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械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59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机械变动
分类号: C922
页数: 4
页码: 146-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历史和现状。迁入人口主要包括开发、生存型移民和军事移民,而迁出人口主要是由于人多地少和生活出路问题导致的外省、外县移民。
关键词: 鲤城区 人口 机械变动

内容

一、迁入
  (一)开发、生存型移民
  史前古越族迁入包括鲤城今域在内的闽南地区,与原七闽土著居民融合为闽越族。秦代开始有汉人迁入,道士大道就在这个时期到当地从事宗教活动。此后,北方中原地区的民众为逃避灾荒、战乱和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源源不断迁入。东晋末是北方移民进入晋江流域的第一次高潮,时间长,但批量小。他们往往以家族为单位迁移,而官僚、地主更伴随大量的附庸、部曲、奴仆。唐末、五代时期是移民迁入的第二次高潮。唐广明元年(880年),河南寿州人王潮率部入闽,攻占泉州,随王潮而来的大量同乡民户部分落籍鲤城今域。王潮及后来的统治者还实行“招怀离散,均赋缮兵”等一系列有利人口发展的政策,刺史王审邽将耕牛犁耙借给还乡的流民,为他们修建庐舍;设招贤院款待流入泉州的文人,生活费用都由政府接济,吸引和安置大批流亡的士民。这个时期移民的特点是时间短、批量大。两宋之交,金人南侵,中原民众纷纷南迁,形成第三次高潮。这次移民持续半个世纪,规模大。泉州作为重要港口城市,成为北方移民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皇族成员主要迁居地之一。宋代以后,人口规模已超出当时社会生产条件所允许的容纳程度,大规模的移民迁入已经停止。此后的移民主要是局部的小规模的迁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实行防倭封海政策,澎湖巡检司废,当地民众迁移泉州南关。嘉靖末,倭寇屡犯泉州,沿海居民纷纷迁入郡城。清初实行迁界,部分界外居民被迫迁居鲤城今域。
  抗日战争时期厦门、金门沦陷后,难民蜂拥而来,晋江县接受难民达五万余人,其中部分人员居留鲤城今域。
  解放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除经商务工、婚姻嫁娶、工作调动、分配录用、退休退职、投亲靠友等原因迁入外,较成规模的外来人口迁入较少。1951~1955年,泉州籍华侨在一些国家、地区被迫回国共有1041人,均妥善安置在泉州市。1960~1963年,接受印尼难侨4812人,安置在双阳华侨农场及其他单位。70年代后期,大批泉州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均得到妥善安置。1978年,接受549名越南华侨,安置在泉州华侨塑料厂工作。80年代以后,鲤城区全面改革开放,安徽、四川、江西等地民工到鲤城区务工、经商,其中常年居住的有8~10万人。1978~1992年,迁入鲤城区人口累计138426人,年均9229人,其中1985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因工作调动迁入4464人,分配录用迁入1880人,务工经商迁入6878人,学习培训迁入9192人,投亲靠友迁入3031人,退休退职迁入762人,家属随迁2888人,婚姻迁入5141人,其他原因迁入1715人。
  (二)军事移民
  三国时东吴多次对闽用兵,部分将士在鲤城今域落籍。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卢循领导的农民军部分流落今泉州沿海。唐初,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陈政率部入闽,其部下及家属部分落籍当地。唐末随王潮入闽的将士有数万人之多,部分将士居留鲤城今域。宋元之际泉州成为宋元争夺的重点地区,集结大量军队,南宋亡后军事行动基本结束,不少蒙古军定居当地。明代实行卫、所兵制,地方军世籍驻地,军队的驻防和调动实际上成了移民。洪武(1368~1398年)初,安徽六安王鉴率所部驻扎泉州,军士多为安徽、江苏、河北、浙江人,至永乐年间(1403~1424年)泉州卫定编6147名,定籍晋江。隆庆四年(1570年)招募浙江兵勇一营600人,驻守府城东门。万历二十年(1592年),增募浙江兵勇一营575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孙开华率军驻守泉州,士兵多为湖南人,后大部分居留泉州,并在城内成立湖南会馆联络乡情。
  民国时期,十九路军、兴泉纵队、三二五师、交通警察第四旅等国民党军警部队先后驻守泉州,后因部队起义、换防、撤散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部分外籍士兵居留泉州。
  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南下服务团,中共闽中、闽西南游击队等一大批干部战士参加解放泉州战斗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和经济建设而定居泉州。1951~1954年,安置128名泉州籍人民解放军复员回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4年以后,实行义务兵役制,每年都有泉州籍的复员军人回乡安置。
  二、迁出
  (一)迁徙外省、外县
  鲤城今域自古人稠地少,大量农民无地或少地,为寻找生活出路,人口大量外流。民间自发移民多沿海路往南,进入人口相对稀少的台湾、澎湖列岛、广东沿海、广西沿海和海南岛。南宋时澎湖列岛泉州籍移民已成为岛上主要居民,因而司法之责归晋江县。宋元之际,泉州军民联合抗元失败后纷纷外逃,或隐藏于邻县山区,或远徙潮阳、东莞、新会、琼州等地。明初,泉州城内发生排外风潮,部分西域少数民族和外国侨民北归或逃往漳州、潮州及邻县,著名的蒲寿庚家族在这个时期隐姓埋名,逃散一空。明清时期,由于遭受倭祸和残酷的迁界,泉州民众大量逃难,外出谋生。他们主要沿海路北上南下,足迹遍布东南、华南、华北沿海各地(据查,20世纪80年代末仅浙南沿海说闽南话的人口约百万人)。明末至清代,台湾成为泉州移民较集中的地区。尤其是明末郑芝龙据台时期、郑成功复台以后的郑氏政权时期和清政府统一台湾后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形成三次移民高潮。据日占时期台湾统计材料,台湾汉族人中,福建籍的占83.1%,其中泉州籍的占44.8%。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经济衰落,人口大量外出谋生。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以“保卫乡土”为名,大肆抓壮丁,敲榨掠夺,加剧人口的外移。
  1950~1952年,动员部分没落行业原籍外县的失业工人连其家属约一千余人回乡。1955年,组织400余名社会闲散劳力移民德化开发山区工业。1956年以后,号召社会闲散劳力上“三场”(国营林场、农场、渔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6~1965年约有4200余人移民晋江专区邻县和福建省的三明、顺昌、沙县等地。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动员部分从工业部门精简的人员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69年以后,组织4批知识青年约8000多人分别到德化、大田、明溪、清流、宁化等县插队落户。
  除上述各时期成规模人口迁出流动以外,正常年份尚有因婚姻嫁娶、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学习培训、参军入伍、退休退职等原因迁出的。1978~1992年,由鲤城区迁出人口累计110899人,年均7393人,1992年迁出8952人。
  (二)迁徙海外
  鲤城民众移居海外,可以远溯唐末、五代,历经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从未间断。移民的对象主要有:(1)逃避战乱迁入邻国。宋、元、明、清各朝更替,沿海居民逃避战乱移居南洋各地。元至元廿六年(1289年),发兵十万征爪哇,有许多泉州民众随军而去,居留在南洋。明嘉靖末的倭寇之乱、清初的迁界也迫使大批民众迁移南洋诸国。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大肆贩卖华工出洋。民国时期,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军阀战争和国民党抓丁等原因,泉州出现向海外迁移谋生的高潮。(2)经商贸易的商人。随着海外贸易的兴起,有不少人出国经商留居海外不归。明代以后,贸易方式由外商来华贸易为主向华方出国贸易为主的转变,许多商人长期在外居留不归。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许多泉州人随船队到南洋经商定居。郑和回国以后,形成向“黄金国土”移民的热潮,不少泉州人到南亚和南洋各国贸易定居。出国经商贸易的移民历清、民国而不衰,特别是民国时期,更成为民众谋求生活出路、改变经济现状的重要途径。解放后,由于社会秩序安定和实施不鼓励海外移民的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向海外移民人数甚少。改革开放以后,鲤城区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居民因私出国务工经商、投亲靠友、婚姻嫁娶、就学深造的逐步增加。至1992年,鲤城区籍海外移民分布在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区域变动
  1951年,析晋江县城关和近郊8乡成立泉州市(县级),人口约9.3万人。1958年9月,划南安县丰州区的14个自然村,晋江县的临海、北星、清源3个乡及石霞乡的部分自然村计19.16万余人归泉州市。1971年1月,划晋江县的罗溪、马甲、河市3个公社和双阳农场计人口9万多人归泉州市。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鲤城区人口迁入
相关专题
鲤城区人口迁出
相关专题
鲤城区区域变动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