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工业门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5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门类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16
页码:
230-245
摘要:
本章记述了鲤城区的工业门类,其中包括了冶金机械业、化学工业、食品业、纺织业、工艺美术工业、印刷业、日用杂品、医药业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工业门类
内容
第一节 冶金机械业
一、冶金业
五代闽国永隆年间(939~943年),闽王王延曦在泉州设铸币场,泉州铸造技术已较精细。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节度使留从效于郡西设鼓铸处,用鼓风冲天炉冶铁铸兵器。宋元时期,泉州制作各种铜、铁、金、银、锡器的技术已达相当水平。清道光元年(1821年),肖志使创办“升成”号手工场,生产锅鼎、农具,仍用宋元时代传统手工业操作技术和工艺。20世纪50年代,“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中,泉州曾一度出现一定规模的冶金工业。
1958年,泉州市贯彻“小土群”方针,“土法上马”,大炼钢铁。10月下旬,市委号召全民“苦干10昼夜,产铁2000吨,炼钢200吨”,从农村抽调20%~50%劳力组织钢铁生产专业队,总计投入人力14万人,先后建造3个钢铁厂、11座厂房、2座洋高炉、16座土高炉、22座喇叭炉、181座泉式炉、298座汽油桶炉、几百座小高炉,并建立耐火材料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钢铁企业——泉州全民钢铁厂。该企业纯粹为“大跃进”产物,1959年获全省“工业标兵”,其一号高炉被评为全国“红旗炉”,但也是亏损最严重的企业,苦苦支撑了3年,不得不解散。
附:重要企业简介
泉州全民钢铁厂 1958年,泉州市工交、财贸、文教系统分别相继建立炼铁小基地。当年秋季,市委将分散的炼铁小基地集中起来,设立泉州全民钢铁厂。初期,厂区有炼铁车间2个,炼钢车间1个,原系统办的小炼铁基地各自建炉、备料、生产。计有“绍兴式”、“泉式”土高炉8座(20立方米)以及小土高炉数十座,并相应建立机修、炼焦、耐火材料车间和一支庞大运输队。在10~11月之交的“大炼钢铁”高潮中,泉钢在场人数达2万多人。短期间内规模迅速膨胀,总占地近30万平方米。是年底,开始建设8立方米高炉4座。1959年初,2座投产,日产生铁20吨。同一时期,配套新扩建铁合金厂、炼焦厂、耐火砖厂、机修车间、轧钢厂,泉钢成为一个综合性钢铁联合企业。企业生产技术也由“小土群”走向“小洋全”,生产趋于稳定,撤掉大批人马,人员纳入编制,稳定后在编职工2200多人。1959年,开始修建泉钢至后渚港土铁路,拟于1960年春通车。后因搞不到铁轨,土铁路建设只好半途而废。1960年春,继续“大跃进”,从各县抽调劳力1.27万人,搞万人大会战。1962年春,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泉钢下马。泉钢投资总额1000多万元,下马时处理后损失960万元。经营中,生铁售价每吨150元左右,而生产成本平均高达400多元,最高达1176元。三年生产性亏损额超过投资损失,两项合计损失2000万元,超过解放10年来泉州工业总投资额。
二、机械业
清以前,泉州有制作铜锡器工匠。清代,出现铁作铺、铜锡店、铸鼎炉作坊。民国初,市内有打铁店20余家。民国11年(1922年),城区中山南路大隘门街开办特化铁厂,是泉州制造钢铁产品的第一家私营企业。民国19年,建成方圆铁工厂,从事机器制造,是最早的机械制造厂。后又相继出现新义和、全胜利、方兴、裕兴等,主要从事小型机械,如碾米机、磨面机、轮防机的制造生产。至民国37年,机械修造厂有6家,职工38人,总资产1.7万元。至1949年,有机械、金属制品业95家,从业人员325人,产值49.3万元。
解放后,机械工业得到扶特和发展。1954年,13家小型铁器厂合并建立泉州市第一家地方国营泉州机器修造厂。1958年,在“大跃进”的思想指导下,大搞工业基本建设。至1959年,全市机械业有通用机械、农械、拖拉机配件、电机等8个厂,职工1289人,拥有车床60多台。1966年发展至11家,产值858.5万元。
70年代,先后兴办模具厂、自行车零件厂、丝钉厂、五金藤器厂、第二五金厂、玛钢配件厂、铸造厂等。至1976年,机械工业达67家,职工4839人,产值1327.1万元。
80年代,机械、金属制品业不断扩大服务领域。1981年,农械厂、机床厂、车辆厂改产钢门窗、塑料切片机、压力机、汽车及自行车零配件;喷雾器厂、车辆厂等先后与外商签订机电产品产销合同,工业产值不断增长。1984年,全市机械、金属制品业企业101家,产值2250万元。
1986年,自行车零件厂、模具厂、丝钉厂、五金机械厂、金属制品厂、五金电镀装配厂、衡器厂等划归泉州市二轻局,鲤城区仅余机械企业31家,产值921万元。经过不断巩固和发展,至1992年,有机械金属制品业企业41家,产值7562万元,与1985年相比,企业数增长32%,产值增长7.2倍。有年产值百万元的企业34家,其中上千万元的1家。主要产品有汽车配件、纺织配件、塑料机械、机械变矩器、变速器等。
附:重要企业简介
泉州笋浯汽车配件厂 1964年建,集体企业,职工130人。主要生产经营汽车紧固件螺丝,产品由各省(市)汽车配件公司代销。年产值由1965年的25万元增长至1992年的803万元。
泉州临江五金喷涂厂 集体企业,1988年2月建,投入资金3万元,主要生产五金日用制品。1992年,在福建省二轻厅、省科委支持下,攻克五金浸塑新工艺,达国际同行水平,年产值83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20万元,流动资金38万元。
建德鲤达里机械厂 中外合资企业,1986年11月创办,投资1665万元,职工298人。生产液力机械变矩变速器总成。主要产品双涡液压变矩器获泉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为省优产品。工业产值逐年增长,1992年达1250万元。先后获“先进技术企业”、“海关信得过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信用优等企业”、“纳税先进单位”等称号。
第二节 化学工业
民国期间,泉州有经营肥皂、鞭炮等化工制品的厂店,泉山炮店、马延炮店所制烟火鞭炮名闻遐迩,畅销外地。民国38年(1949年),城区有肥皂生产企业12家,从业近百人,资本总额3万元。1958年,泉州纤维厂利用沿海地下泥煤试制腐植酸成功。1963年,泉州腐植酸厂正式投产。1964年,创建泉州合成氨厂,由于设备上的缺陷和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65~1990年累计亏损1404万元。
1958年以后,还先后建成泉州制漆厂、泉州聚乙烯厂。1970年,泉州市壳灰社利用壳灰试制液体烧碱成功,年产30吨。1973年,该社的电化试制组分出成立泉州电化厂。1979年,与市玻璃制镜厂的电镀车间合办泉州电镀厂,开发电镀新工艺13项,其中仿金电镀工艺获福建省二轻系统1983~1984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0年3月,在崇福寺创办泉州农药厂,主要生产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农药。后因企业亏损和销路问题于1974年停产。
1986年,泉州电镀厂、农药厂、制漆厂、制药厂等划归泉州市二轻局,鲤城区仅剩日用化工企业4家,产值77.6万元。经过努力,至1992年,全区日用化工企业7家,产值596万元,主要产品有化工原料、卫生丸酊水、涂料等。实现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临溪高级涂料厂。
第三节 电子和电器业
泉州电子工业起步较晚,50年代初只有2家无线电修理所。1966年,兴办第一家泉州电子仪器厂。1969年,泉州砖瓦厂建立磁钢车间。1972年,由工艺公司与皮革厂组建半导体器件厂。1973年,磁钢车间发展成为无线电元件厂,试制成功3寸内磁式铜圈喇叭。1981年,成立泉州市无线电三厂。1982年8月,成立泉州电视机配件厂。1983年,电子工业产值974.8万元,生产电阻、电容、微波二极管元器件和电容测试仪、示波仪等整机仪器,有的产品填补省内空白,微波器为国家发展运载火箭作出贡献。
1986年,无线电元件厂、电子仪器厂、半导体元件厂、机电厂、电机厂、人民电器厂、家用电器厂、电器修配厂等划归泉州市二轻局,鲤城区仅存电子、电器企业6家,产值90万元。经过发展,至1992年,有电子、电器企业13家(其中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产值2869万元,比1986年增加30倍。主要产品有手持对讲机、程控调度通讯设备、防盗报警器、红外线探测器、教学语言学习系统等。
附:重要企业简介
泉州迅捷电子仪器厂 集体企业,1984年建厂,职工20多人,1985年投产,产品只有K840型手持机一种,年产值50万元。以后产品向多样化发展,有手持式、台式、车载式、中转台等无线电对讲机,可组成通讯网,质量符合国家标准。1991年,与香港迅捷电子公司合营,产品远销海外。1992年,产值311万元,职工81人。
泉州临江电子器件厂 集体企业,1986年由临江街道办事处集资5万元创建,当年产值16万元。1991年被评为市先进级、省基础级企业。1992年,拥有固定资产4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产值150万元。主要产品有无线电对讲机、无线电报警器等。
第四节 建材和陶瓷业
泉州市陶器生产历史悠久,晋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印纹硬陶。唐代,泉州瓷器的制作技术和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泉州瓷器大量销往国外。明清时期,陶瓷品种繁多,砖瓦建筑材料也有所发展。民国时期,北门普明、西门城脚均建有砖瓦厂,建筑材料工业有较大发展。
1950年,全市有建材、陶瓷企业38家,从业人员279人,产值25.8万元。其中砖瓦29家251人,壳灰9家28人。此后,经国家扶持,至1955年,产值增至64万元。1956年,成立地方国营砖瓦厂,职工348人。1957年后,建立瓷厂、锦砖厂、水泥制品厂。1975年,有建材企业13家,产值140.2万元。1980年,建材企业15家。其中砖瓦、石灰厂11家,水泥制品厂、耐火材料厂各1家,陶瓷厂2家,产值449.1万元。1984年,产值869.2万元,主要产品有马赛克、釉面砖、水泥构件等30多个品种。1986年,大部分建材、陶瓷企业划归泉州市,鲤城区仅余7家,产值50万元。9月,由经委牵头,组织陶瓷工艺联合协会,形成对外竞争力量,建材陶瓷工业发展较快。1992年,有企业13家,产值6972万元。年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有豪盛有限公司、合兴陶瓷厂。附:重要企业简介
豪盛有限公司 该公司系中外合资企业,1990年11月开业。主要生产高级挂釉墙地砖,总投资1115万美元,年产量200万平方米,产品广销国内外。1991年,投资382万美元,建第三条生产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1992年,产值5843万元。
第五节 食品业
民国38年(1949年),城区有食品工业117家,从业人员818人,产值460.4万元。
解放后,泉州食品工业逐步发展。1954年,由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集资278.60万元创办泉州糖厂,日榨能力150吨,是全省首家机制糖厂。同年,涌泉酒厂转为地方国营泉州酒厂。1956年,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17万元,在泉州兴建源和堂新厂,以后又有14家小厂并入该厂。1957年,创办泉州面粉厂。1958年,先后兴办泉州味精厂、泉州综合食品厂、泉州糖果食品总厂。1966年,产值达4507.9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停滞不前。1978年后,国家逐年投资,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设备,产品从低档向中、高档发展。1984年,全市食品工业48家,产值14291万元,为1966年的3.17倍。主要产品有蜜饯、冰糖、饮料、味精、糖果、饼干、糕点、机制糖、柠檬酸、酒、雪茄烟、葡萄糖、炼乳、罐头等,畅销国内外。
1986年,源和堂蜜饯厂、味精厂、烟丝厂、糖厂、综合食品厂、营养品厂、糖果饼于厂、酒厂、豆类制品厂等划归泉州市,鲤城区食品企业仅余27家小厂,产值1559万元。经过几年创业,1992年发展至10家,产值5826万元。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其中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家。
附:重要企业简介
聊应斋食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系中外合资企业,1987年创办,引进国外打蛋机、搅拌机、自动烘饼炉、压面机,生产各式面包、糕点、月饼,具有港、澳风味,获上海市优质产品称号,畅销国内外。1992年产值121万元。
第六节 纺织业
唐代后期,泉州纺织业已很发达。元代,刺桐缎蜚声海外。明代,泉州生产的丝织品、棉布、苎麻布供应国内外市场。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出现近代纺织工业,先后创办周记纺织手工作坊、晋江织布局、民生织布局、丽昆布厂、云锦布厂和维生布厂,使用动力织布机。抗日战争胜利后,城内有布厂20多家。但在战乱频仍和洋货冲击下,处境困难。至民国38年(1949年),泉州纺织企业仅8家,产值17.4万元。
解放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1953年,泉州建有麻袋、织布、针织、制线4家地方国营工厂和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共有职工912人,产值245万元。1956年,私营布厂和家庭纺织手工业实行公私合营和组织集体生产合作社,生产日渐发展。1965年,全市纺织企业12家,产值422.9万元,比1953年增长72.3%。“文化大革命”期间,泉州纺织业发展缓慢。到1977年,产值710万元。
1978年后,泉州纺织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1年,全市纺织企业17家,产值2558万元,比1977年增长2.6倍。1982年,新建第二针织厂,引进日本大圆机,产量猛增。1984年,全市纺织企业21家,产值5843.5万元,形成麻纺、针织、巾被、线带等行业体系。
1986年,国营纺织企业全部划归泉州市,鲤城区只剩7家,产值311万元。经努力经营,至1992年,纺织工业企业增至12家,产值2669万元,比1985年增长7.6倍。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
附:重要企业简介
梅峰织造有限公司 1989年,由香港国际联盟有限公司与鲤城工业供销公司、鲤城梅峰纺机配件厂合资创办,当年产值16.4万元。后进口台产罗丝织机、“30”双面针织机、单面针织机、毛绒机等先进设备,生产经营针织布和服装。1992年,产值达436万元,职工148人。
第七节 服装鞋帽业
民国以前,境内已有许多成衣店铺和个体缝纫工匠。民国38年(1949年),有缝纫作坊86家,从业人员278人,产值76万元。1953年,建立泉州缝纫生产合作社。1959年,缝纫社、锦旗社合并组成地方国营服装鞋帽厂,业务不断发展,由零星来料加工逐步发展到成批生产劳保工作服和日用鞋、帽、包袋、手套等。1965年,全市缝纫工业企业8家,产值205.5万7。
1979年11月,成立泉州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设有面料经营部和服装加工厂。1984年,下设服装羽绒厂、制鞋厂、皮件服装厂、服装厂、车篷沙发厂,拥有各种国产先进机台、进口配套专用机器796套,设计生产服装款式400多种,年生产牛仔裤3万打、童装20万打、衬衫60万件、茄克衫30万件、运动衫60万件、各式时装30万件,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和欧洲、非洲、东南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1986年,服装鞋帽公司连同所属企业划归泉州市,鲤城区仅有22家服装鞋帽企业,产值2276万元。鲤城区成立后经过发展,至1992年,全区服装鞋帽企业32家,产值12186万元,比1986年增长4.5倍。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44家,其中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主要产品有男女衬衫、四季服装、童装、羽绒服装、茄克衫、牛仔系列装及各式布鞋、皮鞋、拖鞋、凉鞋、旅游鞋和手套、包袋等。
附:重要企业简介
泉州海滨服装皮件厂 该厂系集体企业,1966年4月创办,生产经营劳保手套、劳动服装等系列产品,当年产值50万元。1978年,与港商合作,后设立泉州手套厂有限公司,开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主要产品有各式手套、劳动服装,销往18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51个国外专销商、25个国内原料供应厂、12家直属加工厂,逐步向专业化集团公司过渡。1990年,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1992年,泉州海滨服装皮件厂年产值4805万元,资产1000万元;泉州手套厂年产值5000万元。先后被省、市、区评为文明单位、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出口创汇企业、海关信得过企业。
第八节 工艺美术工业
唐宋时期,境内出现雕塑神道佛像和金丝刺绣的佛装道袍。宋元时期,有灯品、草花工艺。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盛行,绣制戏服道具的行业随之兴起。民国初期,木偶头雕刻、彩塑泥偶及泥塑玩具相继问世。但由于社会经济萧条,艺人生活贫困,传统工艺未能发展,有的甚至失传。
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抢救民间工艺。1954年4月,泉州市文教部门拨款扶助,组织泉州美术工场。1955年4月,成立泉州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工艺美术厂,有艺人、职工420人,生产各色工艺品,畅销国内外。1965年,成立泉州工艺美术公司,设立创作研究室、服务部,建立竹编、脱胎漆器、塑料工艺、综合工艺、雕刻、制花等7个厂,试制鎏铜美术陶瓷、塑花、砂粒画、磨漆画等新工艺品。1976年后,泉州工艺美术百花竞艳,蓬勃发展。1978年,全市有16个项目123件工艺品选送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29件获省优秀产品奖。1980年,泉州工艺美术工业公司与香港嘉华贸易公司合资兴办泉州人造花厂,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生产全国首创的涤纶花,饮誉海内外。
1986年,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等划归泉州市,鲤城区工艺美术企业仅余6家,产值163万元。1992年发展至23家,产值5012万元,比1986年增长29.7倍。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21家,其中千万元的企业1家。主要产品有木偶头、工艺小陶瓷、刻纸、彩印画、木雕、竹编、人造花、通草花、涤纶花、脱胎漆器、彩扎等。
附:重要企业简介
开元梅峰陶瓷工艺厂 集体企业,1987年创办,生产陶瓷工艺品,远销西欧国家,为福建省二轻系统出口创汇重点企业之一。1992年,产值504万元,有职工100人。
泉州笋浯立兴彩塑工艺厂 集体企业,1986年成立。初创时仅有资金1.2万元,当年产值4万元。经过加强经营管理,先后开发新产品1000余种,业务不断发展。1992年,产值418万元,产品全部外销。
第九节 塑料制品业
1956年,泉州利生电木厂利用旧塑料试制产品成功。1961年,正式建立泉州塑料制品厂。1965年,改为地方国营泉州第一塑料厂,生产全塑凉鞋、拖鞋,职工254人。1969年,在棉绩塑料厂基础上组建第二塑料厂。1973年,把印染塑料厂改建为第三塑料厂,把泉州第五塑料生产合作社升级为第五塑料厂。1978年,泉州第一塑料厂生产的珠光鞋被评为市级优质产品,组合模具获轻工部、化工部、商业部、国家标准计量总局的联合奖励。1979年4月,试产号称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成功,填补省内空白,开始新型工程塑料生产。
1986年,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塑料厂和棉塑厂划归升格的泉州市,鲤城区塑料制品企业尚余12家,产值809万元。建区后塑料工业发展很快,由简单的包装袋、手提包、钞票夹等,发展到以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及酚醛塑料作原料的各种制品,主要有农具、农机零配件、工程塑料及工艺品。1992年,全区塑料制品企业27家,产值7945万元。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28家,其中千万元以上的1家。
附:重要企业简介
开元梅石塑料工艺厂 集体企业,1985年10月建。建厂以来业务不断发展,产值由1986年的4万元增至1992年的314万元。塑料化妆品盒销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1989年获省工业博览会金奖。
泉州市海滨塑胶厂 集体企业,1987年10月,海滨竹器厂转向生产PVC涂胶布、点珠布、黑金刚胶布,列入市“星火”计划,改称泉州市海滨塑胶厂,后获市、区先进企业称号。1992年产值286万元。
鲤中雅兴塑胶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美耐皿仿瓷餐具,规格齐全,花色新颖,有30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外。1992年,产值535万元,获河南省最畅销产品奖和全国“三资”企业生产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第十节 印刷业
泉州印刷业源远流长。宋靖康元年(1126年),木版《大藏经》在泉州刻印刊行。明清时期,泉州开设书坊,采用雕版印刷。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出现铅铸活字印刷。民国元年(1912年),傅若昆创办同文斋印书馆,拥有铅印机、圆盘机、石印机及以宋体字为主的全套铅字。此外还有振文印务公司、广大轩书局、泉州印务馆、美大书局及几家报馆附设的小型印刷厂。1949年,泉州有印刷企业9家,从业人员111人,产值28万元。
1951年,建立第一家地方国营泉州印刷厂。1956年,市区5家私营印刷企业接受改造,并入国营泉州印刷厂。同年企业职工172人,产值707.4万元。1962年,兴办新民、浪花、开元、鲤中、紫江等油印合作小组。1965年,合并为泉州商标设计印刷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主要印刷企业划归升格的泉州市,鲤城区尚有小型印刷厂8家,产值154万元。1992年,全区印刷企业产值1585万元,主要产品有商标、簿籍、账册及其他印刷品。
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有通达鲤彩印国际有限公司(800万元)、鲤中曙光印刷厂(265万元)、泉州印刷厂(259万元)、鲤中装潢印刷厂(152万元)。
第十一节 纸类和文教用品业
民国时期,泉州已有经营造纸文教用品的企业。民国38年(1949年)有39家214人,产值33.6万元。
解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地方国营泉州造纸厂、泉州纸类染制厂。1956年,2家私营生产墨水、油墨和蜡纸企业合并成立泉州文化用品厂。1958年,全市纸类文教用品企业7家,产值172.4万元。1965年,增至23家,产值284.8万元。至1976年,有企业44家,产值942.1万元。1984年,共有企业65家,产值2665.3万元。
1986年,文化用品厂、五金体育器械厂、乐器厂、纸品厂、工艺美术装潢厂等划归升格的泉州市,鲤城区剩下22家,产值1259万元。经过发展,至1992年,有企业78家,职工1579人,产值8378万元。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9家,其中千万元的企业1家。
附:重要企业简介
泉州市民政造纸厂 1980年,在市烈军属纸箱厂造纸车间基础上建立,只有1092型双网双缸造纸机1台。通过历年技术改造,至1992年,拥有1575型三网三缸、1092型双网三缸和三网二缸造纸机各1台,1400KVA高供系统1套,4T/H、2T/H链条炉各1台,污水处理设施全套。主要生产挂面箱板纸、饮料包装箱夹层纸,产值802万元。
泉州大丰纸巾企业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企业,1986年创办。公司引进造纸机、复卷分条机、餐巾纸机、卷筒打洞机、香巾纸机、锯台等设备,生产卫生纸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其中航空擦手纸巾为国内各航空公司选用。1992年产值300万元。
泉州宝敦音像有限公司 由开元梅峰塑料制品厂与香港瑞菱公司于1988年4月合资创办。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生产符合JVC标准的POLY、TONG优质空白录像带及V-O、C-〇空白录音盒带,年产录像带、录音盒带各300万件,销往欧洲、日本、香港等地。1992年产值586万元。
第十二节 皮革制品业
民国期间,泉州皮革业有较好基础。民国38年(1949年),有皮革制品企业14家,从业人员126人,产值378.1万元。1956年,建立泉州皮革厂,职工135人,年产值629.41万元。1973年,先后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皮件厂。70年代以来,皮革制品一直为市大宗出口产品之一。1978年,生产牛、猪皮革4.5万张、皮鞋6.97万双,人造革鞋1.69万双,皮帆袋3.95万个,以及手套、皮枕等,质量款式不断提高更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4年,有企业21家,产值2539.4万元。
1986年,泉州制革厂、泉州皮鞋厂,泉州第一、第二、第三皮件厂,泉州手套包袋厂、泉州皮件服装厂等划归泉州市,鲤城区剩下4家,产值529万元。鲤城区成立后,加强皮革行业的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效益显著。1992年,发展至25家,产值13099万元。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25家,其中千万元的企业4家。主要产品有皮革、皮箱、包袋、手套等。
附:重点企业简介
开元皮塑制品厂 集体企业,1982年创办,按照科学管理组织生产经营,取得明显效益。至199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82年0.49万元提高至2.68万元,产值由100万元提高到2115万元。生产设备从仅有40台脚踏缝纫机发展到拥有数百台电动工业缝纫机和配套辅助机台,形成一条省内同类行业唯一从五金配件到成品“一条龙”的生产线。主要生产出口的包袋和小五金制品包装袋,是福建省二轻出口公司的定点企业,年出口创汇200余万美元。先后与外商合资创办泉州福泉皮件有限公司和泉州伟华皮塑有限公司,连续数年被省、市、区评为先进单位和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开元小山皮件厂 集体企业,1987年3月创办,生产劳保手套、尼龙包袋,远销西欧等地。建厂时年产值100万元,1992年达到1139万元,年产手套74万打,包袋60万只,全部外销。拥有工业缝纫机110台、冲床3台,职工170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第十三节 竹木藤制品业
泉州很早就有个人从事手工木器制作。明代,有专门制作床、橱、桌椅家具的店铺。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泉州市内有木器作坊店铺数十家,主要有新协泉、振泰、成美、良兴、复兴、陈和兴、百联、冯则安、联安等店号,专门制作各式葫芦、车只、吊筒、栏程与雕花眠床。此外,还有生产经营草篓、竹凳、竹梯、竹席等竹制家具和生活用品的竹器铺。民国38年(1949年),全市竹木藤加工业200余家(户),产值91万元。1956年后发展较快,1957年产值265.6万元。1972年,全市有竹藤生产合作社7个,职工578人。
1978年后,竹器一社新办五金体育器材车间,竹器二社发展竹编工艺品,竹器三社成立电器车间,以新养老,以盈补亏。市木器厂技改成果显著,名列全省同行业第一。产品有衣橱、桌椅等家具,式样新颖,美观实用,远销海外。1979年,参加香港家具样品评选会得到好评。1984年,全市产竹、木家具农具20余万件,产值540.6万元。
1986年,泉州木器厂、泉州木器二厂、泉州钢木家具厂等划归泉州市,鲤城区重新组建竹木藤制品企业。至1992年有4家,产值507万元,主要产品有各式木制家具、组合套装家具、竹藤家具、人造板、纤维板等。年产值上百万元企业有临江德华竹编织厂(131万元)、开元五金塑胶厂(131万元)、临江竹藤木福利厂(130万元)。
第十四节 日用杂品
民国以前,境域已有铁铝、玻璃、香楮等制品。民国38年(1949年),有生产日用杂品企业29家,职工105人。
解放后,日用杂品业有新的发展。1953~1962年,先后建成泉州蚊香厂、日用杂品厂、玻璃制材厂、拉链厂、萤光灯厂、衡器厂。1977年以后,纷纷采用新的原材料,生产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1986年,主要企业划归泉州市,鲤城区仅余煤炭、计量2家企业,产值319万元。鲤城区成立后,先后兴办生产密胺餐具、水暖器材、石英钟表、塑料雨衣等企业。1992年,全区有企业14家,产值3648万元。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千万元的企业1家。
附:重点企业简介
鲤中百源电子石英钟 厂集体企业,1987年创办,生产大小卡通闹钟系列、音响挂钟系列、单行挂钟系列、语言报时卡通钟,畅销全国各地,在北京、上海、广州、大原、南京、杭州等七大城市实行联保,设有维修部。1992年产值385万元。
开元双塔餐具厂 集体企业,1988年8月创建,职工74入。生产密胺餐具,畅销各大城市,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创建当年产值4万元,1992年增至168万元,被评为区先进企业。
第十五节 医药业
鲤城区的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唐代,药材已成为外贸重要商品。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泉州开元寺开设的“秋水轩”等药铺,生产的多种药材,畅销南洋群岛和台湾等地。清代,以范志神曲最为著名。西医传入泉州以后,中医药材生产逐渐萎缩。
解放后,医药事业得到大力发展。1950年,创办泉州新中制药社(厂),后扩建为泉州制药厂,为泉州首家生产传统中成药的企业。1956年,私营医药企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生产停滞不前。
70年代,相继创办泉州第二制药厂、赛霉胺药厂等中西药品和药械生产厂家。1978年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企业的发展,老范志万应神曲、咽喉消炎丸、赛霉胺、土霉素等多项产品先后被评为省优产品。
1986年,泉州制药厂等企业划归泉州市,鲤城区主要医药企业仅剩泉州赛霉胺厂,年实现产值百万元以上。
附:重要企业简介
泉州赛霉胺制药厂 该厂为鲤城区卫生局所属集体企业。1984年8月建厂,主要生产药品赛霉胺,为省优产品,1992年获中华全国医学会全国名优药品的评价及信得过药品奖。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