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唐至清代兵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22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唐至清代兵事
分类号: E289.57
页数: 3
页码: 803-8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农民起义、抗倭斗争、反鸦片侵略以及一些社会事件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军事 重要兵事

内容

黄巢义军南下泉州唐乾符五年(878年),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渡长江由江西入福建,连下闽中诸州,渡海南下泉州。泉州城列兵防守,义军见有防备,转经南安入同安,下漳州。
  王潮据泉州唐中和年间(881~884年),江淮寿春人王绪乘乱拥众自立,率兵攻光州,王潮与弟审邽、审知投王绪。王绪被荐为光州刺史后,恐被人吞并,率众南下。光启元年(885年)八月,王绪军至南安境,王潮三兄弟擒拘王绪,诸将拥王潮为主帅。时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军民怨恨,请王潮队伍入城。王潮招抚离散,均赋缮兵,吏民悦服,朝廷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审邽代泉州刺史。
  留从效破朱文进军五代闽永隆六年(944年)三月,拱宸部将朱文进政变,自立为闽王,称臣后晋,委黄绍颇为泉州刺史。十一月,泉州散指挥使留从效杀黄绍颇,归顺殷王王延政。朱文进闻变,命部将林守谅、李延锷率兵2万攻泉州,留从效迎战,斩林守谅,俘李延锷,大破福州兵。
  林居裔义军兵败泉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林居裔领导农民在仙游起义,自称平西王,率义军向泉州进逼,沿途农民纷纷加入,队伍达万人以上。同年十二月,围攻泉州城,在城内外(援兵)官兵夹击下退走,又遭泉州兵马都监夜袭,退仙游游洋山区。
  韩习平息兵变宋绍兴元年至十九年(1131~1149年),韩习任泉州通判,代理掌管泉州府事务。时上级调泉州郡城守兵往他处驻防,士兵怕长途跋涉,暗中约定出城后叛乱,被习获知。刚好刘宝带兵到临漳门抓捕盗寇,韩习暗中通知刘宝,借其军队100多人,埋伏于城门四周。企图作乱的士兵刚进城门洞,即被全部擒获,为首者被杀,其余继续到他处驻防。
  南宋泉城兵变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赵昰由福州航海入泉州湾,市舶司提举蒲寿庚拒命护从。景炎二年,元将唆都攻至泉州,蒲氏降元。宋将张世杰从海上回师袭击泉州,破坏蒲氏商船,蒲氏杀宋室3000多人及在泉州的士大夫、淮兵数千人。张世杰围攻泉州90日不下,退潮州。
  赛甫丁和那兀纳叛乱元廷歧视汉人,推行“联色目以控制汉人”的政策,征调一批波斯军来泉州,连同蕃商水兵组成“义军”,赛甫丁被提为行省参政和“义军”万户。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赛甫丁勾结另一“义军”万户阿迷里丁(色目人)举事,妄图建立“亦思巴奚王国”,对抗元朝当局。至正二十二年二月,蒲寿庚的孙婿那兀纳杀阿迷里丁自立。至正二十六年三月,陈友定命林珙率水军、自率步骑兵水陆两路南下泉州,进军仙游的那兀纳急收兵入泉,组织防御。五月,省军兵临泉州,城内千户金吉、龚名安等人夜开西门迎入,活捉那兀纳,结束“亦思巴奚”历时十年的割据局面。
  邓茂七义军转战泉州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邓茂七领导佃农在沙县起义。十一月,一路人马攻下德化,继入永春、安溪,直抵泉州。知府熊尚初出战大败,于城南五陵坡被擒杀,义军转攻同安。
  泉州抗倭斗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自海口登陆攻福清,并南下攻泉州,泉州卫指挥童乾震率其子童养锐、千户白仁、义士陈学书,带兵三百迎战于东岳,自申至辰,杀死杀伤倭寇十多人,因援兵不继,乾震、白仁、学书均战死。嘉靖三十七年五月初,倭寇攻泉州府城未下他去。嘉靖三十八年三月,倭寇又攻泉州,至石笋桥(今浮桥),焚烧民宅后转攻安平不克,又至郡城南门新桥,佥事万民英在桥上建门御敌,乡兵乡民退入城时,挤圮桥栏,坠江死者千余人。倭寇冲开桥门进至车桥头,大焚民居,军民共同守城,寇转攻同安。嘉靖三十九年正月,一股倭寇从浔美登陆,焚烧抢劫至车桥头,一股从法石登岸至南门城下。嘉靖四十年正月和嘉靖四十五年春,倭寇再犯,都被戚继光、俞大猷的部队和地方官兵截击逃遁,余党于隆庆三年(1569年)被指挥张奇峰斩获无遗,遂绝迹。
  计擒贼首潘若海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十月,泉州参将黎鹏举招抚兴化贼首潘若海。泉州分巡佥事万民英授予官职,安置在府城内,协助抵御倭寇。潘若海原性不改,部下横行不法,时常抢劫,伤害百姓。鹏举和民英两人设计,在府城双门(现中山北路钟楼附近)前擒杀潘若海,百姓得以安宁。
  吴觐兄弟起义罗溪乡民吴觐、吴二、吴尾三兄弟拜乡中拳师黄学官学拳术。明朝末年,泉州城郊附近乡村农民相继组织“斗栳会”,抗租抗税。吴觐被推为首领,聚众500多人,公开向地主派饷1。清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吴觐正式宣布起义,在半岭庵、香炉、玉叶建立3个大寨和6个小寨,招兵买马,训练士兵,打击劣绅,救济贫民,摧毁地主武装,队伍发展至数万人。顺治五年十一月,清军在地主武装向导下“围剿”义军,施用奸计,各个击破,吴觐兄弟三人先后殉难,起义失败。
  反鸦片侵略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月间,英国装载鸦片的一艘轮船抛泊大坠海面,被舟师开炮轰走。道光二十三年,英殖民军派军舰进犯泉州湾,直至洛阳桥下。晋江惠安一带1307乡组织民兵10万人英勇抗击,把英舰轰出。
  小刀会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小刀会占领厦门,建立政权。晋江三合会首领蔡俭闻讯集众1000余人起义,占安海,进军泉州,因兵力不足,先后失利,部分会友渡海到南洋谋生。
  红钱会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红钱会首领林俊在永春起义,转战于永春、德化、仙游一带。咸丰七年二三月间,太平军首次入闽,林俊在泉州、南安交界的大罗溪一带聚众万人,两次攻打南安县城和泉州府城,均未得手。七月,林俊挥师北上欲与太平军(时已折回江西)会师未能实现,在回师途中于顺昌县被乡勇杀害,部分义军留在顺昌继续斗争,部分退回永春、南安,同治四年(1865年)被镇压。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文进
相关人物
黄绍
相关人物
黄绍颇
相关人物
王延政
相关人物
林守谅
相关人物
李延锷
相关人物
林居裔
相关人物
刘宝
相关人物
宋景炎
相关人物
宋端宗
相关人物
赵昰
相关人物
蒲寿庚
相关人物
张世杰
相关人物
陈友定
相关人物
林珙
相关人物
龚名安
相关人物
邓茂七
相关人物
熊尚初
相关人物
童乾震
相关人物
陈学书
相关人物
万民英
相关人物
戚继光
相关人物
俞大猷
相关人物
张奇峰
相关人物
黎鹏举
相关人物
潘若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寿春镇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
临漳县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商水县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五陵镇
相关地名
海口市
相关地名
福清市
相关地名
安平县
相关地名
兴化市
相关地名
海原县
相关地名
罗溪乡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安海镇
相关地名
南洋镇
相关地名
顺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