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7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利建设
分类号:
S279.257
页数:
2
页码:
274-275
摘要:
本节记述了鲤城区在解放后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包括引水、蓄水和提水工程,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其中,引水工程包括溪墘水利工程、金鸡北渠和山美区南、北干渠等;蓄水工程包括群石乡大桥水库、草邦水库和东梅等山塘;提水工程包括机灌、电灌、水轮泵、喷灌和地下管灌等。
关键词:
鲤城区
水利建设
内容
鲤城区地处晋江下游冲积平原,西北为丘陵山区,南涝北旱时有发生。唐代以后,劳动人民就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兴修许多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唐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尚书塘,纳清源山之水,防涝又溉田。大和三年(829年)开凿天水淮,是最早引淡水冲盐碱地及灌溉的水利工程。宋代建成留公陂,是最早的水库堤坝工程。东湖为境内最大湖泊,历代多有疏浚,发挥防涝、灌溉作用。民国时期,因不重视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大部分淤塞,所有的水利设施均为小规模的湖、塘、池、潭、坝、陵。1949年,共有2500处,总蓄水量50万立方米,处于“一场大雨哗啦啦,三日无雨干巴巴”的境地。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水利建设。1960年,建成晋江下游防洪堤,保护大片耕地。1967年,建成金鸡河闸,修筑南北灌渠。1973年,东海公社建成平原渠,逐步建成、完善蓄水、引水、提水相配套的灌溉网络。
一、引水工程
1955年冬,兴建溪墘水利工程,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灌溉农田1.24万亩;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兴建金鸡北渠第一、二期及山美区南、北干渠工程,引水流量22.5~30立方米/秒,为北峰、东海、城东、江南、满堂红等公社提供充足水源,并对留公坡、濠坝、天水淮等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扩建。80年代,兴建金埔引水工程。
至1992年底,全区有引水工程204处,渠道161.4公里,灌溉面积2.3万亩;主要泄洪治涝工程10处,总渠道4653公里。
二、蓄水工程
古代到民国时期,鲤城区没有较大型的蓄水工程建设,农业灌溉主要靠湖、塘、池、潭、井、圳等自然水源。
1953年,北峰乡互助组因地制宜,兴建群石乡大桥水库,水库坝长18米,净高9米,总容量4.5万立方米,灌溉农田60亩。
1958年,城东公社兴建小(一)型的草邦水库,扩建小(一)型的群生水库,建成东梅、回石、白洋、观口等一批小(二)型山塘。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先后建成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6座及一批山塘、水坝,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由25%提高至50%。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对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按部颁标准逐个进行保坝加固及渠道配套整修,同时新建一批水利工程。
至1992年,全区有百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库5座,1座在建;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9座,1万立方米以上的小型水库138座,1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库805座,总蓄水量2033万立方米,灌溉3.45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36.58%。
三、提水工程
(一)机灌、电灌工程
鲤城区传统的提水工具有戽桶、戽榉、吊乌和木水车。
1953年,在城郊兴建柴油机提水站2处,装配12匹马力柴油机2台,灌溉农田500亩。1954年,在晋江县石霞乡(1958年划归泉州市江南公社)兴建25匹木炭机2台、36匹木炭机3台、水泵5套,灌溉农田6000亩、农地1038亩。1960年,全市已有柴油机提水站60处,总装机762匹马力,灌溉农田18547亩。1977年,全区有机灌站146个,总装机1992匹马力,灌溉农田6100亩。1977年以后,电力发展,引水工程机改电得到发展。1992年,全区有电力排灌工程233站258台,总装机6912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8115亩,其中装机75千瓦以上的有18站53台,共3103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2238亩;机械提水工程24处,460匹马力,灌溉2046亩。
(二)水轮泵系列
1966年,首先在北峰镇送客亭安装2台60~25~35水轮泵,灌溉100亩,后又在北峰、江南安装数台。1972年,全区共有水轮泵5站9台,灌溉5000亩。后因水头落差改线,已建水轮泵站停机。
(三)喷灌工程
1978年,先在满堂红公社蔬菜区作试点建设。到1980年,开挖机并61眼,装配深水泵27台(套),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投产后,机井、机械出问题,不能适应蔬菜生产,恢复沟灌、浇灌。1980年后,喷灌工程建设逐渐转向缺水的丘陵坡地。到1985年底,共有喷灌工程22点,电动机18台383千瓦,喷灌机124台(套)1049千瓦,各种喷枪(头)477把,2~4寸管道17511米,喷灌6205亩,其中蔬菜2500亩,花生、地瓜1400亩,茶叶982亩,龙眼、柑桔等果树1323亩。1986年以后,除茶叶、果树外,蔬菜、花生、地瓜不适应喷灌,恢复沟灌。
(四)微喷灌工程
1987年,在双阳农场作试点建设,1988年底完成,共安装主、支、毛管道2.5万米,喷灌125亩龙眼。
(五)地下管灌工程
1988年,在江南乡赤土村作试点建设,1990年4月完成。到1992年底,全区共有管灌工程31点,埋设6~8寸混凝土管道4.65万米,改善和恢复灌溉效益9500亩。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鲤城区引水工程
相关专题
鲤城区蓄水工程
相关专题
鲤城区机灌、电灌工程
相关专题
鲤城区水轮泵系列
相关专题
鲤城区喷灌工程
相关专题
鲤城区微喷灌工程
相关专题
鲤城区地下管灌工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