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谱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3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谱曲
分类号: J632.3
页数: 3
页码: 913-915
摘要: 本节是对南音音乐的介绍,主要包括了乐谱、琵琶弹拨谱、管门、撩拍以及滚门的概述,在介绍中还包括了散曲、套曲与大谱等南音乐的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 南音艺术 谱曲 鲤城区

内容

一、乐谱滚门
  谱字属于固定唱名的工尺谱,常用的唱腔谱字有电、下、贝X、X、〓、工、8六、X六、赃、士、一、〓X、8〓X、X〓X、仜等。
  琵琶弹拨谱南音声乐曲或器乐曲都应用琵琶的弹拨谱,常用的指法有捻指、点捻、钩甲、休止等20余种。
  管门即调门,常用的有五空、五空四〓、倍士、四空。洞萧定调,调高分别相当于C、D、F、G(五空为C、G复宫系的结构,但以G宫系为主,故以G标之)。另有套曲《妾身受禁》首章第一、二乐句及大谱《四不应》属〓X(bB)宫系。撩拍即节拍,有七撩、慢三撩、紧三撩,叠拍、紧叠拍、慢,分别相当于及散板。
  滚门即曲牌归属的体系,各个宫调系统有各自滚门所属的曲牌或独立的曲牌。
  二、散曲套曲大谱
  散曲即独立唱段的清唱曲,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的《新刻增补戏队锦曲大全满天春》、《精选时尚锦曲摘要一卷》、《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等木刻刊本共载260首,内容多为戏剧中人物的唱腔,如高文举、蔡伯喈、张君瑞与崔莺莺、梁山伯与祝英台、陈三与五娘、薛媛、王娇鸾、王昭君、刘珪、尹行义、商辂、董永、郭华、苏秦、吕蒙正、朱弁、貂婵、颜臣、王魁、王十朋、赵氏孤儿、陶秀寅、刘智远、姜诗、孟姜女等,此外尚有思君、诉负心汉、情恋、写景、祝寿等。
  套曲即标注琵琶弹奏指法的清唱套曲,也称指套,一般以2~7个或更多的乐章组成。清咸丰七年(1857年)《文焕堂指谱》的石印刊本载有指套36套,即《轻轻行》、《一纸相思》、《因为欢喜》、《趁赏花灯》、《自来生长》、《举起金杯》、《照见我》、《我只心》、《拙时无意》、《爹妈听》、《一路行》、《清早起》、《惰梳女》、《心肝跋碎》、《我一身》、《亲人去》、《金井梧》、《对菱花》、《忍下得》、《记相逢》、《小姐听》、《你因势》、《锁寒窗》、《花园外》、《一阵狂风》、《见你来》、《听见杜鹃》、《妾身受禁》、《父母望》、《出汉关》、《玉箫声》、《春今卜返》、《为君去》、《孤栖闷》、《为人情》、《南海赞》,其中《自来生长》、《趁赏花灯》、《心肝跋碎》、《一纸相思》、《为君去》称为五大名套。此外尚有12套,即《想君去》、《所见可浅》、《叹想玉郎》、《亏伊历山》、《搬奏龙颜》、《良缘未遂》、《南绣阁罗帏》、《北绣阁罗帏》、《五更段》、《共君断约》、《弟子坛前》、《飒飒西风》。清末民初,又有《西风起》、《北风落》、《蔷薇序》、《黑麻序》、《玉楼春序》、《梁州序》、《十三腔序》、《罗帏坐卧》、《大小都会》、《恨萧郎》、《百打齐云阵》、《黄五娘》等12套。解放后,新编《江姐》、《泉州古城颂》、《郑成功收复台湾》、《朱弁》、《胭脂记》等5套。
  大谱是写景写物以抒发内心情感和梵呗、咏调的标题性器乐曲。相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有五少先生面君演奏《百鸟归巢》。咸丰年间(1851~1861年),《文焕堂指谱》中载有《三面金钱经》、《五操金钱经》、《八面金钱经》、《四时景》、《走马》、《梅花操》、《百鸟归巢》、《阳关三叠》、《三不和》、《四不应》、《四静板》、《起手板》等12套,其中《四时景》、《梅花操》、《百鸟归巢》、《走马》称为四大名谱,后在抄本中又有《孔雀屏》。清末民初,增入《舞金蛟》、《思乡怨》、《哭皇天》等套。解放后,新编《百花齐放》、《闽海渔舟》2套。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谱字
相关专题
琵琶弹拨谱
相关专题
管门
相关专题
滚门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