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政务纪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0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政务纪要
分类号:
D625
页数:
8
页码:
646-653
关键词:
鲤城区
政务纪要
政府
内容
一、巩固政权,安定社会
1949年9月9日,泉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1日,军管会政务处接管晋江县政府、法院等18个机构,财经处接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11个单位。9月13日,晋江县人民政府开始办公,随即大力组织民工、船只、汽车、筹借粮食,开展支前工作。11月起,农村工作以剿匪反霸为中心,结合减租减息与合理负担情况,征集公粮,开展生产自救,废除保甲制,建立基层政权,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市区开始户籍整理,并建立各级户籍管理组织,禁用银元外币,取缔工商业者非法经营活动,努力恢复生产,稳定物价,整顿交通秩序,维护人民生命安全。
1950年10月,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至1951年,全市有6.95万人签名反对美帝国主义重新武装日本和要求5大国缔结和平公约;有84410人参加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赴朝慰问团代表、志愿军英模代表的报告会,受到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各界人民捐款可购买战斗机3架;有207名学生、工人参加军事干校。
1950年10月,开展大规模镇压反革命活动,泉州市接连逮捕两批反革命分子,根据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分别处理;举办反动党、团、特务人员登记;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进行对反革命分子的管制。至1952年底,基本肃清反革命组织和反革命分子,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951年1月成立泉州市,晋江县人民政府迁驻青阳。3月,在南台区环山乡进行土地改革(简称“土改”)试验。6月,在郊区全面进行土改,年底结束。10月,市区街道相继开展土改,至1952年1月结束。12月,全市党政、经济部门进行“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计有干部及勤杂人员729人参加。1952年6月结束。
1952年上半年,开展“五反”运动(即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偷窃国家经济情报)。通过运动,教育民族资产阶级,加强工人阶级的领导,保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执行,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
1955年9月起,全市进行肃清内部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工作,至1959年4月结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党政机关受到冲击。1967年1月,市人民委员会被造反派非法夺权。2月,由人民武装部成立“革命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日常工作。6月,成立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辖区泉州市属其管理。1968年9月,成立军代表、干部代表、群众代表“三结合”的泉州市革命委员会。1975年,邓小平土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形势明显好转。1976年2月,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社会再度混乱。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揭批与江青反革命集团有关的人和事,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调整和充实各级领导班子,纠正、平反“文化大革命”期间及其以前历次政治运动的冤、假、错案,促进安定团结。
1986年1月后,鲤城区人民政府继续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发挥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而不懈努力。
二、经济建设
(一)农业
1951年在土改的基础上,组织互助组、合作社,进行查田定产,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改进技术、兴修水利,进行一连串抗灾害斗争。1952年,全市有420个互助组。
1953年,继续开展互助合作运动。1955年9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至1956年1月,基本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参加合作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8.45%。与此同时,开展农业增产运动,大力兴修水利,建成溪乾水利,修建防洪堤,扶持副业生产。1957年总产值比1953年增长151%,年均增长20.2%。
1958年10月,郊区3个乡成立人民公社。“大跃进”期间,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生产上搞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分配上搞“一平二调”,经济上吃“大锅饭”,搞部分供给制。加上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挫折。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加强农业战线。1963年后,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兴修水利,造林种果,推广农业技术和科学种田,1965年,粮食总产2.98万吨,比1958年增长5013%,平均亩产528公斤,比1957年增长52.65%。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干部、群众的努力,1971年粮食总产5.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76年,因受“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影响,粮食总产比1975年的5.4万吨下降5.3%。
1978年,由于抓紧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副食品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当年粮食总产7.43万吨,多种经营达825万元,社队企业总产值1250万元。
“六五”期间,建立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抓紧农业基本建设和以科学种田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改造,加快城市副食品基地、鲜活商品出口基地建设,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6%。
1986年后,实施粮食丰收计划,依靠科技,改善生产条件和关键性增产措施,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商品基地建设、抓紧以龙眼为主的水果生产和水产养殖、蔬菜、肉蛋生产,向城郊型经济发展。1992年,农业总产值1.96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1.43亿元,乡镇财政收入5433万元。
(二)工业(手工业)
1951年创办麻袋、针织、皮革、砖瓦4个生产自救工厂,工业、手工业厂家大幅度增加。1952年工业产值比1949年增长146%。
1953年,对手工业实行加工定货与包销,建立、巩固手工业合作社,发展生产小组,1956年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推行计划、技术和财务成本管理,大规模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先进生产者运动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后创办机器厂、酒厂、药厂、机制糖厂、织布、卷烟、电池、墨水、综合食品厂等企业;1957年兴建全省最大的面粉厂。是年,工业总产值达3282万元,比1952年增长141%。
1958年“大跃进”期间,提出苦干5年,把泉州建成以食品、化学、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和文化城市,大办工业,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导致国民经济失衡。
1961年后,贯彻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缩短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战线,充实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精简职工,努力为农业生产服务,开展学大庆和增产节约运动,改进企业管理,建立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1965年,工业总产值7509万元,比1962年增长53%。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业发展缓慢。1975年,贯彻整顿方针,经济形势好转,工业总产值达1.53亿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认真贯彻《工业三十条》,狠抓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整顿。1978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
“六五”期间,优先发展电子、食品、轻纺和手工业、改革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和经济核算,扩大企业自主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抓好重点企业,抓紧技术改造、外引内联和扭亏增盈工作,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81~198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7.08%。
1986年起,扶持街道、乡镇和部门工业,引导资金投向,实行财政贴息优惠,银行贷款优先,加紧工业小区、工业大楼建设,择优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形成具有特色的工业体系。吸收利用侨资、台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手套、包袋、工艺陶瓷等出口拳头产品,增强竞争和创汇能力。1992年,全区工业企业2308家,总产值20.78亿元,实现税利2.27亿元。
(三)商业(供销)
50年代初,成立一揽子贸易公司,创办公营泉州土产行和公私合营泉州信托行,建立统一管理、经营的百货、花纱布、粮食专卖、土产、煤建等专业公司和集体所有制的代销合作社。
1952年下半年,针对“三反”、“五反”后出现的市场萧条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活跃经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1953年11月,开始实行粮食(油料)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至1964年,完成粮食统购任务1027.9吨,统销大米1.4万吨,保证供应和粮食价格的稳定。随着国务院《城市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贯彻,粮食工作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
1953年,通过统购统销与加工定货,改造私营工商业者848户。1954年,基本完成对百货等主要行业私营批发商的改造,零售商也初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6年1月,政府批准工商业者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申请,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与此同时,加强市场管理,开放自由市场,扩大城乡物资交流,调整工商关系和商业网点,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供销合作为助手,集市贸易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商业体制。1956年,社会商品零售额3541万元,比1951年增长61%,物价基本稳定。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导致商品供应极其紧张。1959年下半年,主要副食品和工业产品实行凭票供应。1961年贯彻“八字”方针,经过调整,国民经济有了转机。1962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319万元,1957年增长39.2%。1964年逐步取消票证。1965年,社会零售商品零售总额5210万元,比1962年下降2%,但零售物价指数下降4.26个百分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供应紧张,加以极“左”思潮泛滥,小商小贩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加以限制,全市商业网点被乱砍、乱并,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后果。1975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市场趋于活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821万元,比1965年增长50.1%。
“六五”期间,调整商业网点,商业流通部门实行经营责任制,下放权力,蔬菜、猪、肉放开经营,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加强市场管理,严格控制物价。1981~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5.6%。
1986年起,商业、供销系统全面推行经理(主任)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加强市场设施建设,增加、扩大销售网点。为了增加有效供应,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与1985年比,1992年猪肉购销分别增长11.6%和75%;蛋品购销分别增长146%和82%;水产品购销分别增长12.9倍和10.9倍,商业贸易市场繁荣,物价基本稳定。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8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10.78%,商业系统利润总额占全市的73.8%
(四)对外经贸
1980年后,贯彻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加强对外交流,大胆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合资、合作经营;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技术援外等工作。1985年,全市中外合资企业25家,利用外资821万美元,90多个工厂企业承担来料加工业务,收入210万美元。同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由1980年的4186万元增至7304万元,1987年达1.25亿元。1988年8月,鲤城区外贸公司撤销,并人泉州市外贸公司。在外经贸体制改革中,鲤城区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创办“三资”企业和开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1990年,全区“三资”企业创工业总产值2.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8%
三、社会事业
(一)科技
1958年,中共泉州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指示》,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科学普及工作。1960年成立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一些科研机构,取得一些科技成果。
“六五”期间,随着全国、省科学大会的召开,泉州市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恢复和发展科技管理机构和一些研究机构,不断取得科技成果。
1985年后,积极推行科技体制改革,多渠道引进人才、技术、产品。1991年制定并实施《关于“八五”期间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决定》,新上项目20多个,进一步普及科技知识,大力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开展科技扶贫、实施“星火”计划数十项。1992年底,鲤城区首届科技进步奖评选,27个项目获奖。
(二)教育
1949年9月底,军管会文教处接管学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除国家拨款外,通过地方财政、城乡集体集资等渠道兴办教育事业。先后对接办的11所中学和专业学校分期分批进行校舍改造,扩建和新建学校。至1952年,有中学11所,学生近6000人;小学27所,学生万人。同时,创办职工业余学校、民校,开展速成识字运动等,发展工农教育。
1953年后,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调整组织,加强教学中的政治思想性,设立教研室,进行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制度和工农教育。至1957年,中小学教师比1949年增加1倍
1958年后,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发展各级各类学校。
1961年后,贯彻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调整,发展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至1965年,全市有中学20所,学生11652人;小学211所,学生39873人,比1957年有很大发展。
1981年开始,加速发展农村幼托事业,加快普及小学教育步伐,积极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开展扫盲工作。1985年,基本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5年后,贯彻《义务教育法》,实施《泉州市鲤城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增加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进步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改进学校德育工作。1992年,全区提前一年宣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市区及近郊5个镇实施中等义务教育。幼儿园入园率和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保持全省前列,完成45所中、小学“十配套”建设,“六项督导”经省复评达到优级水平。
(三)文化体育
1949年9月至1952年间,泉州军管会接管民众教育馆(后改为文化馆),开办泉州新华书店,创办《泉州日报》,成立泉州文工团和大众剧社(后改为泉州高甲戏剧团)。在此期间,市区和近郊纷纷建立图书馆、文化站、俱乐部、文工队、合唱团等,开展业余文化活动。与此同时,体育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底,晋江专区首届运动会在泉州举行。
1952年后,贯彻戏剧改造政策,加强剧目审查,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民间舞蹈《采茶灯》改编为《采茶扑蝶》,拍成电影;《陈三五娘》拍制为舞台艺术片。
1953年,建立泉州市工人文化宫,1956年创建泉州市少年宫。在此期间,整顿改造个体书摊;扶助和发展业余创作;1957年举办首届美术作品展览。1959年10月,泉州影剧院(宽银幕)落成开业。
60年代,排演革命现代戏,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市高甲戏剧团上演的《连升三级》被誉为“南海明珠”,群众业余文艺活动有较大发展。在此期间,面向基层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国防体育活动,运动水平明显提高。
“六五”期间,认真落实党的文艺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注重发展南音以及高甲戏等传统戏曲,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地方史研究,普遍开展各种项目体育运动,人民健康水平与体育竞技水平有所提高,对外体育交往明显加强。
“七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队伍、业务、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对外文化交流。调频广播电台、电视差转台、东湖电影院投入使用,城乡普遍建立文化馆(站)俱乐部。1990年5月,鲤城区举行首届群众文艺创作汇演。民俗文艺在全国活动中成绩优异。
(四)卫生计划生育
50年代初,结合抗美援朝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各种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鼠疫、霍乱、天花、疟疾等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中西医结合疗法得到推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很大改观
1953年后,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顿、巩固医疗机构,开展疾病防治,推广新法接生,各种烈性传染病基本消灭。至1957年,计十有医院、卫生所51个,医务人员870人,病床531张。1961年后,组织医疗队,发动医务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水肿病、肠道传染病等疾病防治,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65年,诊疗所增至106个,病床增至1165张。
“六五”期间,整顿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医院管理,提高防病能力。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严控人口增长。1985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9‰以内。
“七五”期间,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加强卫生监督和防疫工作。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卫生部门考评基本达标。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生育政策,加强网络建设和孕前管理。1992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0.7‰,计划生育率为85.7%6。
四、城市建设
1951~1952年,疏通八卦沟,修补新门街等车道,新铺水泥路面4条,兴修南、北菜市场,修建桥梁公厕,成立清道队和粪便管理处,城市面貌有很大改观。同期,邮政局和电报局合并为邮电局,设网所9处。
1953~1957年,逐步改造旧城市、新铺路面,改善路灯设备,兴建青年乐园和游泳池,扩建华侨新村,成立环卫处。
19581965年,兴建华侨大厦,新辟九一路,建立江滨公园,整修路面,扩建职工住宅。
1965年,成立泉州公共交通公司,并建车站,1978年后,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较快,除公交车辆,还增加轿车、客车出租。
“六五”期间,泉州成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采取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办法,合理布局,加强对文物古迹、名人故居、风景名胜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港口、住宅、道路、供水、公用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兴建泉州大桥,改造东街,对东大路、新华西路进行路面铺设,实现街巷石路化。新建东区自来水厂。抓“三废”治理,实施根治八卦沟方案。1981年,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1982年,翻建、新建石混公厕52座,实行自来水冲洗。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机构,狠抓违章建筑、城市清洁卫生、交通等突出问题。
1985年,居民用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57%,城市保洁面积43万平方米。
1986年后,市政工程建设快速发展。至1992年,新建泉秀路、东湖路、刺桐路、丰泽街、田安路等主干道,一般宽度20~32米,个别宽42米。改建次干道有打锡巷、庄府巷等20多条。一般宽8~12米,个别宽20~24米。1986年西区水厂第三期工程完成。1989年,北区水厂第二期工程完成。两厂供水管道并网,日均供水6.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87.6%。城市环境、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市政设施日臻完善。至1992年,城区设密闭式垃圾转运场6个,垃圾处理场1个,公共厕所89座,水冲式50座。市区主干道、次干道和小街巷分别由环卫处和居委会负责清扫,城市保洁面积达54.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1.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2.6平方米。
五、行政监察
1952年,市人民政府成立监察委员会(1958年改为监察局),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监察贯彻执行农业增产计划、互助合作政策情况;检查粮食、油料作物、土特产等重要物资计划收购、供应、保管以及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农业贷款发放、救济款发放的落实情况。监督经济部门对国家资财的收支、使用和保管。1954年,严肃查处犯有贪污罪的市税务局干部和市总工会干事各1人。1961年,市监察局撤销,此后未设行政监察机构达27年之久。
1988年6月,鲤城区人民政府重新组建监察局,参与年度财务、税收、金融、信贷4大检查和计划外生育费和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收、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对区工程招标办公室组织的招标、投票进行监督;开展对亏损企业的执法监察;协助区统计局对区属有关单位执行《统计法》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1988年10月,通过举报和其他渠道获取案源,立案调查一批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案件,给予行政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惩处。
1989年8月15日和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监察部发布有关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犯罪分子自首坦白、立功交代问题的两个通告后,全区有5名机关干部在规定的争取从宽处理的最后期限10月31日前坦白交代,区监察局查结处分3人(科级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
同年,区委、区政府聘任廉政监督员9人,区属各行政部门普遍成立反腐倡廉或廉政建设办公机构,制定“两公开一监督”的配套措施,设置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建立内外制约机制。1990年2月起,会同纪委、检察院、法院、土地局等组成清房办公室,查清全区有106名党政干部违法违纪建私房和多占公房,按政策规定予以处理。1990年6~8月,对185个国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发放奖金、补贴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
1990年8月,区监察局对区建委等9个重点部门、单位开展行业不正之风调查,并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同年,立案调查区蔬菜公司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有关人员非法得利的案件,并予以处理。1991年,立案调查泉州市环卫处负责人受贿案件,并移送区检察院依法处理。1992年7月,检查4个乡镇及11个贫困村对扶贫款、救济救灾款、救灾粮的使用情况。11月,对公路款的安排、使用、效益进行检查。同年,组织对农资专营、种子经营及农用柴油安排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1992年,受理群众来信举报71件,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8件,其中经济案6件,总金额7.8万元,收缴追回赃款4.95万元。
六、信访
1951年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先后由市政府秘书室和办公室负责。1961年6月,逐步建立相应的信访登记与检查制度及催办制度。1952~1954年受理来信3729件。
1962年,建立“市长接待群众日”制度,每周星期六由市长接见来访群众。至年底,接见320多人次,及时解决大量问题。后因接访频繁、工作量大,自1964年12月18日开始,“市长接待群众日”改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两天。1964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097件,办结率达93.9%。“文化大革命”中,信访工作停顿。1971年,设泉州市革命委员会信访组。至1977年,每年来信来访量均在700件左右,主要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申诉和控告信访件。
1979年10月,中共泉州市委决定恢复“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周三由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分四组轮流接待。至1981年,共受理来信来访4103件,均按照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给予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
1984年三级信访网建立后,大量信访问题就地及时妥善解决,减少群众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在办理查报件中,实行“三定”(定人、定时、定质)制度。1986年8月,实行“区长接待教师来访日”制度。至11月,接待来访教师117人。
1989年9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信访工作会议,决定在原来实行的区长接待日和部门领导接待群众的基础上,建立区、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领导联合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将原来“坐堂办案”改为逐月巡回下乡、镇和街道接待群众来访,大大方便群众。是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01件。1990年,接待日活动接待来访群众732人,受理535件,当场解决和解答的204件,组织专题44件,已办结475件,办结率达88%。1991~1992年,受理来信933件,接待来访2812人次,办结905件,办结率97%。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泉州军事管制委员会
相关机构
晋江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鲤城区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泉州市外贸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