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军事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20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军事机构
分类号: E2
页数: 2
页码: 790-79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从唐至清代、民国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事机构。
关键词: 鲤城区 军事 军事机构

内容

第一节 唐至清代机构
  唐、宋泉州州治所在地设有专门军事指挥机构,管理地方驻军的官吏,由知州兼任,称州将。元代,泉州置宣慰司大元帅府,辖上、中、下三万户府,另有泉州左副翼万户府、湖州翼万户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清顺治三年(1646年),泉州置福建提督军门。顺治十七年另置水师提督,提督军门只辖陆路标下中、左、右、前、后五营;顺治二十三年,增设泉州城守营。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机构
  辛亥革命初期,泉州设有军事机构。后军阀混战,没有固定军事机构,进出部队各行其是。其间出入的部队有靖国军、保安会、护法军、讨贼军等。
  泉州地方司令部民国元年(1912年)设置,有执事宫13人。10月底,与漳州地方司令部合并为漳泉地方司令部。
  绥靖主任公署民国21年,设驻闽绥靖主任公署,驻晋江县城,民国30年元月裁撤。
  第四行政督察区保安司令部民国27年,为适应抗战需要,设在仙游的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迁驻晋江县城,保安司令部随之迁入。
  闽南抗敌自卫团司令部民国27年5月,八十师副师长钱东亮在泉州师部成立闽南抗敌自卫团司令部,钱东亮自兼司令。民国29年2月裁撤。
  晋江县抗敌自卫团司令部民国27年7月成立,县长兼司令。司令部初设明伦堂,后迁县后街三山会馆,民国28年秋移至县政府。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构
  泉州军分区1949年10月上旬,由华北南下干部、华东随军服务团、解放军第16兵团以及闽西、闽中游击队等四方面抽调部分人员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第五军分区,辖有警备团和7个县大队以及县区人民武装部。1951年5月,改称晋江军分区。1986年元月,改称泉州军分区;4~6月,各县、区人武部改为地方建制。
  鲤城区人民武装部1953年2月,建立泉州郊区人民武装部,设军事科、动员科、政工科。1954年9月,改称泉州市兵役局。1959年12月,改称泉州市人民武装部。1977年,动员科归人军事科,增设后勤科。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武装部。4月,改为地方建制的副县团级单位。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