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乐器 演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3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乐器 演奏
分类号: J632.3
页数: 2
页码: 915-916
摘要: 本节介绍了南音乐所使用的主要乐器,包括琵琶、洞箫、二弦、南暖、三弦等,以及打击乐器拍板等。同时也详细描述了这些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突出强调了明代至今仍保留着明代形制的特色。
关键词: 南音艺术 乐器 演奏方式 鲤城区

内容

一、乐器
  南音演奏的主要乐器是琵琶、洞萧、二弦,出自唐、宋或更早年代,历代屡有改进,但至今仍保留有明代的形制。
  洞箫 古称尺八,今制竹管十目九节,按音孔前五后一,能吹奏洞管的C、D、F、G、bB五个宫系乐曲和二弦、南嗳固定演奏乐曲的主旋律,音色典雅浑厚,柔和优美。
  南暖 即南音唢呐,上端铜葫芦头的芯子插入苇制哨子,中端荔木管身,按音孔前七后一,下端铜喇叭,音色明快柔美。
  二弦 木制筒形共鸣体,前口封薄桐木板,琴轸装在琴杆右方,弦线二条系在琴轸把手上,用马尾弓拉奏,音色柔和甜美。
  南琵琶 桐木制,保存半梨形共鸣体、曲项、四相、四弦、双凤眼等唐代形制。明代改造成四相九品,作为南音乐队的主导乐器,适于演奏洞管的C、D、F、G、bB五个宫系乐曲和三弦固定弹奏乐曲的骨干音。母线、三线、二线、子线的音色,分别为淳厚沉抑的低音,柔和明快的中音,坚实清脆的高音,尖锐紧张的最高音。
  三弦 木制长方形圆角共鸣箱的正背两面紧蒙蛇皮,柄长无品,柄上三轸系三弦:左二右一。低、中音浑厚坚实,高音响亮。
  拍板 由五块荔木片串成,演唱者两手执板,左三右二,于乐曲强拍处撩拍。此外还有响盏,小叫、四宝、双铃、木鱼、扁鼓等打击乐器。
  其他 早年南音尚有十七簧笙(实十三音管,其中四管无音),以笙定调,称笙管,打击乐器有十音云锣,现均废。
  二、演奏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南音演唱用南琵琶、二弦、洞箫三件乐器伴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有“节以拍”的记载,三弦是较后才进入乐队的。今以洞萧、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称顶四管,以南嗳、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和响盏、小叫、木鱼、双铃、四宝及扁鼓的立奏合称下四管,下四管演奏指套的称嗳仔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散曲
相关专题
套曲
相关专题
大谱
相关专题
洞箫
相关专题
南暖
相关专题
二弦
相关专题
南琵琶
相关专题
三弦
相关专题
拍板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