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其他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58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其他灾害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2
页码: 137-138
摘要: 本节列举了鲤城区历史上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包括海潮、冰雹和寒害等,并提供了具体的时间和受灾情况。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冰雹 鲤城区

内容

一、海潮
  唐贞观廿一年(647年)八月,海溢。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丁卯,海水日三潮。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夏,海水一日三潮。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大风雨,海溢数丈。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八月初二日,大水,海溢入城,高数尺,新桥石梁冲坏,人、畜多溺死。
  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十八日,海水暴涨,高出桥面四五尺。
  1949年10月22日(农历九月初一),沿海大潮,海啸,50年来未见,东海沉洲,城东庄任、埭头受害最重。
  1957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初二),沿海大潮,顺济桥顶潮水位达7.1米,是50年以来最高潮位。
  1960年8~9月,沿海出现大海啸,潮位达6.68米。
  1961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三),大潮,顺济桥潮水位6.77米,超警戒线0.27米。
  1969年9月27日,大海潮,增水1.1米,东海法石最高潮位达7.5米,比平均高潮增水2.1米。
  1987年9月27日,第17号台风引起增水,城东海堤潮位达6.6米,桥南海堤被海潮冲缺5米,部分农田被淹。
  二、冰雹
  清康熙二年(1663年)春,雨雹。
  康熙九年(1670年)九月朔,大雨雹。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雨雪如珠跳。
  道光九年(1829年)六月廿三日未时,大雨雹。
  1976年4月18日,罗溪乡降雹,有的如花生。
  1981年3月14日,鲤北局部地区受冰雹袭击。
  1983年4月15日,河市乡亭竹村受冰雹袭击,秧苗和大田作物受一定损失;23日上午9时,市区和近郊普降雹雨。
  1985年9月21日,城东乡局部地区降雹。
  1987年3月中旬,鲤北山顶地区出现冰雹;3月15日,马甲和河市局部村落受冰雹袭击;4月22日下午17时,罗溪乡大路脚村受冰雹袭击。
  1989年3月3日13时45分至14时25分,虹山和罗溪7个村受冰雹袭击,冰雹直径5~10厘米,最大重达1.5千克,受灾1282户6732人,损失120万元。
  1990年4月22日18时30分,双阳农场约1/4地区受冰雹袭击,最大冰雹直径达10厘米,近百亩耕地受严重破坏,受损民房200平方米、工厂和学校430平方米。三、寒害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大雨雪,平地五尺许(一说三尺许)。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二月初六至初八,大雪三日,众山满白。是岁大饥。
  光绪二十年(1894年),冬降雪。
  1953年2~3月,阴雨连绵,气候寒冷,烂秧烂种。
  1957年,立春后春寒多阴雨,春收春播受严重影响,烂秧为历史罕见。
  1971年10月9日,受强冷空气袭击,全区晚稻受害2300亩,其中1800亩减产一成以上,500亩几乎绝收。
  1974年2月上、中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比1973年同期下降3℃~5℃,越冬薯苗冻害30%。
  1976年,倒春寒、五月寒及寒露风都较突出,对作物危害甚大。
  1980年4月底至6月上旬,持续5次低温,4次连续3天以上,作物受害严重。
  1987年3月中旬,鲤北山顶地区霜冻,造成烂种烂秧。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