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寺观庙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36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寺观庙宇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6
页码: 956-961
摘要: 本节详细介绍了泉州市的清净寺和开元寺两个古寺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主要景点。文章通过对建筑、石刻和文物的描述,介绍了这些古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寺观 庙宇 鲤城区

内容

一、清净寺
  位于市区涂门街中段北侧,又名麒麟寺,或音译为艾苏哈卜寺,俗称清真寺。寺北依八卦沟为界,南临涂门街,占地2078.36平方米,1961年3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伊斯兰教寺之一。主要建筑有大门、奉天坛、明善堂三部分。
  大门通高12.3米,基宽6.60米,门宽3.8米,朝南,全用花岗岩和辉绿岩砌叠而成。穹形顶,由三个层次四个高大相连的尖拱门组成。第一尖拱门高10米、宽3.8米,全用辉绿岩筑砌;顶部为蛛网穹窿形结构,门楣上嵌有浮雕阿拉伯文古兰经横额。第二尖拱门高6.7米,顶部用白花岗岩刻制,拼成蜂窝状穹窿形如藻井的石构图案。第三尖拱门高4.3米,与相距4.5米、高4.03米的第四尖拱门连成一体,门顶作半个纯圆形穹顶,粉抹白灰。整个大门由四门三室重叠相连组成,结构独特。大门屋顶作平台,名望月台,是伊斯兰教斋月用以望月、决定起斋日期的地方。台的周围三面筑回字形垛子,像城堞一样,使大门更加雄伟壮观。
  奉天坛又称礼拜殿,在门楼西侧,坐西朝东,尖拱形大门,高4.45米,宽2.25米,门楣顶刻有阿拉伯文经句,屋顶已倒塌,殿内尚存石柱础7个。坛的四周围墙均为白色花岗岩石砌成,南围墙全长23米,高6米,厚1.02米。墙高1.82米处并排开设八个长方形大石窗,窗孔高2.85米、宽1.80米,窗顶楣各嵌一方阿拉伯文古兰经摘句的石刻。西围墙为朝向圣地麦加的正向墙,长18.40米,高同南围墙,呈凸字形。正中凸出宽4.54米,深4.31米,中间嵌一尖拱形宝盖龛,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句,两旁各设一门,门龛顶有浮雕阿拉伯文经句。凸出部分以外的两边墙壁各砌三个尖拱宝盖状壁龛,龛与龛之间开设高2.95米、宽1.601.65米的长方形大门,龛中及尖拱顶石板均雕有阿拉伯文经句。
  明善堂位于奉天坛北侧,坐西朝东,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为伊斯兰教徒礼拜之所。堂前置精雕石香炉一座(原为奉天坛旧物,后移此),堂的南侧有小楼,楼下为接待室及伊斯兰教文物陈列室。
  二、开元寺
  位于西街中段北侧,新华西路以东,1982年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应瑞道场,后易名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诸州各建一个开元寺以纪年,遂改名开元寺。历经五代至宋,设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合并成为一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为开元寺最兴盛时期,僧众多达千人。元末,泉州地方混战,被烧毁。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重建,以后又一度衰败,佛宇僧舍大部被人占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黄守恭裔孙云南副使黄文炳修复旧观,现存大殿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重修。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中轴线由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又名百柱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组成。副轴线包括东廊、檀越祠、小开元寺(准提禅林)、西廊、功德堂、尊胜院(弘一法师纪念馆)、水陆寺。两轴线及镇国、仁寿二石塔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
  紫云屏在寺大门的正对面,为寺的照墙,明万历四年(1576年)郡丁一中建,天启四年(1624年)郡总宪陈亮采重建,高6米,宽15米,厚0.85米。照墙正中,嵌有一方明代泉州书法家陈于玉书写的隶书“紫云屏”(横排)右刻。
  天王殿俗称三门或山门,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后屡毁屡建。三门外原建有东西二坊,东称“八吉祥”,西称“六殊胜”,早已废圮。殿坐北朝南,悬山式屋顶,面宽五间25.94米,进深四间13.59米,面积427平方米,由30支棱形石柱支撑屋盖。殿东、西两侧各有泥塑巨大天王坐像一尊,高4.5米,怒目而视,形状威武。紧接天王殿正中北侧为拜圣亭(俗称拜香亭),现存建筑为卷棚歇山顶四角亭,高5米,面宽进深各一开间,面积42平方米,作古时地方长官礼拜之用。
  拜庭在天王殿北,面积2800平方米,全部用白色花岗岩条石铺砌而成,东西两旁有古榕树8株。榕树之间,分列13座宋至明代小型石塔及石经幢,高3~5米不等,造型优美,塔上有的有浮雕图像、铭文、题款等,形式多样。拜庭两边有东西两廊,从天王殿后延伸至甘露戒坛,构成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又名紫云殿、百柱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正面重檐中间有“桑莲法界”横额。屋顶为重檐歇山式,构架复杂,风格独特。通高20米,九开间九进深,占地面积1387平方米,由近100根大石柱支撑屋盖,号称百柱殿。石柱造型多样,有四方形、六棱形,有海棠柱、蟠龙柱。殿内前檐柱正中二根,外檐柱正中四根,为浮雕蟠龙柱,是明代石雕的佳作;后檐正中有二根十六角形青石柱,雕有印度古代神话故事,是明代重建时从废圯的印度教寺庙遗物移来的,为中国佛教建筑所罕见。屋顶构架,大致由柱网、斗拱及屋盖三部分构成,重梁叠架。佛像前上方两排石柱和梁接合处,有木雕24尊飞天乐伎,或执管弦丝竹等各种闽南乐器,或手捧文房四宝印章等物,把音乐文化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是古寺庙建筑所仅有,为闽南古建筑杰作。佛坛正面有泥塑丈八金身的五方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据传为唐玄宗御赐佛像),东侧为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侧为西方阿弥陀佛、北方成就佛。五方佛旁还塑有胁侍观音、普贤、势至、梵王、帝释护法神等。殿后朝北正中供奉观音,两侧则为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殿外前面筑有宽大的月台,高1米,台座为须弥座式,左右及中间的束腰嵌有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是明代重修时从废圮的印度教寺中移来的。
  甘露戒坛在大雄宝殿后面,唐代此处原有甘露井一口,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井上建坛,南宋初按规制改建,元代火毁,明建文二年(1400年)重建,以后历代均有维修。现存规模为清初仿宋建筑,五重檐八角攒尖式屋顶,五开间六进深,面积645平方米。坛顶采用无梁藻并结构,如意斗拱复杂奇巧,斗拱间雕饰有飘带的飞天乐伎24尊,手持南音各种乐器,作吹奏状,造型优美,别具一格。入门正中坛前立一木雕千手千眼观音,雕工精巧。中坛呈圆形,分为五层,最高一层台高3.7米,奉卢舍那佛坐像,像高1.8米,为明代檀香木雕,底座莲花,花瓣千片,每片刻有小佛像,称千佛莲座。其余四层拾级环绕而上,各塑泥彩绘护法金刚及其他神将立像。
  藏经阁原为法堂,在戒坛后面,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后焚毁。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重建,民国14年(1925年)改建为钢筋水泥仿木结构二层楼阁。内藏北宋政和雕板《毗卢大藏经》残本四十二卷。
  檀樾祠在藏经阁东侧,原为伽蓝祠,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黄文炳改建,祀其祖舍地为寺的黄守恭。
  准提禅寺俗称小开元寺,在檀樾祠东,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布局似开元寺主轴线建筑。原山门已废,1974年原府学棂星门移此替代。
  功德堂在藏经阁西,民国14年建,供奉开元寺开山祖师匡护禅师及印度高僧袒膊和尚。
  尊胜院,在功德堂西首,原是开元寺开山祖师匡护大师驻锡的尊胜院,现改为近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纪念馆,为硬山式单层砖木结构,占地800多平方米,陈列法师生前遗物和手迹遗稿等。
  水陆寺旧为极乐院,在藏经阁西。始建于宋淳熙间(1174~1189年),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改为水陆寺,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面积217平方米,内塑三世尊佛及护法神等。
  桑莲古迹在西廊北端西侧,有1株1000多年的老桑树。主干被雷电劈为三股,但仍常年枝叶茂盛,生机盎然。
  寺的最后部分有斋厨、僧舍等,皆近代建筑。
  三、崇福寺
  位于市区东北隅红梅新村北侧,1985年10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佛教三大丛林之一。宋初,泉州地方官陈洪进有女为尼,于松湾古地建寺,名千佛庵,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赐名崇胜,元祐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历代几经兴废,至清乾隆间重建,后又衰败荒芜,近代住持妙月和尚赴菲律宾募资重修,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库房、斋堂全部恢复,并增建钟楼、鼓楼、祖堂、报恩堂、客堂、凉亭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雄宝殿被工厂占为车间而幸存,其余大部受到破坏。大雄宝殿面宽五开间22.30米,六进深23.00米,占地513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柱穿斗式砖木结构,檐前有四根八角形明刻龙柱,部分保存北宋木结构形式。
  应庚塔在大雄宝殿以东侧院的北面。
  重建的天王殿,面宽五开间18.50米,四进深14.20米,高8.60米,重檐歇山式抬梁柱木结构,檐前正中有四根八角形龙柱,为明刻原物,白色花岗岩雕成。
  四、承天寺
  又名月台寺,位于南俊巷东侧,1961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南唐建为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元代建浮屠七级,后毁。明永乐(1403~1424年)、嘉靖(1522~1566年)间曾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郡人施世騋再修,又历经兴废。“文化大革命”中,除大雄宝殿外,古建筑大部分拆毁。1985年,新加坡佛教协会会长宏船及新加坡侨胞何氏投资重建,规模宏伟,占地5万平方米。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山门(即月台)、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两侧有钟楼、鼓楼、廊庑,旁侧有檀樾祠、“一尘不染”、龙王庙、圆常院、藏经所。宋泉郡太守王十朋曾赋《承天寺十奇诗》,明代泉州书法家张瑞图楷书刻成碑石,共4方,今尚存。
  山门又称月台,位于承天巷与南俊巷交接处东侧,宽三开间11.27米,深二进7.10米,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匾额横写楷书“月台”二字。入山门向东,有一条近百米长的甬道,尽头北侧即为天王殿,殿面宽三开间13.25米,三进深5.32米,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左右分奉泥塑四天王,均为1985年后重修。
  弥勒殿位于天王殿北,1985年重建,面宽五开间20.25米,四进深14.10米,重檐歇山顶抬梁柱式砖木结构,与天王殿隔一露庭。庭两侧分建石塔及经幢各2座。殿前东西侧新建钟楼、鼓楼。弥勒佛、韦驮用樟木雕刻,造像高大,雕工精湛。
  大雄宝殿位于弥勒殿北,悬“闽南甲刹”匾额,面宽五开间23.80米,七进深21米,重檐歇山顶抬梁柱穿斗式砖木结构,占地500平方米,通高14米。殿内大柱用整根樟木制作,尺度粗壮,气势雄伟,奉三世尊佛。殿前有放生池、拜庭。
  法堂原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施琅独建,后毁。1986年重建,面宽五开间22.47米,三进深17.10米。堂前庭中,从北门通天宫移建宋代石经幢一座。自弥勒殿抵法堂的廊庑及龙王庙亦已复建,寺院建筑群体已恢复原貌。
  五、天后宫
  位于中山南路南段东侧天后路,面对已废的镇南门,1988年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祀海神莆田湄洲林氏女默娘,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封为天妃。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施琅平定台湾后,奏封为天后。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200多平方米,整体结构包括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东西轩、四凉亭及斋馆。原山门已倒塌,现存为1990年重建,宽23.23米,深3.93米,高9.42米,牌楼式造型,前有青石龙柱一对,大门两侧围墙嵌有麒麟石垛、石雕花窗。山门两侧略前,原建有东西两阙,祀千里眼、顺风耳二神,今已无存。进门为新建戏台,宽6.40米,深5.15米,高8.00米,面向正殿,木藻井结构。天后正殿为全宫主体建筑,宽24.6米,深25.6米,占地635.50平方米,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圆形花岗岩石柱承托屋盖。屋顶作九脊重檐四坡歇山式,檐廊作卷棚式,四角柱头为圆浮雕仰莲珠斗,方形斗拱接连四挑,具有独特风格。殿内正龛祀天后神像,龛后有清代绘制的大型湄洲岛壁画一幅。正殿前廊有一对雕龙石柱,细致精巧,四周台座高出地面一米,须弥座雕有“鲤鱼化龙”、“八骏云火”、“鹤舞云火”等图案;正中檐柱保存一对宋元印度教寺十六角形青石雕花石柱。正殿前为露庭,庭东西两侧建有廊庑(祀天后辅神二十四司,西廊已废,东廊尚存)。正殿后隔一露庭为寝殿,面宽七间,进深三间,系明代木构建筑,屋盖为两坡面悬山顶,木质梁柱,粗犷古朴。寝殿后为梳妆楼,七开间35.10米,五进深19.80米,高8米许,现改建为学校宿舍。
  六、真武庙
  位于东海镇石头街。始建于宋,明清及近代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保留明清风格,包括山门、四角亭、真武殿及明刻“吞海”石碑一方。山门用手法繁复的斗拱支撑屋盖,四角亭保存完好。真武殿规格不大,但保存完整,80年代由华侨捐资整修一新。1991年3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元妙观
  位于市区东街观东巷西侧,俗称天公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为市区年代最早的寺观。“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改建,到1992年仅存三清殿东壁一小部分。原建筑结构严谨,照墙、山门、露庭、三清殿、老子祠、南天门、灵霄殿、文昌府及东西廊庑,组成完整的建筑群体,宏伟壮观。前殿为三清殿,供奉三清天尊;后殿为灵霄殿,供奉玉皇上帝;东西两廊供奉二十八宿神像。其中石雕龙陛及蟠龙八仙石柱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已移建于小开元寺山门中。
  八、通淮关岳庙
  在市区涂门街,有近千年历史,原称关王庙,因宋神宗(1068~1085年)敕封关羽为帝,改称关帝庙。民国3年(1914年),增祀岳飞,改称关岳庙。“文化大革命”中关闭,1983年重新开放。1986~1991年,大规模重修,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貌壮观的建筑群;后面原为平屋,现改建为三层楼房,仿古装修。主殿祀关圣帝君与岳忠武王;左旁崇先殿祀关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配祀诸葛亮、赵云。修复后的殿宇,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庙内有宋代米芾、明代张瑞图、董其昌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等楹联妙对点缀其间。
  九、富美宫
  初在泉州城南晋江畔富美渡头,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主祀西汉太傅萧望之(山东兰陵人),配祀文武尊王及24位王爷,旁有夫人宫,附设王船作坊,为台湾王爷信仰的发祥地之一。清光绪七年(1881年)移建今址,现存庙宇为清代建筑,单檐硬山式,檐椽斗拱雕刻精美。民国21年重修。1988年,重新设立董事会,重修庙宇。1991年,购宫左民居改建为四层楼房,作为办公、接待场所。
  十、泉州府文庙
  位于市区中山中路泮宫内,总面积66700平方米,1985年10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在衙城右建有鲁司寇庙,五代改称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移建今址,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修,左学右庙,规制逐步完整。历代屡经修葺,清乾隆间(1736~1795年)大修,现存大成殿建筑仍保留南宋木结构及清初大修原貌。建筑规模宏大,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宽七开间41米,五进深24米,占地984平方米。殿为抬梁式木结构,48根白石柱承托屋盖,正面有8根石雕盘龙檐柱。殿前为露台,须弥座嵌有仰莲、覆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青石浮雕;左右两侧砌有石阶,正中原砌雕龙石丹陛,后改为石阶。台下为拜庭,两旁古榕垂荫。拜庭前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桥面横铺长形条石72块,象征孔门七十二贤人,两边有石护栏,栏柱雕石象,象征太平景象。露台、拜庭、泮池两侧建有东西两庑,全长112米,宽10米,供奉孔子弟子及后代圣贤牌位。泮池前面正中为大成门,面宽三开间,二进深,左有“金声”门,右有“玉振”门,共宽60米,深10米。大成门外为露庭,宽66米,深60米,左右有二栅门,正面各额书“圣城”、“贤关”,背面各额书“礼门”、“义路”。露庭前为棂星门,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建,清重修。门外又有露庭,庭两旁植木棉树数株,再前临濠沟,过石桥即为文庙三门,面对涂门街(棂星门至文庙三门现已改建为中菜市场)。
  大成殿东为明伦堂,面宽五开间22.79米,七进深36.59米。殿前有宽深各36米的露庭;庭前有一池,宽12.65米,长43.80米,上有4米宽的石桥,围以石栏;露庭外为育英门,面宽三开间36.59米,三进深13.70米。明伦堂东,原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的尊经阁(俗称魁星楼),后拆除(故址现为金泉酒店)。
  文庙东西两侧原建有乡贤名宦祠及特祠、专祠10余座,现大部分已拆除,个别保存下来的也已移作他用。文庙南有夫子泉井、海滨邹鲁亭(已废)、洙泗桥等胜迹;棂星门西侧有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建的泮宫门,亦称圣贤门,原为牌坊式建筑,清末改建为楼阁式门楼,尚存。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清净寺
相关专题
开元寺
相关专题
崇福寺
相关专题
承天寺
相关专题
天后宫
相关专题
真武庙
相关专题
元妙观
相关专题
通淮关岳庙
相关专题
富美宫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