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8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产条件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7
页码: 253-260
摘要: 本章记述了鲤城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耕地、劳动力、肥料、农业机具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农业经济 生产条件

内容

第一节 耕地
  至8世纪,鲤城南部平原的开发已经完成,当时的劳动人民还积极开垦山区梯田,海滩围垦造田,出现“晋江两岸趁春风,耕破云山千万重”的景象。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晋江全县有官民田共42.52万亩。万历十年(1582年),增至57.33万亩。其后,有所减少。清初尚有官民田42.68万亩,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减至39.80万亩。
  民国24年(1935年),晋江全县耕地75.71万亩(蔡芳泽《晋江县乡土概况》)。民国26年,有耕地68.95万亩(《晋江县经济统计》)。
  1951年,有耕地15.47万亩。1953年土改以后,全市有耕地约16万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耕地面积最多的年份。1958年,虽划晋江、南安部分乡村归泉州市,但全市实际耕地面积14.02万亩。60~70年代,全市耕地基本保持在13万亩左右。1985年鲤城区成立,有耕地12.37万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乡基本建设的发展,全区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986~1990年,全区耕地减少1.08万亩,平均年递减耕地2160亩。
  1978~1988年,全区耕地面积净减1.55万亩,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0年全区净减数的总和;1989~1990年,减少耕地3023亩。1990年,全区耕地11.8万亩,人均0.24亩,低于全省水平。同时,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极少,可供开垦的荒坡、山地只剩2.3万亩,且开垦难度大。1990年,鲤城区政府作出保护耕地的决定,建立粮食保护区5万亩,由罗溪、马甲、河市、双阳、城东、江南、北峰等7个镇(场)制订保护管理措施。区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制订“八五”期间全区各种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控制计划。
  1992年,鲤城区耕地面积11.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面积5500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3.5%,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37亩,农业劳动力人均0.75亩。全区现有耕地中水田面积7.9万亩,主要分布在泉州平原(浮桥、江南、东海、城东)及大龙溪、龙潭溪、河市等溪流两岸的河谷平原;旱地3.4万亩,分布在丘陵台地、江河溪流沿岸的河床阶地、沙洲地。全区有效灌溉面积9.96万亩,占85%,其中旱涝保收面积7.7万亩,占68%;实际灌溉面积8.7万亩,占77%;可机耕面积4.2万亩,占35.22%。粮食、大豆播种面积22.9万亩,实际占用耕地11.3万亩。
  第二节 劳动力
  古代,成年男子称“丁”,要纳赋税、服徭役,是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妇女一般不从事田间劳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晋江县有男劳力1.43万人。
  民国35年(1946年),晋江县农业人口14.49万人(其中男10.81万人、女3.68万人)。民国36年,农业人口有15.17万人(其中男10.99万人、女4.18万人)。
  解放后,妇女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村青壮年妇女大多参加田间劳动。1951年,全市农业人口有13.63万人。1958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仅有6.57万人。“大跃进”时期,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到工厂、企业工作引起劳动队伍结构的失调。1961年以后,精简部分工业企业职工充实农村劳动力。196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有7.8万人。80年代,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参加乡镇企业工作,劳动力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至1992年底,全区农业人口30.32万人,其中劳动力15.15万人(男7.33万人、女7.8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0.0%。其中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有9.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1.2%,比1985年下降11.4%;从事第二产业的有3.2万人,占23.2%,比1985年增长6.0%;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4万人,占15.5%,比1985年增长5.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有明显提高。1992年,鲤城区农村每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9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01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923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45992人;半文盲2487人。全区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人员185人;在乡、镇从事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的有83人;工程技术人员520人,技术工人222人。
  第三节 肥料
  一、农家肥(有机肥)
  农家肥是传统农业的肥料来源,有人粪尿、畜禽杂肥、土杂肥、火烧土(俗称土粪)和熏田土等。1957年,曾发动群众开展千堆(土杂肥)、万盖(厕所坑加盖)、千间(草木灰间)、万担(野生绿肥)积肥运动。70年代中、后期,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应用,农家肥使用量逐渐减少。
  二、化学肥料(无机肥)
  民国34年(1945年),开始从国外进口和使用硫酸氨肥料(俗称番仔肥)。抗日战争时期无法进口化肥,抗战胜利后恢复使用化肥,1949年平均亩施化肥4.3公斤。1949年后,化肥的施用量及品种逐年增加。50年代,主要施用氮肥,平均亩施10公斤左右。60年代,平均亩施20公斤左右。70年代推广磷肥。1976年平均亩施35.9公斤。80年代推广钾肥和复合肥,1980年平均亩施100.4公斤,1990年提高到273.5公斤。1992年,全区化学肥料供应量22833吨(按实物量计算),其中氮肥11771吨,占51.5%;磷肥6039吨,占26.5%;钾肥1920吨,占8.5%;复合肥3103吨,占13.5%;平均亩施量202.6公斤。
  三、绿肥
  1949年以前,农民已在水稻田施用蚕豆、花生藤、大豆杆、杂草树叶、田菁、蟊豆、豌豆、水草等绿肥。1949年以后,开始有组织地推广、使用各种绿肥。1956年,大面积推广蚕豆,引进首蓿、猪屎豆、目豆种植。1962~1965年,引进推广臭菊、田菁、红萍、紫云英种植。1979年,引进推广细绿萍种植,同时进行越夏越冬保种试验,获得成功,使用面积逐年扩大。进入90年代,随着化学肥料大量使用,近郊已很少使用绿肥。
  第四节 农业机具
  50年代以前,农业生产基本上靠人力、畜力和简单的传统工具。耕作用犁、耙、锄头,提水施肥灌溉用戽斗、龙骨车、桔槔、漏桶、臭桶,收割用镰刀,脱粒用谷桶、谷梯、连枷,精选用箕筛、鼓风车,加工用土砻、石臼、石碓、簸箕、筛,水田播种和除草则徒手操作,运输靠手提肩挑。5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大量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一、耕作机械
  1955年,推广使用双轮双铧犁。1957年,泉州市农业学校引进一台教学用的热特-25K轮式拖拉机,首次在校办农场进行耕地作业试验。1958年,推广深耕犁。1964年,双阳华侨农场开始用拖拉机悬挂五铧犁、水田耙进行耕整作业。1968年以后,推广使用拖拉机,机型逐年更新换代。到1990年,主要使用上海一50型、东风12型、农友一5型等手扶拖拉机和水田耕整机,与它们配套的耕作机械有1LS525悬挂水田五铧犁、1GL-175和1G-175施耕机、东风一12型施耕机及单铧犁、滚扎耙。1992年,全区有大、中型拖拉机77台,小型、手扶拖拉机2004台,实际机耕面积57104亩,农地和远郊多数水田,仍靠人力、畜力和传统农具耕作。
  二、种植机械
  1960年,试制手动插秧机和水稻、大豆、花生播种机,因适应性和质量问题而不能推广。到1992年,各种作物的种植还是以手工作业为主。
  三、排灌机械
  民国26年(1937年)夏,泉州大旱,晋江县农会用抽水机吸引溪水灌溉,东涂一带农田得以解除旱情。民国34年,民生农校的实习农场及经济农场,曾安设抽水机抽水灌溉,但过后没有推广。排灌机械从农业合作化后开始发展。1953年夏大旱,在市郊使用3部抽水机抽水抗旱取得明显的成效,过后很快得到推广,浮桥高山村建立机械动力抽水机站。1959年,东海公社东涂大队建立电灌站。1962年,全区拥有灌溉机械99台/1333千瓦。1970年拥有209台/3179千瓦,1977年后灌溉机械拥有量有较大提高,1980年全区拥有各种排灌机械983部/13489千瓦。1992年,发展到3328台(套)/12293千瓦。
  四、植保机械
  1956年以后,施药工具最先采用圆筒式喷雾(粉)器。1960年,东海平原、北峰西北洋、江南平原等地水稻,首次用飞机喷洒“666”粉防治病虫害。70年代初,推广使用机动喷雾(粉)器。1992年,全区拥有背负式人力喷雾(粉)器16463部,机动喷雾(粉)器合计动力132千瓦。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基本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五、收获机械
  50年代末,推广使用人力打谷机。1959年,试制成功快速割禾器,因质量问题难以推广。1970年,开始使用机动脱粒机。7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电动鼓风机。1979年夏到1989年,有关部门先后在东海、马甲、双阳、江南等乡、镇、场进行5次喂入式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圆盘式收割机示范性推广表演。1992年,全区拥有人力打谷机11386部,机动脱粒机合计动力717千瓦。
  六、加工机械
  1950年前,有小型碾米坊(俗称“米绞”)10多家,主要加工商品粮,广大农村用粮还是用人力和传统工具加工。1956年,泉州市建立农械厂,开始制造碾米机等农业机械。到60年代,农村已普遍使用碾米机,并开始使用磨粉机、淀粉加工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甘薯切片(丝)机。70年代和80年代,传统的粮食加工器具逐步被淘汰。到1990年,全区有碾米机377部、磨粉机184部、淀粉机154部、榨油机94部。1992年,加工机械动力合计7462千瓦。
  七、渔业机械
  1950年以前,渔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50年代以后,渔业机械开始发展。1959年,渔船开始安装柴油机。1961年,东海公社临海大队的大围缯渔船首次安装2台立式绞网机,后普及到其他渔船。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仪器在海洋捕捞中也被运用,渔船陆续装配渔探机、对讲机、定位仪、无线电台等。到1990年,全区渔船已装配渔探机71台、对话机104台。1992年,全区有机动渔船878艘,2965吨/8439千瓦。
  八、农业运输机械
  1958年,大搞工具改革,手推胶轮车在农村开始推广使用,发展很快。至1964年,成为当时农村短途运输的主要工具,全市计有1513辆。60年代末,拖拉机开始用于农用运输。1978年以后,允许私人购买拖拉机和经营拖拉机业务,拖拉机运输成为农民劳动致富的一个门路。载重汽车也在增多。1991年,全区有手推胶轮车44203辆。1992年,除所有拖拉机在耕地的同时兼作运输外,全区还拥有农用运输车264辆,农用载重汽车140辆。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