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其他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532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其他宗教
分类号:
B98
页数:
2
页码:
1173-117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的摩尼教(明教)和印度教、日本教的传播历史。
关键词:
鲤城区
宗教
其他宗教
内容
第一节 摩尼教(明教)
唐代,摩尼教已传入泉州。摩尼教僧侣呼禄法师游方泉州,死后葬在清源山(现墓已湮没)。会昌年间(841~846年),唐武宗灭佛,祸及摩尼教,遂处于非法地位。摩尼教徒为了逃避镇压,改名明教。五代时,逐步与民间巫术结合,改变原来的性质,成为驱鬼逐魔的民间宗教。
北宋时,摩尼教经文被官府误认为道教经典选入《道藏》,势力有所发展,至南宋信徒愈来愈多,连秀才、吏人、军士也传习明教,影响日益增大,乃至传播到浙江温州等地。明教在民间驱鬼逐魔,常闹得人心惶惶,成为社会动乱的一个因素。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陆游要求官府以法律加以严厉制裁。嘉定十四年(1221年),泉州知州真德秀力劝乡民各修本业,不要传习魔教,不要相信邪师。官府对明教的活动严加禁止。
元代,明教进行公开活动,势力有所发展,官府曾设官员加以管辖,皇庆二年(1313年)以前,宣政院功德使司批准西雷蒙为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秦教的高级僧官。西雷蒙于皇庆二年逝世,葬于泉州津头埔(20世纪40年代发现其墓碑)。
明代,太祖皇帝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后,仍然采用明教教义,定国号为明,明教盛极一时。后感到明教威胁他的统治,于是驱逐明教教徒,捣毁明教宫庙,明教又转入秘密活动。以后与道教、佛教及其他秘密宗教融合,日趋衰落,至万历年间(1573~1619)虽有活动,但不明显。此后日渐消亡。
第二节 印度教
公元8世纪前印度教称婆罗门教。印度教何时传入泉州无考,但泉州在北宋以前已有膜拜狗将军的小庙,属婆罗门教遗风。宋初,泉州临漳门外山川坛(俗称三仙坛、三千坛)已有大独石柱——石笋(林伽模型雕像,男性生殖器),是印度教的崇拜物(一说为古代民间生殖崇拜物)。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泉州知州高惠连击折石笋。后泉州石笋的崇拜融入民间信仰,认为崇拜它可以人丁繁衍,官运亨通。
元初,南印度马八儿国王孛哈里与其父不和,带其妃到泉州定居,奉表称藩。至元十八年(1281年),马八儿国人、泉州港主挹伯鲁马尔在泉州建湿婆神庙。元代泉州有多座印度寺庙、祭坛,大多集中在南较场、通淮门附近和府城西北,其中有毗湿教派创建的毗湿奴神庙。
明永乐八年(1410年),郑和下西洋至锡兰(今斯里兰卡),永乐皇帝封赐邪把乃那为锡兰王,锡兰与明朝保持长期的朝贡关系,印度教在泉州继续发展。宣德八年(1433年),锡兰王子巴来那来华朝贡,滞留泉州,赐姓世。他在模范巷建造婆罗门祭坛。其后祭坛引入民间神祇,改称白狗庙(现名白〓庙)。庙旁焚金纸炉墙上嵌有印度林加派两石雕。成化年间(1465~1487年),郡守张嵓修复石笋。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锡兰王子巴来那后裔世拱显为恩科举人,纂《十三经注疏》,在小山丛竹设教,其后裔长期居住此地。后印度教逐步汉化,最终失传。
第三节 日本教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驻厦门的日本教大谷派(东教)遣教士到泉州传教。首任泉州日本教住持水谷魁耀,租南校场一民屋为教堂。日本教供奉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唱“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符合泉州的信仰习惯,教徒人数激增。后购买城西北开元寺后民屋建教堂,颇具规模。堂中为观音厅,龛内塑一立身释迦牟尼像,厅中有三四百人坐席。教徒礼佛,依照泉州人的习惯定于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二十八日。礼拜仪式于上午举行,教士供花奉果,烧香点烛,诵经敲钟,然后说法。二月十九日、六月十六日、九月十九日为佛诞,教堂设宴演戏招待泉州地方官员和绅士,地方官绅也延请布袋戏、小梨园戏戏班演出以应酬。光绪三十年,设立彰化学堂,分普通科、专修科,学制三年,学生50人左右。学堂附设医疗所,有日本医师内山喜市夫妇,贫苦病人就医免收费用。后泉州新门街居民洪浦南联络厦门日本教西派教士来泉州,另立本愿寺真宗派西教堂,活动不久停止。
辛亥革命前夕,驻泉州的日本教士曾一度空缺。民国初,又派教士住持泉州教堂,最后一任教士大内正雄,卒葬教堂内。民国4年(1915年),全国反对日本“二十一条”不平等秘密条款,掀起反日浪潮,泉州的日本教销声匿迹,教堂改为西隅学校。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