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宣传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66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宣传工作
分类号: D261.5
页数: 5
页码: 130-13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南安市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机构、理论学习、宣传教育、对外及对港澳台宣传等。
关键词: 南安市 中国共产党 宣传工作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89年,县委宣传部内设秘书科、宣传科、理论科、对外宣传科、干部科。挂靠管理单位:县委文明办、县文教党委。1990年,设立党员教育科。1995年,市委设立南安市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市委宣传部。1999年3月,市委报道组划归市委宣传部管理。2002年6月,市委宣传部内设办公室、宣传科(加挂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牌子)、干部科(加挂企业、新闻职改办牌子)、对外宣传科(加挂市委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理论科等5个职能科室。2006年3月,市文教口党委改称为市宣传系统党委。2007年2月,设立中共南安市委讲师团,为市委领导下、受市委宣传部指导与管理的股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名。
  至2008年,市委宣传部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秘书科)、宣传科、理论科、对外宣传科、干部科等5个科室。行政编制12名,事业编制9名,工勤人员编制2名。挂靠管理单位有市委文明办、市委报道组、市委讲师团。
  第二节 理论学习
  1989—1991年,通过培训、宣讲、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三大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系列讲话精神,共举办培训班30多期,巡回宣讲8300多场,座谈会600多场,专题报告会650多场。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理论学习的重心转移到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四大精神。11月,在全县开展学习中央2号文件和中共十四大精神活动,组织5个宣讲小组,分赴各乡(镇)巡回宣讲中共十四大精神。1993年,建立税务局党支部、溪美镇党委等7个理论学习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培训学习骨干,摸索总结学习方法在基层推广。1994年7月,举办首期科级干部读书班,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当年,共培训4期430人。1995年,制定全市党员干部“两学习”(学理论、学党章)三年规划,在市有线电视台开辟《党员新风赞》专题,将理论教育阵地延伸到广播、电视等现代化宣传媒体。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以后,理论学习内容主要是中共十五大精神、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1998年,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6期科级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精神培训班,800多名科级干部参加培训。举办3场市直机关学习中共十五大精神报告会。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全市党建理论研讨暨论文评比交流会,收到研讨论文70多篇。开展优秀党课评比,共收到参选党课教案30多篇,评出优质党课6篇,其中1篇被评为省优质党课教案,入选《1998年基层党课教案获奖文集》。2000年6月,举办全市“三个代表”理论学习骨干培训班及科级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组织开展“三个代表”理论研讨活动,编印《“三个代表”100问》理论学习辅导材料。是年,市委表彰理论学习先进集体39个、先进工作者33名。
  2001年,采取中心组成员备课宣讲、市委理论宣讲服务小组作学习辅导、聘请专家教授作专题辅导讲座、观看中央党校录制的县级中心组学习录像材料以及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录像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以后,理论学习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是年,举办全市宣传系统干部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班。2003年,组织开展“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征文活动,收到参赛论文80多篇,选送12篇参加泉州市评选并且全部获奖。2006年底,组织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宣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共巡回宣讲68场,听众3万多人。2007年,市委批准成立中共南安市委讲师团,负责全市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重要理论课题调研以及中心组学习服务等工作。宣传部制定《市委讲师团特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选拔、聘请23名讲师团特聘教师。2008年,开展“新时期理论宣传创新的实践”专题调研活动,《南安市创新理论宣传的实践与思考》等调研文章在《福建理论学习》等期刊发表。
  第三节 宣传教育
  一、形势与政策宣传
  1989年6月,县委宣传部门及时部署宣传党中央关于制止动乱、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指示精神。部署与协调新闻媒体播出有关稿件500多篇、录像1200多场。1990—1991年,针对东欧和苏联局势剧变,深入开展以“稳定压倒一切”为主要内容的形势教育。1991—1993年,宣传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宣传南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宣传县第七届党代会以来三年的建设成就及之后五年南安发展蓝图。1994—1996年,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围绕制定实施《南安市“九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开展“奔小康、建新村”主题宣传,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97—1999年,为迎接香港、澳门回归,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促统一”宣传教育,动员南安籍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其亲属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宣传南安实施科教兴市的工作部署。
  2000—2003年,先后开展计划生育、形势教育及预防和控制“非典”(非典型性肺炎)宣传教育。2000年,制作《共产党员计生模范》《新风颂一南安计生文艺节目集锦》等录像片下发到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供组织群众观看。举办“计生宣传文化一条街”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到乡村宣传计生国策。是年,组织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宣讲团,下基层宣讲80多场次,听众达3万多人次。2001年,市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形势教育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市直机关形势报告会制度。2003年,面对防控“非典”的严峻形势,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引导舆论”的要求,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开展预防和控制“非典”的宣传教育。2004—2008年,突出宣传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围绕南安市实施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战略,组织大量的宣传报道,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经济发展宣传
  1991—1995年,围绕“八五”计划、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动农业综合开发,组织一系列宣传活动。1992年,宣传县委、县政府“蟠龙起舞,两翼展翅,中部开花,推进三角,带动山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宣传30多个经济建设的典型单位和先进个人。1995年,组织开展“乡(镇)、部门领导访谈录”“实现乡镇企业第二次革命”“实施三分经济区域战略”等专题宣传。1996—2000年,围绕“九五”规划,针对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新农村建设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重大举措,深入乡(镇)和企业,组织“工业发展传真”“企业创名牌”等专题宣传报道。
  2001—2003年,围绕“十五”规划以及国企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环境等热点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举办“辉煌的五年”图片展览、协调省级、泉州市级媒体,组织“重点工程建设巡礼”专题采访,在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以“南安民营企业应对入世”为主题的专题系列报道。开展南安建市十周年专题宣传,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香港文汇报》推出系列报道,展示南安经济建设成就。2004—2005年,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年”专题宣传,为南安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营造浓烈氛围。组织文艺小分队下乡巡回表演,宣传“建设新农村、和谐奔小康”,全市5万多人次观看演出。
  2006—2007年,宣传南安市“十五”成就和“十一五”规划及“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地年”的工作思路。围绕福建省光伏产业发展论坛暨泉州(南安)光伏项目推介对接会、长三角招商洽谈会、中国(南安)水暖五金交易会、第三届世界南安青年联谊大会、“11.8”石博会以及参加“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厦门国际贸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开展宣传报道。2008年,紧扣“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提升年”主题,围绕首届中国“海丝”工艺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第九届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中国(南安)水暖五金交易会、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组织开展宣传报道,分别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泉
  州晚报》等报刊上推出《南安崛起千亿光电产业集群》《南安打造国字号工艺品市场》《大爱无疆真情如潮》《南安打造海西机械制造业基地》等新闻报道。
  三、先进典型宣传
  1989—1991年,宣传出资办敬老院收养鳏寡孤独老人的黄联体、舍已救人的洪联合等先进个人典型事迹。1992年,宣传码头镇东大村发展种植业的典型经验。1993—1995年,宣传“张海迪”式好少年戴巧艺及梅山镇新蓝村“再思进创新业”典型经验。
  1998—2001年,开展“农村党员学科技用科技标兵”“企业、社区职业道德标兵”宣传活动。2003—2005年,宣传全国十佳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南安市地税局等先进集体;宣传“人民的好医生”李云华、无私奉献的卫生院院长李英贤等先进个人典型事迹,在全市卫生系统发出《关于开展向李英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06—2008年,宣传官桥内厝村、康美蓝田村、东田湖山村、英都霞溪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
  四、爱国主义教育宣传
  1990年,全县开展“军民共学雷锋、共建精神文明、共同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活动。1992年,举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30周年大型图片展等宣传教育活动。1994年12月,市委、市政府认定驻军32435部队红色尖刀连荣誉室、蓬华山城革命烈士纪念碑、官桥岭兜烈士纪念碑、诗山公园烈士纪念碑、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陵墓、丰州九日山风景区、水头安平桥、梅山国光学村光前堂、翔云烈士纪念碑等10个单位(景点)为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开展纪念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1997年,市委、市政府对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重新命名并授牌。是年7月,郑成功纪念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举办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知识竞赛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清明节期间,指导全市各地开展“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立志报效伟大祖国”祭扫烈士陵园活动,全市10万多人参加活动。是年,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活动。2001年,组织开展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活动;在金淘镇占石村设立叶飞故居陈列室。2003年,举办纪念李光前先生110周年诞辰暨创办国光中学60周年系列活动。2006年,市委宣传系统与有关单位联办沟通爱国心,共固我长城——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至2008年,南安市域内有5处被列为泉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成功纪念馆、叶飞将军故居陈列馆、官桥岭兜革命烈士纪念碑、郑成功陵园、李光前故居纪念馆;4处被列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成功陵园、郑成功纪念馆、叶飞故居陈列馆、李光前故居纪念馆;3处被列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郑成功纪念馆、叶飞将军故居陈列馆、驻军某部“红色尖刀连”连史馆。
  第四节 对外及对港澳台宣传
  1989年,开展制止动乱、维护稳定的宣传,组织撰写有关对外宣传稿件及宣传品输出。配合涉外部门深入水头、洪濑、诗山等地的“三资”企业,宣传制止动乱、维护稳定的政策和形势,发动侨、港、澳、台眷属给亲友发一封信、通一次电话、拍一份电报、会一次面,如实介绍家乡稳定的政治局势。1990年,共向海外报刊、电台发稿163篇,先后被中国香港地区,以及菲律宾、缅甸、日本等国家的报刊、电台
  采用126篇,被内地在海外发行的报刊采用100多篇。1992年,向海外输出《弘扬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爱国开拓精神,振兴南安经济》宣传材料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的《南安》专版等近3万份。1993年,组织采写600多篇对外宣传稿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报刊发表400多篇;投入100多万元,完成《南安》大型画册、《南安市地图》、《南安市情》、《闽南金三角的明珠——南安市》折页的制作出版。1995年,重新调整南安市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对外宣传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确定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对外宣传的专职或兼职干部33名。1997年,南安市对外交流协会成立,聘请一批海内外知名人士担任名誉会长。1998年,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郑成功》《南安情节》《南安古韵》《蔡浅古民居》《芙蓉李的传说》《九都镇的变迁》《郑成功与台湾》等专题片。1999年,组织制作《回归日近情更浓——澳门南安乡亲喜迎回归》电视专题片,并在泉州电视台、南安电视台播出。
  2001—2002年,与国台办、省台办联合编印《民族英雄郑成功》大型画册。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举办中国曹禺戏剧奖“郑成功杯”全国小品小戏大赛、海峡两岸郑成功学术研讨会、“台湾问题”知识竞赛、郑成功故乡旅游推介会及一日游活动。2003年,举办李光前先生110周年诞辰暨创办国光中学60周年纪念活动。印发《在全市开展涉台教育进社区活动的通知》《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开展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宣传活动。在石井台胞接待站建立涉台教育宣传栏,对往台探亲、旅游、定居的370多位台属,进行入台行前教育。2004年,开展首届南安市优秀对外宣传作品评选活动,表彰20件获奖作品。2005年,协助省委对外新闻办拍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电视系列南安专题片。2006年,在《香港商报》刊登《中国南安——现见代化工贸侨乡名城》专版。参与编辑出版连环画《侨界楷模李光前》,该图书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华侨社团中广泛赠送。2007年,在中国南安市南音协会、菲律宾长和郎君社总社、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缔结“三姐妹”社十周年庆典、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5周年等活动中,赠送南安市对外宣传品。2008年,协助台湾东森电视台和福建海峡卫视拍摄完成《掷跷跋》民俗活动节目。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