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3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档案
分类号:
G279.275.7
页数:
2
页码:
937-938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泉州地区的档案管理情况。文章包括机构设置、档案收藏和利用情况。
关键词:
档案事业
鲤城区
内容
一、机构
1951年,中共泉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分别建立档案室,隶属市委秘书室和市府秘书处。1958年12月,成立泉州市档案馆,统一管理全市需要长期及永久保存的档案。1982年9月,成立泉州市档案局,局、馆合署办公。1988年5月,档案局列入政府编制序列。
二、管理
(一)馆藏档案
1992年,鲤城区档案馆共存档案98个全宗24574卷,资料910种7773册。
旧政权档案保存民国9~38年(1920~1949年)的档案,计5个全宗201卷,内容为晋江县政府、地方法院、邮电局、中国银行泉州支行、培元、晦鸣、泉中、县中、晋中、海疆、培英、惠世护士学校、民生农校、建国商校等单位的国民党、三青团、军、警、特、县属乡公所、群众团体等名册及任免令,章程、规定、函电、报表、刊物、会议记录文件等材料。
现行机关文书档案保存19511992年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会议记录、工作总结、报告、批复、通知、名册、报表等。
专门档案保存1951~1992年人民法院、检察院的诉讼档案,审计局的审计档案以及人口普查档案、林权档案、会计档案等。
其他还保存有关地方历史资料,如《泉州府志》、《泉州华侨史料》等。
(二)室藏档案
文书档案1951年8月起,市府秘书处订立档案管理制度。1957年下半年,实行文书部门立卷、定期归档制度。1959年1月,全市建立34个档案室,全面清理积存文件,立卷10795卷,编写资料14545份,制图表1841张。1961年,全市档案室增至60个。1965年,市档案馆帮助农村社、队清档,共立案卷2509卷。1979年,又协助基层单位清档。翌年,全市完成归档立卷11639卷。1984~1985年,9个公社(场)进行档案整理,共立案5754卷。1986年后,鲤城区档案馆对基层文书档案多次进行重新鉴定整理。
科技档案1959年8月,地区档案局以泉州市为试点,各工厂98%的技术资料均作系统整理编目,计1806件808袋。1982年,全市有78个科技档案室,科技档案3039套4806袋。
城建档案1981年初,成立泉州市城建档案室,集中管理全市重要城建档案资料,年底接受72个保管单位基建档案及图纸1000张。1982年,城建档案室实行派员收集档案资料并参与工程验收制度。1983~1984年,接收档案246袋,照片754张。1985年,城建档案室改为市建委科级建制,计接收城建档案1300卷。1986年升格为地级机构。
会计档案1987年,鲤城区财政局进行会计档案验收,137个单位建立会计档案,验收合格50个单位。1989年验收合格40个单位。1990~1992年,全区会计档案清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接收进馆档案339卷。
三、利用
1958年,档案馆对符合《档案法》开放规定的现行机关文书档案进行解密,由档案所属单位审查,经政府批准后陆续向社会开放,为机关工作、落实政策、写史、修志等提供大量可靠的资料。1959~1992年,档案馆档案利用量为18534人/次、15020卷/次。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