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农田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70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农田水利
分类号:
S279.257
页数:
5
页码:
273-277
摘要:
本章记述了鲤城区农田水利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农田水利
内容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开荒围垦
解放以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农村生产力,有利调动集体力量,开荒造田,发展生产。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共开垦稻田559亩。1958年,开垦荒地1000余亩。1965年,平整土地,挖掉小田埂,增加耕地2456亩。“文化大革命”时期,贯彻“以粮为纲”方针,大搞开荒造田。1970年,开展平整东岳山、填西北洋等工程,垦田4000余亩。1977年,在城东海堤内进行较大规模的滩涂围垦,造田5000余亩。同年平整土地1.21万亩,其中农改田1500多亩。1980年开荒128亩,1988年开荒124亩,1992年开荒250亩。
二、改良土壤
鲤城区中、低产粮食耕地有8.1万亩。沿海平原片稻田有盐碱性,土质粘重;旱地土质砂性脊薄,土层浅。改良中、低产田,对发展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955年,发动群众挖塘泥111.48万担,改良水田5779亩。1958年,大搞改良土壤的群众运动,发动干部职工与农民一起运沙挑土,为土质太粘或沙质过大的耕地培上客土、客沙,共改造1.03万亩,占应改造耕地的80%。
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大力推广绿肥,培土培沙改良土壤2.3万余亩,逐步实现用养结合,提高地力。
三、农田综合治理
农业集体化后,为了实现机械化耕作,在水田区进行田、林、路、水综合治理。50年代后期,在坡耕地推行龙舌兰种植,保护坡地;近海耕地种植防风林。1965年,平整土地,平掉小田埂,增加耕地2456亩。1977年,平整土地1.21万亩。
80年代末,开始抓“吨粮田”建设,即1亩稻田年产1吨粮食。1989年,全区稻田6.99万亩,其中吨粮田6461亩,占水田面积的9.24%。1990年,开始抓罗溪、马甲、河市三个乡的吨粮田建设。当年实现吨粮田7835亩,占三个乡水田的31.5%。旱地由于推广玉米套种,亦出现年亩产超千斤。1992年,综合治理农田1320亩,总投资额42.2万元,增产25.3%,其中城东镇新铺村120亩,投资3.5万元,增产28%;马甲镇1200亩,投资38.7万元,增产20%~25%。
第二节 水利建设
鲤城区地处晋江下游冲积平原,西北为丘陵山区,南涝北旱时有发生。唐代以后,劳动人民就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兴修许多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唐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尚书塘,纳清源山之水,防涝又溉田。大和三年(829年)开凿天水淮,是最早引淡水冲盐碱地及灌溉的水利工程。宋代建成留公陂,是最早的水库堤坝工程。东湖为境内最大湖泊,历代多有疏浚,发挥防涝、灌溉作用。民国时期,因不重视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大部分淤塞,所有的水利设施均为小规模的湖、塘、池、潭、坝、陵。1949年,共有2500处,总蓄水量50万立方米,处于“一场大雨哗啦啦,三日无雨干巴巴”的境地。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水利建设。1960年,建成晋江下游防洪堤,保护大片耕地。1967年,建成金鸡河闸,修筑南北灌渠。1973年,东海公社建成平原渠,逐步建成、完善蓄水、引水、提水相配套的灌溉网络。
一、引水工程
1955年冬,兴建溪墘水利工程,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灌溉农田1.24万亩;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兴建金鸡北渠第一、二期及山美区南、北干渠工程,引水流量22.5~30立方米/秒,为北峰、东海、城东、江南、满堂红等公社提供充足水源,并对留公坡、濠坝、天水淮等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扩建。80年代,兴建金埔引水工程。
至1992年底,全区有引水工程204处,渠道161.4公里,灌溉面积2.3万亩;主要泄洪治涝工程10处,总渠道4653公里。
二、蓄水工程
古代到民国时期,鲤城区没有较大型的蓄水工程建设,农业灌溉主要靠湖、塘、池、潭、井、圳等自然水源。
1953年,北峰乡互助组因地制宜,兴建群石乡大桥水库,水库坝长18米,净高9米,总容量4.5万立方米,灌溉农田60亩。
1958年,城东公社兴建小(一)型的草邦水库,扩建小(一)型的群生水库,建成东梅、回石、白洋、观口等一批小(二)型山塘。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先后建成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6座及一批山塘、水坝,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由25%提高至50%。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对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按部颁标准逐个进行保坝加固及渠道配套整修,同时新建一批水利工程。
至1992年,全区有百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库5座,1座在建;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9座,1万立方米以上的小型水库138座,1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库805座,总蓄水量2033万立方米,灌溉3.45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36.58%。
三、提水工程
(一)机灌、电灌工程
鲤城区传统的提水工具有戽桶、戽榉、吊乌和木水车。
1953年,在城郊兴建柴油机提水站2处,装配12匹马力柴油机2台,灌溉农田500亩。1954年,在晋江县石霞乡(1958年划归泉州市江南公社)兴建25匹木炭机2台、36匹木炭机3台、水泵5套,灌溉农田6000亩、农地1038亩。1960年,全市已有柴油机提水站60处,总装机762匹马力,灌溉农田18547亩。1977年,全区有机灌站146个,总装机1992匹马力,灌溉农田6100亩。1977年以后,电力发展,引水工程机改电得到发展。1992年,全区有电力排灌工程233站258台,总装机6912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8115亩,其中装机75千瓦以上的有18站53台,共3103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2238亩;机械提水工程24处,460匹马力,灌溉2046亩。
(二)水轮泵系列
1966年,首先在北峰镇送客亭安装2台60~25~35水轮泵,灌溉100亩,后又在北峰、江南安装数台。1972年,全区共有水轮泵5站9台,灌溉5000亩。后因水头落差改线,已建水轮泵站停机。
(三)喷灌工程
1978年,先在满堂红公社蔬菜区作试点建设。到1980年,开挖机并61眼,装配深水泵27台(套),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投产后,机井、机械出问题,不能适应蔬菜生产,恢复沟灌、浇灌。1980年后,喷灌工程建设逐渐转向缺水的丘陵坡地。到1985年底,共有喷灌工程22点,电动机18台383千瓦,喷灌机124台(套)1049千瓦,各种喷枪(头)477把,2~4寸管道17511米,喷灌6205亩,其中蔬菜2500亩,花生、地瓜1400亩,茶叶982亩,龙眼、柑桔等果树1323亩。1986年以后,除茶叶、果树外,蔬菜、花生、地瓜不适应喷灌,恢复沟灌。
(四)微喷灌工程
1987年,在双阳农场作试点建设,1988年底完成,共安装主、支、毛管道2.5万米,喷灌125亩龙眼。
(五)地下管灌工程
1988年,在江南乡赤土村作试点建设,1990年4月完成。到1992年底,全区共有管灌工程31点,埋设6~8寸混凝土管道4.65万米,改善和恢复灌溉效益9500亩。
第三节 水土保持
1950年以前,水土流失比较缓慢,水土保持不列入政府管理工作范围。以后,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轨道。1956年,开始引进绿肥在园地边缘种植。1963年,推广种植龙舌兰。1983年4月,成立泉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随后以晋江流域、福厦公路两侧为重点,治理12条小流域。1984年4月至1985年12月,完成第一次水土流失普查。1985年初,制订水土保持“七五”规划。1988年,工作重点转移到预防、制止新的水土流失上,着重抓开山采石、机砖厂、砖瓦窑、沙场的管理,区政府相继颁发《关于保护水土资源,全面制止新的水土流失的通知》、《关于申请开办矿山的暂行规定》,水土保持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年底,对分布广、水土流失严重、管理混乱的采石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查封457个采石场,责令298个采石场限期实施水保措施。全区修筑挡土坝1466处,总长25公里,工程量4.4万立方米,拦蓄弃土、碎石143.3万立方米,种树32万株,完成开采迹地综合治理1953亩,减少产生新的水土流失3753亩。1989年以后,陆续建立双阳、罗溪、河市、东海等镇场水土保持管理站,对开矿、取土、挖沙等进行清理整顿,预防监督工作取得较大进展。1992年,建立各种类型防治水土流失示范点99个、示范片2个。当年,防治面积10.06万亩,其中封禁治理7.83万亩,林草措施2.1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地面积23.16万亩;种植果树1153亩,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3597亩,植草71亩,修建水平梯田1879亩。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