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干部调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1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干部调配
分类号: D630.3
页数: 2
页码: 710-71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泉州市人事科在1952年后协同市委组织部调整各系统之间县科局以下干部的调动,之后根据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调配工作。1984年建立人才交流,1986年试点引进人才政策,1990年为重点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992年成立鲤城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关键词: 鲤城区 劳动人事 干部调配

内容

一、组织安排
  1952年市人事科成立后,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协同市委组织部开展各系统之间县科局以下干部的调动以及干部调入、调出泉州市的工作。主要为中心工作、重点工程、新扩建单位配备干部,对使用不当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精简机构中的编余人员以及夫妻两地分居的干部进行适当的调整。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挂帅”,干部的调配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文化大革命”以后,调配工作恢复正常,根据干部“四化”建设的需要进行改革,减少审批层次,简化调配手续,下放企事业单位人事调配权力,提高工作效率。1990年以前,因提拔任命调换工作岗位及配合中共鲤城区(泉州市)委抽调干部参加中心工作的共达5212人次,其中调整学非所用206人次,抽调干部参加中心工作的2483人次,新、扩建单位配备干部及充实基层领导的2524人次。至1992年,区人事局计办理调入1302人次,调出902人(不含地、市合并时交流的数字及中小学教职员工调出数)。
  二、人才交流
  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呼唤着人才市场的建立。人才交流作为新生事物,首先挣脱干部计划管理体制的束缚。
  1984年7月,泉州市人事局通过摸底调查,摸清市各部门人才分布、使用、余缺等情况,全市计需各种专业技术干部和专业技术管理干部272人,当年引进技术干部178人,其中工程师32人。
  1985年3月,举行晋江地区、泉州市人才交流会,参加交流洽谈的有来自北京、天津、浙江、广东、四川、陕西、河南、贵州及省内各地区(市)的科技人员共2000多人次,填表推荐给具体单位洽谈370人,当场发调令24人,调档15人,发商调函164件次,共201人。
  1986年,大批科技干部上调,科技人员缺乏。同年8月在鲤中街道办事处设立经济技术管理站,开展引进人才、搞活乡镇(街道)、科技人员管理企业工作的试点。越年,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建立办公室统筹派入乡镇、街道企业人员的退休基金,以解决派人人员的“老有所养”问题。当年,全区共引进61人。
  1990年,为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协昌饲料厂和东海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区重点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3人,并吸收48名各类科技干部进入各级各部门经济技术管理站。
  1991年,接收、介绍数十名非统配大中专毕(结)业生、10名统配生到乡镇、集体和“三资”企业工作,越年又为基层和企业单位推荐30名自费生。
  1992年2月,成立鲤城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