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文艺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30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艺团体
分类号:
G249.23
页数:
2
页码:
903-904
摘要:
本节主要属于介绍泉州市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的业余戏剧音乐团体、文工团队、业余乐团和少儿艺术团等方面的文章。文章涵盖了泉州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组织的各种业余文化团体,包括剧社、剧团、乐队和艺术团等。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艺团体
鲤城区
内容
民国时期,泉州组织多种业余戏剧音乐社团,如更俗剧社、启明剧社、人间剧社、柴脚剧社(后称泉南高甲剧社)、南鸣剧社、大众剧社、新峰儿童剧团、泉州剧联社、青年剧社、蓓蕾剧社、公仆剧团、明新剧社、富美京剧馆、工余京剧社、籁如票房、菲兰曼西乐社、以勒西乐社、新华铜管乐队以及昭昧戏剧学会、白鸽音乐研究会等。解放后,泉州市城乡纷纷建立群众业余文艺组织。
文工团队 1950年,成立晋江县宣联文工团,由文化、教育、工商界及居民组成(后改称泉州市文工团),有专业、业余团员200多人,演出方言歌剧《柳树井》、《破镜重圆》、《关二爷整周仓》、《农家乐》、《九件衣》、《美帝暴行图》、《庄严与丑恶》、《毁灭与新生》、《反击》、《花开满山头》、《龙眼熟了的时候》、《绣花灯》、《三姐妹拜年》、《缴公粮》等,出版《小剧本丛刊》。1953年4月,泉州市文工团改组为省公路指挥部文工团。此外,泉州城区、郊区纷纷成立业余文工队,有清真、工人、店员、摊贩、手工业、工商联、消防、海滨、和平、新门、新街、隘南、水门、新峰、浮桥、新华、江南、北峰等文工队以及商业百货文宣队、洋塘小学宣传队、泉州市业余歌舞团等。文工团队坚持业余多样、自编自演,宣传各时期的中心任务,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业余乐团 解放初,泉州音乐爱好者组织星海合唱团、中学合唱团、职工合唱团。1970年,市工人文化宫组建泉州市职工业余乐队,成员100多人,分合唱队、歌舞队、民乐队和管弦乐队。1976年,市文化馆组建泉州市业余管弦乐团,多次参加省、地、市文艺会演,到部队、工厂、农村演出,培养一大批音乐骨干。
泉州侨乡少儿艺术团 1955年,共青团泉州市委组建泉州少年儿童剧团,成员为中小学生。至1965年,多次参加专区和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并获奖。“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4年6月复建,更名泉州侨乡少儿艺术团,址在泉州孔庙。复建后,连续几年参加在福州、厦门、三明等市中心台举办的全省学校音乐周演出,民乐独奏、大合奏获得优秀演出奖,文化部少儿司赠送4大件民乐器以彰其绩。1990年5月,参加在广西柳州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特有)器乐比赛,荣获五项奖励。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晋江县宣联文工团
相关机构
泉州市业余乐团
相关机构
泉州侨乡少儿艺术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