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中 技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25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中 技校
分类号: G71
页数: 1
页码: 84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中的农中技校教育情况。在农业中学方面,1958年创办了几所农业中学,如南台乡农业中学、笋浯乡农业中学等,但在经济困难时期陆续停办。然而,1964年北峰农中和江南农中复办,满堂红新步农中也在1965年复办。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农中停办。在技工学校方面,泉州市创办了福建省汽车运输技工学校泉州分校、福建省粮油技工学校和泉州市技工学校。这些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如汽车修理、电工、粮食加工和制糖工艺等。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技工教育和培训,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总之,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中的农中技校教育情况。
关键词: 鲤城区 中等专业教育 师范教育

内容

一、农业中学
  1958年4月,郊区创办南台乡农业中学(北峰农业中学)、笋浯乡农业中学(满堂红农业中学)、东湖乡农业中学(东涂农业中学)、东海农业中学(东海华侨农业中学)、江南农业中学,共15班,学生680人,教职员36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陆续停办,1963年仅存东海华侨农业中学。1964年,复办北峰农中和江南农中。1965年,复办满堂红新步农中,增办城东农业中学和清源农场半工半读学校。1966年春季,全市共有农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747人,教职员工45人。“文化大革命”中停办。
  二、技工学校
  福建省汽车运输技工学校泉州分校 1978年8月创办,址设泉州市汽车运输总站一侧。1992年,设置汽车修理、汽车驾驶、汽车站务管理、电工等4个专业,有学生458人,教职工51人。
  福建省粮油技工学校 1979年6月省粮食厅创办,址设龙头山面粉厂(1986年迁入北门外马加坡新校舍)。开设粮食加工和油脂制取两个专业,面向全省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1982~1983年改招在职职工。1992年,开设碾米、制粉、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粮油储藏等5个专业,有学生530人,教职工50人。
  福建省粮食职工中专学校 1984年创办,附设于福建省粮油技工学校内。1987年以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开设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粮油食品加工、粮食加工、粮油保管、粮油机械维修等6个专业,每年在校学生300人左右。
  泉州市技工学校 1979年创办晋江地区技工学校,址在南安后井村,1986年更名泉州市技工学校,迁鲤城区北门外潭尾村。先后开设汽车修理、锅炉运行与检修、维修电工、维修钳工、车工、制糖工艺、造纸工艺、微生物发酵、啤酒发酵、啤酒设备保全维修、工艺美术、微电脑应用、烹调、建筑装修、电工技术、仪表与自动化、服装设计、财会、营业销售等专业。1992年,开设锅炉运行与检修、维修电工、钳工、仪表与自动化、服装设计、财会等6个专业,有学生500人,教职工54人。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