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建筑施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4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建筑施工
分类号:
TU
页数:
3
页码:
209-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建筑施工的情况。其中包括基础工程技术、结构工程技术、层面技术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城乡建设
建筑施工
内容
鲤城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古老的历史。唐代建的莲花寺(开元寺)建筑宏伟、精致秀丽;宋代建的洛阳石桥,种蛎固基,基上以花岗岩条石纵横砌叠筑成石墩,再架上花岗岩石板构成桥面,完全是手工操作,保留泉州古代建筑的特有风格。装饰从简单的油漆到房屋构件作木刻、石雕和彩绘,技术精湛,自然优美。清末民初,开始应用钢筋混凝土浇灌技术。解放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50年代起逐渐以机械取代笨重的人工劳动;60~70年代房屋装饰讲究通风、采光;80年代始采用抗震加固技术,房屋装饰更追求实用、美观、豪华。
一、基础工程技术
(一)桩基技术
木桩与睡木桩基古代建房遇烂泥或松土层,应用木桩与睡木桩作基,桩长一般4~6米,于打桩处搭三脚木架,桩木立于桩位,以200~500公斤铁锤系于滑轮,人工拉索,以铁锤自重击落锤打,把木桩打入地下成基。1952年泉州市第二建筑公司建泉州车站时,因遇一池塘,曾打木桩;1964~1966年在五堡建木材公司,沿溪围堤100余米,先打木桩,纵横压松木板,最后压条石。后因木材价昂,遂为其他桩基取代。
条石基唐宋泉州建城时,就以条石为基。以后建房应用条石为基,砌式是一层纵一层横叠垒,下宽上窄逐级收分。基深及面宽据房屋承载及土质情况而定,平屋一般0.5米左右,2~3层楼房深达米余。1966年钟楼居民建房时,曾挖得城基石长1.2~2米,断面24×24。东门城脚居民建房时,也挖得城基条石,利用建房。条石基至今仍被采用。
预制混凝土桩基础1959年建华侨大学校舍时省五建首次采用,即在基建地基处,将土壤夯实后,打桩加固,在桩基上再浇灌基础,提高地基的承载力。1961~1962年施工的泉州华侨大厦全部采用预制混凝土桩加固地基。进入80年代,城区向外扩展,大批的高层建筑多建在原农田荒地松软地层上,基础稳定性差,便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广泛采用预制混凝土桩基础,1992年省五建施工的远太大厦,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基础。
条石桩60年代初施工的中国银行泉州支行5层主楼,因对地质条件勘察剖析不足,钢混预制桩未能打至实地层,由省五建采取在原钢混桩上以条石接击至实地层,后经勘察效果较好。1964年以后施工的泉州市卫生防疫站、外贸抽纱厂车间、宿舍、工艺厂、公交候车室等,皆以条石桩。此后鉴于条石桩水平防震不足,加上水泥生产可满足需要,此法不再使用。
冲孔沉管灌注桩1979年施工的泉州中国旅行社11层主楼,晋江地区建筑设计室根据地质流速限度和固结情况的承载力和击实力,采用机械冲孔沉管大口径(1米直径)深层(15~20米)灌注桩。此法噪音小、花工少、费用省,全部桩基费用19万元,节约投资16万元。建成10年后测试,基础匀衡下沉1厘米,楼体不倾斜,又增筑一层。其经验在全省推广,后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施工中广泛采用冲孔深管灌注桩。
冲(钻)孔灌注桩1985年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在城东平原区淤积地层建办公楼时首次采用。施工时先冲(钻)孔并放置钢筋笼而后灌注混凝土成桩,孔深20米,直径45厘米。桩上由钢混环通联结为整体。随后,平原区地带建筑皆用此法。
(二)固基技术
夯实加固法新石器时代泉州闽越族先民建房已采用此法。西晋起,作石基前,基脚先夯实加固,而后以石砌基。此法一直沿用至解放后。60年代起改用蛙式打夯机击实,由机械取代人工。
生物固基法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建洛阳桥时,因桥处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急,难以施工,为垒基采用抛石于江中,但小石块常被海潮冲走,大石块叠压性差,缝隙不一,在狂风恶水中摇撼漂动,为此泉州太守蔡襄以“植蛎固基法”,利用牡蛎繁殖迅速,附着力强的特性,把桥基和桥墩胶合凝固成整体。此法历经900多年,其固如磐石,开创生物固基先例。
砂垫层固基法对地基分层填砂夯实。1969年泉州市第一建筑公司施工的体育场,因所处地基松软,即先清除烂土,掘基4米余垫砂,三合土封边后灌水,振动夯实为全砂基。80年代初由省五建施工的中国银行泉州支行3层裙楼、市一建施工的鲤城区政府5层办公大楼均在软地层,为加固地基,大面积挖除烂土,逐层填入细砂压实固基,至今楼体稳固,效果较好。
满堂红固基法60~70年代,建房施工中常用此法固基。即先刨掉地基软土层至实地层,铺上细砂夯平,再根据建筑高度浇筑混凝土砼体,4~5层楼房厚度一般为0.4~0.8米,砼上按设计要求浇钢筋混凝土环通和间架梁,构成框结构。1982年泉州市第一建筑公司施工的西郊新村15幢5层石楼、1986年施工的泉州公路局工程处5层综合楼皆采用满堂红固基法加固地基,楼体稳固。
静压扩底灌注固基法1989年泉州市城市综合开发公司施工的前坂商品住宅楼,因地处冲积软土层,采用静压扩底灌注加固地基。施工时,通过有特殊喷咀的钻头喷射高压液流切割土壤,深度达到设计标位后,用静压将水泥浆装灌,使土壤与水泥强行混合而加固地基。
二、结构工程技术
木结构鲤城区古代房屋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根据垂直承重和纵横水平承重的需要,首先按预定设计尺寸预制柱、梁、檩、椽、枋等主构件及附属配件,各主配件具作榫头或榫孔(或称卯),组装时于节点处以榫卯互相楔入,形成垂直与纵横水平相互绞结的承重构架。木结构一般有抬梁式和穿斗式。唐垂拱二年(686年)修建的开元寺,清同治七年(1888年)在城区建洪氏大宗祠和光绪年间(1875~1908年)在江南镇亭店村建的杨阿苗宅皆采用木结构。
土木结构系沿房子间隔垒土墙为垂直承载,木构架架于两山土墙上作水平承载。土墙施工选定墙基上以砖(或石)砌一段墙脚防水,而后以墙模夯土墙,一般有红壤土墙、三合土墙、土坯墙。土墙隔热性好,具有一定承载力,就地取材,古代建房中常被采用。解放后,城区二郎巷尾、一堡、相公巷尾的平房建筑皆采用这种结构,在农村普遍应用。70年代末土木结构逐渐淘汰。
砖、石结构是以砖、石为材砌筑,唐、宋时就已应用于架桥、造塔、建寺。如洛阳桥、开元寺“双塔”等建筑,即石、砖石结构。解放后,本地广泛开发石材多用于建房,沿海地区更为普遍。
混合结构包括砖石木结构和砖石混结构。砖(石)木结构是由砖(或石)砌柱上架木构屋架,由它承受水平荷载并传递于砖(或石)柱,构成共同承力。明清即采用,民国间普遍应用。解放后,跨度大的建筑物,木屋架采用以三角形为单元组成的桁架,其上下弦杆及斜杆、正中竖杆由方木或原木制成,边位竖杆一般采用圆钢,节点双面由钢板、螺丝锁紧绞连。省五建俱乐部礼堂工程施工中采用;砖(石)混结构是以砖(或石)砌筑墙柱至设计高度,沿横梁与楼板处预铺模板,由杂木柱鼎托,再于模板内扎钢筋网,而后倒入水泥浆成砼体。楼板平面以木板抹平,干结后形成水平框架与楼板绞成一体。民国12年(1923年),中山路两侧店面皆作石混结构建筑,80年代经改进砖石混结构布局及砌法,高度可筑6~7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筑法是于基础柱位上先扎钢筋为骨,柱周钉木模板,而后浇注混凝土,以钢条逐层捣实直至柱高成砼柱,于柱上钉梁模板、楼模板并扎钢筋网,再浇注混凝土成梁、板,并逐层浇筑至封顶。民国时期,新门街井巷内的楼房就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的。1958年施工的华侨大学和1962年施工的泉州华侨大厦也采用此结构。80年代以后,城区的高层建筑,皆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空心砖砌筑。
三、层面技术
民国以前鲤城区的民用建筑,屋面工程一般以坡顶为主。寺庙有双坡、4坡顶,亭阁有6角、8角坡顶。民居多为双坡顶,偶见单坡顶,坡度一般在1∶2.5~1∶4。民国时期,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顶屋面。解放后,发展有圆顶、折板顶和锯齿屋面形式。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木桩与睡木桩基工程
相关专题
条石基工程
相关专题
预制混凝土桩基础工程
相关专题
条石桩工程
相关专题
冲孔沉管灌注桩工程
相关专题
冲(钻)孔灌注桩工程
相关专题
夯实加固法工程
相关专题
生物固基法工程
相关专题
砂垫层固基法工程
相关专题
满堂红固基法工程
相关专题
静压扩底灌注固基法工...
相关专题
木结构工程
相关专题
土木结构工程
相关专题
砖、石结构工程
相关专题
混合结构工程
相关专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