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侨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45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侨乡
分类号:
D634.1
页数:
4
页码:
1085-108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市各乡镇详细介绍了归侨和侨眷的分布情况以及海外乡亲对当地公益事业和经济发展的投资和贡献。
关键词:
泉州市
侨乡
公益事业
内容
第一节 分布
鲤城区为福建省重点侨乡,除河市镇、城东镇和清源农场为一般侨乡外,其他乡镇、街道、农场均为重点侨乡,重点侨村(居委会)分布广泛。
第二节 重点侨乡
一、泉州旧城区
有临江、海滨、鲤中、开元4个街道,面积9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17.2万多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眷属占75%;旅居国外的乡亲逾12万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地区,主要是菲律宾、印尼、美国,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再次为日本和南美洲、西欧、南太平洋区域的一些国家、地区。
从清代后期起,华侨开始在城区捐资兴学,修葺古迹寺庙,设立慈善机构。解放后,捐资额有较大增长。1980~1992年,海外乡亲捐资城区各项公益事业总金额达7100余万元,多数用于改善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和修复古迹。
清末,华侨开始投资工商业,但因社会制度制约,发展缓慢。解放后,华侨投资促进旧城区经济发展,但由于底子薄弱,至1978年旧城区仍属消费型,只有少数小型工厂。改革开放后,旧城区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1986年,大部分国营企业调归升格的泉州市,旧城区只有为数不多的街道、外商投资企业。1986年后,外商大量投资,经济获长足发展。1992年,各街道国民生产总值均上亿元,4个街道工业总产值达8.89亿多元,其中鲤中街道3.32亿多元,居全省街道工业第一位。
二、新城区
有泉秀、丰泽、东湖3个街道,面积10.6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2万多人,归侨、侨眷占70%以上;居住国外的乡亲有3万多人,分布在菲律宾、印尼、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越南、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泰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地区。
海外乡亲倾注大量资金于新城区各项公益事业。1980年以来,乡亲捐资区域内各项公益事业的总金额达5000万元以上。至1992年,区域内已建成泉州市图书馆、泉州侨联大厦、退(离)休教师之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东湖公园也获海外乡亲捐资100多万元;华侨捐建的大型项目还有泉州儿童医院、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侨乡体育中心、泉州少林寺。
新城区地处泉州市东南沿海交通要冲,区域内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东湖公园、灵山圣墓、东禅少林寺等文化旅游设施和文物古迹,商厦和新村楼群鳞次栉比。
三、浮桥镇
属泉州中心城区建设区范围,1992年有2.6万多人,归侨、侨眷占80%,其中归侨和直系侨眷7000余人;居住在国外的乡亲7.3万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个国家、地区,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美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浮桥镇为泉州蔬菜基地和龙眼生产基地,是福建省首批工业卫星镇和百强镇之一。全镇有4个工业小区,企业415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9家,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53亿多元。
浮桥镇海外乡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80年以来捐资浮桥镇公益事业近2200万元。全镇1所中学、14所小学、17所幼儿园的校舍,均由海外乡亲捐建;设有多个教育基金会,其中满堂红教育基金会基金额达400多万港元。海外乡亲还在浮桥镇修桥造路,建有全长10公里的高等级水泥路繁荣大道。
四、江南镇
属泉州中心城区建设区范围,1992年人口3.6万多人,归侨、侨眷占78%,其中归侨1310人,直系侨眷1.45万多人;有2万多乡亲分布在五大洲27个国家、地区,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江南镇是泉州市区工业卫星镇,福建省百强镇和明星乡镇。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2.76亿多元,国民生产总值在鲤城区居第二位。全镇工业企业500多家,其中江南新城有外商投资企业38家。
1980~1992年,旅外乡亲捐资江南镇公益事业近1500万元,全镇2所中学(其中1所职业高中)、18所小学、24所幼儿园均为侨建、侨助学校。树兜村海外乡亲集资捐建设施完善的明新华侨医院。海外乡亲还捐资维修、扩建宿燕寺,在该寺设立施诊所。
五、北峰镇
属泉州中心城区建设区范围,1992年人口3.1万多人,归侨、侨眷占70%以上;旅居国外的乡亲逾2万人,分布在印尼、菲律宾、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瑞士等30多个国家、地区。
北峰镇是泉州市经济40强乡镇之一,有乡镇工业企业480家,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1.48亿多元。北部有国家重点风景区清源山,山下有5所省、市中等专业学校和海峡(180)医院。中外合资泉州第三水厂、22万伏的井山变电站、漳泉萧铁路泉州西站均在域内。
1950~1992年,旅外乡亲捐资该镇公益事业300多万元,用于捐建、助建中学、小学、幼儿园和道路建设、拉电照明。
六、东海镇
1992年人口2.6万多人,归侨、侨眷占70%以上;居住国外的乡亲1万多人,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日本、缅甸、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地区。
东海镇是泉州市科技示范镇和位居前30位的经济强镇,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23亿元多,域内的后渚港是泉州主要港口之一。现有乡镇企业250家,外商投资企业25家。海外乡亲投资的东海滨城,将发展为滨海花园城市。
1950年以来,海外乡亲先后捐资东海镇公益事业400多万元,用于捐建、助建中学、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和道路建设,修缮海印寺,东海中学接受的捐款近100万元。旅外何氏乡亲还捐建贤銮福利大厦,至1992年已颁发5次奖教、奖学金。
七、罗溪镇
1992年人口5万多人,归侨、侨眷占80%以上;居住国外的乡亲有4.1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
罗溪镇人多、山多、耕地少,为典型的山区贫困侨乡。80年代,政府与侨胞共同建设该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创办65家工业企业。
1980~1992年,海外乡亲捐资罗溪各项公益事业1700多万元,捐建、助建2所中学(含虹山附中)、20所小学,修建道路,创办一系列文化娱乐、医疗、慈善设施。
八、马甲镇
1992年人口5万多人,归侨、侨眷2.5万多人,归侨数居鲤城区第三位。辖区内的双髻山为海内外乡亲的朝拜圣地,贞义坊为海外杜氏宗亲在家乡“根”的象征。
马甲镇人多地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80年代,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被省政府定为科技示范镇、优良畜牧品种试验区、农业大观园及农业高科技园区。园区以双髻山风景区、仰恩工程、乌潭水库为轴线,规划建设区域50~60平方公里。域内有外商投资企业8家、乡镇企业148家,形成针织、服装鞋帽、建材等11个门类的工业体系,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马甲镇海外乡亲捐建、助建仰恩大学1所、中学1所、小学24所、幼儿园15所,还捐建其他公益事业,1980~1992年捐资总金额达7000多万元。海外乡亲吴庆星投资2亿多元,创办集教育、科研、生产、旅游、渡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农业高科技园区。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