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基金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104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基金会
分类号: C913.7
页数: 3
页码: 691-6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创立了多个教育福利基金会,包括泉州人民教育基金会、仰恩基金会、贤銮福利基金会等,这些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并奖励优秀的师生和管理人员。
关键词: 鲤城区 基金会 社会团体

内容

自古泉民敦厚,乐善好施,义举成风。民国9年(1920年),树兜、高山先后成立明新学校董事会、高山小学校董会,捐资办学。解放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知名人士、爱国华侨、地方企业家慷慨解囊,踊跃捐输,纷纷集资,先后创立24个教育福利基金会,基金约合人民币4500万元。年年奖励教学成绩优异的师生和管理人员,对促进鲤城城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质量的提高,功莫大焉。
  第一节 泉州人民教育基金会
  1988年6月,鲤城区政府拨款20万元,筹建泉州人民教育基金会。1989年1月,基金会成立,会长黄联钏钏,常务理事17人,会址在温陵路北段经协大楼。基金总额人民币120万元、港币12万元。至1992年,共奖励教师2856人,集体193个;奖励学生3486人次,集体141个。累计发放奖金人民币32万元,其中奖教23万元、奖学9万元。
  1992年,爱国华侨金淑琼捐资100万美元,创设吕志明奖学基金委员会,隶属泉州人民教育基金会,金淑琼被推举为基金委员会终身主席。基金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颁奖大会,以银行存款利息的60%作为奖金,40%的利息再存入银行,以扩大本金。
  第二节 仰恩基金会
  1987年7月成立,设理事会,理事长吴庆星,会址在马甲镇仰恩大学畔,基金总额600万元人民币(下同),由香港和昌集团董事会主席吴庆星提供。基金会成立后,每年发放仰恩大学奖教、奖学金额60万元。至1992年,累计发放奖金300多万元。
  第三节 泉州贤銮福利基金会
  1986年由爱国华侨何瑶煌捐资500万元人民币(下同)创建,会长何瑶煌,下设理事会。理事会每三年换届改选一次,理事长侯昭雄。会址在九一街口贤銮福利大厦,现有基金644万元。每年发放奖励金一次,奖励项目有:中、小学生升学奖;高考优秀生、保送生奖;师范生奖;大学生嘉奖;研究生奖;连捷奖;华侨大学留学生奖;华侨大学教师出国进修奖;科技成果优秀奖等。出国留学生奖每年1人,奖金10万元;博士研究生奖金每次每人5000元;硕士研究生奖金每次每人3000元;高考成绩优秀生每人奖金1500元;初考成绩优秀生每人300元。至1992年,计发奖金7次,累计发放奖金190万元。
  第四节 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
  1988年3月成立,设理事会,理事长陈守仁,会址在浮桥镇王宫村,基金总额1295万元人民币(下同)。基金会成立后,兴办幼儿园,资助鲤城区残联、福利院、老人协会、老体协等,每年开展一次奖教、奖学、奖励学术成果的活动。至1992年,捐资公益事业和发放奖励金累计达290万元。
  第五节 满堂红中学教育基金会
  1990年6月成立,设理事会,理事长吴序良,常务副理事长吴世煌,理事19人,会址设在浮桥镇满堂红中学,基金总额400万港元、20万元人民币、1.1万美元。
  基金会每年开展奖教奖学活动,奖励满堂红中学师生和行政人员。指导学生高考成绩显著的教师,每人每次奖金5000元人民币(下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单项比赛得奖的教师,每人每项最低奖金100元;考入重点高等院校的学生每人奖金3000元;参加各类单项比赛得奖的学生,每人每项最低奖金50元。至1992年底,累计发放奖金72万元。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