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良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50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间良风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3
页码: 1151-11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人的公益精神、济困救灾、敬老恤孤、拼搏自强、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传统美德和良好风尚。
关键词: 民俗 良风 陋俗 民间良风

内容

一、热心公益
  泉州人古来多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为处世之道,视奉献公益为人生一大乐事。每当盛夏,本区城乡常有商户、民家路旁设棚奉茶,免费供行人饮用消渴。对于公益事业,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手踊跃合成。华侨捐资兴办家乡事业早有传统,而8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企业家也热心投入。地方不少桥梁、道路、学校、医院、水利、雨亭和其他公共福利设施,都来自民间献工集资或华侨、台港澳同胞和本地商家富户捐款建设的。
  二、扶贫济困
  泉州民间素有扶贫济困的习尚。一家有难,亲邻互助,赠送钱粮衣物;遇有水灾、疫疠、饥荒,海外华侨、旅外乡亲募款筹粮回乡赈济。救灾经费和物资也有来自社会人士的慷慨乐输。
  清末民初,民间善举机构层出。如泉郡施药局(即花桥善举公所,今花桥赠药处)、崇福寺义诊赠药处,都是地方人士为解决劳苦大众乏医缺药困难而发起创办的。前者创立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百余年来赠药不断,年达2万人次。20世纪80年代,民间又新创办承天寺佛教义诊所和宿燕寺文莲赠药处;花桥义诊所复办,有泉州四大医院退休名医参加义诊。这些善举机构的经费,多来自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资助。此外,还有成立于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的泉州慈善堂施棺处,给无力安葬的赤贫人家施赠棺木,并建义冢收埋无主死尸,其经费均由乐善人士捐献。
  三、敬老恤孤
  泉州民间尊老爱幼之风至今犹存。老人在家里普遍受到敬重。旧时,子女早晚要到父母房中问候请安,女媳要端盆水让父母、公婆盥洗;老人有病,儿辈亲自护理;父母年迈,儿辈侍候冷暖,不出远门。社会上,老人有较高地位,宴会上被尊上座,有疑难常向请教,地方事务多推举主持。无依孤儿,族亲戚友常给资助和照料,甚至收养栽培,直至成人。
  民国时期,市区有敬老恤孤慈善团体,经费设备全由民间自筹。如温陵养老院、泉州妇人养老院,收容孤苦鳏寡老人,供给衣食住医和死后安葬;泉州养生堂,收养弃婴;开元慈儿院(儿童教养院),收容孤苦无依儿童,给予衣食住医,并学习小学课程和工艺,毕业后介绍就业,品学兼优者补助其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照顾,老人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尊敬。80年代,市区成立许多老年人组织,经常开展吟诗、作画、书法、参观、学习、门球赛、运动会、联欢会等有益身心活动,丰富晚年生活。市区创办福利院,接纳生活无依老人。郊区农村为鳏寡孤残实行“五保”,在食、衣、住、医、葬(教)五方面给予照顾;中小学生经常利用课外、假日为五保户做好事。
  四、拼搏自强
  泉州人勇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地方俗谚“泉州人个个猛”、“输人呣输阵”,反映本区人民敢冒风险,不畏艰途,自强不息,敢闯敢干的风貌。人们对事业,尽管条件未臻完备,但敢于抓住机遇,振奋精神,以勇气和毅力去追求目标的达到。如偶遭失败,也不气馁,力图东山再起。80年代改革开放,面对纷繁的市场经济,本区人民以拼搏、竞争精神赢得地方经济高速高效发展。
  五、诚实守信
  本区民间人际往来,素以诚实守信为本,无论工商业务往来,或是日常工作事务,都恪守信誉。事经商妥承诺,则言重如山,签订合同必遵约行事,不爽约食言。如若失信,则被视为欺骗行为,受人鄙视。各行各业重视职业道德,对待工作力图认真负责,不出差错;弄虚作假,磨洋工白领工资,制售劣货假货,哄价宰客,被视为拿“昧良心钱”,受到道德上谴责。人们对飞来横财,视为不义之财,不敢遽得,拾金不昧者屡见不鲜。
  六、勤劳俭朴
  泉州人素以勤俭著称。往时,多数家庭以《朱子家训》作为居家处世准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人们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持家勤俭节约,注意储蓄,力戒奢侈浪费。一般家庭,儿童都要参加家务劳动,大多有储蓄筒,不挑吃挑穿,从小养成勤劳俭朴的美德。80年代起,社会经济发展,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讲排场,比阔气,讲吃讲穿之风渐盛;独生子女多,从小缺乏劳动训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社会上勤俭风气淡化。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