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泉州内港(圆通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768
颗粒名称:
二、泉州内港(圆通港)
分类号:
U658
页数:
1
页码:
3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圆通港的历史和内港航运的兴衰。
关键词:
交通
水路
港口
圆通港
内容
晋江下游的厂口、后山、富美、新街等处,古称圆通港。宋时,泊于沿江的中外船舶,可用小船沿五堡溪(破腹沟)至三堡人八卦沟,过水门水关达市舶司库装卸货物。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施行海禁和迁界,内港航运衰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沿海复界,设立海关,内港海运逐渐恢复。民国初,泉州内港海运相当发达,商人组织的几个轮船公司客货兼运,直达广州,溪运也比较繁盛。
解放后,顺济桥下北岸建有梯式土码头。1960年,结合防洪堤建设,1~7码头改建为驳岸式码头,8~9码头仍为自然岸坡作煤炭装卸,岸线总长880米。1984年,泉州大桥建成后,桥下岸线仅存387米,堆场2884平方米,仓库1座240平方米。1984~1987年,在7~9码头建成两座高桩梁板式现代化码头。第一座200吨级3个泊位,平台长105.3米,宽13米,栈桥3条长13米,中间栈桥宽8米,驳岸96.2米,标高6.8米。每平方荷载2吨,集中荷载5吨,栈桥荷载汽车一15、挂﹣80。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2米,年吞吐量10万吨。第二座500吨级3个泊位,紧靠第一座,前沿按第一座夹角175顺延,平台长150米。前沿设计水深罗零﹣4米,年吞吐量15万吨。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