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广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3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广播
分类号: G229.275.7
页数: 1
页码: 930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泉州地区有线广播和调频广播的发展情况。文章主要涵盖了有线广播的发展历程,从设立晋江县人民广播收音站到成立泉州市有线广播电台的过程,还提到了喇叭安装的情况和农村广播的覆盖率。
关键词: 广播事业 发展历史 鲤城区

内容

一、有线广播
  1950年9月,在晋江县文化馆设立晋江县人民广播收音站,以收音机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记录新闻,供地、县领导参考,并在西莱市场、钟楼、花巷、涂山街头、指挥巷口、南百商店、南门兜、聚宝街等处安置喇叭,宣传时事政策。1951年,晋江县人民广播收音站改称泉州市人民广播收音站,市委宣传部长兼任站长,编制2人,配合市文教科和文化馆开展工作,喇叭增至22只。1956年底,成立泉州市有线广播台,1958年改称泉州市有线广播电台,农村实现队队有广播,喇叭数增到957只。1960年3月,改称泉州市广播站,编制6人。1964年,喇叭700只,实行分点广播,市区点为开元公社新峰街,郊区点为满堂红公社王宫大队。1965年春,复称泉州市有线广播电台。1968年3月,实行军事管制;9月,成立泉州市人民有线广播站革委会,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播的新闻。1970年,安装广播载波机。1971年,自办专题节目和文艺节目,固定播音时间。1977~1978年,整顿、恢复全市广播线路,农村入户率(指安装喇叭)达到75%,全市喇叭约2.9万只。1978年,改名泉州市人民广播站。
  二、调频广播
  1973年8月,省广播事业局在清源山建105调频广播电台,市革委会、市广播电台参与筹建,1981年国庆节建成开播。1992年12月,鲤城区建立调频广播发射台,广播线路和调频发射两套传输同时进行。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
涂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