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98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计量管理
分类号: F203
页数: 2
页码: 572-5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泉州的度量衡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国民政府于1915年和1918年先后颁布了《权度法》和《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强制推行度量衡的统一。解放后,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的规定,在粮食和商贸行业进行度量衡改制。198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确定以国际单位制为中国法定计量单位。泉州市的计量管理由晋江地区计量标准管理所承担,开展5类23项25种量值传递工作。
关键词: 鲤城区 经济管理 技术监督管理 计量管理

内容

一、度量衡演变
  民国4年(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法》,权度分甲、乙两制。甲制为营造尺、库平制;乙制为万国权度通制。是时,晋江县地面使用的度量衡器具有尺、斗、秤三种。度器有裁尺(即市尺,用于买卖绸、缎、呢、绒),1尺相当于34.9厘米;大布尺(用于量窄面布),1尺相当于55.8厘米;营造尺(即鲁班尺,用于丈量土地、道路和营造木工),1尺相当于30厘米。量器有升、斗,容量是10升为1斗,10斗为1石,用于量谷物、米面。但斗容量不统一,每斗谷物重量为45~47斤不等。小量器有斤、两的提漏,用于量油、酒、醋、酱油等。衡器有铺秤(市秤)、佰陆秤(老秤100斤相当于市秤117斤)、宫砣秤、文轩秤、米行(三面)秤、水银秤、库平秤(金银首饰秤14.3两合1市斤)等种类。衡量构造分勾秤、磐秤、戥秤(分为金、银、药、线、针、分厘、桂、珠戥等类),结构均为外刀纽(单、双刀纽),以斤为单位。据查泉州源和堂蜜饯厂,在民国5年就使用磅秤,为广东的产品,最大秤量300公斤。
  民国17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废除营造尺、库平制,改用米制为标准制,以米制和市制并用过渡。翌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度量衡法》,强制推行度量衡的统一。是时,度器标准制单位为米(公尺),市制单位为寸、尺、丈、里(即10寸为1尺,5尺为1弓,10尺为1丈,10丈为1引,150引为1里,而1尺相当于33.33厘米)。丈量土地用弓绳或5尺杆,1亩为240弓或杆(即6000平方尺)。衡器标准制单位为公斤,市制单位为斤,1市斤折合500克,使用磅秤(台、案秤)衡尺刻度是一面为公制,而另一面为市制。民国19年,泉州地面的市场交易开始使用小磅秤(案秤)。民国21年,泉州市场开始推行新度量衡的十进制。民国23年,泉州市场统一使用市秤(每担以100市斤计算),废除各种旧衡器。民国26年,泉州市场开始使用标准制米尺和公斤,但仍然习惯使用市尺和市斤。
  解放后,初期使用的计量单位仍然沿袭民国时期统一的单位,公制和市制同时并用。1950年,晋江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推进公制、沿用市制、限制英制、废除杂制”的规定,在粮食和商贸行业进行度量衡改制,报废一批旧杆秤和旧度器。1959年6月,国务院颁发《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公制为基本计量制度,但仍然保留市制,而市制改为十进制,即每斤16两改为10两(俗称大两,1两合50克)。是时,全市计量一律使用10两新制,废除使用16两旧制,但计量改制直至1965年底才结束。
  1979年1月,国家对中医用药计量单位规定一律改用公斤、克,废除市斤、两、钱、分。1984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确定以国际单位制为中国法定计量单位,并要求全国各行各业在1990年底以前,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1985年9月,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6年以后,全区所有文件、统计报表、广播电视、图书刊物、科技情报和各种票证、工程设计、学术论文、产品名牌、说明书等,全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二、检查监督
  民国20年,福建省度量衡检定所派员来泉州调查衡器制造和使用情况。民国31年,泉州市区制造和销售度量衡器具的厂商,应申请营业许可证,经核准后方可经营。商用度量衡的使用监督,由商会、同业公会进行检查监督。对于违反《度量衡法》的按《中华民国刑法》第十四条“伪造度量衡罪”处以1年以下拘役或300元(法币)以下的罚金。
  1953年,泉州市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组织4家个体秤店联合创办泉州市度量衡生产合作社(今泉州衡器厂前身),是泉州首家生产台、案秤的工业企业。1964~1967年,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度量衡标准检定管理,全市先后开展对长度、衡器、天平、砝码、压力表等进行周期定检和修理工作。
  80年代以后,泉州市的计量检修由晋江地区计量标准管理所承担,计量检测项目逐年增加。至1990年,先后建立长度、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等检测室,开展5类23项25种量值传递工作,基本形成传递网。“七五”期间,全区开展企业计量定级工作,至1990年有33个企业通过计量管理验收合格;48个单位达到计量标准三级企业、8个单位达到计量标准二级企业,有17个商业企业荣获“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的称号。
  进入“八五”期间,全区建立砝码、血压计、压力表等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对属于强制检定的台、案秤等,依法开展周期检定。同时,加强对区内生产销售计量器具的企业依法管理监督。对其计量器具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只准合格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生产企业计量验收合格的,按计量管理定级和升级。至1992年底,全区又有17个企业通过计量管理验收合格;有3个单位达到计量管理标准三级企业。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