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防务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20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防务工程
分类号: E95
页数: 2
页码: 789-7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鲤城区的人防工程和设防工程建设历史,包括在1958年建设设防工程、1949年至1955年建设简陋的防空工程、1964年修建新的人防工事、1969年至1976年进行战备大动员构筑各种工事、1977年至1980年重点抓市区主千道地下人防工程建设、1982年至1985年进行人防工程的加固改造和配套维护管理、1992年的鲤城区人防工事情况等。
关键词: 军事 军事设施 防务工程

内容

一、设防工程
  1958年,驻军在鲤城区近郊山间建设设防工程一处,总长1344米,质料多为花岗岩和风化石,可作部队临时指挥所,或作为隐蔽作战、疏散伤员、隐蔽群众的工事。1977年3月,由泉州市人武部接管。
  二、防空工程
  鲤城区人防工程建设重点在市区。1949~1955年,人防工程建设非常简陋,居民以小组为单位,挖防空壕、单人掩体543个,可容纳58298人,占市区人口68%。1956年8月,人民工程被洪水冲毁殆尽。
  1964年反空降战备中,群众出力,政府补助,修建新的人防工事。元月,泉州市防空指挥所破土动工,1965年10月竣工,面积337平方米,内有通风、滤毒、供水、取暖和消毒、防化、卫生等设施。
  1969~1976年,全市战备大动员,每人每年义务劳动25~30天,构筑各种工事1.39万平方米。1977年,重点抓市区主千道地下人防工程建设,投入12万个劳动日,构筑工事4184.5平方米。
  1978年,逐步从以战时为主转向平时战时结合,注重工事效用,缩短战线,保证重点。至1979年,完成18935平方米构筑任务。1980年,新建工事3022平方米,主干道工程6100平方米,市区地下人防工程连接沟通,被称为“地下长城”。
  1982年以后,人防工程建设主要是加固、改造、配套、维护管理,由市人防办直接组织实施。至1985年,新增工程面积5474平方米。1992年,鲤城区有人防工事的单位43个,总面积40157平方米,其中市区20983平方米,郊区19174平方米。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