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9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0
页码:
264-273
摘要:
本章记述了鲤城区农作物种植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农作物种类、种植技术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农作物
种植
内容
第一节 农作物种类
一、粮油作物
(一)水稻
1.面积 产量
水稻是鲤城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1950年,水稻播种面积13.31万亩,总产量18778吨,分别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5.17%和56.91%。1951年,播种面积13.38万亩,总产20368吨。1957年,面积达17.49万亩,总产量33603吨,是解放后播种面积最大年份。1983年,播种面积14.69万亩,总产量55848吨,是解放后总产量最高年份。至1992年,全区水稻播种总面积13.46万亩,总产量53995吨,除少数高海拔山垅田保留中稻外,均为双季稻。
2.品种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从占城国(现越南)引入占城稻。占城稻耐旱早熟,有白、赤、斑三种,自种至收仅50余天,为历代农民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此外,早稻有河南早、新留、连江早、黄蓝、毕种、山东子青晚,晚稻有降米、乌芒、红芒、赤脚、一秋红、乌壳、苏州红、叶下逃、三公早、台湾籼、寄种、大冬、白香、大尖、白脚、八月白、藿香、四百粒、畲稻。民国期间,早稻品种主要有白早、红米、广东早、三冬早、田头哭、哈连、早糯,晚稻有一枝香、潜叶闽冬、水泥、白科、大粒王、敏党等。民国24年,引进南特号。1950年以后,农民在原有稻种基础上进行穗选复壮、良种繁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换代。50年代,主要品种是南特号、陆财号、三冬早、广东早、闽冬、一枝香。60年代,主要品种是矮脚南特、农林16号、汀秋5号、十石歉、木泉种、青骨、溪南矮、珍珠矮、二九矮、铁骨矮1号、溪丰、广秋矮、赤壳术、农垦58、汀秋矮39号、汀秋矮5号、广秋矮35号。70年代,主要品种是杂交水稻(四优2号、四优30号、闽优3号),此外还有南京11号、龙革113、光大白、红410、窄叶青、包胎矮、广秋矮5号、林家糯、京红1号、晋南晚。80年代,主要品种是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37、威优64、威优30、威优3号、威优63、汕优63,还有常规水稻青二矮、桂潮2号、青广矮、红云33、新红、广陆28-1、78130、79106、泉糯106。1992年,水稻早稻当家品种有早什优016、汕优016、汕128、78130、47-104;晚稻当家品种有威优63、汕优63、特优63、倒种春78130、47-104。
(二)大小麦
明代以后,泉州已种植大小麦。民国期间,产量很低。1950年,亩产61公斤。1950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3万亩以上,最多达6.5万亩,产量逐年提高。1976年,亩产102公斤,1986年亩产127公斤,1992年亩产133公斤。
小麦主要品种有白壳麦、红壳麦、和尚麦、米麦、华东5号、华东7号、不锈麦、抗锈5204、欧柔、文革1号、南大2149、晋麦2148、晋麦30450、泉麦1号、龙溪35、龙溪189、福繁17、福繁16,大麦主要品种是矮早三、早熟5号、莆麦4号。1992年,大麦当家品种是土麦4号,小麦当家品种是泉麦1号、晋麦2148。
(三)甘薯
1.面积 产量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吕宋引入,故称番薯,俗称地瓜,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传人后逐渐繁殖于闽南各县。1950年以后,随着水利条件改善,农地改水田及发展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58年,种植面积49561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4%,总产量9425吨,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4%,亩产190公斤。1984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3.5~4万亩,总产量9000吨。1992年,种植33621亩,占15%;总产9652吨,占13%;亩产287公斤。
2.品种
30年代,甘薯有20~30多个品种,有菜签、鸡爪山、大有、林敦、透春、四季水、白松、菜薯、红皮白肉、香仔薯、稳薯、海丰、乌首仔、黄仔文、脚薯、吕宋本等。民生农校搜集各地薯种栽培试验结果,其质量以脚薯、黄仔文等品种最好。60年代初,推广新种花、散仔、假芋薯、永春五齿、台农27、广东本、晋专6号、晋专7号、晋薯78、晋薯95。至80年代初,新种花一直是当家良种,1981年以后开始退化。1982年后,引进闽抗329、闽抗176、闽抗178、豆莎薯、华北48、湘薯75-55、闽抗330、福薯26、惠薯3号、惠薯8-6。1992年,当家品种有福薯26、湘薯75-55、惠薯8-6、金山57。
(四)大豆
大豆历来属低产作物。1950年后,种植面积1841亩,总产935吨。至1958年,每年种植2万亩左右。1959~1983年,种植1~1.2万亩。1984年以后,种植7000~8000亩。1992年,种植7917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4%,总产837吨,占粮食总产的1.15%,亩产106公斤。主要品种有花面豆、湄洲大豆、古田大豆、穗稻黄、大粒黄、大青仁、威来姆斯、莆豆8008。1992年,当家品种春大豆8008、穗稻黄,秋大豆8008、穗稻黄。
(五)花生
1.面积 产量
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就有种植。1950年,种植1.7万亩,总产982吨,亩产55公斤。以后,每年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1.5~2万亩左右,产量受气候(干旱、水涝)影响,变化较大。1949~1992年的44年中,有19年产量在100公斤以下,25年在100公斤以上。1954年,种植34470亩,总产1838吨,是解放后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1959年,泉州试种秋花生,亩产75公斤,以后每年种植1500~2300亩,亩产100~120公斤,主要作为种子。1992年,全区种植花生2.39万亩,总产3324吨,亩产139公斤。
2.品种
50年代,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大接仁、中琉球等。1956年引进狮头企。60年代,推广狮选2号、狮优等优良品种。70年代中后期,引进粤油551~116、粤选58。1982年以后,先后引进推广黄油17、汕油27、泉花3121、白沙1号、白沙4号、汕油71、汕油523。1992年,花生当家品种是春花生白沙1号、白沙4号、汕油18、汕油71、金花10号,秋花生汕油71。
二、经济作物
(一)龙眼
龙眼是鲤城区传统名特产品,已有800年栽培历史。民国时期,种植面积已有相当规模。解放后,龙眼生产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1980年,泉州成为全国五大龙眼基地县(市)之一。198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将鲤城区划为全国龙眼优质商品生产基地。1992年,龙眼果化工程已成规模,全区种植面积6.33万亩。
1.品种品系
鲤城区龙眼,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品种品系极为丰富,共有44个之多,其中优良品种品系达27个,尤其是福眼、东璧、洲头本、西园4个特优品种更加著名,曾连续三次获省龙眼鉴定会奖。
福眼 果大皮薄、黄褐色、龟纹不明显,果实乳白色透明,肉较脆,清甜爽口,成熟期9月上、中旬。全区都有种植。
东璧 原产于开元寺东璧寺院内而得名,中型果,皮赤褐较厚,核小,肉色淡白,质脆无渣,浓甜,8月下旬成熟。主要分布于市区、城东、东海、河市、马甲、浮桥镇。
洲头本 其母树在浮桥镇笋浯村洲头。果皮薄,肉乳白色,质稍脆,品质极佳,成熟期9月上、中旬。
西园 母树在江南乡登丰村。果皮赤褐色,龟纹不明显,肉乳白色,质稍脆,味香甜,成熟期9月上、中旬。
早熟品种品系 六月白、早白、乌叶早、歪蒂早、伍叶早、埔仔早、花壳早等,成熟期在8月中旬,分布于江南、城东、双阳农场。
迟熟品种品系 九月乌、九月蕉、青龙,成熟期在10月上、中旬。
其他品种品系 乌洲本、荔枝龙眼、岩圃本、红核蕉、水蕉眼、糖蜜蕉、三角蕉、青壳蕉、香尾蕉、红核仔、中眼等,成熟期大部分在9月上、中旬,分布于市区、浮桥、北峰。
引进品种品系 [莆田]乌龙岭、普明奄、油潭本、白核龙眼、血丝龙眼;[同安]水涨、赤壳、八一早、凤尾穗;[广东]草埔种;[广西]大广眼、广眼、大乌圆、龙荔;[仙游]仙实1号。引进时间为1980~1986年,分布于东海、江南、龙眼研究所、清源农场、双阳农场。
2.面积 产量
1958年,龙眼种植面积6747亩,总产576.7吨,是解放后总产最低年份。60年代,种植面积保持在5000~8000亩之间,平均年产量为2305.76吨。70年代,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平均年产量3410.31吨。80年代是龙眼生产发展较快的时期。1982年,总产达9830.5吨,是解放后总产量最高年份。1984~1990年7年中,计增面积18245亩。1992年,全区龙眼种植面积6.33万亩,总产1512吨。
3.栽培技术
解放后,推广塑料薄膜高压代替传统的草泥缽高压技术,大力推广种植高压假植苗,改秋植为春植,提高成活率。1978年,进行龙眼衰老树改造,大搞“三保园”(保肥、保水、保上),推广“四大”(挖大穴、下大基肥、种大苗、大台面)技术。1980~1983年,进行丰产稳产试验。1983~1985年,推广老树复壮、幼树速生快长栽培,丰产稳产,疏花疏果,克服大小年现象以及保花保果等技术,不断提高龙眼栽培技术水平。
(二)甘蔗
1.面积 产量
甘蔗在唐宋时就传入泉州。明代,随着农业商品化进程的加快,泉州的农民“往往有改稻种蔗者”。1949年,种植2731亩,单产3603.5公斤。1950~1963年,种植面积在2600~6000亩之间,起落很大。泉州糖厂建成后种植面积趋于稳定。1964~1980年,在5000~6000亩左右。1982年,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大关,达到1.26万亩,总产58220吨。1983年以后,受价值规律影响,加上有关部门对蔗农服务欠周,影响蔗农生产积极性,种植面积一落再落。1992年,种植4004亩,总产19664吨。
2.品种
30年代中期,曾引进过台湾蔗种,但长期没有改良,没有引进新品种。50年代初,种植的还是当地竹蔗。1954年,引进台糖134,取代竹蔗,成为第一代当家良种。70年代初,引进闽选703和闽糖70/011,成为第二代当家良种。80年代初,推广桂糖11号、福引79-8、福引79-9、闽糖77/208、闽糖76/2,是第三代当家良种。至1992年,引进试种的甘蔗品种有:F134、F108、POJ2725、POJ2878、NCO310、古巴87/51、华南56/12、粤糖54/474、粤糖57/423、CO419、粤糖65/314、选蔗3号、闽选703、闽糖61/20、闽糖69/314、70/611、74/263、76/2、77/208、81/235、81/335、85/68、85/445、桂糖11号、福引79-8、福引79-9、D152、(M46/202)、福农79/23、83/61、福蔗87/10、新台糖1号、新台糖10号(福引83/13)、赣蔗1号、088、M31/45。
(三)蔬菜
1.面积 产量
鲤城区的蔬菜区分布在大坪、甘蔗头、仁风、凤池、金地、百源、萧厝园、广平仓、顶埔、大小希夷、孝感、双塔、龙头山、糖房等地,以生产短期叶菜类、葱蒜类为主;延陵、岐山、新步等地也有种植,以长期菜、瓜、果类为主。1949年,蔬菜面积1452亩。解放后,面积逐渐扩大,品种不断增多,约60多个,菜叶类为主,其次根茎类,果菜类很少。1955年,全区蔬菜面积4569亩。1958年,总面积15970亩。1960~1962年,蔬菜生产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达24459亩,其中商品菜面积5857亩。1963年,商品菜基地面积调整为3110亩,后稳定在2600~2800亩。常年上市量1.1~1.35万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粮为纲”,逐步压缩蔬菜种植总面积。1971年下降为1396亩,社会上出现吃菜难的问题。1974年,商品菜基地扩大为3000亩。1984年,逐步扩大远郊二线基地,达到3500亩,重点基地10个大队。此后基地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常年上市量1.5万吨。1988年以后,不断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如甜椒、番茄、甘蓝、大白菜、胡萝卜,基地的蔬菜品种不断更新,上市供应的品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92年,蔬菜面积30971亩,总产量4.28万吨。
2.品种
鲤城区的蔬菜品种有11类42种130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61个,占48%;外地引入推广的69个,占52%。
根菜类 萝卜(短叶13火车头、南畔洲、小梅花50天、天津长白、梅花90天)、胡萝卜(日本黑田、高农美国七寸金笋)。
白菜类 大白菜(泉州白、沈阳快白、夏阳、明月、绿阳、无双)、小白菜(黑叶白甲、四月慢、花瓶菜)。
甘蓝类甘蓝(大平头90天,大平头120天、京丰1号、夏光、日本早秋、长岗1号)、花椰菜(有早、中、晚近10个品种)、球茎甘蓝(天津球菜)、芥蓝(白花格兰)。
芥菜类 叶用芥菜、竹子菜、竹仔大芥、阔叶大芥、红叶大芥。
绿叶蔬菜 莴苣(叶用莴苣、茎用莴苣)、芹菜、芫荽、菠菜、圆叶菠菜、空心菜(圆叶空心菜、泰国空心菜)、茼蒿、叶用甜菜(牛皮菜、莙荙菜)。
葱蒜类 葱(玉和葱、大麦葱、香葱)、洋葱、蒜(北蒜、软骨蒜)、韭菜(阔叶韭菜、窄叶韭菜)。
茄果类 番茄、茄子、甜椒(美国太阳牌甜椒、上海茄门椒)、辣椒。
瓜类 黄瓜、越瓜(本地越瓜、斑皮越瓜)、冬瓜(土冬瓜、吊冬瓜)、南瓜(土南瓜、电话瓜)、瓠瓜(大腿瓠、芋瓠)、丝瓜、佛手瓜。
豆类 四季豆(蔓生型、短生型)、豇豆(紫甲青、红肠、齐尾表、豇28)、豌豆(红花中荚、四川大荚)。
薯芋类 芋(槟榔芋、菜芋、绵芋、竹根芋、蜜芋、野生芋)、大薯(细田薯、粉田薯、巴掌薯、山药薯)、豆薯、马铃薯、姜(大肥姜、竹姜)。
水生蔬菜 茭白、荸荠、莲藕。
(四)水果
1.面积 产量
民国以前,果树为家庭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民国10年(1921年)前后,泉州城内王振声独自经营果树园,后因社会动荡,得不到发展。
1950年以后,水果生产有很大发展。60年代开始,引进许多热带、亚热带果树。1965年,植果面积23047亩,总产2841.5吨。70年代,基本保持在2500亩左右。1983~1985年,在城东、东海、北峰、河市、马甲建成果化绿化基地。1985年,全市植果面积45856亩,产量8953.5吨,比1982年增加6976亩5883吨。此后发展很快,1987年54411亩,1990年61022.9亩,1992年达到85308亩。龙眼发展最快,1992年达6.33万亩,比1982年增加42623亩。
2.品种
共有36个品种,较大宗栽培的有龙眼、荔枝、凤梨、香蕉。其余杂果种植,温带果树有桃、李、梨、酸梅、猕猴桃、柿、枣、石榴、余甘、山楂,亚热带果树有番石榴、油梨、橄榄、杨梅、蒲桃、莲雾、黄波果、佛手、枇杷、杨梅、枳实、柚、柑、桔、葡萄、西瓜,热带果树有芒果、番木瓜、人心果、蛇皮果、木菠萝、番荔枝、无花果。
(五)茶叶
唐宋时期,泉州已种植茶树。宋蔡襄《茶录》载:“泉南盛产茶叶,以一片寺、清源山为佳。”明代,清源山茶叶生产已很发达,至清初逐步衰落。清末,地方绅士黄抟扶等人发起组织清源茶叶公司,从武夷山、建瓯引进良种,请安溪茶师指导种植,生长良好,茶叶远近驰名。民国7年,公司毁于匪乱。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0年,泉州创办清源农场,着力发展种茶业,引进良种,改革焙制方法,年产2.4吨。以后产量逐年提高,1969年17.1吨,1973年43.7吨,1977年48.2吨。1978年后,建成大小天马茶叶基地,有较大发展。1984年,全区茶叶种植面积8561亩,产量295.2吨。1986年以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茶叶质量没有跟上,茶叶价格降低,大小天马茶叶基地部分荒废,面积逐年减少。到1992年,降为5457亩,总产192吨。
鲤城区茶叶主要品种有本山、黄旦、铁观音、梅占、水仙、石亭绿。
(六)花卉
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民国期间,较成规模的花卉种植,有东海乡的云鹿村和梅峰乡的顶埔村。种植的花卉作为商品出售,花色品种不多,主要有含笑花、茉莉花、玉兰花、鸡冠花、千年红、桅子花、玫瑰花、菊花、夜来香、素馨花、米兰,绝大部分地栽。民国24年,民生农校从外地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有蔷薇花、东洋菊、随簪、变色叶、三角梅、香茅,还有药用的除虫菊、薄荷、广东莲等。
50年代,泉州市建立花圃,培植鲜花,供应花苗,品种逐渐增多,云鹿、顶埔两村继续种植传统花卉。“文化大革命”期间,花卉生产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而加以限制。80年代中后期,花卉生产形成高潮,出现各种形式发展花卉种植生产的局面,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鲤城区花卉品种已近90种。
鲤城区常年种植的花卉品种主要有:菊花、万寿菊、非洲菊、玫瑰、茉莉、紫茉莉、夜来香、君子兰、望鹤兰、百合、鸡冠花、千年红、含羞草、大丽花、杜鹃、马蹄花、绣球花、四季海棠、竹节海棠、圣诞花、木芙蓉、凤仙花、一串红、七星花、七里香、早金莲、水塔花、米兰、白玉兰、黄玉兰、广玉兰、三角梅、梅花、含笑、月季、茶花、栀子花、桂花、红背桂、石榴花。观叶植物有:块根榕、铁树(苏铁、菜铁)、四季桔、蓬莱松、五色椒、羽衣甘蓝、浮玲、棕竹、云竹、观音竹、朱蕉、龙吐珠、万年青、龟背竹、巴西铁棍、仙人球、鸭嘴草、一串红、富贵树、酒瓶兰、建茶、扶桑、美丽针葵、鱼尾葵、散尾葵、蒲葵、假槟榔、罗汉松、榆树、龙柏、翠柏、竹柏、塔柏、天门冬、橡皮树、色叶、玉叶、银边色叶、瓜子黄杨、小叶女贞、芒果、棕榈、南洋杉、乌不宿、羊蹄甲、木棉。
附:食用菌
清代,已出现人工栽培食用菌技术,有个人从事栽培香菇、木耳、碎米菇,但数量不多。民国22年,从浙江、闽侯引进蘑菇菌种,用土法培植。民国24年,平民中学试种草菇。抗战期间,菌种来源中断,停止生产,1949年以后才得到恢复。1958年,泉州第二中学进行蘑菇及草菇的栽培试验。60年代初,北峰、清源、梅峰等地开展人工食用菌栽培生产。1970年,清源农场成立菌种站,泉州市罐头厂成立科技试验小组。1971年,外贸部门开展鲜蘑菇出口业务,刺激农民生产蘑菇的积极性,生产逐步形成规模。1978年后,各乡(镇)都建立菌种站,最多时达50多个。1988~1989年,全区蘑菇种植16.8万平方米,产值300万元。1989~1990年,种植19.85万平方米,产值100万元左右。1990~1991年,种植6万平方米,产值90万元。1992年,全区种植蘑菇3.5万平方米,产量150吨,毛木耳产量35吨(干品),金针菇产量40吨,其他菇产量20吨。品种有蘑菇、金针菇、毛木耳、银耳、平菇、鲍鱼菇、猴头菇、凤尾菇,引进竹荪也试种成功。
第二节 种植技术
一、耕作制度
鲤城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土地利用率较高,平原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较高海拔地区一年一熟或两熟。1949年,鲤城区今域耕地面积152933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0130亩,农作物复种指数170.1%;粮食作物耕地面积1146.99亩,播种面积236727亩,复种指数206.39%。1992年,全区耕地面积119528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2504亩,复种指数236.35%;粮食作物耕地面积95119亩,播种面积225526亩,复种指数237.1%。
(一)一熟制
水田:以种植一季中稻为主,分布在虹山、罗溪、马甲等高海拔地区。
农地:以种植一季甘薯为主,分布在高山缺水、土壤瘦薄地区。
(二)二熟制
水田:稻—稻;早稻—晚薯。
农地:大豆—甘薯;花生—白薯;早甘薯—大小麦。
(三)三熟制
水田:稻—稻—麦;稻—稻—油菜(蚕豆);稻—稻—绿肥。
农地:麦—甘薯—蔬菜;花生(或大豆)—白薯—小麦。
(四)多熟制
主要是蔬菜区的蔬菜种植,一年4~5收。
(五)间套种
甘薯套种大豆、绿豆、豇豆、高粱;甘薯套种大豆、花生、蔬菜;甘薯套种玉米;花生套种玉米,1990年间套种占春花生种植面积的55.6%。
二、推广良种
由于海上交通发达,鲤城区良种的引进、推广活动开展得比较早。宋代引进占城稻。明代引进甘薯,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民国时期,通过华侨的介绍和民生农校等农技科研单位的支持,良种引进推广活动有新进展。但是基本上属民间自发行为,缺乏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经济效益不甚明显。
解放后,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为良种推广提供必要的条件。合作化期间,发动农民建立留种田,提纯复壮自用种子。1956年市农技站设种子组,1958年成立泉州市良种公司,1960年成立泉州市种子公司。1987年,建立种子基地2208亩(其中水稻237亩、大麦431亩、小麦1228亩、花生235亩、大豆77亩),培育和推广当地粮油作物优良品种。
(一)水稻
1953年引进试种新型南特号,1955年大面积推广。1958年,全市推广种植陆财号,平均亩产达209公斤。1959年引进矮脚南特号,1964年大面积推广,平均亩产260公斤。60年代,推行水稻矮杆良种化,引进珍珠矮、二九矮、铁骨矮1号、溪丰、广场矮等良种,全市矮杆早稻种植面积达50%,单产达310公斤。70年代高杆品种被淘汰。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1978年全面推广。至1987年,杂优水稻种植面积12285亩,平均单产463公斤。
(二)小麦
1959年,引进高产、抗锈力强的品种华东5号。1963年,大面积推广,播种面积达71%,单产达126公斤。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推广晋系的高产稳产品种,单产达167公斤。1987年推广泉麦1号、福繁17等良种,至1992年平均单产170公斤。
(三)甘薯
60年代初,推广新种花、散仔、晋薯7号、晋薯8号等优质高产品种,至80年代初一直是主要当家良种。1982年,试种抗瘟品种闽抗329、176、178、豆莎薯、华北48、湘薯75~55、闽抗330、福薯26等品种,结合提纯复壮新种花无病种苗,进行薯块育苗大面积种植。
(四)花生
1956年引进推广良种狮头企。1963~1964年,普遍以倒种春作种子。70年代中后期,引进粤油551~116、粤选58等品种。1982年以后,又引进推广黄油17、汕油27、泉花3121、白少1号、汕油71、汕油523等良种。
(五)甘蔗
1954年引进推广台糖134,至70年代初一直为当地当家品种。70年代后期,引进闽糖70/611,成为80年代当家品种。1986年,引进推广闽糖77/208、76/2等品种。
三、病虫防治
(一)病虫害
1.水稻病虫害
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菌核病、稻云形病、恶菌病、稻霉病、三化螟、二化螟、稻蓟马、稻丛卷叶螟和粘虫等。
2.甘薯病虫害
甘薯瘟、蔓割病、疮痂病、小象虫、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等。
3.小麦病害
小麦锈病、小麦黑锈病、黑穗病。
4.龙眼病虫害
鬼帚病、霜霉病、荔枝蝽象、爻纹细蛾、青翅羽衣、角颊木虱、金龟子、天牛、白蚁等。
5.甘蔗病虫害
凤梨病、黑腐病、黑穗病、梢腐病、环斑病、黄斑病、锈病、蔗螟、白蚁、粘虫、卷叶螟、金龟子、绵蚜、粉蚧、飞虱、叶蝉、蓟马、长蝽象、黄(红)蜘蛛、天牛、非洲蝼蛄、蝗虫、大蟋蟀等。
6.蔬菜病虫害
瓜类 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
茄果类 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斑枯病、茄子褐纹病、绵纹病、甜椒疫病。
豆类 枯萎病、锈病、细菌性疫病、炭疽病、煤烟病。
十字花科蔬菜 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黑纹病、黑腐病、白锈病。
葱蒜类 紫斑病、韭菜锈病。
芋类 芋疫病。
姜类 姜腐烂病。
虫害 小菜蛾、菜青虫、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菜蚜、菜螟、黄条跳甲、黄守瓜、瓜实蝇、瓜蚜、烟青虫、甘蓝蚜、棉蛉虫、红蜘蛛、豆荚螟、蜗牛、小地老虎、蛴螬。
(二)病虫测报
1955年,农技站采用“点汽灯”诱测三化螟,开展病虫害测报工作。60年代初,在东海公社建立中心病虫测报站,主要从事水稻病虫害测报。1978年以后,在东海、江南、河市、马甲和龙眼研究所设6个测报站,开展对粮、油、蔗、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1986年,农业部、省农业厅在江南乡古店村设南方省区域性病虫中心测报站,开展对迁飞性害虫及流行性病害的监测工作。
(三)病虫防治
50年代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发动群众冬季挖稻根,清除田埂杂草,提早做好种子消毒,精选耐虫抗病品种和点灯诱杀害虫防治病虫害。50年代中后期,开始使用化学农药666粉、DDT、敌百虫、乐果、敌敌畏、1605、西力生、赛力散等。70年代,化学农药品种不断增加,用药量增大,化学药物防治成为防治病虫害主要措施。1985年以后,推广8010青虫菌等微生物药品防治蔬菜害虫,逐步推广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1990年,试办植保医院,开展专业植保服务。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