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种苗(种子)扶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8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种苗(种子)扶持
分类号:
F812.45
页数:
2
页码:
414-4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供销合作社在种苗扶持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引进紧缺品种、协助农民发展种养业、提供菌种等,促进了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关键词:
鲤城区
扶持生产
种苗
内容
1955年,南台区供销合作社曾帮助农民调剂甘薯苗,发展当地粮食生产。1965年,北峰、城东公社部分大队广种木薯、蓖麻,供销合作社引进木薯、蓖麻、蚕种,发动农民利用木薯叶、蓖麻叶养蚕,增加收入。1978年,根据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原则,有重点地引进市场紧缺和投资省、见效快的品种,引导农民发展种养业。当年,市社分别从广东、永春调柑桔苗5.52万株,优良柑桔穗0.48万支,嫁接苗株1.96万株,分送江南、满堂红、河市公社部分生产队试种,促进柑桔生产。1979年,市农资公司创办食用菌种场,并协助罗溪、马甲、北峰供销合作社建立菌种站向农民供应蘑菇菌种,此后蘑菇种植面积大量发展,并成为农民扩大收益的一大项目,在随后三年内农民年均增收100多万元。1980年,按照外贸出口需要,在外贸部门协助下,从浙江省引进长毛兔种729头,发展农民养殖。翌年兔种增至6863头,为外贸兔毛出口提供资源并增加农民副业收入。
1980~1981年,由市社(含专业公司)、基层社分别引进的青皮竹、赤竹苗25万株、茶苗133万株、茶籽14750公斤、西瓜籽252公斤、奶山羊41头、鹤鹑24只(另种蛋1000多粒),分别扶持农民种养,促使农村多种经营获得较大发展。罗溪、马甲扩大茶园种植面积500多亩;河市发展西瓜面积877亩;浮桥笋浯大队沿笋江两岸植竹并建立专业队管理,利用竹材资源创办加工厂,生产竹器供应市场;奶山羊和鹌鹑亦在泉州落户,尤其鹤鹑饲养场逐年发展。1984年,为帮助味精厂建立原料基地,市社从山区调进木薯苗1350公斤发动农民种植,扩大木薯面积2000多亩。在蘑菇社会产量多价格疲软时,农民收益减少。1987年,区联社所属菌种场(站)立即引进金针菇、凤尾菇菌种供应农民,产品交由泉州罐头厂生产“金菇罐头”出口。1992年,菌种场(站)供应的菌种有蘑菇、金针菇、凤尾菇、草菇、香菇等,食用菌类生产实现多样化。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台区供销合作社
相关机构
北峰供销合作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