾‘9.21’大地震受灾台胞”活动,当场接受社会各界捐资6.13万元。2002年,筹集善款44.0931万元,捐助新疆、内蒙古、三明、南平、龙岩、安溪等地的受灾地区;向中国红十字总会、省、泉州市红十字会争取10吨大米、100条棉被发放到诗山、码头、蓬华等灾区;筹集37.04万元救助300多位重病困难户及特困生;筹集4万元聘请爆破专家对翔云镇翔云村半岭山腰一块危及村民生命安全的巨石进行爆破排险。2002—2003年,协调派遣53支医疗队302人次下乡义诊、巡诊,诊治群众1567人次,赠送药品价值3.5万元。2005年,组织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医生为农民义诊、咨询、送药服务。当年,在泉州市率先启动红十字志愿者义诊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先后到向阳、英都、仑苍、官桥、翔云、九都等地开展义诊、送药和咨询活动。
  三、卫生救护培训
  1995—2001年,市红十字会组织对近12000名机动车辆驾驶员、电力系统从业人员、职业中专学生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2001年,在水头海都医院、官桥医院、丰州卫生院建立红十字交通事故急救中心。2005年,到学校举办“心肺复苏、防暑”等卫生救护知识讲座。2006—2007年,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宣传普及工作,组织电力系统1000多名电力从业人员及部分企业员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及复训,组织中学生学习初级卫生救护知识;联系交警大队在泉州汽车考试场开展机动车驾驶员卫生救护培训,共培训15万多人次。
  四、公民遗体捐赠
  2003年3月,溪美街道办事处莲塘村农民陈存为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并征得家属同意,在市红十字会的协助下,老人的遗体捐献给福建医科大学,这是南安市首例公民遗体捐赠。此后,又有2名市民向红十字会递交捐赠遗体志愿书,并在去世后实现志愿。2004年4月,市民李振亚向市红十字会递交捐赠遗体志愿书,并到市公证处办理公证。2006年,李振亚去世后,市红十字会在市医院举行遗体捐赠仪式。同年,溪美中山街居民黄少春说服亲属,立下死后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的遗愿。10月24日黄少春病逝,28日市红十字会在医院举行遗体捐赠仪式,遗体供莆田医高专作医学研究之用。
  五、海峡两岸人道慈善公益活动与人员遣返作业
  (一)海峡两岸人道慈善公益活动
  1996年,台轮兴国隆号在南安海域发生重大事故,船上人员多人受伤,市红十字会为台胞寻医送药,热情救助。同年,市红十字会就台湾船只撞沉石并镇渔船事件,与台湾方面多方交涉,最终台湾方面以赔偿250万台币具结。1997年2月,4名遇险台湾船员在石井获救,他们在市红十字会帮助下顺利返回台湾。1998年12月,到金门海域接回海难同胞2名。2006年,市红十字会联系金门红十字会,吁请协助处置漂流到金门溺亡的南安市市民洪某遗体。在两地红十字会的协调处置下,事件得到妥善处理。2006—2008年,组织参与海峡两岸的人道慈善公益联谊活动100多人次。
  (二)人员遣返作业
  2003年3月,石井镇淗3江村李某木、李某振两对夫妇到大嶝岛捕鱼,被金门扣留并作为违反渔业法罪嫌疑人移送金门地检署侦办;9月,4名南安市民私渡金门被扣押,市红十字会通过金门红十字会完成遣返作业,追回渔船2艘,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2006—2008年,市红十字会协助私渡彼岸人员的家属联系遣返事宜11件,参与交接私渡彼岸人员21名。
  第十一章 南安市计划生育协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计划生育协会
  1989年11月,成立南安县计划生育协会(简称县计生协会),挂靠南安县计划生育委员会。1995年,市计生协会单独设立,编制6名。至2008年,市计生协会机构与编制没变。
  二、基层计划生育协会
  至2008年底,全市有乡(镇、街道)计生协会26个;村(居、社区)计生协会415个;企事业和流动人口计生协会516个;全市会员人数达153049名,占总人口的10.23%。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 1989年11月,南安县计划生育协会第一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90名。大会选举产生县第一届计生协会理事40名,常务理事15名;选举产生县第一届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
  第二次代表大会 1995年9月,南安市计划生育协会第二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25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一届计生协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二届计生协会理事62名,常务理事24名;选举产生市第二届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
  第三次代表大会 2002年12月,南安市计划生育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58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二届计生协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三届计生协会理事99名,常务理事28名;选举产生市第三届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
  第四次代表大会2008年1月,南安市计划生育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6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第三届计生协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第四届计生协会理事87名,常务理事25名;选举产生市第四届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计生宣传
  1990—1992年,全县各级计生协会(计生协会小组)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计生宣传活动。1993—1995年,开展计生基本国策、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知识宣传。1996年开始,每年母亲节市计生协会都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工程”宣传活动,慰问计生贫困家庭。2001年,组织村级计生协会开展学习宣传《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及优生优育知识。2004年4月,南安市计生协会被确定为中国计生协会第二批预防艾滋病宣传拓展点,按照中国计生协会的工作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预防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当年,制作30幅青少年青春期健康知识教育和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教育图片到各中学巡回展出。2005年,联合市疾控中心举办防治艾滋病科普知识及优生、优育、优教讲座8场,发放宣传材料10000多份,受教育人数4500多人。2006—2008年,印制并发放《人口计生“三优”宣传服务手册》10万册;组织育龄妇女观看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录像和真假碘盐识别演示,提高育龄妇女疾病防治知识水平。
  二、计生服务
  (一)优生、优育、优教服务
  1993—1995年,市计生协会联合卫生部门组织医疗小组,下乡为育龄妇女进行妇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组织退休医生组成“夕阳红计生志愿者关爱妇女生殖健康服务队”,开展“关爱妇女,关注健康”百场义诊咨询下乡活动,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查病,免费治疗常见的妇科病。1998—2000年,全面推广免费优生检测,对孕期的育龄妇女进行监护和优生优育指导,为准备生育的妇女提前接种风疹疫苗;指导服用叶酸与多种维生素,预防胎儿神经血管畸形,促进胎儿发育。
  2003年3月,组织市医院、市中医院、市计生服务站医师到石井、洪梅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妇科病普查。2006—2008年,做好“三生”(生育、生殖健康、生产)服务,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妇女进行产前、产后、术前、术后入户访视服务。2006年,组织到9个乡(镇、街道)为1500多名已婚妇女免费查病治病。
  (二)实施计生“二女户安居工程”和“成长工程”
  2001年起,市计生协会组织实施计生“二女户安居工程”“成长工程”。至2008年,市财政投入资金755万元,帮助“二女户”住房困难户建安居房705座。同期,为14100多人次“二女户”女儿入学减免学杂费97.35万元。
  (三)设立生育关怀基金
  2007年7月,成立南安市“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在全省首创生育关怀基金。至2008年12月,全市共募集生育关怀资金95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380万元,接受社会捐款571万元。2007—2008年,全市共发放生育关怀基金43.6万元,为491名生育关怀对象提供紧急救助。
  三、队伍建设
  2000年,招考10名公务员为乡(镇、街道)计生协会专职干部。2001年,调整16名公务员充实乡(镇、街道)计生协会,至此,各乡(镇、街道)计生协会均有1名专职干部。2001—2005年,市计生协会开展计生“创建合格村(居)计生协会,争创一流村(居)计生协会”活动。2003年,全市村级计生协会换届,共调整村级计生协会会长216名,理事873名,协会小组长1290名;依托南安市的异地商会,在长春、南京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为南安外出务工经商者提供计生政策咨询和生殖保健服务;指导水头镇计生协会在闽南建材第一市场、鸿兴五金有限公司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是年,全市共培训村计生协会会长、协会小组长1254期110938名。2004年,优化整合计生协会小组,全市计生协会小组由原来的5421个整合为3648个。2006—2008年,组织开展“三联创”[创“先进乡(镇)计生协会”、创“一流村计生协会”、创“合格村计生协会”]活动。至2008年底,全市有205个村计生协会达到合格村计生协会标准,92个村计生协会达到一流村计生协会标准,两项合计占全市村(居)级计生协会的71.6%;有2013个计生协会小组达到“五好”计生协会小组标准,占全市计生协会小组的60.1%;全市100名以上员工的厂家组建企业流动人口计生协会516个,组建率达66.7%。
  第十二章 其他社会团体
  第一节 南安市老年体育协会
  一、机构
  1984年7月,南安县老年体育协会成立。至2008年,全市26个乡镇(街道)345个村(居、社区)成立老年体育协会,共有会员67525人,占全市老龄人口45%。
  二、主要活动
  (一)建设活动场所
  1989-2008年,市、乡、村各级老年体育协会多方筹集资金,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活动室和老年人运动场所。至2008年2月,全市有“三球场”(门球场、气排球场、地掷球场)300左右个。市、乡镇、村(居)三级老年活动中心134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1个,500万元以上1个,百万元以上7个,老年人文体活动室191个。
  (二)组织老年人运动赛事
  1989—2008年,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举办五届南安市老年人运动会、三届村级老年人健身大会。1996—2008年,连续13年举办南安市重阳节老年人文体踩街活动。市、镇老年人体育协会每年都举办气排球、门球、地掷球等比赛。
  第一节 南安市老年体育协会
  一、机构
  1984年7月,南安县老年体育协会成立。至2008年,全市26个乡镇(街道)345个村(居、社区)成立老年体育协会,共有会员67525人,占全市老龄人口45%。
  二、主要活动
  (一)建设活动场所
  1989-2008年,市、乡、村各级老年体育协会多方筹集资金,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活动室和老年人运动场所。至2008年2月,全市有“三球场”(门球场、气排球场、地掷球场)300左右个。市、乡镇、村(居)三级老年活动中心134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1个,500万元以上1个,百万元以上7个,老年人文体活动室191个。
  (二)组织老年人运动赛事
  1989—2008年,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举办五届南安市老年人运动会、三届村级老年人健身大会。1996—2008年,连续13年举办南安市重阳节老年人文体踩街活动。市、镇老年人体育协会每年都举办气排球、门球、地掷球等比赛。
  第三节 南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一、机构
  1989年12月,南安县关心下一代协会(简称县关协)成立。1994年,改称南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挂靠市委老干部局,下设办公室,行政编制2名。至2008年,市关工委机构与编制没变。
  二、主要活动
  (一)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
  1989—2008年,全市各级关工委依靠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建立报告员、帮教员、家教员、科教员、校外辅导员、文化市场督导员等“六大员”工作队伍。各级关工委共编写各种报告材料80多篇,开展各类思想道德教育报告活动15000多场次,教育青少年854万多人次;开展家教活动8366场次,受教育家长93万多人次;举行法制与道德教育讲座4728场次,受教育青少年206万多人次;帮助失足青年3359人次,经教育转化2762人次。
  1995年,联合市委宣传部邀请参加抗日战争的新四军老战士及海外华侨社团成员、离休干部等宣讲抗日战争故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共举办报告会55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0万多人次。1996年,组织报告团开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报告会活动128场次,听取报告会师生近2万人次。1999年,组织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报告会活动。2000年,组织举办“祖国宝岛台湾在我心中”报告会860场次,受教育青少年74万多人次。200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在全市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280名报告员深入中小学作报告451场,受教育师生达24万多名。2006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共组织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报告会52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7.9万名。2007年,编印《关爱风采》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安革命烈士英雄事迹》5000册、《弘扬长征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1500册,供基层关工委组织学习宣讲。
  (二)助学奖学
  1995年8月,市关工委联合团市委、市教委发出《关于开展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活动倡议书》,倡议全市各界共同资助贫困学生重返校园。1995—2008年,各级关工委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助学,配合市慈善总会及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等各级各类奖学助学基金会,做好各类助学金发放,共募集发放3034万元奖学金,资助大、中、小学生136869人次。
  第四节 南安市南音协会
  一、机构
  1993年9月,南安市南音协会成立。是年,全市各类南音演唱组织共6个。1996年10月,市南音协会换届,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组成人员。至2008年底,全市各类南音演唱组织达123个。
  二、主要活动
  (一)组织南音演唱活动
  1994-2008年,先后与市委老干部局、市文化局联合主办一至十届南安市南音大会唱,参与协调组织和承办一至四届全市中小学学生南音大会唱以及泉州市第六届、第十四届中小学学生南音大赛等。应邀组团参加中秋厦门南音大会唱、泉州地改市十周年庆典活动以及南京、扬州、苏州等地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华诗词、昆曲、南音演唱会等国内南音艺术活动。
  1997年,市南音协会与菲律宾长和郎君社总社、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缔结“三姐妹社”。此后多次应邀参加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南音艺术团体举行的表演活动。
  (二)南音艺术研究与传承活动
  1995年8月,举办南安市南音培训班。2000—2008年,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词旧曲121首汇编成册,编辑出版《千年雅乐十载辉煌》《乡谊联三社清音播四方》纪念特刊;组织新老艺人创作新词和搜集整理旧曲100多首,汇编出版《南音新曲百首》。
  第五节 南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一、机构
  1995年9月,南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简称市老区促进会)成立,会员62人。2007年5月,市老区促进会换届。至2008年,有会员75人。
  二、主要活动
  (一)促进老区经济发展
  1995年12月,争取市财政拨出10万元设立老区建设专项资金。1996—2008年,先后帮助争取市财政拨款扶持蓬华山城村种植美国脐橙、早钟枇杷;向阳郭田村种植陈皮李、养牛养羊;洪濑集新村种植名优果树;翔云镇试种水稻新品种等18个老区村种植、养殖项目。1996—2002年,先后争取省、泉州市有关部门及市财政拨款55.8万元,帮助修建金淘占石村、蓬华山城村、官桥岭兜村等老区基点村水泥路。争取市财政拨款,帮助柳城上都村和英都石山村老区群众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003年4月,组织9个老区基点村村干部到东田镇后崛村参观学习种植甜玉米和细刀豆。7月,组织技术人员到蓬华镇山城村林果场,指导防治脐橙日烧病。2006年,联系有关部门重点帮扶蓬华黎阳、英都紫山、翔云云山等3个老区基点村,其中扶助黎阳村造福搬迁工程建设16座新居,扶助36户村民发展种养业,集体开发100亩新茶园;分别确定云山村、紫山村帮扶资金57万元、93万元。
  (二)老区建设宣传调研
  1998年组织举行纪念陈火把、郑成竹等烈士牺牲五十周年活动。1999年,走访老区基点村,撰写《关于继续加强老区扶贫开发建议》等调研材料,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2001年,先后走访眉山乡三凌村、官桥岭兜村,了解支持老区项目建设落实情况;到金淘占石村、蓬华山城村、柳城街道西坪村了解农民收入情况,座谈调研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改变老区面貌的办法和途径。2003—2008年,组织编写《南安革命斗争简史》《中共南安地方史主要事件》《南安老区今昔》等,会同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广电局联合制作《南安地下革命斗争》电视纪录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六节 南安市新四军研究会
  一、机构
  1995年6月,南安市新四军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
  是年,市新四军研究会有会员34名,其中新四军老战士13名,地下党老同志8名,文史工作者9名。
  至2008年,市新四军研究会有会员52名,其中新四军老战士7名,地下党老同志8名,文史工作者12名。
  二、主要活动
  1996年,组织会员搜集整理南安市新四军人物及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编写有关资料文章约15万字。1997—2007年,牵头或参与组织召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座谈会;新四军成立60周年、70周年座谈会;陈火把烈士牺牲50周年座谈会;郑成竹烈士牺牲50周年座谈会;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叶飞将军逝世1周年座谈会。1999年11月,参与筹建诗山红旗村李刚烈士故居纪念馆。2000年4月,联合南安市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向南安市委、市政府建议在叶飞将军故居设立叶飞将军故居文物陈列室,并且参与征集叶飞将军各时期照片(图片)近300幅,衣物10余件,面膜1件。6月,参与组织举行叶飞将军故居陈列室开馆暨叶飞将军塑像揭幕仪式。2002年2月,牵头联合南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书面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在南山公园选址修建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2003年,编辑出版《梅岭烽火》《长青树》《英名垂千古》《钟山魂》等一批革命传统教育资料。整理编辑《南安民主革命斗争史略》约3万字。2004年5月,为叶飞将军故居撰写《开国上将叶飞》碑文。2007年,出版南安革命斗争史专辑7本,共50多万字。2008年,组织走访调查、搜集材料,整理编写《南安华侨与新四军》一书。
  第七节 南安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
  一、机构
  2004年5月,南安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成立,有会员96名。2008年,有会员87名。
  二主要活动
  2004年,开始搜集、整理闽粤赣边区革命史资料。2005年,编辑出版《武荣风雷(第一辑)》。2006年,搜集、整理《武荣风雷(第二辑)》资料,2008年底完成初稿。
  第八节 南安市慈善总会
  一、机构
  2006年12月26日,南安市慈善总会成立,慈善总会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会长办公会议受理事会委托处理日常事务,监事会负责监督财务收支及其他事务。
  二、主要活动
  (一)募集善款与慈善捐助
  市慈善总会成立之初,共募集善款1.7亿多元,其中捐资500万元以上(包含500万元)的个人和单位11个;100万元以上者56个,50万元以上者78个。截至2008年12月,共募集善款1.86亿元,实际到位8124万元。
  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灾”等慈善活动,共支出善款1627.53万元,其中:扶贫济困、助学工程投入善款373.95万元,资助考上大学、大专的特困家庭学生和特困家庭的高中生、中职生共2661名;医疗救助工程投入善款197.41万元(救助重病灾户577户,共185.41万元,资助康复中心医疗设备12万元);助行工程投入善款135.65万元,为286名特困肢残患者装配假肢、矫形器、配置轮椅;复明工程投入善款33.54万元,资助1024例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助听工程投入善款7.73万元,为52名贫困聋哑儿童配置助听器;计生“二女特困户”救助工程投入善款10万元,救助“二女特困户”家庭250户;敬老慰问工程投入善款23.08万元,慰问孤寡老人、“五老”家庭470人(户);帮困慰问工程投入善款63.31万元,慰问特困家庭1107户;特困家庭子女就业技术培训工程投入善款42.29万元;关爱特困母亲工程投入善款2万元,慰问100位贫困母亲。
  (二)联络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
  2006—2008年,联络发动异地商会、企业公司、民间组织、宗教团体、海外社团和社会贤达开展赈赈灾救灾活动,款项合计达1000万元以上。其中: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合计109.2053万元;通过市红十字会捐助抗击冰雪灾害5万元;捐助遭遇泥石流灾害的眉山乡博爱新村恢复家园10万元;捐助山区贫困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农村饮水卫生安全工程、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购置、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建设、罗东、梅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以及捐献省红十字会赈灾救灾款共633万元。
  2007年12月,牵头成立市慈善义工大队,多次组织慈善义工活动。
  第九节 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
  一、机构
  2007年5月,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成立。
  二、主要活动
  2007年5月至2008年底,联系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以“文艺、宗教、民俗”为主题,协助组织团组赴台交流,同时邀请台湾民间团体和有关人员到南安参观考察,推动南安、台湾双向交流,共组织10个团组入岛交流考察。2007年5月,举办以“交流、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暨香港书画家笔会,北京、福州、台湾、香港等地30多位书法名家应邀参加。
  第十节 南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一、机构
  2007年8月,南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老科协)成立,协会内设农林水、工业经济、医疗卫生、综合学科4个专业委员会,会员122名。
  二、主要活动
  2007年8月至2008年底,开展科技宣传咨询服务、工农业技术推广、文教医疗卫生服务等活动20多场次,出版《简报》22期,撰写调研文章8篇,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