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早期党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99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早期党组织
分类号: D235.57
页数: 3
页码: 576-5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12年2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负责人、共产党员俞秀松到泉州传播马列主义。民国15年冬,北伐军东路军进入泉州,在泉州明伦堂成立兴泉永政治监察署,陈文总任监察员,共产党员李松林、辜仲钊、林环岛等人以民运指导员身份,担任监察署秘书、宣传和民运等职务,指导泉州一带工农革命运动。同年,台湾革命青年唐生接受组织派遣,到泉州宣传马列主义、发展进步青年入党。民国26年6月,晋南工委划归闽中工委领导。民国29年4月,泉州抢米斗争使一些党员身份暴露被捕,中心县委被迫从东街菜巷陈宅转移到树兜。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9月9日,建立中共晋江县委员会。
关键词: 鲤城区 党组织 组织建设

内容

民国12年(1923年)2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负责人、共产党员俞秀松到泉州传播马列主义。民国15年冬,北伐军东路军进入泉州,在泉州明伦堂成立兴泉永(兴化、泉州、永春)政治监察署,陈文总任监察员,共产党员李松林、辜仲钊、林环岛等人以民运指导员身份,担任监察署秘书、宣传和民运等职务,指导泉州一带工农革命运动。同年,台湾革命青年唐生(共产党员)接受组织派遣,到泉州宣传马列主义、发展进步青年入党。
  民国16年1月,在泉州明伦堂成立中共泉州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特支),领导人李松林,党员6人,隶属于中共闽南特委,负责指导晋江县和泉属各县工运、农运工作;4月,国民党晋江县党部在泉州南校场召开兴泉永10县国民党党部筹备员联席会议,宣布拥蒋反共,通缉共产党员李松林、林超然(辜仲钊)等,泉州城内的共产党人分散转移到农村,党员王台晖留在泉州城内,继续进行秘密革命斗争,组建共青团泉城支部;12月,中共中央指示,闽南、闽北两特委合并,组成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民国17年6月,李松林因身份暴露转移到南洋,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派张晓川到泉州领导革命工作;8月,中共福建省委派吴亚鲁到泉州一带巡视,随后省委陆续派巡视员到泉州进行恢复党组织工作。民国18年初,成立中共泉州县委,负责人李国珍,下辖2个支部;夏,中共福建省委派江德贤(杨树青)任中共泉州县委书记,不久被捕牺牲。民国19年春,中共福建省委派许依华任中共泉州县委书记,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15个支部,有党员60人;8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到泉州建立中共泉州特委,领导惠安暴动,同时建立泉州区委,协助泉州特委工作;9月,泉属党组织受到严重损失;10月,省委派粘文华到泉州寻找失散的党员,着手恢复党的组织。民国20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被破坏,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粘文华因身份暴露转调泉州工作;4月,粘文华在泉州承天寺鹦山小学建立中共泉州特支,领导泉州城区及附近农村的革命工作,恢复城市教员支部和郊区农民支部;7月,成立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泉属党组织隶属于厦门中心市委。民国21年6月,厦门中心市委巡视员黄会聪巡视泉州,帮助整顿泉州特支。民国22年5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巡视员张德秀到泉州巡视;11月,派沈玉泉任泉州特支书记。民国23年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余南在南安岭兜召开中共晋南县委和泉州特支联席会议,宣布泉州特支并入晋南县委,特支所属的党组织改属中共泉州东北区委(又称中共泉州特别区委),书记王端仪,辖泉州城区、城郊、池店、塘头、园坂、林口、卢厝、石狮、永宁等支部。民国25年夏,晋南县委改为晋南工委,中共泉州东北区委由晋南工委领导。民国26年6月,晋南工委划归闽中工委领导。
  民国27年5月,闽浙赣特委和闽东特委合并成立中共福建省委,原隶属闽西南潮梅特委的闽中工委划归福建省委领导;8月,中共福建省委撤销闽中工委,建立福清、莆田和泉州3个中心县委,泉州的党组织由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书记李刚。民国28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由莆田、福清、泉州3个中心县委联合成立中共闽南特委,李刚任书记,泉州中心县委书记由邓贡直代理。民国29年4月,泉州抢米斗争使一些党员身份暴露被捕,中心县委被迫从东街菜巷陈宅转移到树兜。民国30年1月,闽南特委任命许运伙接任泉州中心县委书记。民国31年1月,泉州中心县委改称泉州临时工委,书记吴天亮;4月,中共泉州临时工委改为特派员制。民国32年2月,闽南特委改称闽中特委。民国34年2月,恢复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侯如海,结束特派员制。
  解放战争时期,泉州党组织分别隶属中共福建省委(后改为闽浙赣省委)和中共闽粤赣边区委。民国36年3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派颜嘉祥到泉州发展党的基层组织;8月,又派郑家玄、王惠玑、吴序阳、倪章屿、朱义振和吴秀琼等人在河市等地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斗争;12月,建立中共洪河(洪濑、河市)区工委,书记吴序阳,受泉州中心县委领导,活动在河市、马甲、罗溪等地。民国37年5月,中共洪河区工委改称中共洪河区委;8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泉州城区建立中共泉州城区工委,书记许东汉,受晋江县工委领导,泉州城区工委积极发展党员,先后建立省立晋江中学支部、泉埔小学支部、民生农校支部、培元中学支部、晦鸣中学支部、县立中学支部、国立海疆学校支部、第三支部、第四支部、《泉州日报》(工农)支部、教员支部、妇女支部、城工委直属支部等13个基层党组织,成立学校总支、第三总支及中共泉州环城区工委(辖丰州支部、西北支部、青阳支部、池店支部)。
  民国38年5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内坑后溪召开会议,以洪河区委为基础,建立中共晋南永县工委,书记吴序阳,辖洪濑、罗东、晋北、永春4个区工委,书记分别为吴秀琼、郑汲水、倪章屿、林金榜;建立晋南同县工委,书记颜嘉祥;建立中共紫帽区工委,书记郑秀治(7月由黄奕明继任);中共闽粤赣边党委所属闽南地委决定在泉州成立中共泉州工委,书记许昭明,下辖晋江、南安、惠安、同安4个工委。同年7月,泉州工委机关从泉州城迁到洪濑。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9月9日,建立中共晋江县委员会。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俞秀松
相关人物
陈文总
相关人物
李松林
相关人物
辜仲钊
相关人物
林环岛
相关人物
唐生
相关人物
王台晖
相关人物
张晓川
相关人物
吴亚鲁
相关人物
江德贤
相关人物
李国珍
相关人物
许依华
相关人物
罗明
相关人物
粘文华
相关人物
黄会聪
相关人物
张德秀
相关人物
余南
相关人物
沈玉泉
相关人物
王端仪
相关人物
李刚
相关人物
邓贡直
相关人物
许运伙
相关人物
侯如海
相关人物
颜嘉祥
相关人物
郑家玄
相关人物
王惠玑
相关人物
吴序阳
相关人物
倪章屿
相关人物
朱义振
相关人物
吴秀琼
相关人物
许东汉
相关人物
郑汲水
相关人物
林金榜
相关人物
郑秀治
相关人物
黄奕明
相关人物
许昭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兴化市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
南洋镇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林口县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
永宁县
相关地名
福清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河市镇
相关地名
洪河乡
相关地名
洪濑镇
相关地名
罗溪镇
相关地名
洪河区
相关地名
内坑镇
相关地名
后溪镇
相关地名
罗东镇
相关地名
汲水镇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同安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