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公用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2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公用事业
分类号: F294.1
页数: 3
页码: 190-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公用事业的情况。其中包括公共交通设施、供水、市容环卫等。
关键词: 鲤城区 城乡建设 公用事业

内容

第一节 公共交通设施
  一、车站
  1965年2月,成立泉州公共交通公司,公交车站设在天后宫,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公司办公室、车站站务室、停车库和修理车间。1969年,在体育场东侧建新车站(以下简称体育场站),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有候车室、站务室、停车库、修理车间、转车场、公司办公室及职工宿舍。
  1978~1980年,为缓解体育场车站的客运压力,分别在城区工人文化宫和东北郊邻县惠安洛阳镇设立枢纽站。1985年,温陵路建成公交车站投入客运,新车站占地面积14.95亩,设施完善齐全,配有办公室、站务室、候车厅、转车场、停车棚、机修车间、修车棚、保养车场以及职工宿舍等。1992年,城区有公交车站1个、枢纽站2个。
  二、站点
  1965年,城区开设2条通往近郊的公交线路。文化宫—后渚线原由南门发车,沿途设5个站点,1979年改由文化宫发车,增设3个站点;文化宫—洛阳线全线8个站点。1969年开辟泉州—罗溪线,有8个站点。1971年,辟文化宫—河市线,该线原由体育场发车,设12个站点,1985年改由文化宫发车,全线11个站点。1975年,开辟泉州—邱店线,全程10个站点。1978年,辟体育场—清源山线,时开时停,1987年改由文化宫发车,全线4个站点。1979年,辟泉州—南安官桥线,全程12个站点。
  进入80年代,泉州公交事业发展较快,公交线路向邻县各乡(镇)延伸。泉州—官桥线有14个站点,泉州—石狮线有13个站点,泉州—惠安线有15个站点,文化宫—白崎线有14个站点,文化宫—白沙线有15个站点,泉州—黄塘线有11个站点,泉州—陈坝线有11个站点。
  至1992年,城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14条,其中近郊2条、远郊12条,线路总长174公里,共有停靠站点106个。
  第二节 供水
  民国26年(1937年),泉州城区建首家水厂,铺管道仅3公里许,全年售水量9万多吨。故城乡居民用水多取自井水,沿江(溪)居民则用自然河水。民国时期曾出现手压机井,但为数有限。解放初,仍沿用传统的井水、溪水。1965年,在西门始建泉州工业供水站,日供水量为0.17万吨,向部分工厂和游泳池供水。1970年8月,建成泉州市自来水厂,向城区居民供水,泉州市工业供水站停用。以后,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区供水事业得到很大发展。1990年,供水量1703.79万吨,供水普及率87.6%。水源取自晋江水,由金鸡拦河坝引入北渠,进入水厂。水质属天然低碳化水,以重碳酸盐类为主,总硬度低,各项指标含量较少,为国家标准二级地表水。
  西区水厂位于甘棠巷西侧,占地面积5038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投资191.9万元,水厂全部工程分三期完成。1970年8月,完成一期工程,水压0.4MPa,日供水0.5万吨,水压可上城区三层楼。1978年7月至1980年8月,完成第二期工程,日供水1.5万吨,水压可上至五层楼。1986年第三期工程施工,三期工程完成后,西区水厂设一级泵房一座,机械加速澄清池2座,鸭舌阀快滤池双排1座,穿孔旋流反应针管沉淀池2组1座,双阀滤池双排1座,容量800立方米与容量1000立方米清水池各1座,二级泵房、投药室、仓库各1座。1990年对水质进行物理、化学、毒性、细菌等项化验检测分析,管网内水质浊度合格率95.8%,余氯合格率97.1%,细菌合格率98%,大肠杆菌合格率99.8%,综合合格率97.9%,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北区水厂占地面积17788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1110万元。分二期工程建成。一期工程于1985年1月试产,日均供水量2万吨,3月与西区水厂供水管道并网。1989年12月完成二期工程,日均供水量3万吨。北区水厂设有一级泵房1座,一级泵井1座,机械加速澄清池4座,双阀滤双排1座,加药间1座,容积2000立方米清水池2座,容积1400立方米清水池1座,二级泵房1座,二级泵井1座,变配电房、仓库、办公楼各1座。对北区水厂水源受农业废水和仁风村生活污水的污染,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使水质一直保持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第三节 市容环卫
  民国以前,城区环境卫生由居民自理。民国时期,城区组建清道队,负责主要街道清扫和垃圾清运,小街巷环境卫生无人问津,垃圾成堆,蚊蝇四起,环境极差,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重新组建环境卫生组织,发展环境卫生事业。1952年,成立清道队和粪便管理处,负责清扫道路、垃圾收集及运输、粪便清运处理等。1956年,成立环卫处,清扫范围包括中山路、东街、西街、聚宝街、新门街、涂门街、打锡巷、南俊巷等。其他小街巷由街道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清扫。50年代,由政府拨款,改建维修旧公厕,附设居民倒粪点,公厕由环卫处每日清扫一次,定期消毒保洁。“文化大革命”期间,环境卫生的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合理的规章制度不能执行,道路清扫时停时续,有些道路则无人清扫,公厕建设停顿。
  1977年,城区道路保洁开始制度化,规定道路清扫每日早晚各一次,收集的垃圾由环卫工人分片运往垃圾转运场。1979年,陆续修建改造旧有公厕,加强粪便管理。1980年,中山路沿街设立垃圾箱、果皮箱200个。1982年,泉州市政府把公厕建设列为利民十项措施之一,由政府拨款翻建、新建石混结构的公厕54座,蹲位采用水磨石,并设排气筒和排气窗,扩大粪坑容量,安装自来水冲洗。豆生巷、群众戏院北门的公厕改建二层楼式,增加蹲位,工人文化宫公厕建园林式,与周围景观互相映衬。1983年,在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花巷、庄府巷、打锡巷等设置造型别致的垃圾箱21个。
  1984年,泉州市区增建冲水式公厕15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蹲位、地板铺设水磨石,墙壁隔板贴白瓷砖,安装自动冲水设备。粪尿经厌氧发酵作无害处理,排入下水道,达到无蝇、无蛆、少臭、保洁。
  1992年,由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清扫主要干道,道路保洁面积54.5万平方米。次干道、小街巷由居委会负责组织清洁工清扫保洁。城区设垃圾转运场8个(半封闭式7个,露天站1个),垃圾处理场1个,公共厕所89座(其中水冲式50座),1154个蹲位,储粪点73个。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