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开发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06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开发区
分类号: TU984.257
页数: 1
页码: 6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先声开发小区的总体规划、路网设计以及第一期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 安溪县 城乡建设 开发区

内容

根据安溪县城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为适应县城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县委、县政府于1988年开发位于县城东郊的先声小区。开发区规划范围为:东接凤参公路园门榕,西至县医院西围墙,南至先声村民居,北至东岳山下水圳边。建设总用地150亩。路网为“一竖三横”形式。“一竖”为九三东路,东西走向。西与东岳路交接,东至园门榕与凤参公路交接。全长943米,宽度24米(车行道14米十人行道5米×2)。水泥混凝土路面,该路为先声小区的主干道。“三横”为:1.东岳路、南北走向。南自防疫站始,北至东岳寺止。长495.9米,宽8~1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该路为先声小区的主干道。2.二幼路、南北走向。南自第二幼儿园始,北至东岳山下水圳边。长314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小区次干道。3.安一中宿舍路,南北走向。南与凤参公路交接,北至东岳山下水圳。长31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先声小区次干道。
  先声开发小区分两期建设,第一期自1988年初开始。征用土地34.6亩(其中含道路用地7.35亩)。安排邮电局、农行、人行、烟草局、茶叶公司、粮食局、卫生协会等单位建办公楼或职工宿舍计18幢。建筑面积32615平方米,10月续征土地64.58亩。建设县政府集资统建的房改楼13幢。房产开发公司商品房5幢、计委、土地局、司法局、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林业公安分局、城关法庭、矿管站、高甲剧团、环卫处等单位的办公或职工宿舍16幢,合计34幢,建筑面积84742平方米。
  至1990年底,先声开发区已完成第一期的开发建设计划,即九三东路长290米(自县医院西围墙至安溪一中宿舍楼)两侧99.18亩土地上建设了53幢住宅或办公楼(其中住宅楼36幢、套房963套、店面办公合一楼房17幢),建筑总面积达127357平方米。同时相应完成了建房地段的道路、排水、给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共铺设了1412.6米主次干道路面,路面积18583平方米;排水主次干沟2825米,给水主次管道4745米;高压供电线路2路,安装主变压器2台,低压线路4路。在小区东南角(靠先声小学)建一座安溪县第二幼儿园;九三东路及东岳路两条小区主干道两边的店面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营业,先声开发区已初具住宅区的规模。一个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比较齐全,居住环境条件比较舒适、方便的新居住小区基本形成。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