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792
颗粒名称: 卷九 邮电
分类号: F632.757
页数: 18
页码: 353-370
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泉州邮电事业的发展历程,描述了其从设立驿站到引入现代通信技术的演变过程,以及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发展成就。
关键词: 泉州 邮电 历史发展

内容

唐代,泉州已设立驿站,传递官方文书政令,历代相袭,至清末废止。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民间创办民信局,收投商、民信件。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泉州设立电报局。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建立邮局。此后,陆续设立邮政支局(所)。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经济凋敝,邮电事业处于停滞状态,民间兴办侨批局,为华侨收寄银信。民国12年(1923年)后,邮电事业有所发展。民国22~24年,开始架设线路,设立电话总机,开通长途电话,并设无线电台。民国33年7月,电信业务合并,成立电信局。民国37年,开设国际邮件互换局,从此,寄往南洋各地邮件经厦门可直封交给轮船载运出国。
  解放后,1951年成立泉州市邮电局,邮电通信不断发展。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市实现社社有总机、队队通电话、乡乡通邮路,形成城乡邮电通信网络。“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电分而复合,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泉州侨乡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给邮电发展带来机遇。邮电部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不断采用新的通信手段和先进技术,向现代化迈进。同时,注重综合通信能力的形成,大胆实施规模经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金额8041万元,为1990年4930.9万元的1.6倍;主要通信能力在1980年基础上翻三番,业务总量翻四番。全区98%的行政村通邮路,电信网络连通国内外,可直拨全国400多个市县和18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驿铺
  唐代,泉州设晋安驿,以郡城为中心,在官道上一般30里(合15公里)设驿,配有驿长;10里设铺,配备铺司、铺兵、铺丁,邮递方式有马递、步递。
  宋代,晋安驿位于城西义成门内,后废。泉州设19铺,附于驿道的有府前铺、古楼新铺、下辈铺、冷水井铺(又名“双路铺”)、石龟铺、驷行铺、潘径铺;属县内大道的有宝月铺、新亭铺、白塔铺、山前铺、苏厝铺、福全铺、西湖铺、安平铺、白沙铺、秀山铺、莲埭铺。
  元代,在宋南外宗正司旧址建清源站,各驿之间的交通,陆路用马,水路用船,专设铺丁接递公文,规定日行百里,昼夜兼行。递铺沿袭宋制。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府治西驿内巷原宋贡院旧址重建晋安驿,驿东建有递运所。设赡夫60名、走递(公文)夫6名、兜夫15名,马驿的馆夫和水驿船夫由地方按粮丁摊派。永乐三年(1405年),泉州城南车桥村设来远驿,为招待外国贡使的馆舍。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司迁福州后,驿废。明时,驿铺裁撤下辇铺、莲埭铺,急递铺每10里设一邮长,配铺兵10名(僻路则配4~5名),规定昼夜兼行100里,到铺时登记,稽延治罪。
  清代,邮驿分为驿递、铺递。驿递用马送公文,接送来往官员和护送官物。晋安驿设赡夫60名,兜夫30名,抄单夫、走递夫和解徒各2名;其北距惠安锦田驿50里,西通南安汰口驿(今码头诗口)60里,南至南安康店驿60里,府城与康店驿之间30里处设五陵腰站,为供应夫、马和过往官员歇息的站馆,常设兜夫15名。铺递以铺兵递送公文,设铺司和铺兵,驿铺承明制。雍正十年至十三年(1732~1735年)间,复设下辇铺、莲埭铺。
  随着近代民信局的兴起和发展,古老的驿铺日渐式微。至宣统二年(1910年),泉州驿站废除。民国初,驿铺亦不复存在。
  第二节 民信局 批信局
  泉州的民信局始创于明代。清道光后,民信局多兼营或专营侨汇业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泉州王世碑在新门外王宫村开设王顺兴信局。光绪二十九年,安海可慕人在泉州设立恒记民信局,经营菲律宾的侨批业。至宣统三年(1911年),泉州城内民信局发展到10家,大都是厦门的分支机构,办理派送业务。至民国13年(1924年),新增捷兴、源美、鸿安、顺记、合昌5家。随后,邮政机构和邮路逐步向内地延伸,开办快递邮件业务,民信局业务大不如昔。民国17年,全国交通会议决议取缔民信局,泉州一带民信局联名以华侨批款为由,要求保留,获准另发批信局执照继续营业。(详见卷十四《金融》第一章)
  第三节 邮政局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设立大清邮政局泉州邮局,设局长1人,配备供事、信差各1人,邮差2人。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三年,分别开办法石和城内邮政支局(今东街邮电支局)。宣统二年(1910年),泉州邮局、城内邮政支局和3个邮政代办所划归福州邮务总局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大清邮政局改名为中华邮政局。民国4年,泉州邮局划定为二等邮局。民国5年,泉州城区邮局增设本地巡员,属厦门视察段管辖。民国20年,邮局改称邮政局,泉州邮政局划定为二等甲级邮政局,设局长1人、员佐3人、信差6人,下辖城内邮政支局、法石邮政代办所和南门邮亭。民国23年2月,增设浮桥邮政代办所。民国27~37年,增设车桥头、仁风街、塔后、车站等12个邮政代办所。至民国38年,泉州有邮政局、邮政支局、邮亭各1个,邮政代办所18个,其中设在农村的代办所15个。
  第四节 电信局
  清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在南门聚宝街开设泉州电报局,为官督商办。光绪二十八年,改为商股官办。光绪三十三年,划归福建省电报总局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泉州电报局归属福建省政府交通部电政科。民国2年,划为二等乙级局。民国5年,划归福建省电政监督处管辖。民国11年,由福州电报局总办管辖。民国23年5月,在电报局内置无线电台。民国24年,并入电报局,有线电报、无线电报合设。民国30年1月,有在编人员16人。民国33年3月,电报局迁至中山南路。同年7月,电信业务合并,改称电信局,划为二等局,由福建电信管理局管辖。民国35年2月,划归福州指挥局管辖。民国38年,泉州电信局在南安码头、洪濑及晋江石狮开设电信代办处。
  第五节 邮电局
  1951年9月,邮政局和电信局合并,成立泉州市邮电局。设邮政股、电信股等职能科室,下辖浮桥邮政支局、南路邮政营业处、府口邮亭。1953年11月,改称泉州市邮电中心局,负责对晋江专区各县(市)邮电局的政治、业务进行检查指导。1955年10月,恢复原称;12月,浮桥邮政支局改称邮电所,增设东门、天后路、汽车站3个邮电所。1956年2月,市邮电局核定为二等局,各乡政府负责开设邮政代办所。1957年4月,增设机要组,办理党、政、军机要业务。1961年2月,市邮电局与晋江专署邮电局合并,成立晋江专署中心邮电局,实行以专带市的领导体制,为地区邮电工作的督导机构。1962年,改名晋江专区邮电局,恢复市邮电局,实行“两局合署,两块牌子”,既为县市一级的邮电业务机构,又是地区一级的邮电管理机构。1969年11月,邮政、电信分设,分别成立泉州市电信局、邮政局。1971年1月,晋江县邮电局的罗溪、马甲、河市、双阳4个邮电支局(所)分别划归泉州市邮政局、电信局管辖。1973年10月,邮电体制合并,恢复市邮电局。1985年7月,市邮电局与晋江地区邮电局合并,称泉州市邮电局。1986年1月后,鲤城区的邮电业务由泉州市邮电局统一管理和领导。1992年,鲤城区有邮电支局(所)14个。最大为新门邮电支局,有员工34人,其他支局员工一般为10~20人。
  东街邮电支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开设,初建时称城内邮政营业所,址在东街,后改称城内邮政支局。1950年4月,迁至中山中路。1959年,下设西街、东门邮局营业所(分别于1988年、1989年撤销)。1986年11月,迁回东街。办理全套邮电业务。1992年10月,开办特快专递业务。
  中山南路邮电支局民国32年(1943年)9月,在聚宝街开设中山南路邮政支局。民国37年,迁中山南路,聚宝街改设邮亭。1951年8月,邮亭撤销;11月,邮政支局改称中山南路邮电支局。1985年12月,迁至南门指挥巷,办理全套邮电业务。
  新门街邮电支局1954年12月,设新门街邮亭。1955年改为邮电营业处,1957年升格为新门邮电支局,1982年10月更为今名。1986年6月,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0月,开办邮政活期储蓄异地存取业务。1989年1月,开办传真业务,办理全套邮电业务。
  九一路邮电营业处1979年9月,于九一路邮电大厦营业厅设邮电营业处,办理邮政业务。1980年,开办电信业务。1986年9月,办理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87年3月,办理国际特快专递业务。1987年9月,开办邮政储蓄业务。下辖华侨大厦营业所。
  罗溪邮电支局光绪三十年(1904年),里人开办邮票代售处。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在赖厝街开办邮政代办所。1955年2月改为邮电所,1958年改为晋江县罗溪邮电支局。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邮电局。除国际包裹外,办理全套邮电业务。
  法石邮电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开办法石邮政代办所。1953年改设法石邮政所,1987年6月改为邮政代办所。1988年6月,由个人承包经营,办理邮政,兼乡邮投递(半天营业、半天投递)。1991年,改为邮电所。
  河市邮电支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开办河市邮政代办所,属厦门总局管辖。1954年,改为邮政营业处,1962年12月改为晋江河市邮电支局。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邮电局。1983年,降格为邮电所。1992年2月,又改称邮电支局,除国际包裹外,办理全套邮电业务。
  浮桥邮电支局民国12年,开设浮桥邮政代办所。1951年6月改设邮政支局,1954年9月改称邮电支局。1955年12月,降格为邮电所,隶属新门街邮电营业处。1992年2月,改称邮电支局,与新门街邮电支局分开,独立办理邮电业务。
  马甲邮电支局1952年,开设马甲邮政代办所,隶属河市街代办所。1953年改为邮政所,1956年又改为邮电所。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邮电局。1992年2月,改设邮电支局,除特快专递、国际包裹外,办理其余邮电业务。
  第二章 邮政
  第一节 邮路
  一、干线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后,泉州—福州、泉州—厦门的邮运以海运为主,发往国内外的邮件由轮船运至厦门、福州经转。此后,邮政业务推广至内地,邮件由邮差挑运或委托内河木帆船、小火轮带运。光绪三十年五月,水运邮路由泉州—厦门扩展到晋江安海、莆田涵江、同安、漳州白水营等集镇。光绪三十二年,泉州邮运网络延伸至永春、安溪、惠安、南安、同安、湖头、山头城(今南安诗山)、洛阳桥等,设21个局。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增设泉州—兴化—福州邮线。年末,车船和邮差步班邮路26条,全长1405.5公里。
  民国10年(1921年),泉(州)安(海)公路通车,泉州邮局成立汽车班,用汽车运输邮件。民国20年,增设泉州—石狮、泉州—金井两条邮路,邮差由步班改为半乘汽车半步行投递。民国26年,设水路邮路4条、旱路—水路邮路1条。抗战初期,沿海公路被破坏,泉州北通福州、南至漳州全长326公里的邮线,由30人步行接力传递。抗战胜利后,汽车邮路逐渐恢复。至民国38年秋,泉州通往各地的邮线有:
  泉州—厦门,邮程95公里,逐日班;
  泉州—福州,邮程194公里,委办汽车邮路,逐日班;
  泉州—永春,邮程93公里,汽车代运,逐日班;
  泉州—安溪,邮程62.5公里,隔日班;
  泉州—德化—大田,全程333公里,隔日班;
  泉州—龙溪—海沧,邮程300公里,隔日班(抗日战争后成为闽南的主要邮路干线);
  泉州—洛阳桥,邮程10公里,每日两班,邮差步行挑运;
  泉州—洪濑,邮程26公里,逐日班,邮差挑运;
  泉州—安海,邮程28公里,每日两班,汽车代运;
  晋江—南安,邮程20公里,每日两班,邮差挑运;
  泉州—石狮,邮程20公里,逐日班,邮差挑运;
  泉州—河市,邮程23公里,逐日班,脚夫挑运;
  泉州—东石,邮程23公里,每日两班,汽车停行时,邮件由安海局转;
  泉州—坑田,为通闽南干线,两天到达。
  解放以后,仍沿用旧邮路。经过43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省地(市)间干线邮路、地县间干线邮路、县内干线邮路、农村投递路线和市区投递路线,构成完整的邮路网。
  二、市区投递线
  民国期间,泉州城区人口尚少,投递范围不大,邮件不多。至民国36年,只有10个投递段,以步班为主。
  1950年,泉州市区改为9个投递段,其中3个自行车段。至1952年末,邮递员13人。1957年,增至12个投递段。“文化大革命”初期,泉州市区因武斗割据分成南、北区,投递邮路增至14段,邮路15公里,日投一次。1973年10月,共16个投递段25名投递员,邮路17公里,日投递两次。1985年7月,地、市邮电局合并前,泉州市区划为27个投递段34人投递信报。1987年,随着高楼群和居民住宅群的急剧增多,部分郊区投递范围划入市区。1990年,投递段增至34段,分7个投递片,日投两次,邮程637.4公里。1992年,邮路增至36条,有42名投递员。三、乡村投递线
  民国时期,泉州近郊8个乡,称郊外邮路,邮递员称郊外信差,共4人,分工投递南郊、东涂郊、新门郊、西北郊,邮件肩挑人背,日投1次。
  1950年上半年,泉州乡村邮件投递和市区投递并为1组,以步班为主,日投1次。1954年,市郊8个乡划为3条邮线,由4个乡村邮递员负责信报递送,当天往返,中途建立17个捎转站(即投递点)。1956年,整顿乡村邮路,邮线重新组织,改为双环形联系区及8个乡的邮路44公里,由2个乡村邮递员每日跑递1次。年末,泉州近郊组成8个义务乡邮站(拒洪、笋浯、群石、环山、东涂、仁凤、澄洲、顺霞)。各乡邮站的信报由邮电局乡村邮递员沿途收揽。1966年,农村邮路和投递路线作普遍调整,泉州农村自行车投递邮路7条248公里,步班9条276公里,计524公里。1971年1月,罗溪、马甲、河市、双阳4个农村支局(所)划归泉州市邮电局,设立6条自行车邮线,单程182公里;4条步班邮路,单程78公里。另外还有亦工亦农邮路3条,单程95.4公里。
  河市—新吉,单程49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9个村;
  河市—阳江,单程30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6个村;
  河市—庄田,单程5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3个村;
  马甲—新南,单程41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7个村:
  马甲—新生,单程22公里,步班,沿途8个村;
  双阳—南山,单程47公里,步班,沿途2个村;
  双阳—朝阳,单程2公里,步班,沿途2个村;
  罗溪—双合,单程47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7个村;
  罗溪—虹山,单程10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8个村;
  罗溪—建兴,单程7公里,步班,沿途2个村。
  1978年12月,泉州农村邮路总程为763公里,其中自行车邮路单程689公里,步班邮路单程74公里。1989年,农村通邮率达99.82%。至1992年,江南、东海、北峰、浮桥等镇投递路线24条,单程375.3公里,乡村邮递员26人,罗溪、虹山、马甲、河市、双阳、
  城东等乡镇共14条投递路线,乡村邮递员13人,单程为708.5公里,逐日班投递到户。
  第二节 设备
  清末泉州邮局设立时,设备简陋,仅有木质小隔橱、桌子、椅子、木质日戳、天平等。民国30年(1941年),配备1辆自行车作递送工具。民国38年,有信筒6个、信箱42个、投递专用自行车8辆。
  1950年以后,邮政设备逐步配置。1952年,有自行车24辆、信箱25个、信筒6个。1958年,增加邮运汽车2辆和邮政专用自行车19辆,营业柜台有正常的服务设备。1970年,购置摩托车3辆。1980年,增至6辆,同时有投递专用自行车57辆,配备1辆小汽车专送机要文件,增加1.5吨汽车1辆作远郊邮件转趟专用车,进出口邮件由泉州邮政汽车分站的汽车运载。至1985年,增加两吨以下汽车2辆。1986年9月,增加5辆摩托车和1辆丰田牌小汽车运载特快专递邮件。至1986年12月,信箱、信筒共151个。
  1992年末,市区邮电部门的机械设备有邮件传递机1台、包件收寄机7台、函件过戳机5台、电子包裹收寄机7台、电子函件计费机3台、电脑6部、两吨以下汽车12辆、摩托车9辆。
  第三节 业务
  一、邮件收寄
  (一)函件
  早期的民间信件由民信局收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成立邮局初期,内地和远郊的信件仍由民信局投递。光绪三十一年,邮局开始办理函件收寄,邮路向内地延伸。民国元年(1912年),开办快递邮件业务。民国18年,泉州邮局出口函件业务量达182.58万件。民国35年,泉州国际邮件交换局与香港、新加坡、吕宋、怡保、槟榔屿、巴达维亚、吉隆坡及西贡交换邮件。民国36年7月,撤销国际邮件交换局。民国38年,办理的函件有国内、国际两大类。国内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贸易契、新闻图纸、商务传单、挂号、双挂号,国际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国际小包、保价信函、箱匣业务等。寄递方式有陆运、水运和航空。
  解放后,泉州邮电支局(所)由3个发展到1960年的15个,办理的函件种类和出口数量不断增加。1986年9月,开办国内特快专递。1987年3月,开办国际特快邮件。1990年,鲤城区人均邮寄信函达10.3件,为1949年的14.7倍。1992年,鲤城区出口函件725.7万件,人均14.3件。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挂号邮件、特种挂号信函、有声信函、国内国际航空邮件、保价信函、邮政快件、特快专递以及代发广告等。
  (二)包裹
  早期的包裹业务由民信局兼办。邮局设立后,逐步受理包裹寄递。民国15年7月,设立包裹匣金局,办理国内外包裹寄递,代收货价包裹。
  1951年,泉州麻袋厂、南侨化学工业社和141家个体工商业与邮电局订立代销合同,包裹业务急剧上升,出口包裹由1950年的3114件上升到13750件。至1953年,开办托购、代购、代理、代收货价包裹、收寄国际小包邮件和航空包裹等业务,出口包裹2.1万件。1960~1962年,进口包裹年均3.18万件。1981年,泉州市出口包裹10.2万件,个体户和专业户交寄的商品包裹占62.6%。80年代起,社会上集体、个体联运站参与竞争,市邮电局发挥运能和直投的优势,到各乡(镇)企业揽收业务,设流动收寄点,包裹业务急剧上升。1985年出口包裹8.6万件,1990年12.4万件,1992年11.9万件。种类有民用普通包裹、快递小包、特快小包、保价包裹、航空包裹、商品包裹。
  二、邮政储汇
  (一)储蓄
  民国10年1月,泉州邮电局开办邮政储金业务,主要吸收公教人员的小额存款,银元1元就可开户。同年12月,开办节约建国储蓄券业务。民国30年11月起,开办小额储金,每户存款以国币1000元为限。民国31年1月,邮储分设;7月,成立泉州储汇办事处,办理10种储金业务,同时经营抵押放款。民国33年,办理特种通知储金和乡镇公益储金业务。抗战胜利后,撤销泉州储汇办事处,储汇业务又归邮政局办理,至民国38年9月停办。
  1950年1月,恢复办理存簿储金和定期储金业务。1951年6月,金融业务划归中国银行,邮政储金业务停办。1986年4月起,邮电机构分期分批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当年5月,新门街邮电支局试办邮政活期储蓄、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定期储蓄等业务;6月,增办邮政兑付汇票款转入储蓄存款业务;10月,开办活期储蓄异地存取业务,与国内26个省、区、市的79个城市94个储蓄点联网。至1990年12月,邮政储蓄种类有活期储蓄、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异地存取、汇款转储和代兑国库券等业务。鲤城区域内有储蓄所6处,储户15.3万户(含市直,下同),年末收储余额747.8万元。1992年,有储蓄所7处,储户12.6万户,年末收储余额2510.5万元。
  (二)汇兑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二月,泉州邮局开办邮政汇兑业务,分甲、乙两类,泉州邮局和泉州城内支局均办理甲类业务。宣统三年(1911年),邮局汇兑业务停办。民国元年,恢复办理汇兑业务。民国10年,泉州邮局列为甲类汇票局。民国24年,开办高额汇票,推广联区邮寄代办所汇票。民国27年,开办定额普通汇票。民国33年,开办电报汇票转汇业务。民国38年7月,试办银元汇兑业务,每张汇票最高限额10元,嗣后限额改为银元20元、30元、50元三种,8月底停办,全年开发汇票3000张。
  解放初期,暂停办理汇兑业务。1950年1月,恢复办理人民币汇兑业务。4月,邮局与泉州通信社签订代付稿费合同,7月起改为稿费券。8~9月,相继开办航空汇票和电话汇票业务。全年开发汇票1.9万张,比1949年增长5.3倍。1951年3月起,汇兑业务改为银行委托代理,以邮局名义对外经营。1953年3月起,汇兑业务改为工商汇款,由银行承办,个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1955年1月起,全面实行凭证兑付汇款办法。1959年,普通汇款的最高限额每笔人民币1000元。1964年4月,为防止套取现金,汇款一概收现金,不收票据,每笔最高限额300元。19581965年,年均开发汇票7.02万张,汇费收入14.7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汇兑业务时起时落。
  1978年以后,外向型经济日益发展,邮政汇兑业务增多。1979年,泉州市区开发汇票6.1万张,比1978年增长11%,1980年又比1979年增长18%。1980年9月,恢复办理代收货物邮件和代购货物业务,有关单位之间汇款由邮局承办。1981年6月,每笔汇款限额提高到5000元。1988年起,开办快件汇款业务。1990年,鲤城区开发汇票12.9万张,汇费收入42.3万元,比1978年增长138.9%,为1950年的6.8倍。1992年,汇兑业务有普通汇票和电报汇票两类,全年开发汇票19.1万张,比1979年增加2.1倍,为1950年的10倍。
  三、报刊发行
  征订民国期间,邮政不办理报刊发行业务,由出版部门自行经营,部分刊物由地方书店销售。1950年4月,全国实行邮发合一,泉州邮政局正式承办报刊发行。年底,报刊发行累计38.8万份。1953年,报刊发行实行定期定额和定期预收制度,配备专职发行员4人。1958年,在机关、团体、学校和部队设立社会报刊发行站93处,发行员393人,发行数达194.9万份,比1950年增长4倍。1960年后,纸张紧张,限制新订户。1961年,削减郊区8个乡镇和市区企事业单位的部分报刊。1966年,泉州市报刊发行494.6万份。“文化大革命”期间,邮路经常阻断,报刊不能及时递送,订户减少。1975年,泉州市社会报刊发行站由1966年的245个减为188个。1977年,报刊发行工作开始步上正轨,发行量逐年增加。1983年,扩大报刊发行,建立21个农村信报站。1985年,增至68个。1992年,全区报刊发行量达2222.1万份。
  零售1950年4月起,市邮电局开展报刊零售业务。1981年后,除增办零售门市部外,还通过定点零售、流动零售和委托零售的办法出售报刊。1990年,鲤城区零售报刊累计259.8万份,业务收入24.9万元。1992年,鲤城区域内有报刊零售点3个,零售累计300.2万份,业务收入35.9万元。四、集邮
  鲤城区的集邮业务起步晚而发展快。1957年3月,泉州市新门街邮电营业处代销集邮邮票和集邮品。1981年4月,开设新门街集邮门市部。1982年6月,设东街集邮门市部。1983年11月,成立泉州市邮票公司。当年集邮业务收入12.2万元,比上年增长82.1961987年3月,开设南路集邮门市部。后集邮业务收入逐步增加。1992年,收入197.5万元,较1990年的73.5万元增加1.7倍。
  第三章 电信
  第一节 电话
  一、有线电话
  (一)国内电话
  1.市内电话
  民国21年(1932年),泉安汽车运输公司置磁石式小总机5门,是泉州最早的市内电话。民国23年,晋江县政府设立电话室,安装40门磁石式交换机1台。民国35年5月,晋江电信局开设小电话室。民国32~36年,晋江电信局先后接受泉安汽车运输公司、晋江县政府电话室等地方电信总机15台165门。民国37年,晋江电信局市话用户99户,其中城关用户21户。
  1950年末,泉州市话用户112户,其中甲种电话5户、乙种电话106户、公用电话1户,实装电话机246部。1954年1月,市邮电局架设市内电话电缆,提高通信质量。至1959年,磁石式交换机增至7台700门,实装机535部。1960年2月,试办传呼公用电话业务。1970年12月,进行市话改制,磁石式交换机改用共电式交换机。1975年,市话用户达871户。1978年以后,市内电话业务发展较快,1980年增至1199户。1981年12月,市邮电局HJ-92型纵横制交换机割接投产,总容量3000门,实装机1264部。1985年12月,扩容1000门,市话用户达3302户。
  1987年9月,F-15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设备进入市内电话网,增加办理程控电话新业务,有缩位拨号、叫醒服务、转移呼叫、热线服务、三方通话、呼叫等待6种。1988年,市话用户达7754户。到1990年末,鲤城区程控电话总容量2万门,用户13605户。1991年,程控电话扩容2万门,用户达17247户。至1992年12月,市话用户达2万户。其中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户9116户,占总用户的46%;住宅电话10884户,占总用户的54%。
  2.农村电话
  1958年,近郊东海、浮桥、江南、满堂红、城东5个公社自备小总机,总容量190门,全部接人泉州市话总机,列为市话用户,用中继线7对,按租用办法处理。各公社总机的话务员及电路维护线务员,均由公社自行配备,实行自己维护、自计成本办法。1971年1月,罗溪、马甲、河市、双阳4个邮电支局(所)划归市邮电局,才有农村电话,时有农话交换点4个,交换机4部,总容量130门,用户48户。1975年,农话交换机容量450门,装交换机的有6个公社,通电话的有8个公社、56个大队、156个生产队,实装68户。
  1979年后,申请装用电话的专业户、个体户逐年增加,1980年增加250户,1986年增加336户。程控电话开通后,城东乡以及各乡镇企业、乡村的185户农话划入泉州程控本地网,1990年增加348户。1991年12月,市邮电局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500多万元,架设光缆45公里,引进美国SLC传输设备,将马甲成片开发区及周围400个农村用户纳入泉州市话网。
  3.长途电话
  民国25年,晋江城关电报局始办长途电话,配备1部10门磁石式长途交换机,有电话机6部,配备员工5人。电话种类有普通、加急、传呼、预告(后改称叫人电话)4种。1949年10月,通话种类改为叫号、叫人、传呼3种,每种都分寻常与加急两种项目。
  1950年,设中央和省市特设军政专线电话、土地改革免费电话、国营企业电话。至年底,泉州出口计费长途电话16922张。1954年9月,泉州一福州试办预告电话业务。1958年,增办党政首长代号电话,国内长途电话业务种类增加14种,泉州办理的有13种。1983年12月,泉州开办有权直拨业务,当年办理用户34户(其中计费18户、免费16户)。1982年,种类调整为代号、特种、紧急调度、军政、新闻、普通、公务、业务公务8种。1985年4月,修订为代号、特种、紧急调度、政务、普通、公务6种。
  1987年9月,泉州长途电话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网内用户可直拨全国200多个城市。1990年,鲤城区程控本地网内长途计费有权用户3970户。1992年,用户15741户,可直拨国内700多个城市。
  (二)国际与港、澳、台电话
  1963年,市邮电局开办国际电话的有新门、华大、东街等3个支局。由于设备、线路质量差,发展缓慢。到1980年,泉州市国际去话业务量1616张。1986年10月,鲤城区与新加坡、西德、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加拿大等10个国家开放用户直拨电话业务。1987年,开通程控电话后,当年国际电话去话8.0万张,为1980年49.5倍。1990年,国际电话出口量38.0万张,挂往台湾省的电话9.4万张(1984年仅5张)。1992年,可直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电话出口量上升到61.1万张,挂往台湾省的电话上升到10.6万张。
  二、移动电话
  1990年,泉州地面建立移动通信基地站,属厦门移动电话交换局。使用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系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产品,交换设备为EMX-250型。至1990年12月,鲤城区拥有123个用户,手机型号为8500型。1991年4月,福厦移动电话泉州第一期工程20个信道容纳340个用户,适应不了市场需求。泉州引进摩托罗拉公司EMX-250移动电话交换设备,建立市移动电话交换局,于1992年8月投入试运行;移动电话基站割接成功,35个信道投入使用,将厦门移动电话交换局的泉州400个用户顺利并入泉州移动电话交换局,总容量5000户,鲤城区有用户2344户。
  第二节 电报
  一、设备
  清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泉州电报业务初办时,电报线路都是单铁线,使用的设备是最原始的莫尔斯电码通信系统,有莫尔斯人工电报机2部,军用短波5瓦无线电台1部,双重锤式韦斯登收发报机3部,收发报采用双重锤式和三柱作孔机凿孔,有3条莫尔斯人工电路。
  1949年10月,有莫尔斯机2部、自动发报机(重锤式)2部、波纹收报机(重锤式)2部、键盘作孔机(克利特式)1部、三柱作孔机3部,同时接收中国人民银行等地方电台4部。1952年,增加15瓦XHL发讯机和TKF4XIN5再式收讯机。至1958年,有15型电传机2部、莫尔斯符号人工机7部、莫尔斯符号自动发报机2部、电报作孔机2部、键盘作孔机2部、电报交换机1部10门、载波电报终端机1部。1969年,增加55型电传打字机3部。1979年10月,开始使用G9-B双机头电传机。1981年,增加电报高译码机1部。1982年,泉州—晋江报路装用ZB302四路插报机。1983年,开始使用微电脑中文译码机,电报双机头全部改为24电子盘。1986年,有载波电报机11部、电传打字机63部、全电子电传机44部、五单位自动发报机32部(其中双机头26部,译码机2部)。1988年,增设插报机7部。1990年,市邮电局电报主要设备有载波电报机8部、插报机4部、电传打字机63部、全电子电传机44部、机械式电传机19部、三单位自动发报机21部、短波发讯机6部,1千瓦以下发信机6部、15千瓦发信机2部、短波收信机2部。
  1992年,市邮电局局本部有一级电报业务报路26路,其中有线电路14路(其中,架空明线5路、电缆电路9路)、无线电路12路。在总数中,电传电路14路,自动转报1路,人工电路12路,分组交换电路2路。二级省内业务报路17路,其中,电缆电路5路、无线电路12路。在总数中,电传电路5路,人工电路12路。市(县)内电传报路9路,其中,架空明线5路、电缆电路4路。有载波电报机9部(其中,12路以下的2部、12路以上的7部)、插报机2部、电传打字机33部、全电子电传机33部、传真机11部。
  二、业务
  (一)国内电报
  初办电报时,只办理普通民用电报(又称私报)。清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增加商业电报和新闻电报。民国6年(1917年),开办邮转电报业务。民国25年9月,泉州有官电电报和军电电报、纳费公务电报、私务电报、加急电报、新闻电报、加急新闻电报、气象电报、水位电报等8种。民国33年,为避免军电等重要电报积压,增办晋江—永安特快电报,并限1.5小时内到达。民国36年,泉州有普通电报、军政电报、专送电报、特快电报4种,电报拍发顺序是先军、政,后一般。
  解放后,分国内电报和国际电报。按接转手续分来报(进口)、去报(出口)、转报(转口)3种。1949年10月,规定气象和水位电报免费拍发。1950年,执行全国统一电报种类,有防空、气象、水情、特种、军政、公益、新闻、加急、普通、公电等10种。下半年增办改发电报和同文电报。1959年,电报种类修改为防空、天气、事故、水情、军政、新闻、普通和公务等8种。1963年,恢复公益电报。1977年,增办汇款电报。1978年3月,重新修订电报种类,属抢险救灾、紧急救援等内容的列为特种电报,邮电系统之间的公务业务电报称公电,以区别于各企事业单位因公拍发的公务电报。特别业务分为特急,加急、分送3种,优先保证党、政、军通信。1986年8月,开办用户电报;9月,开办礼仪电报。1989年1月,在新门街邮电支局开办公众真迹电报和公众用户真迹电报业务。1992年,鲤城区出口国内电报32.1万份。
  (二)国际和港澳电报
  1962年,市邮电局开始办理国际和港澳电报业务,有国际政务、国际普通、国际新闻、国际书信等4种。至年底,出口66473份。1978年后,国际及港澳电报迅速增多。1980年,出口.7434份。1986年,福州和厦门程控电话开通后,国际及港澳电报大部分流入用户电话,国际及港澳电报业务逐步下降。1990年,国际电报种类有:有关人命安全电报、保证航空安全电报、气象电报、国际政务电报、国际新闻电报、公务(业务)公电、战时受日内瓦公约保护人员电报、国际电信联盟免费优待电报等8种,出口2626份。1992年,出口1694份。
  第三节 传真
  1978年4月,市邮电局与福州电信局试办真迹传真业务,因使用单位少,加上设备质量不过关和市内电压不稳定,至1980年停办。1983年8月,市邮电局开办三类用户传真业务,泉州中国银行和泉州外贸局为首批用户。1987年9月,鲤城区引进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开放国内、国际长途自动直拨业务,用户迅速增多。至1988年12月,鲤城区装用三类传真机34部。1990年,三类传真业务发展到191户。1992年,有268户,出口传真业务国内2297份,国际及港澳2061份。
  第四章 管理
  第一节 业务管理
  民国期间,交通部和福建省邮电部门制订各种章法和制度。中华邮政学习外国技术,总结经验,制订一套比较严密的业务规章和操作方法,为以后完善邮政通信业务管理打下基础。
  解放初期,基本沿用旧制。1954年,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各项作业之间的交接责任,检查和复核制度也逐步建立。1956年,泉州市邮电局贯彻执行邮电部陆续颁发的邮政、电信、农村电话规章制度、处理规则和规程。1958年,实行专业对口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通信网络的组织纪律、全程全网通信纪律、生产组织纪律。1959年上半年,省邮电管理局、福州军区通信兵处、省广播事业局在市邮电局召开消除和防止有线广播对有线通信干扰的现场会,制定消除防止有线广播对有线通信干扰的有关规定。1961年7月,市邮电局制订关于加强邮电通信和生产设备维护大修工作的12项规定,发动电信部门职工开展机线设备整治工作,建立和健全各项维护规章。1963年,农村电话列为省属国营,实行统一经营,分级管理,全面收费。1964年7月,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文化大革命”期间,规章制度被视为“管、卡、压”遭到批判,导致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业务管理趋于松弛状态。
  1980年初,邮电部重新修订邮电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市局制订相应实施办法,业务管理走上正轨。11月,制订专送电报业务的管理办法。1983~~1984年,企业全面整顿,进一步完善业务监督、检查系统,设乡邮管理员,业务管理初步达到规范化。1985年,建立专业管理、条块结合、分级核算、经营承包的经营管理体制。1988年4月,进行支局(所)评类和农村标准化支局(所)验收,远郊4个农村支局(所)全部达标。市内9个支局(所)被评为一类,1个被评为二类,合格率达100%。1992年,市邮电局完善经营承包制度,在转运组和报刊零售点试行计件工资制,取得初步成效。
  第二节 技术管理
  1954年,市邮电局在通信设备方面规定测试检修范围,建立原始记录,实行包线包区、定期测试验修、预防障碍和障碍修复统计制度,强化作业计划的执行。1955年,在技术上推广话务员郭秀云话务操作法、机线员许兴柱长途线路维护法、报务员丘公硕译电先进经验、京津投递法和线路障碍反向测试法。1956年以后,贯彻邮电部陆续颁布的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电报技术、无线电短波、电信线路安全技术等一系列规程、管理、维护制度。
  1960年起,建立技术责任制,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技术监督检查。1965~1975年,进行设备维护和局部范围内的设备革新、改造。1978年,完成自动领包机和油机自动装置的改造。1987~1990年,进行两次程控电话工程先进技术和微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1990年8月,市局本部成立通信软件开发中心(原为微机室),有专业技术员20人。至1992年,先后开发投产长途、市话计费,报刊零售、邮票管理、长(市)话窗口收费,市话营业号线管理、移动电话计费,长途、市区移动电话、BB机窗口多点收费等微机系统,并移植应用邮政报刊订销、邮政窗口营业、话费自动查询、话费欠款自动通知等系统。
  第三节 质量管理
  1949年以前,泉州邮电部门曾制订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以求通信质量稳定。1950年,泉州邮电局开展消灭差错活动。1951年9月后,市邮电局定期检查各生产部门的通信质量,长话逾限率为2.5%,长话退号率为7.8%,电报差错率为1.29%,低于部颁标准。1953年10月后,对职工技术水平、设备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1959年,电报服务差错率为0.05%,长话服务差错率为0.07%,市话百对障碍次数1.7次,市话接通率84%,邮件细拣检查差错率为0.023%,平信分拣通知差错率为0.09%,电报投递差错率为0.003%,报刊分发差错率为0.0069%,各项技术指标符合部颁标准。同时,制订《关于定额和质量指标的执行意见》,明确划分差错责任。
  暂时经济困难时期,邮电质量管理有所下降。1961年,全局32项质量考核标准比1960年下降的有11项。11月,实行新的邮政业务查单验证制度,促进邮政通信质量逐步提高。“文化大革命”中,质量管理出现滑坡。1978年8~9月,市邮电局开展提高通信质量、改善服务、缩短时限、提高设备电路质量的活动,收到显著效果。10月,省政府授予“质量信得过企业”称号。1986年11月,市邮电局重点抓鲤城区邮电通信的质量管理工作,推行应用现代科学管理办法。
  1991年,先后选送高级工、技师、业务师等26人参加省内外各项业务技术培训。市邮电局教育基地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3期,受训233人。1992年10月,福建省邮电系统举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泉州荣获团体第一名。
  第四节 财务管理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后,财权高度集中于邮政总局。财务收支原则上力争保本自给,建立一套较为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统一的财务管理、核算制度和严格的财、账稽核制度,实行专业分工和款、账分管的方法。各支局每天将当天收入汇总,解缴省邮电管理局。管理局经常派员对各单位的财务进行检查、监督。民国期间,电信财务隶属交通部,地方政府设立的电话所、电话室财务收入归地方财政。
  解放后,邮电财务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部分核算。市邮电局的邮政、长话、市话、电报属中央国营。1951~1955年,财务管理实行金库制,执行统收统支办法。1955年10月,全省县(市)邮电局确定为基层企业,执行指令性计划,编制分专业的邮电生产财务计划。1956年1月,开始实行企业预算拨款制,施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1959年,财务计划纳入地方财政,部分公社邮电财务计划由公社邮电支局编制、上报,经晋江专区邮电局核算、平衡后,报市计委审批,再下达至公社邮电支局执行。公社邮电机构经营的汇兑款和报刊款统一由市邮电局负责结算。
  1962年,邮电企业收回省局统管后,由省局下达各项计划,在执行中依据具体情况作部分调整。1966年以后,市邮电局实行收支差额财务管理制度。1981年,省局对市邮电局实行基本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分成的财务结算办法。1984年,实行经济核算制和财务上的利润管理。9月,市邮电局实行经济责任制暂行办法。
  1985年,实行利改税,完善利润管理,市局企业通信总量、业务收入、收支差额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比1984年增长75.5%、63.8%、56.9%和87.3%,被国家邮电部通报表彰,定为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7月,对生产班组、邮电支局(所)的财务管理仍实行收支两条线,支局(所)的营收款按专业稽收,悉数上缴,支出则由市局指令下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费用支出节约的提成奖励,超支扣其部分奖金。1986年,市邮电局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加强经济核算,扩大生产单位的财权和自主权。同年,鲤城区的邮电通信总量比1985年增长93.5%,企业业务收入增长88%,收支差额增长105.4%,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13.9%。1988年10月,市邮电局对鲤城区地面的15个邮电支局(所)的汇兑营业、票款进行抽检,100%达到规定标准。1992年,市邮电局财务人员12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关生产科、组配备专职或兼职财务人员,形成上下对口的财务管理体系。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