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59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14
页码:
149-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人口构成的情况。其中包括民族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文化构成、职业构成等。
关键词:
鲤城区
人口构成
内容
第一节 民族构成
一、源流
鲤城今域的早期居民是七闽土著,后与古越族移民融合形成闽越族。秦汉以降,汉族人陆续南迁。三国以后,闽越人逐步汉化,成为汉民族的组成部分。经过东晋、唐末和南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汉族人口一直占据绝大部分。
唐代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来到今域,有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各民族人。元代,随蒙占军队而来的还有大量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元政府实施重用色目人(指西域各部和外国侨民),他们大部分是信奉伊斯兰教居民,所以泉州城在元代有“半回城”之称。
明初,政府对少数民族实施强制性的汉化政策,泉州发生排外浪潮,大部分西域人和外国侨民纷纷北归或回国,留下来的全都改用汉族姓氏,逐步放弃其民族的生活方式。永乐年间(1403~1424年),逐步放宽限制,促使泉州回族的形成。明永乐三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王子奉使到泉州,不再回国,赐姓世,成为泉州民族大家庭中有特殊意义的一部分。清代,有许多少数民族地方官员和军队履职、驻防并居留泉州。民国时期,有大批泉州居民到东南亚各国谋生,与当地居民结婚,并带异族的配偶回国。
解放后,泉州各民族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为部分少数民族居民恢复民族成份,同时相当数量外省、市少数民族民众因打工务农、结婚嫁娶落籍鲤城区,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大的增长。1982~199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943人,增长225.50%,高出汉族人口增长率的206个百分点。二、主要少数民族
回族唐代即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到泉州传教。宋元时期,居留鲤城今域的穆斯林达到极盛时期,有“半回城”之说。明初遭受排外浪潮的袭击,人数锐减。永乐年间(1403~1424年),逐步纠正强制少数民族汉化的政策,促使泉州回族的形成。清代至民国时期,民族隔阂的现象较为严重。解放初,泉州的回民有30户153人,主要居住在清净寺、东街周围;另有完全汉化的回民20户140人。在人民政府民族政策的帮助扶持下,回族得到较快发展,1961年全市有回民48户297人,1982年有回民1105人。1987年,恢复城东杏宅村、东海大坪村和开元街道东街郭姓居民回族成份。1990年,全区回民有4759人,占全区人口的0.96%
蒙古族元朝蒙古族进入泉州,元亡后大部星散,少数仍居留今域,1990年共有42人。
满族明代传入城厢。清代,又有不少满族人来泉州为官作宦,少数留居,后大部汉化,现有满族人口多数为近年恢复民族身份。1985年12月,市府认定鲤城粘氏58户425人为满族。
畲族鲤城区畲族有两支,一为明宣德七年(1512年)原住惠安的畲族因地方战乱,有一支迁徙马甲双髻山下;一为明末即聚居于丰山下的蓝、雷两姓。
续表
附:姓氏
鲤城今域最早见诸记载的姓氏为陈姓。“汉,陈寨,晋江人。善禁咒术,为人治病多愈。”(《泉州府志·方外))晋永嘉二年(308年),入闽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8姓。南朝梁时,南安郡(今域时属南安郡)著名姓氏有黄、林、单、威、仇5姓。
唐初,今域除上述诸姓外,尚有周、袁、王、孙、蔡、乌、萧7姓。唐高宗时(650~683年),先后随陈政父子入闽的8000余名河南光州固始县籍将士有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丁、罗、施、翟、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郡、金、种、耿、谢、薛、蒋、欧阳、司马、上官、司空、令狐84姓,其中一部分随前锋将许天正卫戍鲤城今域。另外,还有欧阳、李、谢、许、潘、傅、杨、吴、薛、康、张、万12姓。唐光启二年(886年),固始人王潮、王审邽兄弟率领王、陈、张、李、吴、蔡、杨、郑、谢、郭、曾、尤、许、傅、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马、董、薛、萧、卓、林、刘、黄、缪、姚、阮、赵、程、朱、严、邓、柯、吕、湛、虞、庚、邹、孟、戴、连等51姓入闽,以后一部分居留泉州。五代又有曾、方、谭、董、高、留、崔、杜、归、倪、夏侯11姓。宋代又有钱、苏、安、洪、韩、刘、梁、吕、石、朱、段、宋、郭、柯、赵、蓝、戴、储、童、侯、辜、庄、卓、颜、丁、力、徐、罗、公、章、夏、熊、申、屠、纪、史、魏、钟、施、孙、翁、邵、尤、唐、连、廖、彭、邓、赖、程、余、白、马、阮、范、聂、田、牟、诸葛等59姓。元代又有金、龚、粘3姓。
明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年),有安徽、江苏、河北、浙江等地军士驻扎泉州,卫百户以上将校有童(安徽含山)、高(江苏泰州)、方(河北广阳、山东滕县)、章(浙江鄞县)、郭(江苏崇明)、唐(江苏六合)、王(安徽六安、当涂、望江,湖北沔阳)、丁(湖北汉阳)、百(安徽开城)、张(安徽合肥、宿州、河北宝抵)、武(四川山后)、邓(福建沙县)、翟(江苏仪真)、聊(安徽合服)、何(安徽和州)、崔(湖南湘县)、徐(江苏邳州)、江(湖北蕲州)、汤(江苏江宁)、李(安徽滁州,江苏江都)、姚(江苏泰州)、杨(江苏丹徒)、蔡(安徽五河)、赵(山东商河)、泰(安徽定远、含山)、盛(河北东梁)、陈(安徽当涂,江苏仪真、高邮)、周(浙江鄞县),屈(河北东安)、金(浙江龙游)、俞(安徽霍丘)、郑(福建归化)、管(浙江武康)、石(籍贯未详)34姓。新出现的姓氏还有冯、顾、黎、常、贺、麦、邹、孟、任、曹、鲍、沙、柳、温、卢、陶、包、饶、桂、余、韦、项、伍、易、涂、汪、阎、穆、严、干、祖、邢、迭、世、富、弋、权、路38姓。清代又有封、盖、卜、车、裴、池、艾、游、练、鄞、商、诸、毛、祁、齐、尹、甘、伯、扈、骆、郝、凌、姜、欧24姓。
上述自西汉迄清代,出现于史志诸书的姓氏计78姓。
第二节 年龄构成
清及其以前,鲤城今域年龄构成无考。
民国时期,进行过几次户口调查,但今域人口的年龄情况均未独立统计。1986年,鲤城公安分局发现一套民国38年(1949年)8月晋江县温陵镇(即今泉州市区)26个保(温陵镇计29保,缺3保)的户籍册。据户籍册记录统计,民国38年8月温陵镇26个保人口年龄构成为总人口53948人,其中0~14岁年龄组18197人,占总人口33.73%;15~64岁年龄组33649人,占62.37%;65岁以上2014人,占3.73%;年龄不详88人,占0.16%;年龄中位数22岁。
解放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泉州市总人口410229人,其中014岁年龄组132750人,占总人口32.36%;15~64岁年龄组257911人,占62.87%;76岁以上19567人,占4.77%;年龄不详1人;年龄中位数22岁。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鲤城区总人口493442人,其中014岁年龄组139331人,占总人口28.24%;15~64岁年龄组328384人,占66.55%;65岁以上25727人,占5.21%;年龄中位数24岁。
附:百岁(虚岁)老人录
一、宋代
刘媪,女,寿103岁。泉州知州真德秀为立寿母坊。
二、元代
夏不鲁罕丁,西洋喳嗜例绵人,又作开才龙(今伊郎卡泽伦城)人,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随伊利汗国贡使来中国,定居泉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无疾而终,寿142岁。
三、明代
翰林院庶吉士郭宙妻李氏,寿100余岁。贵州参议朱安期妻李氏,寿101岁。
四、清代
黄缙绅,寿104岁,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赠匾祝寿,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赐金建坊。李文治,寿102岁,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地方政府为建“升平人瑞”坊。广平知府邱锡母李氏,寿102岁。拔贡生陈兆蕃妻苏氏,寿100岁。林焜(一作林焜长)妻吴氏,寿102岁,晋江知县黄昌遇赠“寿母”匾额。颜庭椿妻邱氏,寿100岁,地方政府以“百龄节孝”旌表建坊。道员施世骝妻黄氏,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寿100岁,地方绅士具呈请题建坊。颜益仲妻曾氏,寿103岁。赵若凤妻陶氏,寿104岁,叠受恩赏。邱尧觐继室李氏,寿102岁。吴志豪妻李氏,寿110岁,嘉庆元年(1796年)恩赐银币,地方政府题请建坊。陈南飞妻李氏,寿103岁。高汉淑,寿103岁,嘉庆十四年(1809年)恩赏银缎,并建“升平人瑞”坊。儒士王敦贤妻陈氏,寿101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恩赏银缎。王钜熊,道光九年(1829年)寿101岁。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
吴记经,男,同治十年(1871年)生,汉族,浮桥黄石头人,1970年卒,享年100岁。陈京舍,女,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汉族,文盲,家庭妇女,生育过2男4女,鲤中街道东华居委会居民,1990年110岁,健康情况一般,日常生活未能自理。李等,女,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汉族,文盲,家庭妇女,生育过3男5女,原籍南安县蓬华乡华美村,临江街道江滨居委会居民,1990年103岁,身体健康,日常生活能自理,行动自如。赖对,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汉族,文盲,家庭妇女,生育过4男3女,马甲乡新民村村民,1990年101岁,健康情况一般,日常生活未能自理。
第三节 性别构成
唐至清代,鲤城今域人口性别构成无考。民国时期,晋江县人口的性别比例基本上是男性多于女性。民国26年(1937年)全县总人口682364人,男性357885人,占52.4%,女性324479人,占47.5%,性别比为110.29(女性为100,下同),是现有资料中人口性别比最高年份。抗战时期大量抽调壮丁,青壮年男子相继逃亡或隐匿户口,出现女性多于男性的情况。民国31年总人口573201人,男性272900,占47.6%,女性300211,占52.37%,性别比为90.9,是现存资料中性别比最低年份。其余年份的性别比基本在103~108之间波动,高出正常值(95~102)上限1~6个百分点。
民国时期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差异较大,幼儿和青少年(6~28岁)组性别比偏高,成年组(29~54岁)下降幅度较大,老年组(55岁以上)偏低,反映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局势动荡青壮年男性人口大量外出谋生的情况。
解放后,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群众生育观念有较大改变,人口性别构成趋于正常,人口性别比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1949~1978年基本保持女性多于男性的性别结构,但1954~1957年连续几年出现男性多于女性的情况,1979~1992年又出现相同情况。部分受传统“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观念影响较深的群众弃女胎保男胎,溺弃女婴,生女婴不报户口,同时外省民工大量涌入,迁移人口以男性劳动力为主,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全区性别比例。
解放后,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也出现不同的变化。低年龄组性别比居高不下,即男多于女。婚龄组60年代中期40岁以下男多于女,40岁以上女多于男;90年代以后则到60岁以上才出现女多于男的情况。老年组的性别比随年龄递增呈直线下降趋势。
第四节 文化构成
清代以前人口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无考。今域为闽东南文化中心,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邻县。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下,劳动人民尤其是妇女难得有受教育的机会。
民国时期,推行新的学校教育制度,人口文化教育普及率逐步提高。民国25年(1936年)晋江县共有各种文化程度人口148185人,占总人口的22.2%;民国36年提高到166511人,占总人口的32.4%。民国时期教育行政管理不力,民众的教育观念只停留在培养子女粗通文字、能写会算的层次,整体文化教育水平低,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受教育人口的比重大,高等文化程度人口比率小,女性受教育人口所占比率尤其低。民国26年全县男性受教育人口138020人,占同性别人口的46.2%;女性受教育人口10165人,占同性别人口的3.7%。其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34人,占受教育总人数的0.15%;小学文化程度人口21927人,占14.7%。民国33年男性受教育人数129765人,占49.1%;女性27463人,占10.7%。其中小学文化程度89722人占69.1%,大学文化程度416人占0.32%。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发生较大变化。高等教育发展较大,尤其是开放改革以后增速最快,1964年全市具有高等文化程度人口3799人,占总人口的1.28%,1982年达到7295人占1.77%,1990年提高到18494人占3.74%。中等以上文化水平人口比重上升,1964年全市具有中等文化程度人口32353人,占总人口的10.9%,1982年达到116315人占28.7%,1990年提高到160435人占32.5%。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比重逐年下降,1964年、1982年和1990年文盲、半文盲占同龄人口比重分别为37.9%、27.6%、18.7%。但是各层次文化程度的人口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发展落后于全省水平。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鲤城区总体文化教育水平的综合均值为7.22,接近初中毕业水平。
第五节 职业构成
清代以前,今域人口职业构成无考。宋元以来,泉州城一直是闽东南重要商业中心,从事商业的人数历来在人口职业构成中占有重要比重。
民国时期,政治腐败,经济发展乏力,劳动力出路少。民国25年(1936年)晋江县在业男性15074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50%。民国36年全县在业人口423414人,其中男性213395人,占总人口的36.66%。女性就业更为困难,主要从事农副业(含家务劳动)。全县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口占的比重较低,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
民国时期在业人口行业构成各区差别很大,第一区为中心城市,从事商业的人口占的比重最高,从事军事、教育和其他公务等行业的人口为全县之首。为数不多的现代工业、手工业企业职工主要集中在城区。二至四区基本是农业、渔业区,人口职业以农业、渔业为主。民国36年,晋江县在业人口中,农业151689人,占37.7%;矿业724人,占0.18%;工业22051人,占5.4%;商业43067人,占10.7%;交通运输业2907人,占0.72%;公务6685人,占1.6%;自由职业7590人,占1.88%;人事服务137320人,占34.14%;其他30139人,占7.5%。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口职业构成发生巨大变化。1964年全市在业人口115258人,占适龄劳动人口的84.7%。改革开放以后,鲤城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劳动力开辟广阔的就业门路,1982年在业人口达222042人,占适龄劳动人口的95.6%,1990年达272828人占92.7%,保持较高的在业率。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呈现明显的差异。解放初至50年代末,加大工业化的进程,工业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参加工业建设,引起产业比例失调。经过60年代初的调整,精简部分工业企业职工充实农业劳动力。1963年,全市适龄劳动人口98393人,其中工交系统20079人,占20.4%;农业系统45519人,占46.3%;财贸系统7714人,占7.8%;文教系统5299人,占5.38%;机关团体1734人,占1.8%。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人口职业构成呈现良性发展趋势。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人口上升速度更快;增长速度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