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城区绿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区绿化
分类号:
S731
页数:
1
页码:
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城区绿化的情况。其中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城乡建设
园林绿化
内容
一、道路绿化
五代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留从效扩城时植刺桐树环绕。宋代,蔡襄任泉州知州时,于官道植松,并于谯门至戟门种植榕树,明清也于道旁植树。解放后,对城区和近郊道路的绿化进行规划。道路绿化一般选用乡土树种,引进部分热带、亚热带树种,主要有天竺桂、刺桐、芒果、榕树、木柿、凤凰木、棕榈、木麻黄等。道路绿化分别种植不同树种。1959年新华路原植木麻黄改种芒果树。1962年,沿环城路两侧主要种植木麻黄、大叶榕、银桦树,间植龙眼、芒果、蕃石榴。1962~1965年,绿化城郊,于东门沿福厦路两侧至瑞峰山栽桉树、木麻黄,西门沿泉德公路两侧至金鸡水闸,种植木棉树,从浮桥起沿公路两侧至华侨塑料厂,种植按树;顺济桥尾沿福厦公路植桉树。至1966年,市区主要街道绿化59条,总长40.6公里,植树1.8万株,绿地面积7.11万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栽树绿化工作一度中断。1983~1992年,栽植行道树的街道主要有温陵路,树种以芒果为主,间植凤凰木、扶桑;泉秀路,树种以刺桐为主,间种龙眼;通淮路、东湖路、堤后路、一峰书路(学府路)全部栽植刺桐树;百源路栽植刺桐和广玉兰。1992年,全区道路绿化114条,总长48.5公里。
二、庭院绿化
城区单位庭院绿化,早在唐代清源衙内,就有引种国外的鹰爪兰、菩提、佛桑以及北方牡丹等珍卉佳木。宋乾道五年(1169年),知州王十朋建贡院,院中遍植桂树,号称“万桂”。明清督署内,移植高枫、榕树、杂莳、芭蕉、丛竹及藤箩等。民宅庭院也栽果种花,培植观赏木、盆景等美化环境。
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关、学校、工厂、民宅等辟公共绿地,植草坪,建绿篱,立花坛,栽植花木,培育各种艺术造型盆景,绿化环境普遍展开。“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场所、民宅、庭院绿化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美化、绿化环境蔚成风气,机关、厂矿、院校、部队绿地发展较快,居民住宅区的绿化不仅植树、栽花、种草坪,而且修建小花园、小绿地。在新建和改建住宅小区建设中按城市规划要求留有绿地植树种草,先后建设的金山、刺桐、前坂、霞淮等新村与新建的住宅均实现绿化规划,美化城市,清净空气,丰富市民生活。1986年12月,鲤城区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