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财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83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财务管理
分类号:
F426
页数:
2
页码:
393-394
摘要:
本文描述了泉州市国营商业在资金管理和经济核算方面的发展历程。涉及资金周转、企业利润、经济效益等内容,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管理措施和经营状况。
关键词:
资金管理
经济核算
国营商业
内容
一、资金管理
1950年2月,国营商业开始对企业资金运用进行管理。1954~1956年,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加快资金周转,1956年经营利润率达1.79。
1956年后,全市国营商业执行商业部颁发的《国营企业统一会计制度》。1958年,大购大销导致货不对路,残次商品压库,严重影响资金运转。1961年8月,开始清理库存、清理资金、清理账务,查清有问题商品价值149.7万元(其中残次变质商品5.7万元,质次价高商品38.6万元,能销过多商品9.1万元,无使用价值商品18.1万元),经多种形式推销,加工改制,回笼资金66.2万元,损失83.5万元。1963年,改善经营管理,基层企业核定流动资金定额,引导合理使用。“文化大革命”中,核定资金被作为“管、卡、压”而废止,资金使用再次陷入盲目状态。
1973年后,全市国营商业执行《福建省商业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商业会计制度》,恢复对资金运用的监督职能。1978~1979年,市商业局对各核算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整顿,开展财经纪律大检查,强化资金运用的监督。1981年起,国营商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恢复资金定额管理,需要增加临时资金的经批准按银行利率计息,租赁经营的则收回资金,资金运用逐步好转。1985年资金周转率为3.0次,1990年上升至5.4次。
二、经济核算
1950年,国营商业企业强调服务为主,盈利为副。1952年,先后调整106种商品(百货64种、纱布33种、粮食4种、土产5种)批零差率,幅度3%~5%,保证零售商业有所积累。1956年,全市国营商业利润达231万元。
1958年,“大购大销”造成商品积压,经营效果每况愈下。1959年,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有的企业分户核算至柜台。1963年,改善资金运用,经济效益提高。“文化大革命”中,效益再次下降。
改革开放后,试行经营责任制,国家对企业核定利润基数,超基数部分的分配国家占大头,企业占小头,企业有机动财力用于扩大经营服务和职工福利。1981年9月起,超基数部分上缴国库65%,企业留成35%。此后,企业内部逐年按部门建立岗位责任制,门市部(或柜组)的责任制形式有“利润包干、超额分成”、“全额利润分成”、“定额包干、联销计酬、全奖全赔”、“定额包干、取消计酬、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等形式,核算单位划小,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经济效益逐年增长。1985年,全市国营商业纯购进15083万元,纯销售14748万元,总利润837万元,经济效益为1956年的2.8倍。
1986年,市场进一步开放,竞争剧烈,加上运杂费提价,增加职工物价补贴,新增房产税、批发环节税,费率上升,利润下降,总销售比上年度下降30.1%,费率上升31.2%,利润下降27.7%。1987年,全区国营商业系统继上年亏损又出现全面亏损,区政府与11家国营公司经理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责任内容有购、销、利润和社会服务、企业资产增值等指标,期限三年。另对小型零售商业实行集体承包或个人承包,承包企业扩大经营,搞好核算,节约支出。1988~1990年,全区国营商业企业(包括商业、粮食、医药、烟草、石油)经营以两位数增长,费用下降,利润上升,实现利润1066万元,年均355.5万元。1992年,利润总额比1991年增长18.6%。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泉州市商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