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43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出国
分类号: D634
页数: 4
页码: 1055-10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唐代以前,泉州港就已与国外通商贸易。从唐代开始,泉州人出洋谋生的现象逐渐增多,移居国外并发展海外贸易的泉州人渐多。他们先后移居和定居于国外的地方包括日本、高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亚、印尼、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在清朝时期,泉州人移居国外的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新加坡、沙捞越、沙巴、老挝、锡兰(斯里兰卡)、南非、毛里求斯等地。解放后,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泉州移居国外的人数有所减少。然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移居国外的泉州人又有增加,并分布于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些主要分布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越南、缅甸等。此外,泉州人还分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柬埔寨、日本、委内瑞拉等。目前,鲤城籍华侨、华人的数量已经达到32万人以上。
关键词: 泉州市 华侨 移居

内容

第一节 移居
  唐代以前,泉州港已与国外通商贸易。唐开元年间(713~741年),船舶逐渐大型化,远航南洋的人渐多。大历年间(766~779年),与外国的交往进一步发展,泉州城出现“市井十洲人”的兴盛景况。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人口骤增,耕地不足,不少人远洋谋生,有的留居国外,称“住蕃”,即早期华侨。唐中期,渤泥(文莱)、桑多邦(sangto~bong)、古港(在今东马沙捞越境内)华侨已多,被称为“小中国”。咸通十四年(873年),泉州僧人释智宣曾到印度侨居35年。
  五代,王潮、留从效、陈洪进主政泉州期间,大力发展航运,常有船只发往海外,泉州出洋经商的人渐增,同时由于赋役苛重,泉州人常成批沿海路出洋谋生,甚至有父子相偕出洋的。
  北宋,移居国外的人没有减少,大中祥符八年至元4六年(1015~1091年),泉州人移居高丽的就有19起,其中7起有500多人,有的就在当地当官。崇宁元年(1102年),泉州海商、纲首李充等67个人贩丝瓷往日本,滞留两年后返回,翌年再往。南宋,泉州人口增长,造船技术发达,出洋的人更多。乾道年间(1165~1173年),泉州人王元懋随船往占城国,居十年才归。淳熙五年(1178年),又与吴大等38人同舟泛洋,一去十年。淳祐八年(1248年),泉州城内涂门街蒲宗闵往文莱,居17年,卒葬当地。宋末,泉州人为避战乱,纷纷出洋,前往占城、交趾、印尼、柬埔寨、泰国,首次出现移居国外的高潮。
  元代,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近百个国家、地区交往,与爪哇之间有定期船舶往返,移居爪哇的泉州人很多。泉州吴宅(今河市梧宅)有100多人到古里地闷(今帝汶)贸易,死亡很多,活着的人“多羸弱,乏力驾船随风回舶”。末期,泉州战乱频仍,更遭特大旱灾,移居国外的人更多。
  明代初期实行海禁,泉州港逐渐衰落,一些以港市贸易为生的泉州人只得向海外发展,到日本、朝鲜、南洋一带居留,还有一些人随郑和下西洋居留他国,其中泉州城内人居多。嘉靖年间(1522~1566年),寇作乱。嘉靖十四年起,泉州城内及近郊出国渐成高潮,大量到印尼、菲律宾、日本等国家居留,印尼的华侨新居住区不断出现,日本平户有许多华侨居住,出现不少名人,如华侨领袖李旦、大船商李华宇、铸剑名师翁翌煌,均为泉州人。
  清初,朝廷在东南沿海实行迁界,大量人口无以为生,相率出洋滞留他国。清军入台以后,不少追随郑成功入台的泉籍官兵辗转到菲律宾、印尼、马六甲、泰国等地定居。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开放海禁,泉州人出国又成高潮,直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朝廷颁布《南洋禁航令》才剧减。雍正五年(1727年),朝廷允许福建人领凭到海外经商,泉州人到泰国、柬埔寨贩米的人增多。乾隆元年至九年(1736~1744年)严重粮荒,泉州人造船买米,移居越南、泰国、柬埔寨的人迅速增加。此后,槟城、新加坡先后开埠,印尼、缅甸殖民者招收华工,至道光年间(1821~1850年),泉州人出国又成高潮。鸦片战争后,泉州人出国的渠道增多,有的被骗为“契约华工”出国,如泉州新门外树兜村的蒋备球,东门外的阿金;有的因参加反清活动而流亡国外,如泉州新门外、南门外的三兴会会员戴炎、蔡水应、魏木器,逃亡新加坡;有的是牵亲引戚出国,如泉州江南亭店村经杨嘉种(又名杨阿苗)及其宗亲引往菲律宾的,至民国初有600多人;江南树兜村经蒋备球引往印尼的蒋氏族亲,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千人以上。
  民国初,泉州战乱、灾害交加,形成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出国高潮,泉州城区和近郊不少人出国谋生,清末被誉为泉州三杰的陈允洛、傅无闷、庄丕唐,市区的甲第巷庄、赵、粘和旧馆驿龚、紫云黄,后城和东街何、厂口陈,郊区的石头街陈、塔后和西埔吴、后厝欧阳等望族大姓的许多人,均在这一时期出洋。民国23年(1934年)以后,南洋急需劳工,国内大抓壮丁,泉州城区及郊区百姓大批逃往南洋各地。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居留海外的泉州籍人超过8万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民国38年,泉州移居国外的有2万多人。
  解放后,东南亚各国限制华人入境,泉州市移居国外的人数锐减。1951~1962年,出境人数年均200余人。据1959年调查,泉州市华侨、华人有19.3万多人,相当于祖籍地人口的72.4%。1963~1965年,出境人数年均100余人。1966~1971年上半年,出境需经福建省公安厅批准,出境人数每年在100人左右。1971年下半年,放宽出入境限制,出境人数开始增多。1972~1977年,年均有200多人。1978~1979年,出境人数剧增,总数达2000人以上。1980~1985年,泉州市出境人数逐年增多,大量自费留学、旅游探亲的人到达目的地后纷纷转为定居。1985年后,以出境与亲人团聚、继承财产、投资经营或其他原因提出申请,正式批准出境定居的人迅速增加,又形成一次出国高潮,至1991年鲤城籍华侨、华人已有32万人。
  第二节 分布
  唐代,泉州已有人前往今文莱、印尼、日本、印度等国家。历经宋、元两代,至明代后期,泉州人的侨居地增加菲律宾、越南、高丽、柬埔寨、泰国、马来亚、帝汶、缅甸、琉球、墨西哥、秘鲁、阿尔及利亚、莫桑比克等13个国家、地区。鸦片战争爆发前,泉州人的侨居地又增加新加坡、沙捞越、沙巴、老挝、锡兰(斯里兰卡)、南非、毛里求斯等7个国家和地区。鸦片战争后,泉州籍华侨分布的国家、地区迅速增多。至清末民初,除上述诸国外,还有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留尼汪、塞舌尔、南非、刚果(布)、坦桑尼亚、赞比亚、古巴、巴西、委内瑞拉、巴拿马、智利、圭亚那、苏里南、荷属安的列斯群岛、马提尼克、瓜德罗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40年代,又增加苏联、德国等国家。
  解放后,全面进行侨情调查。1959年,泉州籍华侨分布在国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1991年,鲤城籍华侨分布在五大洲70多个国家与地区。
  印度尼西亚 有鲤城籍华侨、华人13.6万多人,以罗溪、浮桥、虹山、江南四乡镇和市区各街道为主,主要居住在泗水、望加锡(乌戒潘当)、棉兰、雅加达等四城市区及市郊,次为日里丁宜、玛琅、占碑、万隆、三宝垄、仙达、巴厘巴板、万雅佬、安汶,其他各地也有零星分布。
  菲律宾 有鲤城籍华侨、华人6.9万多人,以江南、浮桥、罗溪、城东四镇和海滨、鲤中、泉秀、丰泽等街道居多。多数居住在马尼拉和宿务,次为礼智、怡朗、蕊(描伊丝夏)省、三描省和南部的武端、三宝颜、苏洛。
  新加坡 有鲤城籍华侨、华人3.1万多人,以马甲、北峰、东海等镇和鲤中、泉秀、开元等街道为主。
  马来西亚 有鲤城籍华侨、华人1.8万多人,以马甲、浮桥、东海等镇人数居多,主要居住在槟城、吉隆坡、柔佛、丁加奴(登嘉楼),次为吡叻、沙捞越、马六甲。
  美国 有鲤城籍华侨、华人1.8万多人,以鲤中、海滨、开元、临江等街道人数最多,遍及旧城区绝大多数街巷,主要居住在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其余散居美国其他城市。
  越南 有鲤城籍华侨、华人约7000多人,以市区各街道和北峰镇居多,绝大多数居住在堤岸和胡志明市。
  缅甸 有鲤城籍华侨、华人7000人,以鲤中、开元街道和北峰镇、马甲镇居多,多数居住在仰光,次为缅中、缅南各地。
  其他国家、地区 百人以上的有:加拿大(6800人)、澳大利亚(5600人)、泰国(5000多人)、柬埔寨(2200人)、日本(800人)、委内瑞拉(760人),还有阿根廷、巴拿马、玻利维亚、法国、荷兰、英国、德国、奥地利、瑞典、意大利、巴西、伯利兹、秘鲁、新西兰、关岛、塞班、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老挝、印度。百人以下的有孟加拉、斯里兰卡、韩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埃及、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汪、坦桑尼亚、赞比亚、瑞士、西班牙、葡萄牙、卢森堡、匈牙利、保加利亚、俄罗斯、捷克、哥伦比亚、苏里南、圭亚那、巴哈马、古巴、墨西哥、智利、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海地、贝劳、汤加、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瑙鲁、斐济。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