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0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分类号:
D634-0
页数:
2
页码:
686-6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归国华侨联合会是一种民间组织,旨在为归侨提供服务、维护归侨权益和促进家乡发展。该组织在泉州市鲤城区有一定的历史和影响力,曾一度停止活动,但在1978年恢复并改名为鲤城区归侨联合会。
关键词:
鲤城区
归国华侨
联合会
内容
一、组织沿革
1950年12月,成立晋江县归国华侨联谊会城关分会。1951年1月,改称泉州市归国华侨联谊会,1956年又改为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址在新门街。“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78年3月恢复。1986年1月,改名为鲤城区归侨联合会。
二、历次代表大会
1951~1956年,实行会员大会制度。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审议一年来工作,研究提出今后一年的工作意见;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1956年以后,实行代表大会制度,由各乡(镇)、街道和各系统选举产生归侨、侨眷代表参加,5年召开一次,审议、批准侨联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决定工作任务;选举新一届委员会委员。
三、主要活动
1951年,市侨联建立手工业缝纫部,安置贫苦和失业侨属20多人。10月,开办民校,组织归侨、侨眷25人参加学习。1953年秋,筹办泉州市华侨补习学校,开办3个预备班和1个初中班,学生200多人,师生均为归侨、侨属。同年,协助晋江专署侨务科创办泉州华侨服务社,安置归侨、侨眷就业。
1955年,泉州市人民政府采纳市侨联建议,在市区孝悌巷、模范巷一带兴建华侨新村。至1966年初,共建楼(平)屋54幢(座),侨建汇款120万元左右。
1960年,印尼反华排华,市侨联成立接待印尼难侨安置小组,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先后接待难侨3700多名,分别安置于泉州市华侨塑料厂和双阳华侨农场。
“文化大革命”期间,市侨联被迫停止活动,一些有威望的老归侨被加上各种罪名,深受其害。
1978年,市侨联协助侨务部门接待安置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难侨892名。随后,市侨联经多方调查,反复核实,又协助政府为市侨联副主席王济弱澄清问题,为归侨史玉思平反冤案,为市侨联副主席赵祖培、侨眷苏秋涛、蔡沂清、彭乃成等澄清“文化大革命”案件、老案和纠正吴宗文处理过重的案件。1979年10月,创办泉州侨属针织厂,来料加工羊毛衣。同年12月28日至翌年元月10月,全国侨乡、侨联工作座谈会在泉州市召开。1984年10月,市侨联、市集邮协会在市青少年宫联合举办集邮展览会。
1985年11月,在温陵路东侧兴建的泉州侨联大厦落成开业。
1987年,鲤城区侨联对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情况进行调查,帮助7名家住鲤城区的该团成员解决工资、住房及往港探亲等问题。年底,建立鲤城“归侨之家”。
1990年1月,与区侨办联合走访慰问70多名较有影响的归侨、侨眷。1992年,走访慰问51户贫侨,发放贫侨补助款1.1万元。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济弱
相关人物
史玉思
相关人物
赵祖培
相关人物
苏秋涛
相关人物
蔡沂清
相关人物
彭乃成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泉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泉州市华侨塑料厂
相关机构
泉州侨属针织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