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侨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45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侨汇
分类号: D634.1
页数: 1
页码: 1082
摘要: 本文描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泉州的侨汇来源及用途。主要侨汇来自菲律宾,后转移至泉州,受到马来亚华侨的大量汇款。太平洋战争后,南洋侨汇断绝,但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菲律宾侨汇占据主导地位,用途主要用于赡家以及建筑等领域。
关键词: 侨汇侨汇 泉州 菲律宾

内容

清末至民国前期,泉州侨汇主要来源于菲律宾华侨。厦门沦陷后,大量侨汇汇入泉州承转,泉州成为闽南侨汇中心,这期间的侨汇主要由马来亚(含新加坡)汇入,约占总侨汇金额的7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侨汇断绝,只有泰国、越南的少量侨汇汇入。民国31年(1942年),中国银行开办侨汇业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地的侨汇辗转汇入泉州。抗日战争胜利后,侨汇逐渐恢复。至民国38年,菲律宾侨汇占侨汇总额60%。
  1950~1966年,菲律宾侨汇最多,其余依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缅甸、越南、泰国、美国。1967~1983年,侨汇多寡依次为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1984年以后,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多,次为菲律宾、印尼、美国、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缅甸。
  侨汇用途以赡家居多,各年度均在70%以上,其次用于建筑(参见《金融》卷第六章)。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