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集体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集体企业
分类号:
F276.2
页数:
1
页码:
228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1年开始,泉州市组织失业者创办工厂,生产自救,之后街道工业逐渐兴起。1970年后,街道工业重新定位并发展迅速。1978年后,街道工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1986年后,街道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至1992年,全区街道集体工业企业867家,产值89095万元。
关键词:
鲤城区
经营体制
集体企业
内容
1951年,泉州市劳动科配合街道组织失业者办工厂,生产自救创办的麻织厂、皮革厂、针织厂、砖瓦厂、竹篾组等安排562人就业。1957年,城市居民在合作化运动影响下,先后组织迎春玻璃镜厂和皮件、家具、日用杂品等生产自救小组14个,就业150人。1958年在“大跃进”思想指导下,大办街道工业。1958~1960年,先后创办6个行业306个工厂(组),就业6700多人,由于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出现街道企业与国家企业争原料、市场和产品质量下降、成本提高的现象。1960年,不得不对街道工业企业采取“一刀砍、剃光头、两袖清风”全部下马的做法。至1962年,街道工业年产值仅60.8万元。1966年,街道工业重新定位,再度兴起,同年工业总产值186.0万元。1970年,贯彻省关于发展街道工业的指示,将小商品、工业零配件加工业务下放给街道企业。1974年,按照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原则,全年建成街办厂70家,职工23165人,工业总产值316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1%
1978年以后,街道工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1985年,全市有街道集体工业企业1218家,产值17596万元。1986年后,在人、财、物方面增加投入,引导街道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至1992年,全区街道集体工业企业867家,产值89095万元。其中,街道办事处办63家,产值28628万元;居委会办804家,产值60467万元。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