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建筑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3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建筑业
分类号: TU
页数: 9
页码: 205-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建筑业的情况。其中包括建筑企业、建筑企业、建筑施工、重要建筑工程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城乡建设 建筑业

内容

第一节 建筑企业
  清代以前,建筑行业没有统一的组织,各类房屋建筑由建筑工匠承揽,一般以师带徒,建房盖楼都是临时邀集,工兴则聚,工竣则散。有技术的建筑工匠,其业多传授子孙。民国期间,仍由私人承包商或拼凑私营建筑公司招集建筑工匠,进行施工建筑。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建设停滞,建筑业发展缓慢。
  解放后,泉州地区着手准备筹建国营施工企业。1951年起,先后成立建筑工程处、地方国营利民营造厂。1953年4月,在国营利民营造厂的基础上组建晋江专区建筑工程公司,担负泉州市房屋建设任务,这是鲤城区地域内第一个国营施工企业。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建筑企业也先后创办集体建筑施工企业。1958年创建泉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为第一家市属施工企业)。到1966年,市建筑施工企业已发展到11家。“文化大革命”期间,泉州各项建设事业停滞,建筑业发展缓慢。1976年以后,施工企业才有新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的施工企业相继组建,其中有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泉州新华建筑工程公司、泉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福建省五建装修装饰工程公司、泉州市古建筑工程公司等。到1992年底,在鲤城区地域范围内有省、市属施工企业11家,职工人数13059人;区属施工企业3家;乡镇、街道的集体施工企业14家。
  此外,还有附近各县(市、区)建筑施工企业及外地施工企业参与本区工程建筑施工。主要有惠安7家工程公司及永春、安溪、南安、晋江工程处。另有中国建筑总公司、一航局基础公司、省土木建筑公司、省林业工程公司、省井桩工程公司、省地质建筑工程公司均在鲤城设泉州分公司;省潘洛铁矿工程公司设泉州办事处,省外有浙江温岭五建基础公司。
  一、区属施工企业
  泉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1958年4月组建,为三级集体施工企业。1992年有职工621人,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技术员60人。机械设备497台,功率3673千瓦。企业拥有资金总额123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906万元,流动资金333万元。具备承担各种类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任务及土建、管道安装等施工能力。1984~1992年,先后承建市纸箱厂综合楼、市公交公司候车室、市水产贸易中心大楼、电力学校食堂、闽东南地质大队11号住宅楼、市房管局西郊56号公房、鲤城区公安局宿舍楼、鲤城区成洲加工区工业厂房、省水电局宿舍楼、厦门莲坂西区8号楼等工程。工程竣工审核,均被评审为全优工程或优良工程。由于严格管理,工程效益、质量不断提高,1992年被福建省建委评为全省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排名前列的企业。
  泉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组建,为三级集体施工企业,有职工42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6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技术员92人)。机械设备218台,总功率7268千瓦。企业拥有资金总额1096.63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000万元,流动资金96.63万元。1978~1992年,完成工程项目312个,竣工面积32万平方米,创施工产值7800万元。
  泉州抗震加固工程公司1988年组建,为四级集体施工企业。有职工426人。企业拥有固定资金18.6万元,主要承担房屋抗震加固设防建筑工程。
  其他尚有属鲤城区企业局下属的泉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鲤城区经委下属的泉州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和鲤城区商业局下属的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等施工企业。
  二、乡镇、街道施工企业
  鲤城区乡镇、街道建筑施工企业始于50年代末期,规模较小,技术力量和设备都比较薄弱,不能独立承担较大的建筑工程。这些乡镇企业前身是建筑生产合作社,60~70年代为公社下属的建筑队。1978年后,发展成为建筑工程公司。企业素质不断提高,除承建低层小型建筑工程外,也能承担中型、大型建筑施工。至1992年,全区共有14家乡镇、街道施工企业,主要是远郊的河市、马甲、罗溪、虹山建筑工程公司,近郊的北峰、城东、东海、江南、满堂红建筑公司,市区的临江、开元、金山、北区、海滨建筑工程公司。其中三级集体施工企业4家,四级施工企业10家,有职工总数4818人,工程技术人员328人,拥有资金总额1962万元,其中固定资金1512万元,流动资金450万元。机械设备总台数1460台,总功率11726千瓦。
  第二节 勘察与设计
  一、工程勘测
  民国以前,泉州地区所建城池、学宫、衙署及各类房屋,靠风水先生凭经验选址定方位或用罗盘定方位、绳尺实地测量尺寸,绘制成简图,作为建筑依据。民国10年(1921年),福建省公路筹备处派汀漳龙工务局技术人员来泉州进行测绘。民国11年,完成1∶5000“泉州城市平面图”,此后还从外地聘请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施工改造洛阳桥。民国31~33年,省第五测量队对市区房地产重作普查测量、绘图。民国35年,晋江县政府建设科经勘察测绘疏浚八卦沟及拆卸环沟马路计划图。
  1958年成立市(区)建设局勘察队,负责本区工程地质勘探。50~60年代,地质勘探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工程地质勘探多采用井探、槽探及手摇式钻机,了解浅部地基情况,这一时期只能进行小型建筑项目的勘探工作。70年代中期,泉州市地域内开始组建测量钻探队、房地产测绘队等勘察单位。1988年6月鲤城区组建土地规划测绘队。1989~1992年,加强勘探技术力量,更新钻探设备,配备经纬仪、测距仪、水准仪、平板仪、动力机械钻探机,能完成运用各种机械能力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二、工程设计
  唐代,房屋(或寺庙、宫观、民宅)设计依据《大唐六典》作建筑规范,并根据泉州地处沿海、多雨潮湿的特点,房屋设计一般均取坐北朝南设计,并筑台基防潮防水,平面设计取中轴线为主体房,左右为厢房,并有围墙防护,构成独立的院落。构架为抬梁式木构。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营造法式》后,皆依法而行,明清时城乡居民建筑设计仍沿用之。清代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设计,规定用材模数和标准。民居一般作三开间或五开间大厝筑式设计,为泉州地区民居独有的特色。有的根据地形设计,条状地形则设计成前厅后房,厅后房前留有通道,房前檐下作天井,厨房和膳厅安排最后,被称为“手巾寮设计”。
  民国时期,除沿袭旧制,还受海外华侨的影响,设计风格有所更新,注重通风、采光,结构除木构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由坡顶向平顶过渡。因而,中山路两侧骑楼、临街屋面作平顶设计。私宅时行2~3层洋楼、百叶窗。
  解放后,设计项目以工矿厂房、水利工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建筑居多。至50年代,民房建筑设计简陋,一般以墙、柱承梁椽,上作坡顶,铺覆覆瓦望瓦。60~70年代中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增加,居民住宅量增加,开始以住宅楼为主设计,比较典型的为华侨新村,分幢布局,并含有道路、水电配套设施。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逐步好转,国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求合理布局,小区配套,注意发展公共事业,改善人民群众的住宅条件。政府和企业增加基本建设的投资以及集资建房,统建开发工业区、住宅区,从而加重工程设计任务。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向大型、高层、多功能方向发展。比较典型的工程有:1978年设计的泉州罐头厂,建筑面积65993平方米,建筑平面设计分区明确,间以道路、绿化,生产流程顺畅短捷,人流货流布局合理。其中实罐车间的设计,考虑泉州地区的气候和生产特点,采用四合院形式,设置开敞式纱网、天窗及1.5%坡地面,科学地处理防蝇、通风、采光、排气、排水等问题,该项目1981年获国家建委70年代全国优秀设计项目表扬奖。1980年设计的泉州市第一医院门诊大楼,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平面布局按不同病区性质科学安排,分区明确,避免病人交叉感染。建筑立面造型开敞明亮,线条流畅,具有闽南地方建筑特点。1985年设计的泉州台湾大酒店,建筑面积47560平方米,设计新颖,以三角风车形造型象征“金三角”,获“金三角”方案一等奖。1985年设计的泉州电力学校,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条件相结合,造型轻飘,色彩鲜丽,明快透光,通风顺畅,1988年获福建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住宅建筑设计有1984年设计的金山花苑27号楼,6层楼,三房两厅,点式平面布局紧凑,单元可以灵活组合,采光通风良好,卧室全部朝南向,明厅、明厨、明厕、管道集中。
  至1992年,在鲤城区地域范围内有工程设计单位15个,职工391人,资产总值857.5万元。其中市属14个,区属1个(鲤城区建筑设计研究所,1972年组建,职工30人,有固定资金8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
  第三节 建筑施工
  鲤城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古老的历史。唐代建的莲花寺(开元寺)建筑宏伟、精致秀丽;宋代建的洛阳石桥,种蛎固基,基上以花岗岩条石纵横砌叠筑成石墩,再架上花岗岩石板构成桥面,完全是手工操作,保留泉州古代建筑的特有风格。装饰从简单的油漆到房屋构件作木刻、石雕和彩绘,技术精湛,自然优美。清末民初,开始应用钢筋混凝土浇灌技术。解放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50年代起逐渐以机械取代笨重的人工劳动;60~70年代房屋装饰讲究通风、采光;80年代始采用抗震加固技术,房屋装饰更追求实用、美观、豪华。
  一、基础工程技术
  (一)桩基技术
  木桩与睡木桩基古代建房遇烂泥或松土层,应用木桩与睡木桩作基,桩长一般4~6米,于打桩处搭三脚木架,桩木立于桩位,以200~500公斤铁锤系于滑轮,人工拉索,以铁锤自重击落锤打,把木桩打入地下成基。1952年泉州市第二建筑公司建泉州车站时,因遇一池塘,曾打木桩;1964~1966年在五堡建木材公司,沿溪围堤100余米,先打木桩,纵横压松木板,最后压条石。后因木材价昂,遂为其他桩基取代。
  条石基唐宋泉州建城时,就以条石为基。以后建房应用条石为基,砌式是一层纵一层横叠垒,下宽上窄逐级收分。基深及面宽据房屋承载及土质情况而定,平屋一般0.5米左右,2~3层楼房深达米余。1966年钟楼居民建房时,曾挖得城基石长1.2~2米,断面24×24。东门城脚居民建房时,也挖得城基条石,利用建房。条石基至今仍被采用。
  预制混凝土桩基础1959年建华侨大学校舍时省五建首次采用,即在基建地基处,将土壤夯实后,打桩加固,在桩基上再浇灌基础,提高地基的承载力。1961~1962年施工的泉州华侨大厦全部采用预制混凝土桩加固地基。进入80年代,城区向外扩展,大批的高层建筑多建在原农田荒地松软地层上,基础稳定性差,便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广泛采用预制混凝土桩基础,1992年省五建施工的远太大厦,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基础。
  条石桩60年代初施工的中国银行泉州支行5层主楼,因对地质条件勘察剖析不足,钢混预制桩未能打至实地层,由省五建采取在原钢混桩上以条石接击至实地层,后经勘察效果较好。1964年以后施工的泉州市卫生防疫站、外贸抽纱厂车间、宿舍、工艺厂、公交候车室等,皆以条石桩。此后鉴于条石桩水平防震不足,加上水泥生产可满足需要,此法不再使用。
  冲孔沉管灌注桩1979年施工的泉州中国旅行社11层主楼,晋江地区建筑设计室根据地质流速限度和固结情况的承载力和击实力,采用机械冲孔沉管大口径(1米直径)深层(15~20米)灌注桩。此法噪音小、花工少、费用省,全部桩基费用19万元,节约投资16万元。建成10年后测试,基础匀衡下沉1厘米,楼体不倾斜,又增筑一层。其经验在全省推广,后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施工中广泛采用冲孔深管灌注桩。
  冲(钻)孔灌注桩1985年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在城东平原区淤积地层建办公楼时首次采用。施工时先冲(钻)孔并放置钢筋笼而后灌注混凝土成桩,孔深20米,直径45厘米。桩上由钢混环通联结为整体。随后,平原区地带建筑皆用此法。
  (二)固基技术
  夯实加固法新石器时代泉州闽越族先民建房已采用此法。西晋起,作石基前,基脚先夯实加固,而后以石砌基。此法一直沿用至解放后。60年代起改用蛙式打夯机击实,由机械取代人工。
  生物固基法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建洛阳桥时,因桥处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急,难以施工,为垒基采用抛石于江中,但小石块常被海潮冲走,大石块叠压性差,缝隙不一,在狂风恶水中摇撼漂动,为此泉州太守蔡襄以“植蛎固基法”,利用牡蛎繁殖迅速,附着力强的特性,把桥基和桥墩胶合凝固成整体。此法历经900多年,其固如磐石,开创生物固基先例。
  砂垫层固基法对地基分层填砂夯实。1969年泉州市第一建筑公司施工的体育场,因所处地基松软,即先清除烂土,掘基4米余垫砂,三合土封边后灌水,振动夯实为全砂基。80年代初由省五建施工的中国银行泉州支行3层裙楼、市一建施工的鲤城区政府5层办公大楼均在软地层,为加固地基,大面积挖除烂土,逐层填入细砂压实固基,至今楼体稳固,效果较好。
  满堂红固基法60~70年代,建房施工中常用此法固基。即先刨掉地基软土层至实地层,铺上细砂夯平,再根据建筑高度浇筑混凝土砼体,4~5层楼房厚度一般为0.4~0.8米,砼上按设计要求浇钢筋混凝土环通和间架梁,构成框结构。1982年泉州市第一建筑公司施工的西郊新村15幢5层石楼、1986年施工的泉州公路局工程处5层综合楼皆采用满堂红固基法加固地基,楼体稳固。
  静压扩底灌注固基法1989年泉州市城市综合开发公司施工的前坂商品住宅楼,因地处冲积软土层,采用静压扩底灌注加固地基。施工时,通过有特殊喷咀的钻头喷射高压液流切割土壤,深度达到设计标位后,用静压将水泥浆装灌,使土壤与水泥强行混合而加固地基。
  二、结构工程技术
  木结构鲤城区古代房屋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根据垂直承重和纵横水平承重的需要,首先按预定设计尺寸预制柱、梁、檩、椽、枋等主构件及附属配件,各主配件具作榫头或榫孔(或称卯),组装时于节点处以榫卯互相楔入,形成垂直与纵横水平相互绞结的承重构架。木结构一般有抬梁式和穿斗式。唐垂拱二年(686年)修建的开元寺,清同治七年(1888年)在城区建洪氏大宗祠和光绪年间(1875~1908年)在江南镇亭店村建的杨阿苗宅皆采用木结构。
  土木结构系沿房子间隔垒土墙为垂直承载,木构架架于两山土墙上作水平承载。土墙施工选定墙基上以砖(或石)砌一段墙脚防水,而后以墙模夯土墙,一般有红壤土墙、三合土墙、土坯墙。土墙隔热性好,具有一定承载力,就地取材,古代建房中常被采用。解放后,城区二郎巷尾、一堡、相公巷尾的平房建筑皆采用这种结构,在农村普遍应用。70年代末土木结构逐渐淘汰。
  砖、石结构是以砖、石为材砌筑,唐、宋时就已应用于架桥、造塔、建寺。如洛阳桥、开元寺“双塔”等建筑,即石、砖石结构。解放后,本地广泛开发石材多用于建房,沿海地区更为普遍。
  混合结构包括砖石木结构和砖石混结构。砖(石)木结构是由砖(或石)砌柱上架木构屋架,由它承受水平荷载并传递于砖(或石)柱,构成共同承力。明清即采用,民国间普遍应用。解放后,跨度大的建筑物,木屋架采用以三角形为单元组成的桁架,其上下弦杆及斜杆、正中竖杆由方木或原木制成,边位竖杆一般采用圆钢,节点双面由钢板、螺丝锁紧绞连。省五建俱乐部礼堂工程施工中采用;砖(石)混结构是以砖(或石)砌筑墙柱至设计高度,沿横梁与楼板处预铺模板,由杂木柱鼎托,再于模板内扎钢筋网,而后倒入水泥浆成砼体。楼板平面以木板抹平,干结后形成水平框架与楼板绞成一体。民国12年(1923年),中山路两侧店面皆作石混结构建筑,80年代经改进砖石混结构布局及砌法,高度可筑6~7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筑法是于基础柱位上先扎钢筋为骨,柱周钉木模板,而后浇注混凝土,以钢条逐层捣实直至柱高成砼柱,于柱上钉梁模板、楼模板并扎钢筋网,再浇注混凝土成梁、板,并逐层浇筑至封顶。民国时期,新门街井巷内的楼房就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的。1958年施工的华侨大学和1962年施工的泉州华侨大厦也采用此结构。80年代以后,城区的高层建筑,皆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空心砖砌筑。
  三、层面技术
  民国以前鲤城区的民用建筑,屋面工程一般以坡顶为主。寺庙有双坡、4坡顶,亭阁有6角、8角坡顶。民居多为双坡顶,偶见单坡顶,坡度一般在1∶2.5~1∶4。民国时期,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顶屋面。解放后,发展有圆顶、折板顶和锯齿屋面形式。
  第四节 重要建筑工程
  开元寺位于城区西街北侧。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修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历代几经修葺。至解放后,人民政府两次拨款修建,恢复原貌。现存开元寺坐北朝南,中轴线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庭、东西廊、大雄宝殿等建筑物为木结构。寺内有仁寿和镇国二石塔。
  承天寺位于承天巷与南俊巷交接处。南唐保大十二年至中兴元年(954~958年)建,历经兴废。后由华侨投资于1985年翻建,至1990年修复,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其建筑物为砖木结构。
  崇福寺位于城区东北隅顶埔。宋初建,历代几经兴废,1980年始重修复建,建筑物为砖木结构,均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全寺尚在复建中。
  天后宫位于中山南路末段东侧。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后几经重修,于民国20年(1931年)初作他用,1989~1992年重建,占地面积7200余平方米,建筑物为木结构。
  清净寺位于涂门街中段北侧。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占地2500平方米。解放后,于60年代维修后保持原建筑风格,建筑物为石结构。
  泉州市政府办公大楼位于花巷内南侧。1978年开工,1985年竣工,7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
  泉州邮电中心大楼位于温陵路与九一路交叉口西南侧。主体16层,两侧衬以裙楼,全框架结构,高度60.7米。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1988年1月开工,1990年竣工。大楼建筑利用三角地形,平面作弧形,主体大楼立于转角处,面阔25米余。尽端作钢塔刹状。
  泉州市新汽车站位于温陵路与泉秀路交叉口,1988年开工,1990年竣工。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包括综合厅、售票厅、综合楼。综合楼后为候车厅,厅后为一列停车棚,整体建筑呈梯形。
  泉州海关大楼位于温陵路与泉秀路交又处。1987年7月竣工。占地面积662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体8层,含钟楼12层,高度48.83米,钢筑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实心砖砌筑。底层平面作八字状,设有门厅、报关厅、休息厅及值班室;2~8层为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活动室等;9层以上为塔式钟楼,嵌有直径4.5米的电子钟。外墙贴马赛克和磨光花岗岩板材,水磨石地板。
  贤銮福利大厦位于温陵路与九一路交叉口西北侧,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1983年开工,1986年竣工。16层圆筒形框架结构,主楼高56.6米,13层裙楼高13.34米,建筑面积8783平方米,大厦基础为桩基承台式。外墙饰釉面砖及玻璃马赛克。
  泉州华侨大厦又称泉州中国旅行社,位于城区百源川池畔。1979年开工,80年代初竣工。大厦主楼12层,东西宽76米,南北深14.5米,北面3层裙楼,主楼高40.3米,总建筑面积13598平方米,筑式为大口径混凝土冲孔灌注桩基。客房配有套房、套间共243间。水电、卫生设施齐全,并安装中央空调、闭路电视、程控电话等配套设施。
  泉州酒店位于城区庄府巷内。1989年开工,1990年竣工。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主楼7层坐北朝南,1层面阔约74米,深22米;3~6层楼皆于东西两侧逐层向内退一间,北向于3层处向内收分1米,构成梯形状;7层局部建于门位上部。楼内装修以水磨石地板为主体,铺地毯;外壁底层贴磨光花岗岩板材。主楼后东侧和后侧各有1列楼房。酒店除客房外,设闽菜餐厅、粤菜餐厅、西餐厅、咖啡厅、山珍馆与商务中心、美容厅、舞厅、桑拿浴室等。
  华侨大学位于城东镇仕公岭下东北侧,1960年国务院侨委会创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菲华楼、教学楼、科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和生活设施等。其中以陈嘉庚纪念堂最为雄伟,校园后侧建有园林式秋中湖,总建筑面积16.88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部分石混结构。
  仰恩大学位于马甲镇双髻山麓,占地200多亩。1987年兴建,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宿舍楼和生活用房,建筑群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楼房依山坡而筑,形成不同台高。楼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饰红白等色瓷砖,其中面对大门主楼于女儿墙至檐口作假坡面,形成仿古檐沿。
  黎明大学位于州顶体育场东侧。占地面积60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14平方米,包括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图书馆、门楼、师生宿舍及食堂等用房。建筑风格为仿古筑式,即于4~5层钢混框架上作坡面屋盖,屋面琉璃瓦筒铺作,檐下封檐沿板。桃源楼与教学楼屋盖作亭式四角四坡攒尖顶,檐口中部略凹,两端微翘,构成仿古建筑群。
  泉州市第一医院位于城区东街。50~60年增建砖混或石混结构二层楼。70年代拆除旧有平房改建5层石混病房楼,80年代初改建原有砖混2层门诊楼为7层框架结构门诊楼,其中五层以上为病房。1989年4月由华侨捐建框架7层病房楼,又称宝莲楼,该楼建筑作条形础,高25米。1992年,全院占地5.75万平方米,总面积3.6万多平方米。
  泉州市人民医院位于打锡巷北侧,1958年征地建3层砖混门诊楼、4层石混病房楼2座。60年代初增建3层石混病房楼。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于原门诊楼后续建。1992年,该院占地3.09万平方米。
  泉州影剧院位于西街,占地7283平方米,主体建筑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4103平方米,观众席2000位。为宽银幕影剧院。
  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位于城区东湖路南侧,1992年建成,占地45亩,建筑面积7330平方米,通高36.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板与楼板作水磨石地面,中央大厦铺磨光花岗岩板面。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