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99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
分类号: D235.57
页数: 7
页码: 580-5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包括组织沿革、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情况。
关键词: 泉州市 鲤城区 委员会

内容

第一节 组织沿革
  一、区委
  1951年1月,成立中共泉州市委员会。1952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常务委员会。1956年6月开始,常委由选举产生。“文化大革命”初期,组织机构瘫痪。1968年9月,成立由军队干部、地方干部和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的泉州市革命委员会,总揽党政军大权。1970年7月,成立中共泉州市革委会核心小组,负责全市党的领导,党务由市革命委员会政治组负责。1971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员会,同时设立常务委员会。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所属各职能部门。1986年1月,中共泉州市委员会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
  二、工作机构
  办公室195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秘书室。1956年7月,增设市委办公室。1965年12月,秘书室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办公室被取消。1971年7月,恢复市委办公室,与泉州市革委会办公室合署办公。1981年4月,市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分开办公。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办公室,负责处理区委机关日常工作及事务。
  组织部1951年1月设立。1968年9月,成立泉州市革命委员会组织组取代市委组织部。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撤销组织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组织部,负责全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管理全区党员干部。
  宣传部1951年1月设立。1968年9月,成立泉州市革委会宣教组取代市委宣传部。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撤销宣教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宣传部,负责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对外宣传工作。
  统战部1951年设立,1968年9月被撤销。1971年2月,成立泉州市革委会外事组。1975年10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委统战部,撤销外事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统战部,负责贯彻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政策,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6月设立。1955年12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监察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中瘫痪。1977年6月,在组织部设纪律检查小组。1978年3月,建立中共泉州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由党代会选举产生。1984年8月,易名中共泉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副县级机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检查处理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抓党风和廉政建设。
  党校1952年,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党训班,1958年8月成立市委党校,撤销党训班。1967年1月后,党校瘫痪,1973年恢复。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党校,负责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和培训。
  保密委员会1952年10月设立,“文化大革命”中瘫痪,1981年恢复。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保密委员会。
  工交政治部1954年5月,设立工业部。1956年7月,改称工交部,1965年7月改为市委工交政治部。“文化大革命”中瘫痪,以后没有恢复。
  农村工作部1955年,设立中共泉州市委生产合作部。1960年2月,改为市委农村工作部。“文化大革命”中瘫痪。1991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农村工作部,与鲤城区农委合署办公。
  财贸政治部1954年9月,设立财贸委员会。1955年12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财贸部,1964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财贸政治部。“文化大革命”中瘫痪,以后没有恢复。
  文教部1956年7月设立,1958年并入市委宣传部。
  台湾工作部1974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对台工作办公室。1985年2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对台工作部。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对台工作部,1991年4月改称台湾工作部,负责涉台工作的组织指导、管理、协调工作。
  区直机关党委会1975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直机关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直机关委员会,负责直属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
  落实政策办公室1976年10月设立,1988年8月撤销。
  党史研究室1982年3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征集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5年12月撤销。1991年3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党史研究室。
  政法委员会1983年8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政法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政法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政法工作,研究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老干部局1984年6月,设立泉州市老干部局。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鲤城区老干部局,为政府序列机构。1991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老干部局,为党委序列机构,负责离休干部的安置、管理、服务工作,检查督促离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
  文明办1981年,宣传部设“五四三”(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办公室。1984年,成立中共泉州市“五四三”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五四三”活动委员会。1988年10月,成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撤销“五四三”活动委员会。1990年,成立两个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信访办1978年1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委、市革委会信访科。1982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1986年1月,信访工作归入政府序列机构。三、机关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党组1952年,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政府党组。1956年撤销,1962年重建,“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1年2月,恢复中共泉州市人民政府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党组。
  中共鲤城区法院党组198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法院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198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1981年5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政治协商会议党组1986年1月设立。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财贸委员会党组1990年3月设立。
  四、基层组织
  中共泉州市南台区委员会1951年4月设立,1956年5月撤销。
  中共泉州市临江区委员会1952年6月设立,1953年4月撤销。
  中共泉州市桐山区委员会1952年6月设立,1953年5月撤销。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北峰镇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北峰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建立中共泉州市北峰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5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北峰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北峰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北峰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北峰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31个,党员683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海镇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中共东海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东海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5月,恢复中共泉州市东海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东海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海乡委员会。1991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海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0个,党员58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镇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江南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江南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2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江南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江南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江南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8个,党员878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临江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临江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临江公社委员会。1980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临江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23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海滨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海滨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海滨公社委员会。1980年8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海滨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29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中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鲤中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3月,恢复中共泉州市鲤中公社委员会。1980年8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中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8个,党员300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委员会1960年1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开元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开元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3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开元公社委员会。1980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开元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2个,党员36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浮桥镇委员会1960年3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农场委员会。1961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7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满堂红公社委员会。1984年8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浮桥镇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浮桥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2个,党员632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清源农场委员会1960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清源农场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清源农场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3月,恢复中共泉州市清源农场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清源农场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5个,党员73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武装部委员会1961年6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人民武装部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武装部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个,党员2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城东镇委员会1961年10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城东公社委员会。1970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城东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1年6月,恢复中共泉州市城东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城东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城东乡委员会。1991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城东镇委员会。1992,有支部26个,党员679名。
  中共渔业公社委员会1961年10月设立,1970年撤销。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罗溪镇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罗溪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罗溪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罗溪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罗溪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罗溪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7个,党员71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马甲镇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马甲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马甲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马甲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马甲乡委员会。1991年9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马甲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35个,党员94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河市镇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河市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1973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河市公社委员会。1984年7月,改称中共泉州市河市乡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河市乡委员会,1991年10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河市镇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31个,党员85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双阳华侨农场委员会1971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双阳华侨农场革委会核心小组。1972年7月,设立中共泉州双阳华侨农场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双阳农场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4个,党员30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公安分局委员会1981年9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公安局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公安分局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25个,党员21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华大街道委员会1984年5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华大街道委员会。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华大街道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4个,党员56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建委系统委员会1985年1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建委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建委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7个,党员9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商业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商业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商业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9个,党员334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供销合作联合社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供销合作联合社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供销合作联合社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7个,党员11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粮食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粮食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粮食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0个,党员16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民政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民政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民政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9个,党员120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教育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教育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教育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301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农委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农委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农委系统委员会。1988年2月撤销,1992年9月恢复,有支部9个,党员116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卫生系统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卫生系统委员会。1987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卫生系统委员会。1992年,有支部13个,党员185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交通系统总支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交通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撤销,建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交通系统总支委员会。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文化系统总支委员会1985年2月,设立中共泉州市文化系统委员会。1986年6月撤销,建立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文化系统总支委员会。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虹山乡委员会1987年7月设立,1992年有支部5个,党员147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宣传系统委员会1992年9月设立,有支部7个,党员88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政法系统委员会1992年9月设立,有支部6个,党员122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区直机关党政群系统委员会1992年9月设立,有支部35个,党员552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丰泽街道委员会1992年10月设立,有支部4个,党员89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泉秀街道委员会1992年10月设立,有支部4个,党员126名。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东湖街道委员会1992年10月设立,有支部4个,党员144名。
  第二节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泉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1956年6月,在市人民电影院召开,正式代表135人,列席代表29人。会议审议姜瑞峰代表市委作的工作报告和郭泗海作的党的监察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泉州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5人、候补委员3人,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委员9人,选举出席省党代会代表5人。市委第一次全会选举常委7人,姜瑞峰为书记,李春华、王太荣为副书记,王太荣兼监委书记。
  中共泉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1963年1月,在泉州市商业礼堂召开,正式代表270人,列席代表45人。大会通过市委书记姜瑞峰作的工作报告及中共泉州市第二次党代会决议,充分肯定第一届市委的工作成绩,提出“三五”计划的奋斗目标和1963年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泉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5人、候补委员3人,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委员8人,选举出席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6人。市委全会选举常委9人,姜瑞峰为书记,王今生、李春华为副书记,常心维为监委书记。
  中共泉州市第三次代表大会1971年7月,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召开,大会代表450人。会议审议梁秉智代表中共泉州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作的工作报告,通过《认真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与《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决议,选举产生中共泉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8人。市委全会选举常委17人,梁秉智为书记,刘宪文为副书记。
  中共泉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1978年3月,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代表500人。会议审议胡文汉代表市委作的工作报告,通过《关于中共泉州市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中共泉州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9人、候补委员5人,选举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人。市委全会选举常委13人,胡文汉为书记,杨维辉、王村民、齐世和为副书记,杨维辉兼纪委书记。
  中共泉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1984年11月,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召开,代表401人。会议审议郑玉约作的工作报告和许忠作的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通过《关于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议》、《关于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中共泉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7人、候补委员5人。市委全会选举常委7人,郑玉约为书记,薛祖亮、陈克辉为副书记,许忠为纪委书记。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第一次代表大会1987年11月,在鲤城宾馆召开,正式代表306人,列席代表79人。会议审议郑玉约代表区委作的《沿着十三大指引的道路开拓前进》的报告、刘聚钗代表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1人、候补委员2人,选举产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1人,选举出席中共泉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31人。区委全会选举常委7人,郑玉约为书记,孙庆实为副书记,刘聚钗为纪委书记。
  中共泉州市鲤城区第二次代表大会1990年12月,在鲤城宾馆召开,代表286名。会议审议林荣取代表区委作的《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大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报告和刘聚钗代表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鲤城区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5人、候补委员3人,选举产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1人。区委全会选举常委7人,林荣取为书记,曾华彬、庄泉宝、洪泽生为副书记,刘聚钗为纪委书记。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