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农业机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8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业机具
分类号:
S22
页数:
3
页码:
258-260
摘要:
本节记述了鲤城区50年代以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包括耕作、种植、排灌、植保、收获、加工、渔业和农业运输等机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关键词:
鲤城区
生产条件
农业机具
内容
50年代以前,农业生产基本上靠人力、畜力和简单的传统工具。耕作用犁、耙、锄头,提水施肥灌溉用戽斗、龙骨车、桔槔、漏桶、臭桶,收割用镰刀,脱粒用谷桶、谷梯、连枷,精选用箕筛、鼓风车,加工用土砻、石臼、石碓、簸箕、筛,水田播种和除草则徒手操作,运输靠手提肩挑。5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大量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一、耕作机械
1955年,推广使用双轮双铧犁。1957年,泉州市农业学校引进一台教学用的热特-25K轮式拖拉机,首次在校办农场进行耕地作业试验。1958年,推广深耕犁。1964年,双阳华侨农场开始用拖拉机悬挂五铧犁、水田耙进行耕整作业。1968年以后,推广使用拖拉机,机型逐年更新换代。到1990年,主要使用上海一50型、东风12型、农友一5型等手扶拖拉机和水田耕整机,与它们配套的耕作机械有1LS525悬挂水田五铧犁、1GL-175和1G-175施耕机、东风一12型施耕机及单铧犁、滚扎耙。1992年,全区有大、中型拖拉机77台,小型、手扶拖拉机2004台,实际机耕面积57104亩,农地和远郊多数水田,仍靠人力、畜力和传统农具耕作。
二、种植机械
1960年,试制手动插秧机和水稻、大豆、花生播种机,因适应性和质量问题而不能推广。到1992年,各种作物的种植还是以手工作业为主。
三、排灌机械
民国26年(1937年)夏,泉州大旱,晋江县农会用抽水机吸引溪水灌溉,东涂一带农田得以解除旱情。民国34年,民生农校的实习农场及经济农场,曾安设抽水机抽水灌溉,但过后没有推广。排灌机械从农业合作化后开始发展。1953年夏大旱,在市郊使用3部抽水机抽水抗旱取得明显的成效,过后很快得到推广,浮桥高山村建立机械动力抽水机站。1959年,东海公社东涂大队建立电灌站。1962年,全区拥有灌溉机械99台/1333千瓦。1970年拥有209台/3179千瓦,1977年后灌溉机械拥有量有较大提高,1980年全区拥有各种排灌机械983部/13489千瓦。1992年,发展到3328台(套)/12293千瓦。
四、植保机械
1956年以后,施药工具最先采用圆筒式喷雾(粉)器。1960年,东海平原、北峰西北洋、江南平原等地水稻,首次用飞机喷洒“666”粉防治病虫害。70年代初,推广使用机动喷雾(粉)器。1992年,全区拥有背负式人力喷雾(粉)器16463部,机动喷雾(粉)器合计动力132千瓦。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基本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五、收获机械
50年代末,推广使用人力打谷机。1959年,试制成功快速割禾器,因质量问题难以推广。1970年,开始使用机动脱粒机。7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电动鼓风机。1979年夏到1989年,有关部门先后在东海、马甲、双阳、江南等乡、镇、场进行5次喂入式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圆盘式收割机示范性推广表演。1992年,全区拥有人力打谷机11386部,机动脱粒机合计动力717千瓦。
六、加工机械
1950年前,有小型碾米坊(俗称“米绞”)10多家,主要加工商品粮,广大农村用粮还是用人力和传统工具加工。1956年,泉州市建立农械厂,开始制造碾米机等农业机械。到60年代,农村已普遍使用碾米机,并开始使用磨粉机、淀粉加工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甘薯切片(丝)机。70年代和80年代,传统的粮食加工器具逐步被淘汰。到1990年,全区有碾米机377部、磨粉机184部、淀粉机154部、榨油机94部。1992年,加工机械动力合计7462千瓦。
七、渔业机械
1950年以前,渔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50年代以后,渔业机械开始发展。1959年,渔船开始安装柴油机。1961年,东海公社临海大队的大围缯渔船首次安装2台立式绞网机,后普及到其他渔船。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仪器在海洋捕捞中也被运用,渔船陆续装配渔探机、对讲机、定位仪、无线电台等。到1990年,全区渔船已装配渔探机71台、对话机104台。1992年,全区有机动渔船878艘,2965吨/8439千瓦。
八、农业运输机械
1958年,大搞工具改革,手推胶轮车在农村开始推广使用,发展很快。至1964年,成为当时农村短途运输的主要工具,全市计有1513辆。60年代末,拖拉机开始用于农用运输。1978年以后,允许私人购买拖拉机和经营拖拉机业务,拖拉机运输成为农民劳动致富的一个门路。载重汽车也在增多。1991年,全区有手推胶轮车44203辆。1992年,除所有拖拉机在耕地的同时兼作运输外,全区还拥有农用运输车264辆,农用载重汽车140辆。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泉州市农业学校
相关机构
泉州市建立农械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鲤城区耕作机械
相关专题
鲤城区种植机械
相关专题
鲤城区排灌机械
相关专题
鲤城区植保机械
相关专题
鲤城区收获机械
相关专题
鲤城区加工机械
相关专题
鲤城区渔业机械
相关专题
鲤城区农业运输机械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