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六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84
颗粒名称:
卷六 农业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43
页码:
253-295
摘要:
本卷记述了鲤城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生产条件、生产关系、农作物种植、农田水利、林业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农业经济
内容
鲤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峰峦起伏,林木葱茏,南部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海岸线曲折,滩涂广阔;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开发较早,农业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但是,长期以来,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尖锐,成为制约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重要因素。
最晚至周秦时期,生活在这里的闽越人已经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当时已经种植水稻,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此后,中原民众的不断迁入,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当地劳动人民共同开发这个地区。至唐、五代时期,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成,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出现“岁屡丰登”的景象。宋代,继续推进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革新。同时由于海外交通的发展,不断引进国外、省外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达到新的水平。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推动农业生产向商品化方向发展,一种以“植蔗煮糖”至外省交换粮食的经营方式,为传统农业经济注入新的生命力。清末至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大量倾销产品,加上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农民生活十分困苦。
解放后,党和政府始终将农业摆在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积极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先后进行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经济体制改革,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同时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探索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加速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道路。
至199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72309吨,农业总产值19662万元(1990年不变价),农业经济内部产业值百分比为:种植业39.9%,林业1.27%,牧业31.34%,渔业25.42%,副业2.07%,农业经济逐步由单一、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合理、开放竞争的商品化方向发展。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耕地
至8世纪,鲤城南部平原的开发已经完成,当时的劳动人民还积极开垦山区梯田,海滩围垦造田,出现“晋江两岸趁春风,耕破云山千万重”的景象。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晋江全县有官民田共42.52万亩。万历十年(1582年),增至57.33万亩。其后,有所减少。清初尚有官民田42.68万亩,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减至39.80万亩。
民国24年(1935年),晋江全县耕地75.71万亩(蔡芳泽《晋江县乡土概况》)。民国26年,有耕地68.95万亩(《晋江县经济统计》)。
1951年,有耕地15.47万亩。1953年土改以后,全市有耕地约16万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耕地面积最多的年份。1958年,虽划晋江、南安部分乡村归泉州市,但全市实际耕地面积14.02万亩。60~70年代,全市耕地基本保持在13万亩左右。1985年鲤城区成立,有耕地12.37万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乡基本建设的发展,全区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986~1990年,全区耕地减少1.08万亩,平均年递减耕地2160亩。
1978~1988年,全区耕地面积净减1.55万亩,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0年全区净减数的总和;1989~1990年,减少耕地3023亩。1990年,全区耕地11.8万亩,人均0.24亩,低于全省水平。同时,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极少,可供开垦的荒坡、山地只剩2.3万亩,且开垦难度大。1990年,鲤城区政府作出保护耕地的决定,建立粮食保护区5万亩,由罗溪、马甲、河市、双阳、城东、江南、北峰等7个镇(场)制订保护管理措施。区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制订“八五”期间全区各种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控制计划。
1992年,鲤城区耕地面积11.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面积5500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3.5%,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37亩,农业劳动力人均0.75亩。全区现有耕地中水田面积7.9万亩,主要分布在泉州平原(浮桥、江南、东海、城东)及大龙溪、龙潭溪、河市等溪流两岸的河谷平原;旱地3.4万亩,分布在丘陵台地、江河溪流沿岸的河床阶地、沙洲地。全区有效灌溉面积9.96万亩,占85%,其中旱涝保收面积7.7万亩,占68%;实际灌溉面积8.7万亩,占77%;可机耕面积4.2万亩,占35.22%。粮食、大豆播种面积22.9万亩,实际占用耕地11.3万亩。
第二节 劳动力
古代,成年男子称“丁”,要纳赋税、服徭役,是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妇女一般不从事田间劳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晋江县有男劳力1.43万人。
民国35年(1946年),晋江县农业人口14.49万人(其中男10.81万人、女3.68万人)。民国36年,农业人口有15.17万人(其中男10.99万人、女4.18万人)。
解放后,妇女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村青壮年妇女大多参加田间劳动。1951年,全市农业人口有13.63万人。1958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仅有6.57万人。“大跃进”时期,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到工厂、企业工作引起劳动队伍结构的失调。1961年以后,精简部分工业企业职工充实农村劳动力。196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有7.8万人。80年代,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参加乡镇企业工作,劳动力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至1992年底,全区农业人口30.32万人,其中劳动力15.15万人(男7.33万人、女7.8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0.0%。其中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有9.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1.2%,比1985年下降11.4%;从事第二产业的有3.2万人,占23.2%,比1985年增长6.0%;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4万人,占15.5%,比1985年增长5.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有明显提高。1992年,鲤城区农村每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9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01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923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45992人;半文盲2487人。全区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人员185人;在乡、镇从事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的有83人;工程技术人员520人,技术工人222人。
第三节 肥料
一、农家肥(有机肥)
农家肥是传统农业的肥料来源,有人粪尿、畜禽杂肥、土杂肥、火烧土(俗称土粪)和熏田土等。1957年,曾发动群众开展千堆(土杂肥)、万盖(厕所坑加盖)、千间(草木灰间)、万担(野生绿肥)积肥运动。70年代中、后期,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应用,农家肥使用量逐渐减少。
二、化学肥料(无机肥)
民国34年(1945年),开始从国外进口和使用硫酸氨肥料(俗称番仔肥)。抗日战争时期无法进口化肥,抗战胜利后恢复使用化肥,1949年平均亩施化肥4.3公斤。1949年后,化肥的施用量及品种逐年增加。50年代,主要施用氮肥,平均亩施10公斤左右。60年代,平均亩施20公斤左右。70年代推广磷肥。1976年平均亩施35.9公斤。80年代推广钾肥和复合肥,1980年平均亩施100.4公斤,1990年提高到273.5公斤。1992年,全区化学肥料供应量22833吨(按实物量计算),其中氮肥11771吨,占51.5%;磷肥6039吨,占26.5%;钾肥1920吨,占8.5%;复合肥3103吨,占13.5%;平均亩施量202.6公斤。
三、绿肥
1949年以前,农民已在水稻田施用蚕豆、花生藤、大豆杆、杂草树叶、田菁、蟊豆、豌豆、水草等绿肥。1949年以后,开始有组织地推广、使用各种绿肥。1956年,大面积推广蚕豆,引进首蓿、猪屎豆、目豆种植。1962~1965年,引进推广臭菊、田菁、红萍、紫云英种植。1979年,引进推广细绿萍种植,同时进行越夏越冬保种试验,获得成功,使用面积逐年扩大。进入90年代,随着化学肥料大量使用,近郊已很少使用绿肥。
第四节 农业机具
50年代以前,农业生产基本上靠人力、畜力和简单的传统工具。耕作用犁、耙、锄头,提水施肥灌溉用戽斗、龙骨车、桔槔、漏桶、臭桶,收割用镰刀,脱粒用谷桶、谷梯、连枷,精选用箕筛、鼓风车,加工用土砻、石臼、石碓、簸箕、筛,水田播种和除草则徒手操作,运输靠手提肩挑。5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大量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一、耕作机械
1955年,推广使用双轮双铧犁。1957年,泉州市农业学校引进一台教学用的热特-25K轮式拖拉机,首次在校办农场进行耕地作业试验。1958年,推广深耕犁。1964年,双阳华侨农场开始用拖拉机悬挂五铧犁、水田耙进行耕整作业。1968年以后,推广使用拖拉机,机型逐年更新换代。到1990年,主要使用上海一50型、东风12型、农友一5型等手扶拖拉机和水田耕整机,与它们配套的耕作机械有1LS525悬挂水田五铧犁、1GL-175和1G-175施耕机、东风一12型施耕机及单铧犁、滚扎耙。1992年,全区有大、中型拖拉机77台,小型、手扶拖拉机2004台,实际机耕面积57104亩,农地和远郊多数水田,仍靠人力、畜力和传统农具耕作。
二、种植机械
1960年,试制手动插秧机和水稻、大豆、花生播种机,因适应性和质量问题而不能推广。到1992年,各种作物的种植还是以手工作业为主。
三、排灌机械
民国26年(1937年)夏,泉州大旱,晋江县农会用抽水机吸引溪水灌溉,东涂一带农田得以解除旱情。民国34年,民生农校的实习农场及经济农场,曾安设抽水机抽水灌溉,但过后没有推广。排灌机械从农业合作化后开始发展。1953年夏大旱,在市郊使用3部抽水机抽水抗旱取得明显的成效,过后很快得到推广,浮桥高山村建立机械动力抽水机站。1959年,东海公社东涂大队建立电灌站。1962年,全区拥有灌溉机械99台/1333千瓦。1970年拥有209台/3179千瓦,1977年后灌溉机械拥有量有较大提高,1980年全区拥有各种排灌机械983部/13489千瓦。1992年,发展到3328台(套)/12293千瓦。
四、植保机械
1956年以后,施药工具最先采用圆筒式喷雾(粉)器。1960年,东海平原、北峰西北洋、江南平原等地水稻,首次用飞机喷洒“666”粉防治病虫害。70年代初,推广使用机动喷雾(粉)器。1992年,全区拥有背负式人力喷雾(粉)器16463部,机动喷雾(粉)器合计动力132千瓦。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基本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五、收获机械
50年代末,推广使用人力打谷机。1959年,试制成功快速割禾器,因质量问题难以推广。1970年,开始使用机动脱粒机。7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电动鼓风机。1979年夏到1989年,有关部门先后在东海、马甲、双阳、江南等乡、镇、场进行5次喂入式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圆盘式收割机示范性推广表演。1992年,全区拥有人力打谷机11386部,机动脱粒机合计动力717千瓦。
六、加工机械
1950年前,有小型碾米坊(俗称“米绞”)10多家,主要加工商品粮,广大农村用粮还是用人力和传统工具加工。1956年,泉州市建立农械厂,开始制造碾米机等农业机械。到60年代,农村已普遍使用碾米机,并开始使用磨粉机、淀粉加工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甘薯切片(丝)机。70年代和80年代,传统的粮食加工器具逐步被淘汰。到1990年,全区有碾米机377部、磨粉机184部、淀粉机154部、榨油机94部。1992年,加工机械动力合计7462千瓦。
七、渔业机械
1950年以前,渔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50年代以后,渔业机械开始发展。1959年,渔船开始安装柴油机。1961年,东海公社临海大队的大围缯渔船首次安装2台立式绞网机,后普及到其他渔船。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仪器在海洋捕捞中也被运用,渔船陆续装配渔探机、对讲机、定位仪、无线电台等。到1990年,全区渔船已装配渔探机71台、对话机104台。1992年,全区有机动渔船878艘,2965吨/8439千瓦。
八、农业运输机械
1958年,大搞工具改革,手推胶轮车在农村开始推广使用,发展很快。至1964年,成为当时农村短途运输的主要工具,全市计有1513辆。60年代末,拖拉机开始用于农用运输。1978年以后,允许私人购买拖拉机和经营拖拉机业务,拖拉机运输成为农民劳动致富的一个门路。载重汽车也在增多。1991年,全区有手推胶轮车44203辆。1992年,除所有拖拉机在耕地的同时兼作运输外,全区还拥有农用运输车264辆,农用载重汽车140辆。
第二章 生产关系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五代时期,将田地分为三等,“以膏腴者给僧道,中下者给土著流寓”。
宋元时期,耕地大致有官田、民田、寺观田。官田、寺观田及大多数地主乡绅的土地都采用租佃制办法经营。主佃之间,多订有契约,将农民缚在土地上。由于官田、寺观田占有相当大比例,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并将赋役转嫁在劳动人民身上,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明清时期,土地仍分官田和民田两大类。随着官田的逐步民营化,民田占比例有明显优势。民田的大部分为地主和自耕农所有外,还有一部分为乡族的共有地。土地的经营方式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租佃制。资本主义萌芽反映在土地制度上,出现一种带有雇佃劳动关系性质的经营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部分华侨回乡买田置产,雇工经营,带来一些新的生产关系因素,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占有极不合理,越来越多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农、雇农,收入大部分被地主、富农、宗族房长掠夺。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51年3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市委组织48名干部在环山乡开展土地改革试点。5月18日,在市郊的8个乡全面展开,至年底结束;市区土地改革工作也于1951年10月在桐山区开元街试点后全面展开,至1952年2月结束。
在土地改革中,执行“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方针,依法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6973.39亩,房屋270间,部分耕牛、农具、粮食,分配给无地、少地的雇农和贫下中农2086户12478人(分别占农户和农业人口的55%和48%),彻底消灭人剥削人的封建土地制度。
第三节 互助合作
农村土改激发起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热情,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季节性、互助性质的变工队,互相合作,发展生产。市委、市政府及时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推广顺霞乡林子恩常年互助组的经验,按照“自愿互助”的原则,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至1953年,全市已有各种常年互助组420个2067户,占郊区农户总数的45%。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坚定了农民群众走集体化道路的信心。市委决定在这个基础上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初级社采取社员土地评产入股,大型农具折价入社;社员民主选举合作社领导,实行统一领导;收益实行统一核算,土地分红,评工记分或计件评分的分配办法。1954年,全市区建初级社18个508户,占总农户数的11%。至1955年底,组织起来的农户已达总农户数的87.24%。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郊区的东湖、笋浯、南台3个乡成立1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参加的农户5891户,占总农户数的99.3%,全市郊区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高级社除留一小部分的社员自留地以外,土地等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实行劳力交股金入社,采用计件工分,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社员生产积极性很高。1957年,粮食总产量53578吨,比1949年增长45.8%。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和福建省委关于试办人民公社的指示精神,郊区成立东海、江南、北峰3个人民公社,郊区农民原有的45个高级社,20940户95214人,除37户保留单干外,其余全部加入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生产资料和社员自留地、山林、果园一律归公社所有,分配上采取半供给加工资制,社员吃饭、教育、医疗、生育、婚丧等由公社统一供给,并发给部分工资。
由于在公社化的过程中,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大搞“一平二调”(公社生产队穷富拉平;劳力、财物统一无偿调拨),强调“三化”(即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食堂化)。同时,瞎指挥、浮夸风盛行,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5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仅3.9万吨,比上年减少1.4万吨。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成立泉州市民兵师,普遍办起以公共食堂为主要形式的公用事业。公共食堂大的100户以上,中的100户左右,小的三五十户。耕作上实行所谓移行并坵密植,要求深坑填土晚稻0.8~1.2尺,甘薯1.5~2尺,每亩植苗0.6~1万株,施肥3000~5000担,并把密植造假现象形象化为“鸡蛋放在上面不落地,老鼠从地面钻不进去,姑娘在上面跳舞不会倒”。生产上瞎指挥,先是亩产千斤指标,一经修订即成了亩产双千斤指标。中共重庆会议召开后,更提出亩产万斤的奋斗目标,浮夸现象层出不穷,先后“发射”亩产万斤花生、2万多公斤黄麻、2.5~3万公斤甘薯、5万公斤甘蔗、35万公斤青年试验田的“高产卫星”,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受挫伤,粮食生产急剧下降,早稻产量多数只有亩产200公斤左右,最差的亩产还不足150公斤,而1958年年终总结全市粮食亩产却达375公斤。1958年底,泉州市开始纠正“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12月中旬组织整社工作小组下乡,以江南乡为重点开展整社工作。入社初普遍大宰家禽家畜,农副产品大幅度减少。1959年初,猪上市量比上年同期减少75%,家禽减少86.6%,水产品减少17%,蛋品减少73%,蔬菜每人每天吃不到半斤。同年3月,市委召开五级扩干会,纠正“大跃进”的错误,下放基本核算单位,将原来的28个生产大队、202个生产小队重新划为45个大队、319个小队,把权力下放到生产大队;重新确定分配制度中工资和供应部分的比例;制定大集体的小自由十项规定,如社员生活资料永远归社员所有,允许社员经营一些家庭副业、饲养家禽家畜、种植房前屋后或生产小队指定的空间小块土地,分配比例大体为税收7%、公积益金10%、生产费用23%、消费金60%,对公社化无偿征用的耕牛、农具、房屋也分别作出处理。
1960年初,在反右倾斗争推动下,出现第二轮“大跃进”狂潮。泉州市郊区农村人民公社重新刮起“共产风”,合并6个大队,让富队去扶助穷队,划出7个大队44个生产队3459个农户组织农场,无偿抽调25个队办工厂改制为社办工业。上半年,一度散伙的公共食堂又普遍恢复起来,郊区3个公社共办食堂351个,供餐人口占农业总人口97.5%。同时收回社员自由地,无偿征用民房、生产资料甚至家禽家畜,抽调20.6%的劳力作临时工,参加修建铁路和水利,造成农业劳力紧张。
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全面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允许社员扩大自留地,实行冬季自由一季,并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采用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1963年,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将45个大队319小队分别调整为93个和868个,将土地、劳力、耕牛、农具长期下放归生产队所有,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分配大包干,即生产队的收益,除完成征购,上缴大队少量机动粮、公积金外,其余产品、现金完全由生产队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分给社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取消社员自留地、副业生产,个别地方搞政治评分,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逐步推行小段包工、专业承包或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责任制。
1981~1983年,全市农村基本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即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仍属集体所有,耕牛、农具部分折价保值交农民使用,部分折价卖给农民,实行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方式。1983年底,全市1342个核算单位中,除两个生产大队、18个生产队仍坚持包干到组、联产计酬外,其余生产队全部实行包产、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把农民长期压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起来,成为发展生产的巨大力量。
1984年,着手解决承包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过于分散,部分公共事业无人管理和承包双方职责权利不尽明确的问题,进一步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制;根据“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处理承包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福建省农业承包管理规定》,逐步清理和完善承包责任制,使承包合同的签订、鉴证、兑现、变更、解除等逐步规范化。全区有6个村进行合同清理,87个村开展清资清财工作。同时,实行“以工补农”,发展村级合作经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1986~1987年,落实“以工补农”,增加农业投入151万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88年,全面建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一经济联社,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1992年,建立区、乡、村三级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全区81个经联社为农户提供灌溉、机械、种苗、植保、技术指导等“五统一”服务。
第六节 国营农场
国营清源农场 1956年5月,成立泉州市共青团集体农庄。1958年改名亚热带作物场。1960年11月,改名国营泉州市清源农场。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鲤城区清源农场。农场辖5个管区(全民所有制4个,集体所有制1个)、22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1992年,人口221户1130人,配备国家管理干部16人。全场有山林1133亩、经济林1277亩、耕地面积671亩(水田306亩,旱地365亩),粮豆播种面积1155亩,总产346吨,产值32.4万元。工业企业有茶叶精制厂、食品厂、机修厂、食用菌厂、木器厂、养鸡场、养猪场及建筑业、运输业,产值231.8万元。
国营佳锥农场 1958年,晋江县马甲公社创建佳锥油茶场。1962年1月,晋江县接办,称国营佳锥农场。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至1992年,全场有耕地面积2747亩,其中茶园495亩、油茶1000亩、水果200亩、龙舌兰300亩、林地700亩、农田52亩。全场分5个工区(维田、尖锋、佳锥、许僻、岭仔),职工990人(国家管理干部6人)。农场建小型茶叶初制厂3个、精制厂1个(未投产)、转发电站1个、商业性经营公司2个,固定资产227万元,历年上缴税利10万元。
国营双阳华侨农场 1960年3月建立,安置印尼、越南归国华侨,福建省侨务办公室主管,原属晋江县管辖,1971年划归泉州市。农场辖6个管区、34个自然村、50个居民小组。1992年,人口2933户12742人,配备国家管理干部42人。耕地面积9049亩(水田5442亩,旱地3607亩),粮豆播种面积16525亩,总产4946吨,产值285万元。场办工业企业21家,产值315万元。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
第一节 农作物种类
一、粮油作物
(一)水稻
1.面积 产量
水稻是鲤城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1950年,水稻播种面积13.31万亩,总产量18778吨,分别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5.17%和56.91%。1951年,播种面积13.38万亩,总产20368吨。1957年,面积达17.49万亩,总产量33603吨,是解放后播种面积最大年份。1983年,播种面积14.69万亩,总产量55848吨,是解放后总产量最高年份。至1992年,全区水稻播种总面积13.46万亩,总产量53995吨,除少数高海拔山垅田保留中稻外,均为双季稻。
2.品种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从占城国(现越南)引入占城稻。占城稻耐旱早熟,有白、赤、斑三种,自种至收仅50余天,为历代农民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此外,早稻有河南早、新留、连江早、黄蓝、毕种、山东子青晚,晚稻有降米、乌芒、红芒、赤脚、一秋红、乌壳、苏州红、叶下逃、三公早、台湾籼、寄种、大冬、白香、大尖、白脚、八月白、藿香、四百粒、畲稻。民国期间,早稻品种主要有白早、红米、广东早、三冬早、田头哭、哈连、早糯,晚稻有一枝香、潜叶闽冬、水泥、白科、大粒王、敏党等。民国24年,引进南特号。1950年以后,农民在原有稻种基础上进行穗选复壮、良种繁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换代。50年代,主要品种是南特号、陆财号、三冬早、广东早、闽冬、一枝香。60年代,主要品种是矮脚南特、农林16号、汀秋5号、十石歉、木泉种、青骨、溪南矮、珍珠矮、二九矮、铁骨矮1号、溪丰、广秋矮、赤壳术、农垦58、汀秋矮39号、汀秋矮5号、广秋矮35号。70年代,主要品种是杂交水稻(四优2号、四优30号、闽优3号),此外还有南京11号、龙革113、光大白、红410、窄叶青、包胎矮、广秋矮5号、林家糯、京红1号、晋南晚。80年代,主要品种是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37、威优64、威优30、威优3号、威优63、汕优63,还有常规水稻青二矮、桂潮2号、青广矮、红云33、新红、广陆28-1、78130、79106、泉糯106。1992年,水稻早稻当家品种有早什优016、汕优016、汕128、78130、47-104;晚稻当家品种有威优63、汕优63、特优63、倒种春78130、47-104。
(二)大小麦
明代以后,泉州已种植大小麦。民国期间,产量很低。1950年,亩产61公斤。1950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3万亩以上,最多达6.5万亩,产量逐年提高。1976年,亩产102公斤,1986年亩产127公斤,1992年亩产133公斤。
小麦主要品种有白壳麦、红壳麦、和尚麦、米麦、华东5号、华东7号、不锈麦、抗锈5204、欧柔、文革1号、南大2149、晋麦2148、晋麦30450、泉麦1号、龙溪35、龙溪189、福繁17、福繁16,大麦主要品种是矮早三、早熟5号、莆麦4号。1992年,大麦当家品种是土麦4号,小麦当家品种是泉麦1号、晋麦2148。
(三)甘薯
1.面积 产量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吕宋引入,故称番薯,俗称地瓜,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传人后逐渐繁殖于闽南各县。1950年以后,随着水利条件改善,农地改水田及发展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58年,种植面积49561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4%,总产量9425吨,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4%,亩产190公斤。1984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3.5~4万亩,总产量9000吨。1992年,种植33621亩,占15%;总产9652吨,占13%;亩产287公斤。
2.品种
30年代,甘薯有20~30多个品种,有菜签、鸡爪山、大有、林敦、透春、四季水、白松、菜薯、红皮白肉、香仔薯、稳薯、海丰、乌首仔、黄仔文、脚薯、吕宋本等。民生农校搜集各地薯种栽培试验结果,其质量以脚薯、黄仔文等品种最好。60年代初,推广新种花、散仔、假芋薯、永春五齿、台农27、广东本、晋专6号、晋专7号、晋薯78、晋薯95。至80年代初,新种花一直是当家良种,1981年以后开始退化。1982年后,引进闽抗329、闽抗176、闽抗178、豆莎薯、华北48、湘薯75-55、闽抗330、福薯26、惠薯3号、惠薯8-6。1992年,当家品种有福薯26、湘薯75-55、惠薯8-6、金山57。
(四)大豆
大豆历来属低产作物。1950年后,种植面积1841亩,总产935吨。至1958年,每年种植2万亩左右。1959~1983年,种植1~1.2万亩。1984年以后,种植7000~8000亩。1992年,种植7917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4%,总产837吨,占粮食总产的1.15%,亩产106公斤。主要品种有花面豆、湄洲大豆、古田大豆、穗稻黄、大粒黄、大青仁、威来姆斯、莆豆8008。1992年,当家品种春大豆8008、穗稻黄,秋大豆8008、穗稻黄。
(五)花生
1.面积 产量
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就有种植。1950年,种植1.7万亩,总产982吨,亩产55公斤。以后,每年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1.5~2万亩左右,产量受气候(干旱、水涝)影响,变化较大。1949~1992年的44年中,有19年产量在100公斤以下,25年在100公斤以上。1954年,种植34470亩,总产1838吨,是解放后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1959年,泉州试种秋花生,亩产75公斤,以后每年种植1500~2300亩,亩产100~120公斤,主要作为种子。1992年,全区种植花生2.39万亩,总产3324吨,亩产139公斤。
2.品种
50年代,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大接仁、中琉球等。1956年引进狮头企。60年代,推广狮选2号、狮优等优良品种。70年代中后期,引进粤油551~116、粤选58。1982年以后,先后引进推广黄油17、汕油27、泉花3121、白沙1号、白沙4号、汕油71、汕油523。1992年,花生当家品种是春花生白沙1号、白沙4号、汕油18、汕油71、金花10号,秋花生汕油71。
二、经济作物
(一)龙眼
龙眼是鲤城区传统名特产品,已有800年栽培历史。民国时期,种植面积已有相当规模。解放后,龙眼生产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1980年,泉州成为全国五大龙眼基地县(市)之一。198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将鲤城区划为全国龙眼优质商品生产基地。1992年,龙眼果化工程已成规模,全区种植面积6.33万亩。
1.品种品系
鲤城区龙眼,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品种品系极为丰富,共有44个之多,其中优良品种品系达27个,尤其是福眼、东璧、洲头本、西园4个特优品种更加著名,曾连续三次获省龙眼鉴定会奖。
福眼 果大皮薄、黄褐色、龟纹不明显,果实乳白色透明,肉较脆,清甜爽口,成熟期9月上、中旬。全区都有种植。
东璧 原产于开元寺东璧寺院内而得名,中型果,皮赤褐较厚,核小,肉色淡白,质脆无渣,浓甜,8月下旬成熟。主要分布于市区、城东、东海、河市、马甲、浮桥镇。
洲头本 其母树在浮桥镇笋浯村洲头。果皮薄,肉乳白色,质稍脆,品质极佳,成熟期9月上、中旬。
西园 母树在江南乡登丰村。果皮赤褐色,龟纹不明显,肉乳白色,质稍脆,味香甜,成熟期9月上、中旬。
早熟品种品系 六月白、早白、乌叶早、歪蒂早、伍叶早、埔仔早、花壳早等,成熟期在8月中旬,分布于江南、城东、双阳农场。
迟熟品种品系 九月乌、九月蕉、青龙,成熟期在10月上、中旬。
其他品种品系 乌洲本、荔枝龙眼、岩圃本、红核蕉、水蕉眼、糖蜜蕉、三角蕉、青壳蕉、香尾蕉、红核仔、中眼等,成熟期大部分在9月上、中旬,分布于市区、浮桥、北峰。
引进品种品系 [莆田]乌龙岭、普明奄、油潭本、白核龙眼、血丝龙眼;[同安]水涨、赤壳、八一早、凤尾穗;[广东]草埔种;[广西]大广眼、广眼、大乌圆、龙荔;[仙游]仙实1号。引进时间为1980~1986年,分布于东海、江南、龙眼研究所、清源农场、双阳农场。
2.面积 产量
1958年,龙眼种植面积6747亩,总产576.7吨,是解放后总产最低年份。60年代,种植面积保持在5000~8000亩之间,平均年产量为2305.76吨。70年代,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平均年产量3410.31吨。80年代是龙眼生产发展较快的时期。1982年,总产达9830.5吨,是解放后总产量最高年份。1984~1990年7年中,计增面积18245亩。1992年,全区龙眼种植面积6.33万亩,总产1512吨。
3.栽培技术
解放后,推广塑料薄膜高压代替传统的草泥缽高压技术,大力推广种植高压假植苗,改秋植为春植,提高成活率。1978年,进行龙眼衰老树改造,大搞“三保园”(保肥、保水、保上),推广“四大”(挖大穴、下大基肥、种大苗、大台面)技术。1980~1983年,进行丰产稳产试验。1983~1985年,推广老树复壮、幼树速生快长栽培,丰产稳产,疏花疏果,克服大小年现象以及保花保果等技术,不断提高龙眼栽培技术水平。
(二)甘蔗
1.面积 产量
甘蔗在唐宋时就传入泉州。明代,随着农业商品化进程的加快,泉州的农民“往往有改稻种蔗者”。1949年,种植2731亩,单产3603.5公斤。1950~1963年,种植面积在2600~6000亩之间,起落很大。泉州糖厂建成后种植面积趋于稳定。1964~1980年,在5000~6000亩左右。1982年,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大关,达到1.26万亩,总产58220吨。1983年以后,受价值规律影响,加上有关部门对蔗农服务欠周,影响蔗农生产积极性,种植面积一落再落。1992年,种植4004亩,总产19664吨。
2.品种
30年代中期,曾引进过台湾蔗种,但长期没有改良,没有引进新品种。50年代初,种植的还是当地竹蔗。1954年,引进台糖134,取代竹蔗,成为第一代当家良种。70年代初,引进闽选703和闽糖70/011,成为第二代当家良种。80年代初,推广桂糖11号、福引79-8、福引79-9、闽糖77/208、闽糖76/2,是第三代当家良种。至1992年,引进试种的甘蔗品种有:F134、F108、POJ2725、POJ2878、NCO310、古巴87/51、华南56/12、粤糖54/474、粤糖57/423、CO419、粤糖65/314、选蔗3号、闽选703、闽糖61/20、闽糖69/314、70/611、74/263、76/2、77/208、81/235、81/335、85/68、85/445、桂糖11号、福引79-8、福引79-9、D152、(M46/202)、福农79/23、83/61、福蔗87/10、新台糖1号、新台糖10号(福引83/13)、赣蔗1号、088、M31/45。
(三)蔬菜
1.面积 产量
鲤城区的蔬菜区分布在大坪、甘蔗头、仁风、凤池、金地、百源、萧厝园、广平仓、顶埔、大小希夷、孝感、双塔、龙头山、糖房等地,以生产短期叶菜类、葱蒜类为主;延陵、岐山、新步等地也有种植,以长期菜、瓜、果类为主。1949年,蔬菜面积1452亩。解放后,面积逐渐扩大,品种不断增多,约60多个,菜叶类为主,其次根茎类,果菜类很少。1955年,全区蔬菜面积4569亩。1958年,总面积15970亩。1960~1962年,蔬菜生产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达24459亩,其中商品菜面积5857亩。1963年,商品菜基地面积调整为3110亩,后稳定在2600~2800亩。常年上市量1.1~1.35万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粮为纲”,逐步压缩蔬菜种植总面积。1971年下降为1396亩,社会上出现吃菜难的问题。1974年,商品菜基地扩大为3000亩。1984年,逐步扩大远郊二线基地,达到3500亩,重点基地10个大队。此后基地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常年上市量1.5万吨。1988年以后,不断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如甜椒、番茄、甘蓝、大白菜、胡萝卜,基地的蔬菜品种不断更新,上市供应的品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92年,蔬菜面积30971亩,总产量4.28万吨。
2.品种
鲤城区的蔬菜品种有11类42种130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61个,占48%;外地引入推广的69个,占52%。
根菜类 萝卜(短叶13火车头、南畔洲、小梅花50天、天津长白、梅花90天)、胡萝卜(日本黑田、高农美国七寸金笋)。
白菜类 大白菜(泉州白、沈阳快白、夏阳、明月、绿阳、无双)、小白菜(黑叶白甲、四月慢、花瓶菜)。
甘蓝类甘蓝(大平头90天,大平头120天、京丰1号、夏光、日本早秋、长岗1号)、花椰菜(有早、中、晚近10个品种)、球茎甘蓝(天津球菜)、芥蓝(白花格兰)。
芥菜类 叶用芥菜、竹子菜、竹仔大芥、阔叶大芥、红叶大芥。
绿叶蔬菜 莴苣(叶用莴苣、茎用莴苣)、芹菜、芫荽、菠菜、圆叶菠菜、空心菜(圆叶空心菜、泰国空心菜)、茼蒿、叶用甜菜(牛皮菜、莙荙菜)。
葱蒜类 葱(玉和葱、大麦葱、香葱)、洋葱、蒜(北蒜、软骨蒜)、韭菜(阔叶韭菜、窄叶韭菜)。
茄果类 番茄、茄子、甜椒(美国太阳牌甜椒、上海茄门椒)、辣椒。
瓜类 黄瓜、越瓜(本地越瓜、斑皮越瓜)、冬瓜(土冬瓜、吊冬瓜)、南瓜(土南瓜、电话瓜)、瓠瓜(大腿瓠、芋瓠)、丝瓜、佛手瓜。
豆类 四季豆(蔓生型、短生型)、豇豆(紫甲青、红肠、齐尾表、豇28)、豌豆(红花中荚、四川大荚)。
薯芋类 芋(槟榔芋、菜芋、绵芋、竹根芋、蜜芋、野生芋)、大薯(细田薯、粉田薯、巴掌薯、山药薯)、豆薯、马铃薯、姜(大肥姜、竹姜)。
水生蔬菜 茭白、荸荠、莲藕。
(四)水果
1.面积 产量
民国以前,果树为家庭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民国10年(1921年)前后,泉州城内王振声独自经营果树园,后因社会动荡,得不到发展。
1950年以后,水果生产有很大发展。60年代开始,引进许多热带、亚热带果树。1965年,植果面积23047亩,总产2841.5吨。70年代,基本保持在2500亩左右。1983~1985年,在城东、东海、北峰、河市、马甲建成果化绿化基地。1985年,全市植果面积45856亩,产量8953.5吨,比1982年增加6976亩5883吨。此后发展很快,1987年54411亩,1990年61022.9亩,1992年达到85308亩。龙眼发展最快,1992年达6.33万亩,比1982年增加42623亩。
2.品种
共有36个品种,较大宗栽培的有龙眼、荔枝、凤梨、香蕉。其余杂果种植,温带果树有桃、李、梨、酸梅、猕猴桃、柿、枣、石榴、余甘、山楂,亚热带果树有番石榴、油梨、橄榄、杨梅、蒲桃、莲雾、黄波果、佛手、枇杷、杨梅、枳实、柚、柑、桔、葡萄、西瓜,热带果树有芒果、番木瓜、人心果、蛇皮果、木菠萝、番荔枝、无花果。
(五)茶叶
唐宋时期,泉州已种植茶树。宋蔡襄《茶录》载:“泉南盛产茶叶,以一片寺、清源山为佳。”明代,清源山茶叶生产已很发达,至清初逐步衰落。清末,地方绅士黄抟扶等人发起组织清源茶叶公司,从武夷山、建瓯引进良种,请安溪茶师指导种植,生长良好,茶叶远近驰名。民国7年,公司毁于匪乱。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0年,泉州创办清源农场,着力发展种茶业,引进良种,改革焙制方法,年产2.4吨。以后产量逐年提高,1969年17.1吨,1973年43.7吨,1977年48.2吨。1978年后,建成大小天马茶叶基地,有较大发展。1984年,全区茶叶种植面积8561亩,产量295.2吨。1986年以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茶叶质量没有跟上,茶叶价格降低,大小天马茶叶基地部分荒废,面积逐年减少。到1992年,降为5457亩,总产192吨。
鲤城区茶叶主要品种有本山、黄旦、铁观音、梅占、水仙、石亭绿。
(六)花卉
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民国期间,较成规模的花卉种植,有东海乡的云鹿村和梅峰乡的顶埔村。种植的花卉作为商品出售,花色品种不多,主要有含笑花、茉莉花、玉兰花、鸡冠花、千年红、桅子花、玫瑰花、菊花、夜来香、素馨花、米兰,绝大部分地栽。民国24年,民生农校从外地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有蔷薇花、东洋菊、随簪、变色叶、三角梅、香茅,还有药用的除虫菊、薄荷、广东莲等。
50年代,泉州市建立花圃,培植鲜花,供应花苗,品种逐渐增多,云鹿、顶埔两村继续种植传统花卉。“文化大革命”期间,花卉生产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而加以限制。80年代中后期,花卉生产形成高潮,出现各种形式发展花卉种植生产的局面,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鲤城区花卉品种已近90种。
鲤城区常年种植的花卉品种主要有:菊花、万寿菊、非洲菊、玫瑰、茉莉、紫茉莉、夜来香、君子兰、望鹤兰、百合、鸡冠花、千年红、含羞草、大丽花、杜鹃、马蹄花、绣球花、四季海棠、竹节海棠、圣诞花、木芙蓉、凤仙花、一串红、七星花、七里香、早金莲、水塔花、米兰、白玉兰、黄玉兰、广玉兰、三角梅、梅花、含笑、月季、茶花、栀子花、桂花、红背桂、石榴花。观叶植物有:块根榕、铁树(苏铁、菜铁)、四季桔、蓬莱松、五色椒、羽衣甘蓝、浮玲、棕竹、云竹、观音竹、朱蕉、龙吐珠、万年青、龟背竹、巴西铁棍、仙人球、鸭嘴草、一串红、富贵树、酒瓶兰、建茶、扶桑、美丽针葵、鱼尾葵、散尾葵、蒲葵、假槟榔、罗汉松、榆树、龙柏、翠柏、竹柏、塔柏、天门冬、橡皮树、色叶、玉叶、银边色叶、瓜子黄杨、小叶女贞、芒果、棕榈、南洋杉、乌不宿、羊蹄甲、木棉。
附:食用菌
清代,已出现人工栽培食用菌技术,有个人从事栽培香菇、木耳、碎米菇,但数量不多。民国22年,从浙江、闽侯引进蘑菇菌种,用土法培植。民国24年,平民中学试种草菇。抗战期间,菌种来源中断,停止生产,1949年以后才得到恢复。1958年,泉州第二中学进行蘑菇及草菇的栽培试验。60年代初,北峰、清源、梅峰等地开展人工食用菌栽培生产。1970年,清源农场成立菌种站,泉州市罐头厂成立科技试验小组。1971年,外贸部门开展鲜蘑菇出口业务,刺激农民生产蘑菇的积极性,生产逐步形成规模。1978年后,各乡(镇)都建立菌种站,最多时达50多个。1988~1989年,全区蘑菇种植16.8万平方米,产值300万元。1989~1990年,种植19.85万平方米,产值100万元左右。1990~1991年,种植6万平方米,产值90万元。1992年,全区种植蘑菇3.5万平方米,产量150吨,毛木耳产量35吨(干品),金针菇产量40吨,其他菇产量20吨。品种有蘑菇、金针菇、毛木耳、银耳、平菇、鲍鱼菇、猴头菇、凤尾菇,引进竹荪也试种成功。
第二节 种植技术
一、耕作制度
鲤城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土地利用率较高,平原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较高海拔地区一年一熟或两熟。1949年,鲤城区今域耕地面积152933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0130亩,农作物复种指数170.1%;粮食作物耕地面积1146.99亩,播种面积236727亩,复种指数206.39%。1992年,全区耕地面积119528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2504亩,复种指数236.35%;粮食作物耕地面积95119亩,播种面积225526亩,复种指数237.1%。
(一)一熟制
水田:以种植一季中稻为主,分布在虹山、罗溪、马甲等高海拔地区。
农地:以种植一季甘薯为主,分布在高山缺水、土壤瘦薄地区。
(二)二熟制
水田:稻—稻;早稻—晚薯。
农地:大豆—甘薯;花生—白薯;早甘薯—大小麦。
(三)三熟制
水田:稻—稻—麦;稻—稻—油菜(蚕豆);稻—稻—绿肥。
农地:麦—甘薯—蔬菜;花生(或大豆)—白薯—小麦。
(四)多熟制
主要是蔬菜区的蔬菜种植,一年4~5收。
(五)间套种
甘薯套种大豆、绿豆、豇豆、高粱;甘薯套种大豆、花生、蔬菜;甘薯套种玉米;花生套种玉米,1990年间套种占春花生种植面积的55.6%。
二、推广良种
由于海上交通发达,鲤城区良种的引进、推广活动开展得比较早。宋代引进占城稻。明代引进甘薯,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民国时期,通过华侨的介绍和民生农校等农技科研单位的支持,良种引进推广活动有新进展。但是基本上属民间自发行为,缺乏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经济效益不甚明显。
解放后,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为良种推广提供必要的条件。合作化期间,发动农民建立留种田,提纯复壮自用种子。1956年市农技站设种子组,1958年成立泉州市良种公司,1960年成立泉州市种子公司。1987年,建立种子基地2208亩(其中水稻237亩、大麦431亩、小麦1228亩、花生235亩、大豆77亩),培育和推广当地粮油作物优良品种。
(一)水稻
1953年引进试种新型南特号,1955年大面积推广。1958年,全市推广种植陆财号,平均亩产达209公斤。1959年引进矮脚南特号,1964年大面积推广,平均亩产260公斤。60年代,推行水稻矮杆良种化,引进珍珠矮、二九矮、铁骨矮1号、溪丰、广场矮等良种,全市矮杆早稻种植面积达50%,单产达310公斤。70年代高杆品种被淘汰。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1978年全面推广。至1987年,杂优水稻种植面积12285亩,平均单产463公斤。
(二)小麦
1959年,引进高产、抗锈力强的品种华东5号。1963年,大面积推广,播种面积达71%,单产达126公斤。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推广晋系的高产稳产品种,单产达167公斤。1987年推广泉麦1号、福繁17等良种,至1992年平均单产170公斤。
(三)甘薯
60年代初,推广新种花、散仔、晋薯7号、晋薯8号等优质高产品种,至80年代初一直是主要当家良种。1982年,试种抗瘟品种闽抗329、176、178、豆莎薯、华北48、湘薯75~55、闽抗330、福薯26等品种,结合提纯复壮新种花无病种苗,进行薯块育苗大面积种植。
(四)花生
1956年引进推广良种狮头企。1963~1964年,普遍以倒种春作种子。70年代中后期,引进粤油551~116、粤选58等品种。1982年以后,又引进推广黄油17、汕油27、泉花3121、白少1号、汕油71、汕油523等良种。
(五)甘蔗
1954年引进推广台糖134,至70年代初一直为当地当家品种。70年代后期,引进闽糖70/611,成为80年代当家品种。1986年,引进推广闽糖77/208、76/2等品种。
三、病虫防治
(一)病虫害
1.水稻病虫害
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菌核病、稻云形病、恶菌病、稻霉病、三化螟、二化螟、稻蓟马、稻丛卷叶螟和粘虫等。
2.甘薯病虫害
甘薯瘟、蔓割病、疮痂病、小象虫、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等。
3.小麦病害
小麦锈病、小麦黑锈病、黑穗病。
4.龙眼病虫害
鬼帚病、霜霉病、荔枝蝽象、爻纹细蛾、青翅羽衣、角颊木虱、金龟子、天牛、白蚁等。
5.甘蔗病虫害
凤梨病、黑腐病、黑穗病、梢腐病、环斑病、黄斑病、锈病、蔗螟、白蚁、粘虫、卷叶螟、金龟子、绵蚜、粉蚧、飞虱、叶蝉、蓟马、长蝽象、黄(红)蜘蛛、天牛、非洲蝼蛄、蝗虫、大蟋蟀等。
6.蔬菜病虫害
瓜类 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
茄果类 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斑枯病、茄子褐纹病、绵纹病、甜椒疫病。
豆类 枯萎病、锈病、细菌性疫病、炭疽病、煤烟病。
十字花科蔬菜 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黑纹病、黑腐病、白锈病。
葱蒜类 紫斑病、韭菜锈病。
芋类 芋疫病。
姜类 姜腐烂病。
虫害 小菜蛾、菜青虫、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菜蚜、菜螟、黄条跳甲、黄守瓜、瓜实蝇、瓜蚜、烟青虫、甘蓝蚜、棉蛉虫、红蜘蛛、豆荚螟、蜗牛、小地老虎、蛴螬。
(二)病虫测报
1955年,农技站采用“点汽灯”诱测三化螟,开展病虫害测报工作。60年代初,在东海公社建立中心病虫测报站,主要从事水稻病虫害测报。1978年以后,在东海、江南、河市、马甲和龙眼研究所设6个测报站,开展对粮、油、蔗、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1986年,农业部、省农业厅在江南乡古店村设南方省区域性病虫中心测报站,开展对迁飞性害虫及流行性病害的监测工作。
(三)病虫防治
50年代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发动群众冬季挖稻根,清除田埂杂草,提早做好种子消毒,精选耐虫抗病品种和点灯诱杀害虫防治病虫害。50年代中后期,开始使用化学农药666粉、DDT、敌百虫、乐果、敌敌畏、1605、西力生、赛力散等。70年代,化学农药品种不断增加,用药量增大,化学药物防治成为防治病虫害主要措施。1985年以后,推广8010青虫菌等微生物药品防治蔬菜害虫,逐步推广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1990年,试办植保医院,开展专业植保服务。
第四章 农田水利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开荒围垦
解放以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农村生产力,有利调动集体力量,开荒造田,发展生产。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共开垦稻田559亩。1958年,开垦荒地1000余亩。1965年,平整土地,挖掉小田埂,增加耕地2456亩。“文化大革命”时期,贯彻“以粮为纲”方针,大搞开荒造田。1970年,开展平整东岳山、填西北洋等工程,垦田4000余亩。1977年,在城东海堤内进行较大规模的滩涂围垦,造田5000余亩。同年平整土地1.21万亩,其中农改田1500多亩。1980年开荒128亩,1988年开荒124亩,1992年开荒250亩。
二、改良土壤
鲤城区中、低产粮食耕地有8.1万亩。沿海平原片稻田有盐碱性,土质粘重;旱地土质砂性脊薄,土层浅。改良中、低产田,对发展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955年,发动群众挖塘泥111.48万担,改良水田5779亩。1958年,大搞改良土壤的群众运动,发动干部职工与农民一起运沙挑土,为土质太粘或沙质过大的耕地培上客土、客沙,共改造1.03万亩,占应改造耕地的80%。
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大力推广绿肥,培土培沙改良土壤2.3万余亩,逐步实现用养结合,提高地力。
三、农田综合治理
农业集体化后,为了实现机械化耕作,在水田区进行田、林、路、水综合治理。50年代后期,在坡耕地推行龙舌兰种植,保护坡地;近海耕地种植防风林。1965年,平整土地,平掉小田埂,增加耕地2456亩。1977年,平整土地1.21万亩。
80年代末,开始抓“吨粮田”建设,即1亩稻田年产1吨粮食。1989年,全区稻田6.99万亩,其中吨粮田6461亩,占水田面积的9.24%。1990年,开始抓罗溪、马甲、河市三个乡的吨粮田建设。当年实现吨粮田7835亩,占三个乡水田的31.5%。旱地由于推广玉米套种,亦出现年亩产超千斤。1992年,综合治理农田1320亩,总投资额42.2万元,增产25.3%,其中城东镇新铺村120亩,投资3.5万元,增产28%;马甲镇1200亩,投资38.7万元,增产20%~25%。
第二节 水利建设
鲤城区地处晋江下游冲积平原,西北为丘陵山区,南涝北旱时有发生。唐代以后,劳动人民就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兴修许多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唐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尚书塘,纳清源山之水,防涝又溉田。大和三年(829年)开凿天水淮,是最早引淡水冲盐碱地及灌溉的水利工程。宋代建成留公陂,是最早的水库堤坝工程。东湖为境内最大湖泊,历代多有疏浚,发挥防涝、灌溉作用。民国时期,因不重视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大部分淤塞,所有的水利设施均为小规模的湖、塘、池、潭、坝、陵。1949年,共有2500处,总蓄水量50万立方米,处于“一场大雨哗啦啦,三日无雨干巴巴”的境地。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水利建设。1960年,建成晋江下游防洪堤,保护大片耕地。1967年,建成金鸡河闸,修筑南北灌渠。1973年,东海公社建成平原渠,逐步建成、完善蓄水、引水、提水相配套的灌溉网络。
一、引水工程
1955年冬,兴建溪墘水利工程,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灌溉农田1.24万亩;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兴建金鸡北渠第一、二期及山美区南、北干渠工程,引水流量22.5~30立方米/秒,为北峰、东海、城东、江南、满堂红等公社提供充足水源,并对留公坡、濠坝、天水淮等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扩建。80年代,兴建金埔引水工程。
至1992年底,全区有引水工程204处,渠道161.4公里,灌溉面积2.3万亩;主要泄洪治涝工程10处,总渠道4653公里。
二、蓄水工程
古代到民国时期,鲤城区没有较大型的蓄水工程建设,农业灌溉主要靠湖、塘、池、潭、井、圳等自然水源。
1953年,北峰乡互助组因地制宜,兴建群石乡大桥水库,水库坝长18米,净高9米,总容量4.5万立方米,灌溉农田60亩。
1958年,城东公社兴建小(一)型的草邦水库,扩建小(一)型的群生水库,建成东梅、回石、白洋、观口等一批小(二)型山塘。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先后建成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6座及一批山塘、水坝,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由25%提高至50%。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对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按部颁标准逐个进行保坝加固及渠道配套整修,同时新建一批水利工程。
至1992年,全区有百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库5座,1座在建;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9座,1万立方米以上的小型水库138座,1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库805座,总蓄水量2033万立方米,灌溉3.45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36.58%。
三、提水工程
(一)机灌、电灌工程
鲤城区传统的提水工具有戽桶、戽榉、吊乌和木水车。
1953年,在城郊兴建柴油机提水站2处,装配12匹马力柴油机2台,灌溉农田500亩。1954年,在晋江县石霞乡(1958年划归泉州市江南公社)兴建25匹木炭机2台、36匹木炭机3台、水泵5套,灌溉农田6000亩、农地1038亩。1960年,全市已有柴油机提水站60处,总装机762匹马力,灌溉农田18547亩。1977年,全区有机灌站146个,总装机1992匹马力,灌溉农田6100亩。1977年以后,电力发展,引水工程机改电得到发展。1992年,全区有电力排灌工程233站258台,总装机6912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8115亩,其中装机75千瓦以上的有18站53台,共3103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2238亩;机械提水工程24处,460匹马力,灌溉2046亩。
(二)水轮泵系列
1966年,首先在北峰镇送客亭安装2台60~25~35水轮泵,灌溉100亩,后又在北峰、江南安装数台。1972年,全区共有水轮泵5站9台,灌溉5000亩。后因水头落差改线,已建水轮泵站停机。
(三)喷灌工程
1978年,先在满堂红公社蔬菜区作试点建设。到1980年,开挖机并61眼,装配深水泵27台(套),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投产后,机井、机械出问题,不能适应蔬菜生产,恢复沟灌、浇灌。1980年后,喷灌工程建设逐渐转向缺水的丘陵坡地。到1985年底,共有喷灌工程22点,电动机18台383千瓦,喷灌机124台(套)1049千瓦,各种喷枪(头)477把,2~4寸管道17511米,喷灌6205亩,其中蔬菜2500亩,花生、地瓜1400亩,茶叶982亩,龙眼、柑桔等果树1323亩。1986年以后,除茶叶、果树外,蔬菜、花生、地瓜不适应喷灌,恢复沟灌。
(四)微喷灌工程
1987年,在双阳农场作试点建设,1988年底完成,共安装主、支、毛管道2.5万米,喷灌125亩龙眼。
(五)地下管灌工程
1988年,在江南乡赤土村作试点建设,1990年4月完成。到1992年底,全区共有管灌工程31点,埋设6~8寸混凝土管道4.65万米,改善和恢复灌溉效益9500亩。
第三节 水土保持
1950年以前,水土流失比较缓慢,水土保持不列入政府管理工作范围。以后,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轨道。1956年,开始引进绿肥在园地边缘种植。1963年,推广种植龙舌兰。1983年4月,成立泉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随后以晋江流域、福厦公路两侧为重点,治理12条小流域。1984年4月至1985年12月,完成第一次水土流失普查。1985年初,制订水土保持“七五”规划。1988年,工作重点转移到预防、制止新的水土流失上,着重抓开山采石、机砖厂、砖瓦窑、沙场的管理,区政府相继颁发《关于保护水土资源,全面制止新的水土流失的通知》、《关于申请开办矿山的暂行规定》,水土保持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年底,对分布广、水土流失严重、管理混乱的采石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查封457个采石场,责令298个采石场限期实施水保措施。全区修筑挡土坝1466处,总长25公里,工程量4.4万立方米,拦蓄弃土、碎石143.3万立方米,种树32万株,完成开采迹地综合治理1953亩,减少产生新的水土流失3753亩。1989年以后,陆续建立双阳、罗溪、河市、东海等镇场水土保持管理站,对开矿、取土、挖沙等进行清理整顿,预防监督工作取得较大进展。1992年,建立各种类型防治水土流失示范点99个、示范片2个。当年,防治面积10.06万亩,其中封禁治理7.83万亩,林草措施2.1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地面积23.16万亩;种植果树1153亩,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3597亩,植草71亩,修建水平梯田1879亩。
第五章 林业
第一节 森林资源
一、面积
1992年,鲤城区林业用地面积42.49万亩(不包括茶果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4.16%,森林覆盖率达48.6%。但分布不均匀,82.3%的林业用地集中在远郊虹山、罗溪、马甲、河市、双阳等乡、镇、场和罗溪林场,面积有37.25万亩。有林地面积36.4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85.7%。其中用材林6.0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7.6%;薪炭林28.07万亩,占77.1%;防护林737亩,占0.2%;经济林5366亩,占1.5%;竹林598亩,占0.2%。薪炭林偏大。宜林地面积6.0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4.3%。主要分布在远郊罗溪、马甲、河市、虹山、双阳、城东等乡(镇)、场,近郊宜林地少。
二、蓄积量
1992年,鲤城区林木总蓄积量27.96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27.36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量6020立方米,毛竹、杂竹总数3.72万株。
林分蓄积量中,用材林6.02万立方米(杉木2987立方米,马尾松5.53万立方米,阔叶树1911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22%;薪炭林14.88万立方米(马尾松13.88万立方米,台湾相思树9986立方米),占54.4%;防护林5.85万立方米(马尾松4.39万立方米,阔叶树7998立方米,木麻黄6506立方米,杉木48立方米),占21.4%;特用林6163立方米(马尾松3679立方米,阔叶树2484立方米),占2.3%。
1992年,幼龄林20.48万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74.9%;中龄林5.21万立方米,占19%;近熟林1.18万立方米,占4.3%;成过熟林4969立方米,占1.8%。蓄积量3000立方米以上的有29个村(其中蓄积量达5000立方米以上的有12个村),合计蓄积量16.63万立方米,占全区蓄积总量的59.5%。
三、树种及分布
鲤城区林木树种以马尾松为主,遍布近、远郊各乡(镇)、场。杉木种植范围较窄,分布于立地条件较好的虹山乡的白凤、苏山村的五坑仔山、马甲镇芦田村后深溪山及国营罗溪林场广桥工区的祭溪、洪田工区的花溪、清源农场管区的柳洋、西田寮。台湾相思树、木荷等阔叶树分布在近郊及双阳、河市等镇(场)和罗溪林场。木麻黄分布在双阳、城东、东海、浮桥等镇(场)。油茶分布在佳锥农场、罗溪林场。
鲤城区的树种结构不理想,针叶林偏多,马尾松(含湿地松)占78.1%,阔叶林偏少,阔叶树(含相思树)占5.5%。
第二节 山林权属
1950年以前,山林权属有私有林、寺庙林、族有林、村有林。私有林份量大,多数为地主、富农占有。山林可以自由买卖(卖断、典当、出卖木材)。
1951年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山林,征收富农的山林及族有林,分配给贫农、下中农经营。1957年农业合作化,社员的山林折价入社,归集体所有,入社山林5万余亩。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实行“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国家、集体、个人的山林权属被混淆,“大炼钢铁”中乱砍乱伐林木,带来灾难性后果。1962年,划清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界限,确定林权,权属相对稳定。“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自种的树木、果树被诬为“资本主义尾巴”,被没收归公,挫伤群众种树和护林的积极性,乱砍滥伐现象重新抬头,森林资源再遭破坏。
1981年起,抓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到1983年6月,全区132个单位的“三定”工作基本结束,确定国家、集体、个人的山权面积40.8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96.2%。其中,国有5.54万亩,公社所有2024亩,大队所有5.82万亩,外县插花山林3431亩,未定权属370亩;确定林权面积33.2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8.2%;为5531户34807人划定自留山57691.5亩,占全区集体林业用地的16.6%,户均10.43亩,人均1.66亩;发给国营、集体山林权证2074张,乙种山林权证97张,个人自留山权证5314张。
第三节 营造采伐
一、营造
《一)采种
鲤城区林木种苗自古以来多为群众自采自育。解放后,林木种苗的生产逐步纳入林业生产计划,采摘树种多为马尾松、台湾相思、桉树、大叶桉、小叶桉、柠檬桉、苦栋等。种源缺乏时,须从闽北和省林木种苗站调剂。60~70年代,种子收购委托供销部门经营。1988年以后改由林业站经营。
(二)育苗
民国以前,苗木均由农民自选自育。民国12年(1923年),泉州农业学校在东校场设立苗圃,培植桑苗、银合欢、马尾松、乌臼、桉树、樟树。民国24年,在清源山麓设立苗圃,培植桉树、银合欢、马尾松、梧桐、油桐、凤凰木、白杨、木麻黄,还试种爪哇蔗苗、油棕、椰子、树胶、棉花、黄麻。抗战期间,农校迁入内地,苗圃暂废。1950年,在花园头建立泉州苗圃,苗地20多亩(土改时扩增20亩),培育马尾松、苦楝、金钱松、木麻黄、桉树、台湾相思树、印度橡皮树、瑛珞柏。1952年,在河市、南山各建一个苗圃,苗地各60亩;在清源农场建立总圃(1955年撤销)。1959年,花园头苗圃扩大,苗地52亩,1960年11月并入清源农场。1963年,在西门城口大队建立国营苗圃,苗地30余亩,培育木麻黄、银桦、柠檬桉、台湾相思树及园林绿化树种。1964年,在城东公社杏内建分圃,苗地30亩,历时近一年撤销,由绿化专业队办圃,培育银桦和果苗。同时,全市社队建立集体苗圃22个,形成以国营苗圃为中心、社队苗圃为辅助的育苗网络。1978年,原“五七”干校改建为泉州市苗圃,每年育出规格苗30万株。1989年起,大力推广容器育苗。1992年,育苗30万株。
(三)山地造林
解放前,处于只砍不造的状态,山林遭受破坏,仅清源山就有183片秃岭荒山。解放后,农民造林积极性高。1957~1961年,共造林种果26.14万亩。1962~1965年,有法律保护和专业机构指导,林业生产有较全面发展,造林种果7862亩,四旁植树54万株。1966~1975年,造林12.60万亩,零星植树536.19万株,抚育幼林2.9万亩,育苗1056亩,采种5.83万公斤。1976~1980年,拨乱反正,查处破坏山林积案,激发群众造林积极性,共造林6.89万亩,抚育幼林2.07万亩,四旁植树169.61万株。1981~1985年,林业“三定”推动全区林业建设,共造林6.37万亩,零星植树174.97万株,抚育幼林1.04万亩。1986~1992年,大力推广育苗、造林、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提高成活率和保有率,共造林种果6.83万亩,零星植树454万株,迹地更新2602亩,抚育幼林7.93万亩。
(四)防护林建设
1960~1965年,在法石到后渚的晋江沿岸,建成宽10~20米的木麻黄防护林带。70年代初、中期,晋江下游的延陵、新步、笋浯等村的沿江沙滩植造木麻黄。后因影响晋江水系流速,1988年对晋江沿江外缘林带(约5公里长、40米宽)进行清障,砍伐约300亩,同时营造沿海防护林2831亩。1989年,工程造林689亩。1990~1992年,共营造防护林1003亩。
(五)封山育林
民国时期,山林权属私有,山主自行封山育林。解放后,组织林农走集体化道路。1962年,各人民公社成立造林扩林委员会或小组,大规模封山育林。1964年,全市封山育林6万亩。1973~1974年,封山育林5万亩。林业“三定”后,封山育林工作有较大进展。1987年封山育林7.5万亩。1988年,封山育林区实行工程管理,专人管护,县际、乡际、村际搞好联防,订立合同,明确奖惩。当年新辟封山育林区2.5万亩。1992年,封育面积达22.3万亩。
二、采伐
解放前,森林采伐由拥有林权的人自行决定。以后由于缺乏法令性控制指标和强有力的组织措施,采伐量超计划量、生长量,特别是1958年“大炼钢铁”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尤为突出,平均年伐小径材、薪炭材2500立方米,最高达3000立方米。1980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措施,严格履行砍伐打枝审批手续,按规定缴纳甲种育林基金,林木的偷、盗、滥砍现象有所收敛,每年采伐量保持在2000立方米左右。1985年以来,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年采伐量都控制在低于生长量内。1985~1992年,采伐总量1.31万立方米,年平均1643立方米。
第四节 森林保护
一、林政管理
(一)采伐运销管理
解放前,山林多属私人所有,政府对山林采伐一般不予管理。解放初期,林政管理机制仍未健全,盲目采伐造成林木资源损失情况时有发生。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乱砍滥伐尤为严重。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鲤城区林竹检查站,实行全日检查制度,有效地制止木材无证运输和偷漏“两金两税”违法行为。1990年,整顿木材市场,共清理违法经营的木材商贩42家,追缴税金2万余元,“两金”及林政管理费3万余元。对合法经营的木材商贩逐家建档,掌握经营情况。
(二)依法治林
清道光四年(1824年),在今虹山乡水尾村水尾桥西北立一护林碑,保护磻溪旁一片树林。民国24年(1935年),晋江县政府规定:不得任意砍伐树木,有违法纪应严肃禁止。以后,由于缺乏管理措施,乱砍滥伐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1977年后,泉州市贯彻执行山林保护管理法规,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管理,乱砍滥伐得到控制。1982年,泉州市成立林业公安科,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建设。至1983年,全市查处较大毁林案件14起,集中教育56人,罚款6500多元,行政拘留27人。同时清理毁林旧案38起,拘留4人,罚款399元,责令赔偿250元,取缔非法收购点7处。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后,结束长期以令代法局面,实行依法治林。1990~1992年,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242起,行政拘留57人,监居审查17人,处罚364人,罚款16.35万元。
二、防火护林
解放前,群众上山割草烧粪积肥、烧山驱兽、烧山开垦,烧毁不少山林。以后,虽采取一系列措施,但防火机构不健全,工具简陋,设施不配套,山林火灾仍时有发生。1979~1988年,全区发生森林火灾28起,火警49起,受害面积3044亩,毁林60余万株。1988年后,区政府和各乡(镇)、场相继建立防火机构,增加护林员65人,森林防火基本走上轨道。全区共开防火路30公里,在大小阳山设立防火隔离带,远郊各乡、场建立护林防火了望台,配备对讲机,形成联防网络。1989~1991年,仅发生2起山林火灾,扑救及时,没造成危害。1992年,发生森林火灾3起,火警2起,受灾256亩,损失157亩。
三、防治病虫害
民国时期,鲤城区山林多为天然混交林,病虫害成灾情况较少。解放后,人工纯林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机率增大。全区主要的森林病虫害有50余种。
虫害 黑翅土白蚁、中华稻蝗、小稻蝗、短额负蝗、笨蝗、中华蚱蜢、花胫绿纹蝗、云斑中蝗、红胫小车蝗、大蟋蟀、油葫芦、黑尾大叶蝉、蚱蝉、红娘子、青翅雨衣、大棉蚧、油茶宽盾蝽、褐腹代蝽、稻绿、红彩真猎蝽、星天牛、黑跗眼天牛、毛角豆芜青、大斑芜青、铜绿金龟、兰紫金龟、绿鳞象甲、琉璃灰蝶、咖啡黑点蠧蛾、桉袋蛾、双点绢野螟、红姹刺蛾、杉梢小卷蛾、斜纹夜蛾、大地老虎、小地老虎、劳氏粘虫、红树蚁、马尾松毛虫。
病害 油茶炭疽病、杉木炭疽病、松叶枯病、松落针病、油茶煤污病、柑桔煤污病、苗木猝倒病、叶斑病、松叶褐斑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油桐角斑病。受害严重的树种是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木麻黄、相思树、毛竹。
防治 50年代,主要以人工捕虫治害为主。6070年代,逐步推广使用化学农药防治。1980年,全区森林发生松毛虫危害,受灾面积达11万余亩,省林业厅派飞机对受灾较严重的晋泉寨、大小阳山、玉叶山喷撒白僵菌粉剂进行防治,同时组织5000余人上山进行人工诱蛾治虫,有效控制虫害。1983年,建立病虫测报站10处,每年开展4次虫情调查,进行病虫害预测、预报。1986年,购进8台机械喷雾器,提高防治能力。1986年,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对调入的植物种子、苗木及其繁殖材料、林产品、花卉等进行检疫,控制病虫害侵入、传播。
附:林场
国营泉州市林业苗圃 1950年4月至1978年,国营林业苗圃建立、撤销、建立,历经6次起落。1978年冬,在泉州市“五七”干校(原城东公社果林场)基础上,复建市林业苗圃,以育苗为主,多种经营,为造林绿化提供苗木。配备干部3人,聘用季节工10~30人。
国营罗溪林场 1962年,由晋江县创办。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经营区分布在罗溪、虹山2乡7个自然村,人口115人,其中职工57人(含行政干部3人)。经营面积4.8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78万亩、非林业用地754亩。全场人工林2.19万亩,森林蓄积量4.99万立方米,采伐量1400立方米,出材率60%,年生长率13%。
第六章 禽畜饲养
第一节 主要畜禽
一、品种数量
猪 品种主要有莆田黑猪。1958年,生猪存栏2.53万头,1961年下降为1.99万头,1966年发展到7.65万头,1971年上升至8.9万头。80年代,生猪存栏数基本稳定在8万头以上。1992年,生猪存栏9.12万头,出栏9.35万头,出栏率103%。莆田黑猪主要作为繁殖后代的母猪,大部分集中在河市、马甲、罗溪等远郊镇饲养,马甲是母猪饲养基地。1992年,全区母猪存栏5030头。
牛 品种主要有闽南黄牛、本地水牛和黑白花奶牛。闽南黄牛用于农田使役,本地水牛大部分用于农田使役,少部分专用产奶,泌乳期7~9个月,每头产乳量约400~800公斤。1958年,全市牛的存栏数为8824头,1969年发展到1.38万头,1979年下降为1.09万头。1992年,全区牛的存栏数为1.54万头。
羊 品种主要有戴云山羊和奶山羊。1958年存栏1万头,1965年发展到1.24万头,1968年下降为1403头,1980年上升到1.07万头。1992年,全区羊的存栏数2435头,其中戴云山羊存栏2220头,占91.2%,分布于河市镇、马甲镇。戴云山羊作肉用。奶山羊存栏215头,占8.8%,分布于城区和近郊镇,头日产奶量一般为1.5~2公斤。
马 品种主要有晋江马,作拉车驮运用。1962年,饲养量达100头。随着交通工具现代化,马作为运输工具逐渐被淘汰,1992年已没有饲养。
兔 品种主要有福建兔和长毛兔。福建兔作肉用,鲤城个体养兔业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有很大的发展。1992年,存栏8207只,占兔存栏数的99.7%。长毛兔作产毛用,但兔毛收购价格不稳定,长毛兔饲养上不去,1992年存栏仅25只,占0.3%。
豚鼠 俗称天竺鼠,属营养滋补动物。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饲养较多。80年代后,只有少量饲养。
鸡 品种主要有本地鸡和白绒鸡。本地鸡作肉用,1990年存栏37万只。白绒鸡又名乌骨鸡,属名贵鸡种,为滋补品,可作药用,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其外貌特征被称为“十全”,即雪白羽、丝绒毛、乌骨体、荔枝冠、青铜耳、葫芦头、缨毛顶、莲毛胡、多毛脚和五六爪,1990年存栏8万只。
鸭 品种主要有番鸭、莆田黑鸭。1958年全市鸭存栏数为9.6万只,1980年为14.5万只。1990年,全区鸭存栏46.5万只。番鸭作肉用,为滋补珍品,农家自繁自养。1990年存栏11万只左右。莆田黑鸭属蛋用鸭,一般年产蛋250~280枚,1990年存栏15.5万只左右,城东镇、东海镇是主要养殖区域。
鹅 品种主要有本地鹅,作肉用。成年公鹅体重5.6公斤,母鹅4.9公斤,年产蛋30~45枚。1990年,存栏2万只左右,农家分散饲养。
鸽 主要品种有本地鸽、上海鸽、台湾鸽。主要是个人作为观赏养殖。80年代,开始有肉鸽养殖生产。1992年,全区年养鸽2.5万只左右,其中信鸽1万只左右。
二、良种引进及品种改良
猪 民国35年(1946年),泉州民生农校向福安农场购进一对育克斯种,配种传播。50年代,开始重视引进良种,先后引进的有大约克、中约克、巴克夏、苏白、杜洛克、长白猪(大部分是瘦肉型的长白公猪)。60年代初,开始运用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猪的品种。1990年,改良面达95%。
牛 民国36年,民生农校从福州购进荷兰乳牛牛犊一对,长大后与各地黄牛配种,杂交产生民生牛的品种。1980~1984年,引进圣塔·格鲁特、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辛地红等良种公牛冷冻精液,配种1000多头次。杂交一代牛生长快、体型大,但受胎率低,难产较多。1985年以来,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冷冻精液和公牛一头杂交改良本地水牛。杂交一代水牛生长快,体型增大,产奶量提高,但难产较多。同时引进高产黑白花公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生产杂交奶牛,为数不多。
鸡 民国12年,泉州农业学校由上海购进意大利莱克亨鸡,加以推广繁殖。民国24年,民生农校饲养、推广外国良种鸡有洛岛红、洛克鸡、澳大利鸡等品种。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期间,鸡的繁殖生产以家庭分散饲养为主,品种改良没有多大进展。1978年后,家禽饲养业得到扶持,品种改良工作有较大发展。1982~1984年,引进饲养星杂579、星杂288、S220、星布罗、红波罗、新浦东等良种鸡,生产繁殖商品代鸡苗数万只。1984年3月,泉州市农业局创办小型种鸡场,引进饲养罗斯父母代种鸡及新浦东种鸡,常年饲养均为数百只。到1988年,提供商品代鸡苗25.7万只、种蛋0.7万枚。1989年,引进饲养伊莎褐父母代种鸡2000只。到1990年,提供商品代鸡苗12.6万只、种蛋5.1枚。
鸭 1982年,从晋江县引进蛋用型麻鸭品种一金定鸭种蛋1.5万枚孵化饲养。1986~1990年,引进纯北京公鸭为父本,以白香鸭或杂交后代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的杂交鸭产肉性能显著提高,5年中共生产北京杂交鸭596万只,40%销往外地。1990年,引进法国番鸭为父本,与本地白番鸭杂交,杂交一代白番鸭生长快,体型大,当年生产1万余只。长期以来,农民还习惯用公番鸭与莆田黑母鸭杂交,生产性能良好的半番鸭。1992年,引进丹麦柏柳鸭。同年,在马甲农业高科技开发区丽佳种鸭场,繁育40多万只父母代种鸭。
鹅 80年代初,从广东引进狮头鹅饲养繁殖,但数量不多。
闽南火鸡 1953年引进饲养,成年公火鸡重约5.2公斤,母火鸡重约2.7公斤(年产蛋60~80枚,饲养条件好可达100~120枚)。1980~1992年,年存栏数均在1万只左右。
山鸡 1988年,从上海、广西、广东等省引进。到1990年,全区饲养数千只,主要是个体专业户饲养,产品基本外销。
珍珠鸡 1988年引进,每年繁殖种苗6000~7000只,以销售外地为主。
鹌鹑 1980年引进。成年鹑体重150~200克,母鹌鹑年产蛋200~300枚,最高达400枚,为蛋、肉两用禽,1990年存栏3~4万只。
附:养蜂
民国12年(1923年)后,泉州农业学校开始养蜂,先是养本国土蜂,后选取意大利蜂种及杂交种繁殖推广。民国14年,培元中学生物教师庄渊澄从福州购回两箱蜂种,试养良好,加以推广。民国16年,培元中学学生王谦逊从浙江购回几十箱,建立华南养蜂场,逐渐繁殖,拥有大量蜂群,远近争相订购蜂蜜。后来建立的较大规模的养蜂场有晋南、闽南、中心、平民中学、西津、百群等。民国17~23年,为泉州养蜂业最兴盛时期,最高年产量达25吨,龙眼蜜、荔枝蜜驰誉国内外。民国24年,泉州大水,蜂箱被淹无数,后又遭痢疾,损失惨重。抗战期间,蜂蜜不能外销,养蜂业衰落。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解放后再度兴起,但蜜源有限,养蜂户到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放牧,引起外省注意,纷纷派员到泉州参观学习,采购蜂群运回繁殖。1958年,泉州市养蜂203箱,1959年发展到311箱。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只剩165箱。1963年后,又恢复发展,1966年达959箱,1969年突破1000箱。1990年,发展到2105箱,为1958年以来产量最高年份。1992年,有1305箱,蜂种以意蜂为主,中蜂较少。一般每箱年产蜂蜜,意蜂为50~75公斤,中蜂为25~40公斤。
第二节 饲料 饲养
一、饲料
牛、羊饲料以青草为主,冬、春季和泌乳期间,补饲农副产品饲料。
猪饲料,农家个体少量喂养以泔水、粗粮、糠麦及青绿饲料为主。解放初,曾推广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的饲养方法。80年代以后,规模养猪则以配(混)合饲料为主。
家禽饲料,历来采用粮食、菜叶、细糠等。80年代以后,广泛使用蛋氨酸、赖氨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保健助长等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
饲料工业于70年代末开始发展。1980年,泉州市饲料工业公司所属配合饲料厂建成投产,日生产能力80吨。1991年,协昌饲料厂建成投产,日生产配合饲料600吨。此外,还有多个小型饲料厂先后建成生产。
二、饲养
牛、羊以放牧为主。奶牛、奶羊大部分舍饲,少数放牧。
猪饲养方式以舍饲为主。80年代前,基本上是有啥喂啥,采用稀饲料饲养。80年代以后,逐渐推广使用配(混)合饲料,采用湿料、千粉料和颗粒饲料饲喂。
群鸭,80年代前为放牧方式饲养,后逐渐改变为圈养或舍养,部份雏鸭用笼养。群养的商品蛋鸡用笼养和平养。商品肉鸡一般用平养和网架式饲养。80年代前,家禽基本上为单一饲料饲喂,后逐步推广饲喂配(混)合饲料。饲养设备广泛采用自动饮水器、真空饮水器、料桶。80年代以后,群养育雏越来越多采用自动控温电热保姆伞、红外线灯、烟道管等保温方法,部份家禽的孵化已转为机器孵化。
第三节 疾病防治
一、主要疾病
猪 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链球菌病、仔猪白痢、黄痢等17种;普通病有营养性水肿、关节炎、中暑、感冒等13种;寄生虫病有弓形体、姜片虫、蛔虫、肾虫等7种;中毒病有亚硝酸盐中毒、霉菌中毒等4种。危害较大的有传染性胃肠炎、副伤寒、白痢、弓形体等疾病。
牛 传染病有流感、结核病、流行腹泻等5种;普通病有胃肠疾病、劳役过度、风湿病、中暑等10种;寄生虫病有肝片吸虫、双口吸虫、锥虫、焦虫等16种;中毒病有农药中毒、毒菌中毒等5种。
家禽 传染病有鸡新城疫、鸡白痢、禽霍乱、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炎、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小鹅疽;普通病有感冒、营养缺乏症;中毒病有食盐中毒、肉毒梭菌中毒、霉曲菌中毒、农药中毒;寄生虫病有蛔虫、球虫、绦虫。危害较大的是鸡新城疫、鸭瘟、禽霍乱、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炎。
二、防治措施
解放前,只有为数不多的民间牛医,许多畜禽疾病任其流行。解放后,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1955年,在东海乡津头埔设立兽医门诊部,1958年扩建为兽医院。1961年10月,建立泉州市畜牧兽医站,各公社也建立畜牧兽医站,担负防疫灭病工作。60年代和70年代,基本上都坚持春秋两季进行季节性畜禽的防疫注射。1987年,开展常年防疫试点。1990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常年防疫工作。
畜禽疾病普查 1979年,组织畜禽疫病调查组,对东海、江南两个乡1976~1979年畜禽疾病进行普查,结果表明当地畜禽主要疾病有70种,其中传染病20种、普通病26种、寄生虫病15种、中毒病9种。1990年,组织兽医专业人员对全区1949~1990年畜禽疾病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发现畜禽疾病76种,其中传染病30种、普通病20种、寄生虫病17种、中毒病9种。通过两次普查,摸清全区畜禽疾病的种类、发病情况、危害程度,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防疫、检疫 1964年,成立畜禽检疫检验站,负责屠宰场、菜市场、牛墟场、仔猪交易所畜禽的检疫和肉产品的检验。乡(镇)的农贸市场由基层兽医站负责。每年对畜禽危害大的传染病进行防疫注射,逐渐形成制度,防疫密度逐年提高,1988年防疫密度达96%。1990年,全区实行常年防疫。猪瘟发病率、死亡率从1986年的1.37%下降到0.4%猪瘟、鸡新城疫和鸭瘟等病得到有效控制,猪肺疫基本消灭。
推广防疫技术 60年代,自制禽畜免疫疫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禽畜进行防疫。80年代,开始推广运用血清诊断等免疫程序。1984年,泉州市畜牧兽医学会设立畜牧兽医技术咨询处,向畜禽专业户、饲养户传授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的知识和技术,诊断畜禽疾病,供应兽医器械,推广新兽药,每年为基层提供兽药、器械近百种。
第七章 渔业
第一节 海洋捕捞
解放前,泉州海洋捕捞以近海、内海流刺网、虎网、大网、钩钓、手抛网等传统作业为主,最大渔船只有4~5吨位的单桅船。以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捕捞海域逐渐扩大,海洋捕捞业有很大发展。
一、传统作业
梭子蟹流刺单片刺网(俗称〓縺) 〓縺作业在泉州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使用10~20吨位、主机20~50匹马力的机帆船,船配备140~160片〓縺,带一艘1吨位的小舢协助作业。9~11月,在泉州湾及近海主捕蚊、蟳、三星梭子蟹、鳗鲬(牛尾鱼)。11月至翌年3月,在崇武乌丘至祥芝一带水深30~60米海区,主捕〓、蟳、鳗鲬。1965年以前,年产量都在500~600吨,占海捕产量的30%~40%,以后逐渐减少。1978年又得到恢复。1984年,全区产量925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縺作业船发展到48艘。1988年以后,梭子蟹回游到崇武渔场为数不多,1992年产量仅330吨。
流刺单片散脚刺网(俗称走马縺连) 使用10~20吨位、主机20~50匹马力的机帆渔船,船配备120~150片走马縺,渔场在南自东碇向北扩展至平潭牛山、闽东三沙、浙南洞头、温岭、石埔、大陈一带水深20~50米海区。3~5月在平潭牛山、5~6月在闽东、6~9月在浙南,主捕大黄鱼、鳓鱼、鲨、鲳鳗、海鲶鲶、马鲛。走马縺作业在60年代中期,船只、吨位、马力、产量均居各种海洋捕捞之首。1982年,有走马縺作业船86艘。1986年后,效益不好,改用12匹马力的小机渔船。1992年,有小机渔船127艘。
泊船无翼张网(俗称虎网) 使用2~4吨位、主机12匹马力的小机渔船,船挂2领虎网。渔场在泉州湾大坠岛以内水深4~12米海区,全年可生产,旺汛期9~10月,主捕江鱼、内港虾、银鱼、鳗鱼。虎网作业因受海域限制,常年保持在20~30艘。
插杆无翼张网(俗称大网) 使用1.5~2.5吨位、主机12匹马力的小机渔船,船挂大网6~10领。渔场在泉州湾的乌屿以南至后渚、蟳埔、白崎、秀涂一带水深4~10米海区,常年均可生产,旺汛期8~10月,主捕江鱼、白丁虾、娘虾、沙虾及近江小杂鱼。1982年发展到顶峰,1990年有83艘。因挂大网影响后渚港航道,1992年降为70艘。
二、引进作业
双船有囊围网(俗称大围缯) 使用30~60吨位、主机100~150匹马力的一对渔船,带1~2吨小舢板1艘,一对船带大围缯、大黄鱼网各2领,船上装配电台、对话机、渔探仪、绞网机。渔场在闽东、闽中、闽南、浙江、粤东水深20~60米海区。可常年作业,春汛在闽南,主捕大黄鱼、马鲛鱼;5~6月在闽中、闽东,主捕大黄鱼、带鱼、乌贼、马鲛鱼、鳗鱼、鳓鱼、鲐鱼。1961年从连江引进,1983年发展到顶峰,有19对。1985年以后,因大黄鱼、带鱼资源锐减,到1989年全部停产。
双层底层有翼单囊拖网(俗称机帆船拖网) 使用大围缯渔船,配备拖网3~5领,渔场在闽南东碇北面水深20~50米海区,常年均可生产,主捕带鱼、梅童(白姑)、二长刺绸、鳗、鲂、剌鲳、乌贼。1974年,从龙海、南安引进,因经济效益低,随着大围缯停产而消失。
单层小目流刺网(俗称越仔縺) 使用10~20吨位、主机20~50匹马力的中、小机渔船,带一艘1~2吨小,船配备100~170片越仔縺。渔场在平潭牛山南面至祥芝北面水深20~60米海区,渔汛期4~9月,主捕白姑鱼、黄鲫鲫(薄只)等小杂鱼。1979年,从晋江县引进。80年代初中期,是泉州市海洋捕捞的主要作业,年产量达1000吨。1983年有50艘。1985年以后,小杂鱼价格低,退为副业,1992年只有38艘。
桁杆虾拖网(俗称外港横杆虾拖网) 使用10~40吨位、主机20~100匹马力的大、中机帆船(20匹小机船,横杆长12米,双囊网尾虾拖网1领;40~50匹中机船,横杆长14米,双囊网尾虾拖网1领;80~100匹大机船,横杆长16米,三囊网尾虾拖网1领)。渔场在乌丘南面至台湾浅滩深20~60米海区,常年均可生产,旺汛期5~10月,主捕哈氏仿对虾、鹰爪虾、须赤虾、刁额新对虾、长毛对虾,兼捕鳎、花鳗、白姑鱼、长蛸(章鱼)、短蛸、太平洋柔鱼(小管)。1983年,从龙海县引进。改革开放以来,虾价提高,发展较快。1992年,全区有34艘,年产量1171吨(其中海虾702吨),为海捕一大作业。
撑杆虾拖网(俗称内港虾拖网) 使用1~3吨位、12匹马力的小机渔船,撑杆长2~3米(竹竿),船配备1~2领虾拖网。渔场在泉州湾内港深4~15米海区,渔汛期4~10月,旺汛期5~6月,主捕红虾、白丁虾、沙虾、鲬、鳎等小杂鱼。1983年,省水产厅在泉州市进行作业试验,因投资省、成本低、作业时间长,经济效益好,迅速得到普及。1992年,有250多艘,年产量1183吨。
光诱鱿鱼敷网(俗称诱鱿鱼网) 使用10~20吨位、主机40~50匹马力机帆船,船配备敷网1领、发电机(可供5~200千瓦的光源)1台。渔场在崇武渔场水深30~50米海区,渔汛期7~9月的月夜,风力在6级以下,主捕鱿鱼、太平洋柔鱼(小管)、吧郎。1958年,试验推广,因作业期短,技术性强,产量不平衡,经济效益不稳定,没能普及。1992年,只有7艘。
三重流刺网(俗称三层縺连、浮流縺) 使用15~40吨位、主机40~150匹马力的大、中机帆船,船配备60~80片。渔场在崇武渔场水深20~50米海区,在6~9级大风中生产,渔汛期10月至翌年1月,旺汛期11~12月,主捕鲳鱼、牙鲆、马鲛鱼、红蟳、梭子蟹。1986年,从广东海门引进,经济效益好。1992年,有25艘,为主要作业之一。
机帆单船底拖网(俗称单拖) 利用原来的大围缯渔船,改为单船单拖,船配备单拖3领、管网(鱿鱼网)3领、单拖网板一付,装2台立式绞网机及鱼探仪、定位仪、对话机。渔场在崇武、台湾浅滩,粤东水深20~60米海区,全年生产,旺汛期7~10月,主捕带鱼、白姑鱼、大眼、二长刺绸、乌贼、兰圆参、海虾。1990年初,从龙海县引进,到年底已有8艘,成为海捕主要作业。1992年,有24艘,总产1648吨。
活定置鳗苗网使用1~3吨位、主机12匹马力的小机渔船,船挂网4~6领。渔场在泉州湾大坠岛内至晋江、洛阳江出口处水深4~15米海区,汛期11月至翌年4月,专门采捕鳗苗。因投资少、成本低、收入高,迅速发展成鲤城区小机渔船的主要作业。1992年,有600多艘,手抄网被淘汰。
第二节 人工养殖
一、海水养殖
鲤城区有广阔的浅海滩涂,成为海水养殖区。解放后,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品种不断增多,鱼、虾、贝、藻、蟹全面发展。1992年,全区海水养殖面积1.14万亩,产量2984吨,占水产品产量的30.9%。
(一)贝类
牡蛎 900多年前,泉州已有牡蛎~养殖,品种有褶牡蛎、近江牡蛎。近江牡蛎民国前已消失。褶牡蛎历来沿用传统方法条石式养殖,规格大部分不合标准,长时间内养殖情况没有改善。80年代开始,牡蛎主要产区东海乡蟳埔村和城东乡桥南村、凤屿村,采用规格化蚵石,蟳埔新发展200亩,桥南、凤屿新发展条石13.7万块。1988年,凤屿村专业户开始试验养殖近江牡蛎10亩,获得成功,1992年增加到40亩。1992年,全区养殖面积4475亩,产量160吨。蟳埔村的牡蛎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其肉味美,价格比其他产地高。
缢蛏缢蛏养殖始于宋代,历来蛏苗不能自给。1965年,进行蛏苗平畦预报试验,获得成功,年年留足亲贝,促进缢蛏生产的发展,1982年突破万担关。1992年,养殖面积5760亩,产量2172吨,分别比1958年增长7.85倍和8.5倍。城东镇前头村养殖的缢蛏壳薄肉肥,色泽洁白,肉质坚韧,不含沙土,出口香港得到好评。
(二)鱼虾蟹类
鱼类 80年代开始,东海乡北星村,城东乡金屿村、桥南村利用垦区水域养殖鲻鱼、黄鳍鲷、鲈鱼。1986~1990年,平均年产21吨。同时,东海乡东梅村虾池混养罗非鱼成功。1990年,金屿水产综合养殖场7亩海水鱼池放养单性罗非鱼5000尾,当年产量1155公斤,亩产164.28公斤。1990年,全区养殖面积85亩,产量28吨。1992年产量达到70吨。
虾类 1985年,开始单季养殖对虾84亩,产量3.5吨。1986年,东海乡东梅村建1号虾池28亩,产量3480.5公斤。1987年,东梅村建2号、3号虾池,加上桥南虾池,共560亩。同时,1号虾池开始养殖两季虾,第一季中国对虾,第二季长毛对虾。1990年,开始青蟹、对虾混养,面积312亩,对虾产量20吨,单纯养虾214亩,产量9.5吨。1992年,虾蟹混养88亩,单纯养虾427亩,对虾产量27吨。
蟹类 1985年,开始养殖锯缘青蟹(俗称蟳),因缺乏经验失败。1986年,继续养殖1.18亩成功,产量1912公斤,推动全区养蟳业发展。1989年,试养幼蟹成功。1992年,全区青蟹养殖面积380亩(其中幼蟹池42亩,蟹、虾、鱼混养池250亩),产量105吨。
(三)藻类
1972年,东海公社临海大队和城东公社凤屿大队各试验养殖坛紫菜2亩,获得成功,产量100公斤。1974年12月,北星大队建紫菜育苗室育苗成功。到1979年,全区养殖面积达200亩,产量20.7吨。后因海区养殖场所变化,养殖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只剩23亩,产量3吨,以后停止养殖。
二、淡水养殖
唐代已有人利用城河养鱼。南宋,泉州东湖也有养鱼。解放前,淡水养殖仅限于池塘。以后,养殖范围扩大到水库、山塘、河沟、围垦区大水域,新品种不断引进,养殖技术逐步向科学化、多类型、高层次发展,生态养鱼、水流高密度养鱼、网箱养鱼、大水域放鱼、放流增殖等养殖模式得到推广。1992年,全区养殖面积4764亩,产量544吨,亩产116公斤。
育苗 60年代前,鱼苗要从外地运来,限制淡水养殖业的发展。1960年,北峰淡水养殖场首次人工孵化鲢、鳙鱼苗成功。1965年,泉州市水产养殖场繁殖、培育鲢、鳙、草、鲤鱼苗1000万尾,自给有余,部分供应外地。1985年繁殖异育银鱼,1986年繁殖露丝塔野鲮鱼和革胡子,1988年繁殖单性罗非鱼,1989年繁殖德国鲤鱼,均获成功。
品种 有地产传统品种和引进的新品种。地产传统品种有“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是淡水优良品种,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能混养,占全区淡水鱼产量的70%~80%。此外,还有鲤鱼、鲫鱼、鲻鱼、斑鳢、鲈鱼、鳗鲡、黄鳝、鲶鱼(土杀)、鳖。引进的新品种有非洲鲫鱼(又称越南鱼,原产非洲,1966年从省外引进)、团头(又称武昌鱼,原产湖北,1972年从厦门引进)、尼罗罗非鱼(原产尼罗河,1981年从省内引进)、罗氏沼虾(原产东南亚,1981年从省水产研究所引进)和丰鲤、兴国红鲤、元江鲤、德国鲤、建鲤等鲤鱼良种(80年代分别从福州、漳州、无锡引进),此外还有异育银鲫(1984年从漳州引进)、露丝塔野鲮(原产泰国,1984年从龙溪引进)、革胡子鲶(又称埃及胡子鲶鲶,1984年从福州引进)、大阪鲫(原产日本,1987年从江西引进)、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1988年从广东引进)、厥鱼(俗称桂花鱼,1993年从广东引进)。
第三节 保鲜加工
70年代前,渔民仍延用明、清以来用腌渍和晒干加工水产品的方法。1972年以后,渔民带冰出海保鲜鱼货。1983年,开始出现海产保鲜加工企业。1986年,当地的渔船开始增添隔热舱、保温箱、冻盐等设施,提高保鲜能力,以后普及到20匹马力以上的渔船。同时,为适应出口需要,进行梭子蟹、鲆鱼、鲽鱼、石斑鱼暂养试验,获得成功。1992年,鲤城区域内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家,产值70万元。
一、泉州市水产供销公司小冷库
1983年建成投产,库容15吨/次,急冻1.5吨/日,制冰6吨/日,配备4吨冷藏车两部。1984年扩大库容为100吨。1986年划归泉州市管理。
二、临海冷冻厂
由群众集资创办,1984年建成投产,1985年续建配套设施,有冷库1座,库容100吨/次,速冻3.5吨/日,制冰7.7吨/日,鲜活水产品暂养池1300平方米。1989年创汇98万美元。
三、海风琼脂厂
1985年,蟳埔村群众合股创办,利用下等紫菜加工琼脂,后因原料紧缺停产。
四、泉州泓发水产企业有限公司
1988年,由海风琼脂厂、蟳埔水产冷冻厂(拟建未建)与香港泓发投资公司(台湾)三方合资创办,建冷库1座,库容3000吨/次,速冻24吨/日,1990年建成投产。
第八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农业委员会
1951年1月,农业管理属建设科。1956年7月,中共泉州市委员会设农业生产合作部。人民公社化后,改称农村工作部。1968年9月,设泉州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农林水组。1975年10月,改为农林水办公室。1981年4月,改称泉州市农业委员会,属政府农业经济管理部门。1985年4月,农委设人秘科、经济科,主要职责是综合、协调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业系统各局工作。1986年1月,更名泉州市鲤城区农业委员会。
二、农业局
1956年7月,设农业科。1959年3月,改称农林水利局。1968年9月,并入生产指挥组农林水组。1975年10月,设泉州市革命委员会农业局。1976年10月,农业局下设办公室,协调下辖各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人秘和财务等工作。1981年2月,改称泉州市农业局。1986年1月,更名泉州市鲤城区农业局。
三、林业局1951年1月至1975年10月,林业工作没有独立管理机构,先后隶属建设科、农业科或与农业、畜牧、水利合并设局。1975年10月,设泉州市革命委员会林业局。1981年2月,改称泉州市林业局。1986年1月,更名泉州市鲤城区林业局。
四、水产局
1951年1月至1960年2月,水产管理归建设科。1960年2月,设水产科。1961年改称水产局。1968年9月,设泉州市革命委员会渔业生产指挥组。1971年2月,并入农林水组。1973年7月,成立泉州市革命委员会水产局。1981年4月,改称泉州市水产局。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鲤城区水产局。1992年,区水产局下辖水产技术推广站、渔政管理站等单位和泉州市淡水养殖场。
五、水利水电局
1951年1月,成立水利委员会,水利工作职能机构归建设科。1958年3月,职能机构划归农业科。1959年3月,农业科、绿化办、水利委员会合并为农林水利局,内设水电股。1971年2月,改称市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农林水组。1975年10月,成立市革委会水利水电局。1981年2月,改称泉州市水利水电局。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鲤城区水利水电局。
六、农机站
农业机械管理工作,1977年前归农业局负责。1977年6月,成立农业机械管理局,负责农机使用管理、推广、供应、维修、人员培训等工作。1984年7月,与泉州农业机械研究所、泉州市农业机械培训班合并为泉州市农业机械管理站。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鲤城区农业机械管理站。1992年,区农机站辖有农机监理站和农机培训班。
第二节 计划管理
常年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实行统一种植和经营,组织社、组成员共同制订季节计划和全年计划,年初制订,生产中修订,年终检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根据国家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标,结合具体情况,安排全社生产和劳动力调配,交付社内各组织单位实施。人民公社化以后,根据国家下达的指标,先编制年度生产、基本建设、劳力使用、财务收支、收益分配等各种计划,生产大队、生产队再根据公社计划下达的指标,安排自己的生产和劳力调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生产实行指导性计划,粮食收购由统购统派变为合同定购,承包户根据指导性计划和定购合同,安排自家的生产。其他农副产品,均实施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承包户可根据经济效益安排自家的生产。
第三节 生产管理
一、劳动组织
初级农业合作社,规模一般为1530户,直接组织生产劳动,劳动力统一调配;较大的社按角落或自然村设生产组,按社下达的任务组织安排生产。
高级农业合作社,规模小的40~50户,大的百余户。社以下设生产队或生产组,实行上地、劳力、耕牛、农具“四固定”和产量、工分、成本“三包”(有的只实行工分、成本包干),生产队(组)按社制定的计划和下达的生产任务组织生产。
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劳动生产,大队核算的也设生产组,由生产组组织生产。生产队组织生产劳动一般采用生产队长统一排工、设临时作业组、设固定作业组的方式。
二、评工记分
按级定分。按劳动强弱、技术情况评定工分等级,出勤按既定等级工分记工。60年代末,推广政治评分,政治表现成为评定等级的主要依据。
底分活评。按劳动强弱、技术情况评定底分,评议工分时再参照劳动实质评定工分报酬。初级社、高级社大部分采用这种办法,公社的生产队也有三分之二采用。
以件计分。先确定每种农活的标准工分,验收时再检查完成农活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规定的按标准工分计酬。高级社时期普遍采用这种办法。
第四节 财务管理
一、财务人员
初级社、高级社及人民公社的大队、生产队,大都配备会计、出纳、保管人员,大社或规模较大的生产队,除主办会计外,还增设助理会计。生产队一般设会计员、出纳员、记工员、保管员,合称“四员”。
二、建立账目
初级社、高级社普遍设置账簿,按时记账。初级社一般采用单式记账法,高级社一般采用借贷记账法。人民公社化时期,大部分大队、生产队采用复式记账法。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采用现金复式收付记账法。80年代末,又恢复借贷记账法。
三、财务监督
初级社、高级社多数设置监察委员会、监察小组或监察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农业社的财务收支情况。人民公社化时期,多数大队、生产队建立民主管理财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审查和监督队里的财务收支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收支原始凭证提出处理意见。
四、核算单位
初级社和高级社都以社为核算单位,根据生产队(组)“三包”的执行情况进行奖赔,大多数实行多奖少赔的办法。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年下半年以公社为核算单位,1959年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1961年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1979年,全区有1342个核算单位,其中生产队1332个、大队10个。
五、收益分配
初级社实行土地分红(占入社产量的40%)与劳动报酬结合的分配制度。土地分红后,扣除生产费用和一定比例的公积、益金(一般占5%),剩余部分为劳动报酬。
高级社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总收入扣除生产费用、管理费、国家税收、一定比例的公积、益金(一般占7%),剩余部分按社员劳动工分分配。
公社化初期,采用供给制加工资(或补贴)的办法,社员吃饭、教育、理发、医疗由公社统一供给。1959~1960年,只有部分口粮采用供给制。1961年,恢复按劳分配制度。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