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古牌坊 古亭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36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古牌坊 古亭阁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
页码:
963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泉州市的一些历史建筑和景点,包括急公尚义坊、威远楼、观音阁、观音大士亭和小山丛竹坊等。文章对每个景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介绍,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规模等信息,以及它们的保护和修缮情况。
关键词:
牌坊
古亭阁
鲤城区
内容
急公尚义坊 位于东门仁风街尾东岳庙前古大路间,1983年1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大学士李光地为旌表其八世祖李森,建立此坊。“急公尚义”四字系康熙皇帝玄烨亲笔。坊为三重檐歇山顶楼阁式仿木石建筑,立方柱12根,面宽三开间10.20米,三进深28平方米,高12米。现保存基本完好,其石浮雕、透雕精美,是市区数百座石埤坊中的仅存者。
威远楼 谯楼,俗称北鼓楼,位于中山北路体育场前。宋代建造,元至正九年(1349年)监郡偰玉立、郡守孙文英重修,改名威远楼。1968年被拆毁,1986年重建。新建的威远楼距原址北移33米,占地732平方米,楼前有广场,基本保留旧威远楼的造型,为二层石木楼阁式建筑。底层由二方框形石墩台加中部半圆筒石拱组成,为石结构城台,高6.5米,四周设回廊。台上立36支圆形石柱支撑二层楼阁及坡式屋面;二层七开间,中央为大厅,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屋盖,中脊标高16.4米,为双曲线四坡水瓦筒屋面。
观音阁 位于市郊新门外江南镇赤土村,现存建筑系清末修建,面积600多平方米,环境清静幽雅,有石佛1尊(0.65×0.30米),石塔1座(高1.55米,塔座直径0.70米),旁有“飞凤下田”等摩崖石刻。始建年代不详。
观音大士亭 又名泉郡接官亭,位于新门外石笋附近的黄甲街,为古代泉州迎接新任或外来官员的亭阁。亭分山门、主殿、后殿等部分,为近代重修。内有《观音大士像记》石碑1方,仍保存西侧壁间。
小山丛竹坊 位于北门模范巷现市第三医院内。明代曾在此建过化亭1座,今已不存,现仅存仿刻朱熹手书的石刻“小山丛竹”小型石碑坊1座。1983年1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急公尚义坊
相关作品
威远楼
相关作品
观音阁
相关作品
观音大士亭
相关作品
小山丛竹坊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