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医药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73
颗粒名称: 第十五节 医药业
分类号: F426.77
页数: 2
页码: 244-245
摘要: 本节记述了鲤城区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唐代已将药材作为外贸重要商品。解放后,医药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创办了多家制药厂。70年代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多项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1986年,泉州制药厂等企业划归泉州市,鲤城区主要医药企业仅剩泉州赛霉胺厂,年实现产值百万元以上。
关键词: 鲤城区 医药业

内容

鲤城区的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唐代,药材已成为外贸重要商品。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泉州开元寺开设的“秋水轩”等药铺,生产的多种药材,畅销南洋群岛和台湾等地。清代,以范志神曲最为著名。西医传入泉州以后,中医药材生产逐渐萎缩。
  解放后,医药事业得到大力发展。1950年,创办泉州新中制药社(厂),后扩建为泉州制药厂,为泉州首家生产传统中成药的企业。1956年,私营医药企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生产停滞不前。
  70年代,相继创办泉州第二制药厂、赛霉胺药厂等中西药品和药械生产厂家。1978年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企业的发展,老范志万应神曲、咽喉消炎丸、赛霉胺、土霉素等多项产品先后被评为省优产品。
  1986年,泉州制药厂等企业划归泉州市,鲤城区主要医药企业仅剩泉州赛霉胺厂,年实现产值百万元以上。
  附:重要企业简介
  泉州赛霉胺制药厂 该厂为鲤城区卫生局所属集体企业。1984年8月建厂,主要生产药品赛霉胺,为省优产品,1992年获中华全国医学会全国名优药品的评价及信得过药品奖。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